⑴ 怎樣用硅膠製作塑料玩具模具
一、硅膠模具是製作工藝品的專用模具膠,硅膠的特點是耐高溫,耐腐蝕,抗撕拉性強,模擬精細高,是做各種工藝品的模具。
二、製作工藝:
1、將母模洗凈晾乾,作光滑處理(可打一層脫模蠟或塗刷一遍脫模劑)
2、將500-1000克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盛如塑膠盆備用;
3、將硬化劑按重量比(一般是1.5-2.5%)稱量後加入容器中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4、視情況(尤其第一層)加入一定量硅膠稀釋劑。直至混合均勻為止,一般3-5分鍾。
5.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與硬化劑混合後,室溫下即進行反應,並釋放低分子醇,為使醇分子脫離膠體,需在負壓下排泡1-3分鍾。也可不用藉助設備(主要視模具師的操作經驗而定)
6、多層塗刷片模,應遵循內、中、外同時固化為宜。固化劑用量相對少時,反應時間加長,反應充分,膠體就好,因此固化劑用量最好是內少外多。塗刷時待第一層(內層)干後再刷第二層。操作時間30-50分鍾,拆模時間10-15小時。養護時間24小時。注意塗刷第一、二層後最好加如模具布,這樣可大大提高模具使用壽命(但是切不可用玻璃纖維布,否則容易造成分層而使整個模具報廢)
7、立體灌注模,一般以10-15小時固化為好。
8、軟模具製作完成後還要製作石膏或者玻璃鋼外套來支撐硅膠軟模 注意:1、模線選擇:選擇在不影響產品外觀的位置;選擇在灌漿後容易加工的位置;選擇模具本身易於拆模的位置;選擇產品不易變形的位置 2、切不可為趕生產進度而盲目加大硬化劑的用量,否則將極大減低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
⑵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什麼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
制模:將調配好的材料,倒入待仿製的清潔的實物上即可。為了節省材料,製得較薄的模具,也可分次塗刷。為增加模具的拉力可糊紗布之類。在室溫20度條件下2小時就能固化為彈性體,一天後就可使用。
硅橡膠模具製作注意事項:
1、B組份是催化劑,易受潮水解,故用後應將蓋子蓋嚴。
2、A、B組一經混合,化學反應;立即開始,粘度逐漸上升,無法中止,為避免浪費,應根據用量,隨用隨配,配好後應立即使用,不可延誤。
3、A、B組的配合比,關繫到化學反應的速度和模具的性能。B組份越多,反應越快,製品的強度和硬度越高,但韌度隨之降低。因此,稱量要求精確。
4、配製前,應將A組份料上下攪拌均勻,再稱量。
5、澆注法適宜於浮雕類,塗刷法適用於立體類模具的製作。澆注浮雕類的模具應先製作長寬都大於原雕長寬各4-6CM的邊框。邊框要平正,內面要光滑。澆注時將邊框放置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再將原件放在框中,每邊留出2-3CM的間隙。
⑶ 硅膠模具幾UM的小孔怎麼做
摘要 把模具先摸上凡士林,尤其是小孔多摸些,且插上個倒模後容易拔掉的鋼針等,這樣有利於脫模成型。
⑷ 手辦衣服的那種軟的是什麼材質啊~~~還有像AB水這樣的怎麼做空心啊~~~手辦翻制除了AB水還有其他材質嗎
軟的應該還是PVC或者EVA.
對AB水不了解,所以發一段自己也看不懂的網路
1)計量 A液、B液的重量混全比是:1:1.用紙杯或其它容器先稱取適量A液,然後用另一隻紙杯或其它容器稱取同重量B液.請准確稱量,A液和B液的量保持一致.如果重量偏差過大,可能會使固化物的表面不能完全固化\或使固化物的顏色發生偏差.(2)混合 將上述主法准確稱B液倒入A液中,然後用金屬的刮鏟或玻璃棒充分攪拌.若攪拌不均勻,可能會使固化物的表面不能完全固化\或使固化物的顏色發生偏差.注:攪拌時間以10~20秒為宜,因A液和B液混合後會在1.5~2分鍾內固化,故操作時間越快越好.(3)灌模 充分攪拌均勻後,迅速灌入硅膠模具中,有真空機的,可放入真空機抽掉液體中的水份及空氣,抽真空後可得到收縮小,無氣孔的漂亮產品.(4)脫模 抽完真空後,將灌好AB水的硅膠模放置平面工作台,待10~20分鍾,就可以脫模,由於固化反應熱會使固化物的溫度上升,請注意避免發生燙傷事故,如果過早脫模,高溫的固化因受激冷,可能會發生變形. 溫馨提示: 固化反應會使固化物溫度升高,此時應避免觸摸,以免燙傷。 注意及貯存事項: 本品對水份過敏,所以本品應絕對避免水份的濺入 本品對日光過敏,所以本品應放在無陽光直曬的、無其它高溫環境的乾燥處保存
另外,
以下:都是GK(白模)的材料:
1、Cast樹脂.
Cast樹脂其實是指日本的Hei-Cast樹脂,即無發泡聚亞胺酯樹脂的簡稱,分為A劑和B劑,兩種原料調配的時候需要注意重量比。調配好後的顏色應該是純正的白色(人工調配總會有點偏差,有時候會有點偏或者偏米色,但注意是白色偏黃,並非黃中帶白),重量較輕,有彈性,可塑性也非常棒,細節的表現力最好。而且觸感非常好,加工比較容易,細磨以後甚至能媲美象牙的手感。所以Cast樹脂是做GK最好的材質,但是價格比其它牌子的樹脂的貴,200多元一公斤。
目前採用Cast樹脂的手辦主要有原版、港版(請注意是真正港版,不是用翻上翻來冒充港版的那種)
日版手辦的材質一般都標明是Cold Resin Castkit,Cold是指成形工藝——冷成型,也就是說材料進入模具之前不需要加熱熔化。其它材料(如PVC/ABS之類熱塑性塑料)的則必須加熱熔化才可以進行注塑成型;Resin是樹脂;Kit指套件、組件……所以翻譯過來就是冷成型Cast樹脂套件的意思。
2、8012樹脂:
8012樹脂也被廣泛的稱為AB水,這就是目前國內翻上翻的手辦的主流材料了。
特點:價錢便宜,不到Cast樹脂價錢的1/3、顏色發黃發暗、基本上沒有彈性、質地較脆,製作的時候必須非常小心,味道……不好說,要自己去聞,比較刺鼻就是,而且對人體有害程度較大(不過需要打磨時候才能聞到)。8012樹脂的質感也和Cast樹脂大不相同,前者沒有Cast來的光滑,細節、光澤、白度方面也比Cast 差很遠(目前也有說可以通過添加一些助劑讓8012翻的手辦看起來更白一些,但實際效果未知)。
PS:什麼是翻上翻?港版的手辦是用原版模具直接翻制的,有人利用港版的手辦再翻制一次模具,再用這種自製模具製作出來的手辦就是翻上翻手辦,所以翻上翻一般失真比較嚴重。需要小心的是翻上翻很大一部分都會冒充是港版的。而且最惡劣的就是賣翻上翻的JS一般都會拍一張白模的照片掛在網店上,那張照片里的白模也許是真正港版的,不過只此一個,是用來翻模用的,賣到你手上的則是翻上翻的。
3、Poly樹脂
又一種國內D版的主流材料,英文名叫Polystone,樹脂與石粉混合而成的材質,是冷樹脂的一種。居然有人把這個叫做「寶麗樹脂」(暴寒)。Poly 樹脂耐沖擊,耐熱,硬度大,重量特別沉(簡直能砸死一頭牛==)不易切削,可塑性不好。顏色一般是[x],重量比較重,而且很脆(因為過硬的原因),非常容易斷裂,不能表現細節,成品只適合遠觀……
Poly樹脂比8012更加濫,可以說是最不適合做GK模型用的材質,原材料極其便宜,大家看見300元左右的所謂「完成品手辦」大多就是這一類東西。
PS:這一類也是屬於翻上翻的東西,商家會美其名曰廠貨、尾貨、高仿等等,比如前段時間很滿街都是的1/6拉克絲禮服版、1/8翠星石GSC就屬於這一類。
4、815環氧樹脂
環氧樹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除個別外,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環氧樹脂的分子結構是以分子鏈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為其特徵,環氧基團可以位於分子鏈的末端、中間或成環狀結構。由於分子結構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使它們可與多種類型的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網狀結構的高聚物。是一種工業模具製作的材料,特別硬,不適合手工加工,粘合性好,填補、噴塗附著力一般,流動性較好,需要環氧樹脂和固化劑調和使用(可根據需要加入適量黃石膏,如果不加黃石膏可以得到比較透明的效果),正常調和比例4:1,冬天3:1,將環氧樹脂和固化劑調和好後根據需要加入適量黃石膏,再不斷攪勻,直到感覺樹脂發熱時倒入模具,冬天可用電吹風輔助加熱。
其它: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聚苯乙烯)都是Plastic成型工藝,與以上三種材料都不一樣,屬於加熱熔化注塑成型。
⑸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怎樣
一、工具及材料的准備
選備好適合產品用的模具硅膠,模種一個,電子稱一台,攪拌容器一個,攪拌刀一把等工具及材料。
二、模種處理
將模種打磨拋光處理光滑,然後塗刷脫模劑,脫模劑一定要塗刷均勻(脫模劑可以是洗潔精,肥皂水,凡士林,液體石蠟等),最後用氣槍吹乾或者是紗布擦乾。如若做分片模,要選擇畫好模線。
備註:脫模劑塗刷不均勻,容易導致脫模時,有些復雜花紋脫模劑塗刷不到的地方,不好脫模,模種粘在模具上損壞模種。
三、固定模種
把模種用膠水固定在木板上,再根據開模方式的不同來處理模種,具體有灌注模,包模,分片模開模方法。
若是灌注模:
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沒有模線省工省時,就是將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並用膠水將四周密封,以免有縫隙灌注硅膠時,硅膠沿縫隙流出。(此為簡單入門級別)用紙板圍起來打脫模劑倒膠就行
備註:膠板或玻璃板接觸硅膠地方也要打脫模劑。
若是分片模:
把模線以下的部分用油泥堆滿,碾平浮滑,用刀具將四周的油泥切掉,距離
模種25px-37.5px為佳。
四、硅膠和固化劑配比
估算模具用量,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份是硅膠,B組份是固化劑。用電子稱稱量所需硅膠,再按一定的比例稱量固化劑,一般固化劑的添加量是2%-3%,例: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一塊已經固化,一塊沒有固化,硅膠會出現乾燥固化不均勻的狀況就會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狀況。
五、抽真空排泡處理
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正常情況下,不要超過十分鍾,抽真空時間太久,硅膠馬上固化,產生了交聯反映,使硅膠變成一塊一塊的,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這樣就浪費了硅膠,只能把硅膠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膠來做。
六、模具膠操作過程
一般以塗刷或灌注的操作進行,主要分為:灌注模,包模,分片模。
1、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
按照模種固定,將模種進行固定後,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產品,模具就成型了(註:灌注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產品).
2、包模或分片模操作方法:
把抽空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產品上面(註:在倒硅膠之前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一定要打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再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塗刷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和拉力。然後再塗刷一層硅膠,再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這樣兩次之後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做,開出來的硅膠模具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相對要提高很多,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是大件產品,也可以貼玻璃纖維布,但是玻璃纖維布不能貼在第一層,因為比較硬,模具裡面會不光滑。
3.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採用石膏將模櫃灌滿就可以了,另一種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就粘貼一層玻纖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模具外模了。
備註:硅膠模具最終做好以後,再根據產品特點決定是否對模具進行開刀處理,如果是開刀是開鋸齒狀。
⑹ 空心件 硅膠翻模
國產的硅膠氣泡非常多,建議第一層固化劑少放點,用狼毫筆仔細的刷一層,細節都刷到,大的氣泡刷掉點,然後再上第二次。或者用噴筆吹也可以,主要看你手辦是什麼材料做的,油泥做的話只能用噴筆吹,筆刷會破壞細節,如何是用軟陶或者美國土燒硬的話那可以用筆刷,刷的效果比噴好。硅膠翻硅膠的話,不管什麼脫模劑效果都不好……所有盡量把硅膠的接觸面做小點,或者直接上凡士林,油性的脫模劑多噴點,細節都要噴到,反正不容易脫……真的脫不開的話用溫水泡一下,能稍微好脫點。還有翻硅膠模的話最好也用石膏做個外模,翻出來不容易變形,可以去電騾下《雕塑雕刻技法》(gnomon
sculpture:
sculpting
the
detailed
character
head
)看看,裡面美式的翻法,還是挺詳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ps:我說的都是國產的硅膠,國外的沒用過,肯定比國產的好……
⑺ 硅膠模具的製作與配方
現在有專門的模具用硅膠一般中小統188--200元,買的時候附帶硅膠固化液,買回去直接按照說明調配就可以用了,非常方便.
模具翻制過程:
模具膠在使用前請先用光滑干凈的木棒攪拌均勻以保證發揮產品發揮最佳性能。
模具硅橡膠使用前,請將母模進行表面清潔和光滑處理(塗刷一層硅油或脫模劑),以保證產品最佳脫模性能。
模具硅膠如黏度過高,在使用時請根據需要可以添加適量201硅油,添加量為5-8%,
硅橡膠在使用時防止雜質和水份混入,會影響其性能乃至不會固化。
模具膠硬化劑的添加量不能過分加大用量
模具製作完畢後請放置24小時使用。
⑻ 硅膠腳模怎麼挖空心
首先你要有一個模種,
用這個模種去復模做一個模具出來,
然後再倒AB液體硅膠去做你想要的產品
⑼ 硅膠製作模具的全過程
首先將硅膠固定在一個模板上,試情況不同選擇不同的模板,其後選擇低膨脹的石膏粉,澆注成型後取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