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注塑如何避免模具搖擺

注塑如何避免模具搖擺

發布時間:2022-05-19 14:33:51

⑴ 注塑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生產時,會遇到浮纖問題,露纖就是玻璃纖維露在產品表面,比較粗糙,外觀上比較難以接受,產生的可能原因分析:在添加這類填充物的時候,一般是採用物理混合方法, 所以只是玻纖均勻分散在塑料中間,但在塑料融化後,這個混合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離(視添加的比例和玻纖的長短而定,還有原料的溫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那玻纖為什麼會外露呢?
在射膠的時候,料的流動雖不同於液體的流動方式(液體是牛頓流動,塑膠是非牛頓流動),但有一種說法比較有意思也比較通俗易懂。大家應該看過河流裡面,在 河流里有一些樹枝等雜物,經常會在沿岸邊有一些這類依附河岸而停留。因為在河岸邊水的流速因為阻力而變慢,這個就和充填時的表皮層有類似了。所以這些樹枝在注塑中,就是玻纖外露,也就是浮纖了。
這是因為玻纖相對於塑料的流動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動是噴泉式流動(噴泉效應),從中間往兩邊翻動的方式流動,所以流動性最好的肯定是跑到最前面,流動性不好的就會停留在模具表面(做PP等原料時結合線和最後部位顏色不同也同此理,只是在最前端一般是蠟質,和色粉分離了特別是加色母最明顯,因為 色母一般是用PE做載體),還有做防火料模具表面吸附防火劑也是這個原因。
一般採用如下方法可以降低浮纖的比例:
1.增加充填速度
在增加速度之後,玻纖和塑料雖然存在流速不同,但相對於高速射膠而言,這個相對速度差的比例就小了,就像河流在激流地段永遠不會有樹枝留下一樣的道理。
2.升高模具溫度
這個作用是最大的,增高模具溫度,就是為了減少玻纖和模具接觸阻力,讓玻纖和塑料的速度差盡量變小。並且讓塑料流動時的中間熔融層盡量厚,讓兩邊的表皮層盡量薄,這樣就好像光滑的河岸無法留住樹枝一樣的道理。RHCM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做到外觀無浮纖的。
3.降低螺桿計量段的溫度,減少溶膠量
這是讓塑料盒玻纖分離的可能性盡量降低,一般來講對於浮纖影響最小,在實際操作中效果不大。但是,這個可以很好的解決燒焦。這是因為增加玻纖後,玻纖的體積相對於塑料要大很多,所以很容易堵住排氣通道,所以在最後很難排氣,並且玻纖在高壓高氧氣體環境中是很容易燃燒的!

⑵ 注塑模具變形時,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哪些

1、對於對稱型的注塑模具,可根據型腔尺寸、外形尺寸、高度來考慮其變形傾向。當模具的壁薄、高度小時,則較易於淬透,也有可能是組織應力起主要作用,因此,型腔常趨向脹大。反之,壁厚、高度大,則不易淬透,此時可能是熱應力起的主要作用,因此,型腔常趨向縮小。
2、對於不對稱的注塑模具的變形,同樣也是熱應力、組織應力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對薄壁薄邊的模具,由於模壁薄,淬火時內外溫差小,因而熱應力小;但容易淬透,組織應力較大,所以變形趨向於型腔脹大。
3、為了減小注塑模具的變形,熱處理部門應與模具設計部門共同研究,改善模具設計,如盡可能避免截面大小相差懸殊的模具結構、模具形狀力求對稱、復雜模具用拼合結構等。
4、當不能改變西諾注塑模具形狀時,為了減小變形,還可以採取一些其它的措施。這些措施總的考慮是改善冷卻條件,使各部分得以均勻冷卻;此外,也可以輔助以各種強制措施,以限制零件的淬火變形。

⑶ 注塑時,如何控制塑料件不變形,縮水

塑料件的縮水問題(表面縮凹和內部縮孔),都是因為體積較厚的部位冷卻時熔膠補充不足而造成的缺陷。我們常常會遇到無論如何加大壓力,加大入水口,延長注射時間,縮水問題就是無法解決的情況。在常用的原料當中,由於冷卻速度快,PC改性塑料的縮孔問題可謂最難解決,PP改性塑料的縮凹和縮孔問題也是比較難處理的。


因此,當遇上厚大件比較嚴重的縮水問題時,就需要採取一些非常規的注塑技巧,不然就很難解決問題。在實踐生產中,我們摸索了一套比較有效的技巧去應付這個注塑的疑難問題。

首先,在保證注塑件出模不變形的前提下,採取盡量縮短冷卻時間的方法,讓注塑件在高溫下提早出模。此時注塑件外層的溫度仍然很高,表皮沒有過於硬化,因此內外的溫差相對已不是很大,這樣就有利於整體收縮,從而減少了注塑件內部的集中收縮。由於注塑件總體的收縮量是不變的,所以整體收縮得越多,集中收縮量就越小,內部縮孔和表面縮凹程度因此得以減小。

縮凹問題的產生,是由於模具表面升溫,冷卻能力下降,剛剛凝固的注塑件表面仍然較軟,未被完全消除的內部縮孔由於形成了真空,致使注塑件表面在大氣壓力的壓迫下向內壓縮,同時加上收縮力的作用,縮凹問題就這樣產生了。而且表面硬化速度越慢越易產生縮凹,比如PP改性塑料,反之越易產生縮孔。

因此在將注塑件提早出模後,要對其作適當的冷卻,使注塑件表面保持一定的硬度,令其不易產生縮凹。但若縮凹問題較為嚴重,適度冷卻將無法消除,就要採取凍水激冷的方法,使注塑件表面迅速硬化才可能防止縮凹,但內部縮孔還會存在。象PP這樣表層較軟的材料,由於真空和收縮力的作用,注塑件還會有縮凹的可能,但縮凹的程度已大為減輕。

在採取上述措施的同時,若再採用延長射膠時間來代替冷卻時間的方法,表面縮凹甚至內部縮孔的改善將會更好。

在解決縮孔問題時,因模溫過低會加重縮孔程度,因此模具最好用機水冷卻,不要使用凍水,必要時還將模溫再升高一些,例如注塑PC料時將模溫升到100度,縮孔的改善效果才會更好。但若是為了解決縮凹問題,模溫就不能升高了,反而需要降低一些。

最後,有時以上方法未必能徹底將問題解決,但已經有了效大的改善,如果一定要將表面縮凹的問題徹底解決,適量加入防縮劑也是一個不得已的有較辦法。

⑷ 注塑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塑成型產品上出現凹痕和氣孔等缺陷,該如何解決呢?

注塑成型產品出現凹痕通常是因為注塑產品在成型時受力不足、材料填充不足以及塑膠產品設計不合理引起的,且凹痕常出現在厚壁部分。造成注塑成型產品出現氣孔的原因是由於模腔內塑料不足,外圈塑料冷卻固化,內部塑料產生收縮形成的真空。那麼在注塑成型時,該如何解決凹痕和氣孔等缺陷問題呢?


精密模具


原材料問題:

烘乾原材料,保障塑膠材料的乾燥。

注塑問題:

提高注射壓力;增加註射時間;增加保壓時間;提高注射速度;增加註射周期;

注塑溫度問題:

注意塑膠材料及塑膠模具溫度,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造成注塑產品的缺陷。

塑膠模具問題:

①增大澆口;②增大分流道;③增大主流道;④增大噴嘴孔;⑤改進模子排氣;⑥平衡充模速率;⑦避免充模料流中斷;⑧澆口盡量安排在製品厚壁處;⑨如果有可能,減少製品壁厚差異;


注塑設備問題:

①增大注壓機的塑化容量;②使注射周期正常;

⑸ 注塑工廠模具擺放混亂怎麼改善為好,模具應該怎麼辦怎麼管理好。幾十個模具。急哈。謝謝啦。感激不盡

購買些庫房專用架子啊,無螺絲的那種,很方便啊,按照機種,型號,類別,日期,在編排模號去分類擺放就行啊,做上標示,固定擺放位置就好了!

⑹ 注塑機鎖模時(有模具)會微微頂起,後模板有點微微抬高,有時輕微擺動,怎麼回事,求解釋和辦法!!急~

模板不平衡,用百分表校正模板平行度,調整前面拉桿四個螺母,使模板四個角偏差為20絲以內,再者檢查曲肘連桿是否缺油磨損,重點檢查上部鎖軸、鋼套

⑺ 如何預防模具加工產品變形的情況

①運水的布局,一些轉角的地方進行均布運水。

②膠位盡量的均勻。

③流道澆口大小的調節,保證保壓的一個傳遞順暢。

④產品設計時,能盡量避免平面時就避免平面了,可以做一點弧形,進行一個預變形,如同橋梁一樣。產品變形怎麼整?有的時候很麻煩!這個不像披鋒重新配配模也許能得到改善,但改善變形可能需要增加加強筋等措施,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增加運水提高冷卻效果等等,有經驗的產品結構工程師會在進行產品設計時設計預變形或者說是反變形來改善產品變形,因為有的時候產品的變形可以提前預測。

⑻ 在注塑模具設計中,要注意哪些問題,設計的關

1.使用FUTABA標准模座結構組模座。
2. 使用正鋼或同規格標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導銷(GUIDE PIN),襯套(BUSHING)必須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設計圖面紙張尺寸需統一使用全開規格尺寸,並等核准後,才開始製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時,應以成品圖中尺寸公差的半值來做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圖上之公差來加工。
6. 所有度量單位以英制為准,長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溫度使用攝氏(C)。
7. 壓力以英制PSI為單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確認模厚,夾模板行程,頂出行程。
9. 公母模四側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鄰兩側最少有一弔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有一側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導銷中之任一支,必須做成偏心,即不與其他三支對稱,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合模。
11. 列印鋼材規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詳列材料表並標示材料與表面處理規格,並標示電熱器瓦數規格與電壓大小。
13. 列印,編號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兩側面,應與裝箱前以鐵條固定,以免模面分開。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過一個穴時,應採用連續編號以便識別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弔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時模具傾斜,並確定螺紋與深 度足夠負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積梯階靠破外,均應裝置模面鎖定塊(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過5mm時,需於肋底部加逸氣銷或以鑲件製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銷子做平面靠破時,應將銷子頂端加長伸入鋼材內,避免銷子頂面壓損或變形。
20. 成品重要處,應稍預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過大而導致補焊。
21. 模仁未經許可不準補焊。
22. 在特殊情況下以補焊修補模具時,應選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條,以免材質不同影響成 品之外觀及留下痕跡。
23. 各項裝配組立均應確實控制公差,不得有敲擊之痕跡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餘角落應倒角。
25. 使用電熱器之模具,均需附電路圖以便生產單位正確接線。
26. 模具需咬花處理時,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則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為0.003」時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砂紙打光。
27. 確認模穴,模座強度足夠。
28. 模具設計應符合成品圖面附註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屬於標准規格零件詳細圖面。
30. 模仁表面經電鍍處理後,應加熱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熱1小時計算,以防止模 仁脆化。
31. 電鍍件之厚度及附著強度均需特別注意,不得在使用後有剝落的現象。
32. 美式塑膠機頂出桿位置圖,主料頭末端倒鉤設計,及三片模或使用剝料板模具其拉 桿設計須設計倒鉤請。 B.模具組立圖製作要點

⑼ 注塑機合模時尾板擺動得歷害,如何調整

注塑機合模時尾板擺動得歷害是因為四根哥林柱的距離不一致。處理方法為:在機台上有工模的時候手動鎖模,觀察模板的四個角,看哪個角受力大(那需要經驗),就把哪個角的哥林柱螺母松一點。在把模鎖緊以後用尺子量動模板和定模板四個角的距離,然後調整哥林柱螺母(距離窄的一角螺母松,寬的一角螺母緊)使其四個角的距離一致,精確到毫米。
合模機構是注塑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實現啟閉運動,使模具閉合產生系統彈性變形達到鎖模力,將模具鎖緊。合模機構本身的性能會直接影響到製品的質量。
對於一個比較好的合模裝置應該具備三個方面的特性:
(1)足夠的鎖模力和系統剛性,保證模具在熔料壓力作用下,不會產生開縫溢料現象;
(2)模板要有足夠的模具安裝空間及模具開啟行程;
(3)快速的移模速度及較慢的合緊模具速度,移模時要具備慢-快-慢的運動特性。

⑽ 如何預防雙色注塑模具使用過程中產生變形

1)動定模模板要足夠厚和大
2)動模支撐柱要足夠多,必要時加異形支撐柱
3)多增加定位塊和定位柱的

閱讀全文

與注塑如何避免模具搖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城港萬鑫鋼鐵廠目前有多少人 瀏覽:10
24伏的燈帶如何焊接 瀏覽:94
鋼鐵廠需要什麼冷卻塔 瀏覽:109
不銹鋼拉伸怎麼處理 瀏覽:866
不銹鋼和全鋼哪個艾灸盒好 瀏覽:1000
鋁合金板吊頂縫怎麼處理 瀏覽:48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花山出版社 瀏覽:445
鋼管875下差什麼意思 瀏覽:598
鋼鐵俠2之後接的是什麼 瀏覽:181
鋼筋算量中如何識別柱表 瀏覽:849
天津的鋼材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168
鋁合金門窗多少平方需要檢測 瀏覽:331
簡易衣櫃鋼管用的是什麼型號 瀏覽:308
廣聯達鋼結構的壓型鋼板怎麼畫 瀏覽:386
工地消防電纜如何焊接 瀏覽:977
六米長八個的鋼筋多少錢一根 瀏覽:424
立柱焊接是什麼 瀏覽:659
咸陽仿木樁模具多少錢 瀏覽:736
廣聯達如何區分抗震和非抗震鋼筋 瀏覽:75
屋面鋼板砼組合套什麼子目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