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用石膏、硅膠、樹脂製作模具
滿意答案找不著北。。5級2010-01-31你想做什麼樣的模具?(這個模具想干什麼用?) 以上材料可以做很多種模具 追問: 要做歐式花紋模具,尺寸從10~20CM到50~260CM不等,內有純木框架,外包脫模花紋,打算用樹脂做花紋。請詳解操作事宜~謝謝 回答: 如果你的產品是樹脂三維的,那模具應該是硅膠的。一、你先把泥稿做好,然後在泥稿周圍做圍擋(最好是正方或長方體)。再在泥稿上刷上脫模劑(洗潔精就行),買硅膠的店裡也有好一點的脫模劑。注意比較細的地方,如果有脫模劑的氣泡要稍微處理一下,用模具硅膠在泥稿上均勻的塗刷3-4層,半干時附上一層紗布(注意不要太緊,紗布最好是斜紗的方向用),待干透後繼續塗刷硅膠直至成型。二、硅膠模具完全乾燥後,把泡好的石膏緩慢的注入圍擋內直到把硅膠模具完全覆蓋。等待乾燥。模具基本完成,完全乾燥大概需要24小時。(時間與你的硅膠、石膏的質量配比有關)。乾燥就可以做後期整理了。 模具製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1、模具的好壞取決於泥稿的精細度。2、紗布在這里起的是增加強度和抗拉性的。3、脫模好壞取決於脫模劑是否均勻,是否完全覆蓋。4、在硅膠模具外面澆築的石膏是托住硅膠模具,使其不易變形的。 補充: 如果你的產品是二維的(半面),造型不太復雜,而且只需要製作少量的產品,石膏模就可以。操作步驟:1、將泥稿放在比較平整的板面上,一般玻璃就行,四周做圍擋。2、把泡好的石膏緩慢的注入圍擋內,輕輕敲擊圍擋四周,使其內部的氣泡脫出,這樣可以增加石膏的強度和密度。3、待其完全固化以後(這里注意:是固化不是干透)把模具翻轉過來,然後把玻璃板取掉,泥稿取出,放在陰涼乾燥處,慢慢晾乾。大概需要24-48小時(與季節有關)4、模具完全乾燥以後,進行修形。就是把模具修理整齊,缺損的地方填補修好。5、以上工作全部完成以後,在石膏表面均勻的噴上一層油漆,以保持模具的強度和產品出模的順滑。注意?澆注產品之前一定要在模具裡面刷脫模劑。這種模具的使用壽命不會太久,比較適合做樣品。另外你說的產品尺寸10-20LM可以做一次成型模具,50-260LM的產品因為太大,必須分段處理。不知道說的請不清楚,希望能幫到你。☆心意依舊の 的感言: 謝謝~大致上明白了~!
2. 加工製作手板模型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的手板模型製作加工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手板製作講究的是速度快,成本低,因為只有這樣,對手板模型有需求的廠家才會降低產品的研發成本和時間風險,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獲得先機。
1、CNC機床加工。
CNC機床叫數控銑床。採用計算機控制保證加工的零件精度。CNC加工主要材料有:ABS、PC、PMMA、PA、POM、PE、電木。其中ABS是最常見也最常用的塑膠材料,PC、PMMA為加工透明件手板所用,PC為半透明狀態,PMMA為全透明狀態。CNC加工精度可以達到±0.05mm。
2、復模製作手板模型。
小批量手板製作,我們思駿達一般是採用真空硅膠復模的方法來做,因為這種硅膠復模製作周期短,價格便宜,容易佔領市場。正常情況下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是15-20次。在真空條件下,對澆注料進行脫泡、攪拌、預熱、注型,並在恆溫箱中進行二次固化成型,硅膠復模的手板模型可以達到ABS等材質的強度和硬度。
3、3d列印手板模型。
3d列印其實就是激光快速成型,像現在的SLA/SLS等,都屬於3D列印。3D列印手板模型通過激光快速成型機做首件,經過打磨拋光,拿去作模具的模型件。3D列印手板的優點是縮小了生產成本和時間成本。我們知道了這幾種製作手板模型的方法以後,下次如果需要做手板,那就得找質量過硬、交貨准時的手板廠,最好找一家大型的、專業的手板廠。
3. 做石膏線模具用硅膠,石膏線模具怎麼做
做石膏線硅膠模具的操作步驟:
硅膠模具有三種開模方式:包模,刷模,灌注模。
1) 包模操作方法:
模具硅膠是活動的白色液體,分兩二組:A組是硅膠,B是固化劑,例如100克硅膠參加2%固化劑拌和均勻,倒入圍好的模種裡面,放到抽空機進行抽真空,抽完真空讓模具硅膠天然固化.
2) 刷模操作方法:
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對比潤滑或簡單的商品,即是將你要仿製的商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商品上面,待硅膠枯燥成型後,取出商品,模具就成型了,以上是模具硅膠運用及操作的悉數進程。
3)灌注模:類似於包模操作。
把抽過真空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辦法進行施工。假如你是做片模或分片模具有選用塗刷辦法,塗刷前先把你要仿製的商品或模型塗刷上一層脫模劑或阻隔劑,然後把硅膠塗刷在商品上面(註:一定要塗刷均勻)等候30分鍾後,將外表粘帖一層紗布或玻璃纖維布來增加強度,然後再塗上第二層硅膠,等硅膠枯燥後,再做外模,外模能夠運用石膏或樹脂等資料。
希望對你有幫助。
4. 模具製作的流程
生產流程
1)ESI(Earlier Supplier Involvement 供應商早期參與):
此階段主要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進行的關於產品設計和模具開發等方面的技術探討,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供應商清楚地領會到產品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及精度要求,同時也讓產品設計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產的能力,產品的工藝性能,從而做出更合理的設計。
2)報價(Quotation):包括模具的價格、模具的壽命、周轉流程、機器要求噸數以及模具的交貨期。(更詳細的報價應該包括產品尺寸重量、模具尺寸重量等信息。)
3)訂單(Purchase Order):客戶訂單、訂金的發出以及供應商訂單的接受。
4)模具生產計劃及排工安排(Proction Planning and Schele Arrangement):此階段需要針對模具的交貨的具體日期向客戶作出回復。
5)模具設計(Design):可能使用的設計軟體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購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車、鑼(銑)、熱處理、磨、電腦鑼(CNC)、電火花(EDM)、線切割(WEDM)、坐標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拋光等。
8)模具裝配(Assembly)
9)模具試模(Trial Run)
10)樣板評估報告(SER)
11)樣板評估報告批核(SER Approval)
(4)模具開模用的模型怎麼做擴展閱讀:
損耗原因
1)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材料的問題,選材不當。材料性能不良,不耐磨;模具鋼未經精煉,具有大量的冶煉缺陷;凸凹模,鍛坯改鍛工藝不完善,遺存有熱處理隱患。
2)模具結構設計問題,沖模結構不合理。細長凸模沒有設計加固裝置,出料口不暢出現堆集,卸料力過大使凸模承受交變載荷加劇等。
3)制模工藝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凸、凹模鍛坯內在質量差,熱處理技術及工藝有問題,造成凸、凹模淬不透,有軟點及硬度不均。有時產生微裂紋、甚至開裂,研磨拋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值過大。
4)無潤滑或有潤滑但效果不佳、
5. 手辦模型開模需要哪些材料有簡單的教程嗎
翻模的材料:
AB樹脂:ab樹脂,也俗稱ab水,是一種使用非常方便的材料,只要a組和b組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勻後就會很快固化,翻模細節很好,收縮率小;常見的有8012、8014、8017。
硅膠:也成矽利康,矽膠;作為翻模過程中製作模具的主要耗材,排號較多,不過不要奢求從網店購買的能確保那個排號是完全正確的,也許那個硅膠在實際的化工廠中是另一個排號,硅膠與固化劑比例為100:2,攪拌均勻後2~4小時即可固化(攪拌不勻就可能永遠不固化了)
工業橡皮泥:作為澆注硅膠之前製作反射模的主要材料;也可以作為造型材料;比較柔軟;
凡士林:醫用凡士林,固體油脂,作為兩層硅膠之間的隔離劑;
硅油:用來稀釋硅膠,讓硅膠的流動性變好,減少氣泡產生,但是副作用是會降低硅膠固化後的硬度,所以需要適量加入,而且最多隻用在接觸原型那層;
針管:用來抽取硅膠固化劑;
電子秤:用來稱重硅膠,因為還要計算固化劑用量,一般買廚房用的就可以;
翻模積木:非必需品,你可以用任何塑料板之類的代替,只要能搭出一個盒子就行;
攪拌硅膠的容器: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找個塑料大杯子和找個東西做攪拌棒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翻模所需的基本材料工具,也就是說有了這些你基本就能翻模了,個人在家這樣翻模對於澆注口、流道、出氣孔、分模方式、澆注方式等問題需要考慮很多,所以建議大家多動腦,考慮合適的翻模方式。
至於教程直接網路搜索(網頁),內容輸入「手辦翻模",第二條目錄就是網路貼吧的《手辦原型製作吧》里,網友上傳的圖片過程,您可以參考一下。
具體標,題」【手辦】模型翻模教程 (搬運)_手辦原型製作吧_網路貼吧「
希望採納
6. 如何自製簡單模具diy塑料零件
找一個鐵的容器,把要熔化的塑料放進去,然後加熱,等塑料熔化後,倒入模具。
7. 模具(塑料模具)通常的開模流程是怎樣的不需要教科書式的回答,要實際應用的。
沒樣板的就先做手板`然後抄數·2D排位~3D分模,下材料訂單、CNC加工、EDM放電加工、鉗工FIT模、省模、試模、工程下資料修改模,沒有問題就可以放模生產!
模架肯定是買模架廠的標准模架好,想費用低的話就買粗框,也就是內模框沒有加工的。
所需材料:
1、CAD檔產品資料;
2、所用材料;因為要根據塑料的收縮率確定澆口形狀及模腔的最終尺寸;
3、預計生產量及生產周期,以確應一模注射幾個產品。
(7)模具開模用的模型怎麼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產品工程師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需要考慮模具製作的合理性
許多用戶在新產品開發初期往往都只注重產品的設計與研發速度,而忽視與塑膠模具製作單位的合理溝通,評審,在產品設計方案初步確定後,應該提前與塑膠模具製作單位打和:
1、產品開發商與模具製作廠合理的溝通才能縮短模具製作周期,減少修改和試模次數,以節約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2、模具製造廠可提前做好准備,保留緩沖餘地,防止匆忙中的考慮不周
3、保證產品在模具製作中結構的合理性,改善模具設計方案,提高產品成型質量。
8. 我想開塑料模具,請問有什麼材料可以做前期的模型
最好是先用油泥設計一下 然後看下合理不合理 然後再在電腦上面做3D造型進行快速造型了
其他的也沒什麼好辦法
不然你一開始就快速成型 等下哪裡不滿意割掉是可以的 但是你說增加那就不行了
9.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怎樣
一、工具及材料的准備
選備好適合產品用的模具硅膠,模種一個,電子稱一台,攪拌容器一個,攪拌刀一把等工具及材料。
二、模種處理
將模種打磨拋光處理光滑,然後塗刷脫模劑,脫模劑一定要塗刷均勻(脫模劑可以是洗潔精,肥皂水,凡士林,液體石蠟等),最後用氣槍吹乾或者是紗布擦乾。如若做分片模,要選擇畫好模線。
備註:脫模劑塗刷不均勻,容易導致脫模時,有些復雜花紋脫模劑塗刷不到的地方,不好脫模,模種粘在模具上損壞模種。
三、固定模種
把模種用膠水固定在木板上,再根據開模方式的不同來處理模種,具體有灌注模,包模,分片模開模方法。
若是灌注模:
灌模或灌注模,是用於比較光滑或簡單的產品,沒有模線省工省時,就是將你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用膠板或玻璃板圍起來,並用膠水將四周密封,以免有縫隙灌注硅膠時,硅膠沿縫隙流出。(此為簡單入門級別)用紙板圍起來打脫模劑倒膠就行
備註:膠板或玻璃板接觸硅膠地方也要打脫模劑。
若是分片模:
把模線以下的部分用油泥堆滿,碾平浮滑,用刀具將四周的油泥切掉,距離
模種25px-37.5px為佳。
四、硅膠和固化劑配比
估算模具用量,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份是硅膠,B組份是固化劑。用電子稱稱量所需硅膠,再按一定的比例稱量固化劑,一般固化劑的添加量是2%-3%,例: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一塊已經固化,一塊沒有固化,硅膠會出現乾燥固化不均勻的狀況就會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狀況。
五、抽真空排泡處理
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正常情況下,不要超過十分鍾,抽真空時間太久,硅膠馬上固化,產生了交聯反映,使硅膠變成一塊一塊的,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這樣就浪費了硅膠,只能把硅膠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膠來做。
六、模具膠操作過程
一般以塗刷或灌注的操作進行,主要分為:灌注模,包模,分片模。
1、灌模或灌注模的操作方法:
按照模種固定,將模種進行固定後,將抽過真空的硅膠直接倒入產品上面,待硅膠乾燥成型後,取出產品,模具就成型了(註:灌注模一般採用硬度比較軟的硅膠來做模,這樣脫模比較容易,不會損壞硅膠模具裡面的產品).
2、包模或分片模操作方法:
把抽空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產品上面(註:在倒硅膠之前要復制的產品或模型一定要打脫模劑或隔離劑)。然後再把硅膠塗刷在產品上面,塗刷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和拉力。然後再塗刷一層硅膠,再粘貼一層紗布纖緯布,這樣兩次之後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做,開出來的硅膠模具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相對要提高很多,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是大件產品,也可以貼玻璃纖維布,但是玻璃纖維布不能貼在第一層,因為比較硬,模具裡面會不光滑。
3.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採用石膏將模櫃灌滿就可以了,另一種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就粘貼一層玻纖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模具外模了。
備註:硅膠模具最終做好以後,再根據產品特點決定是否對模具進行開刀處理,如果是開刀是開鋸齒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