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鍍層厚度標准一般是多少為什麼
不同的鍍層厚度要求也不一樣 問題問得太籠統,常規鍍層是幾個微米,封裝上版的凸點也有上百微米的權 老大,是LF的鍍銀層,還是電流的鍍銀層。 電鍍。上面寫錯了。 QFN 上PPF鍍層較多吧, 具體金層5奈米左右, 鈀幾十奈米,鎳1微米左右。 常用的鎳銀或鎳金層一般1~3微米吧。鎳層較厚, 要起阻擋層作用嘛。 另外鍍的方法上有電鍍和EN鍍,鍍層表面質量不一樣。 分立半導體器件的電鍍一般採用純錫或錫基和金電鍍,這幾年由於歐洲RoHS指令生效,純錫電鍍較為流行。純錫電鍍有Wisker的問題,所以鍍層厚度的最小值一般要求超過8微米,並配合150C回火。 不同的封裝工藝,對鍍層的要求不盡一樣,所以我認為業界沒有固定的標准。只要能做到滿足可靠性就可以了.200-600微英寸
Ⅱ 電鍍採用各種電鍍方法,電鍍層厚度各有多少
GB 12307.1-90,這是鍍層厚度的GB
電鍍層厚度控制方法
1、原理:每種金屬電鍍時的厚度與電流密度和電鍍時間有關。
方法:首先要計算出每種工件的面積,然後根據電鍍工藝要求確定每個工件的電流密度。如BYD的Plug RF Port面積約為0.13dm2,鍍錫工藝要求電流密度為1.5A/dm2,因此每個工件的施鍍電流約0.20A。如每掛掛72個,則每掛的施鍍電流應為15A。確定了電流以後,厚度就只跟時間有關了,根據電化學計算,當電流密度為1.5A/dm2時,電鍍1u的錫鍍層約需要1.5分鍾,如要求鍍層厚度4u,則需鍍4.5分鍾。
2、第1點提到的厚度是鍍層的平均厚度,因為工件有凹凸,因此每個地方的電流密度也不盡相同,導致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樣,工件越復雜,厚度差也越大。減少厚度差主要有以下這些方法:
A. 鍍液中添加能減少厚度差的添加劑; B. 盡量用較小的電流電鍍;採用陰極移動; C. 在工件的高電流區採用適當的屏蔽措施等。
3、Plug銅層 合金底材的性質決定了底層不適合鍍銅。鋁合金經二次沉鋅後表面是活性較強的金屬鋅,如果鍍活性較差的銅,必將發生置換反應,嚴重影響鍍層結合力和外觀。因此一般會直接鍍鎳,如果再在鎳上鍍銅,一方面會影響結合力,另一方面對鹽霧試驗也沒有太大的幫助,也就沒什麼必要。你們的技術要求銅厚度是0-1.27u,這說明是可以不鍍銅的。況且1u左右的銅層太薄了,對鹽霧試驗不會有明顯的幫助。
Ⅲ 五金產品電鍍的鍍層厚度一般是多少
看要求,一般裝飾性來鍍層的總厚自度在幾十微米。
電鍍(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製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不少硬幣的外層亦為電鍍。
Ⅳ 電鍍厚度多少繆
電鍍厚度取決客戶的要求來,取決工件的用途是裝飾還是功能防護?另一方面要看工件是採用單一鍍層或是組合鍍層?比如模具一般要求耐磨,就要鍍硬鉻,鉻層鏌厚5~1000微米。若你的工件是鐵,鋅合金,或塑膠件,則要求防護前裝飾於一體的銅,鎳,鉻組合鍍層,這看各家電鍍廠的工藝設定與檔次要求。提供寧波寧海躍龍電鍍廠的鍍層參數參考:銅20微米,三層鎳15微米,鉻0.25微米。
Ⅳ 電鍍厚度標准
一種是以國際單位表示,電鍍層的厚度一般用微米表示,1毫米=1000微米;
一種是以英制單位表示,電鍍層的厚度用密耳表示,1英寸=1000密耳;
1mil(密耳)=1/1000英寸=0.0254毫米=25.4微米
Ⅵ 金屬工件鍍鎳層的厚度標準是多少
0.01-0.03mm左右,但是具體厚度還需要看金屬工件的大小。
鍍鎳分電鍍鎳和化學鍍鎳。電鍍鎳是在由鎳鹽(稱主鹽)、導電鹽、pH緩沖劑、潤濕劑組成的電解液中,陽極用金屬鎳,陰極為鍍件,通以直流電,在陰極(鍍件)上沉積上一層均勻、緻密的鎳鍍層。
從加有光亮劑的鍍液中獲得的是亮鎳,而在沒有加入光亮劑的電解液中獲得的是暗鎳。
電鍍鎳層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很高,由於金屬鎳具有很強的鈍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層極薄的鈍化膜,能抵抗大氣、鹼和某些酸的腐蝕。
電鍍鎳結晶極其細小,並且具有優良的拋光性能。經拋光的鎳鍍層可得到鏡面般的光澤外表,同時在大氣中可長期保持其光澤。所以,電鍍層常用於裝飾。
(6)模具零件電鍍厚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鍍鎳液的類型主要有硫酸鹽型、氯化物型、氨基磺酸鹽型、檸檬酸鹽型、氟硼酸鹽型等。
其中以硫酸鹽型(低氯化物)即稱之謂Watts(瓦特)鍍鎳液在工業上的應用最為普遍。
幾種不同鍍鎳溶液中所獲得的鍍鎳層的物理性質。
氨基磺酸鹽型、氟硼酸鹽型適用於鍍厚鎳或電鑄。檸檬酸鹽型適用於在鋅壓鑄件上直接鍍鎳。這幾種鍍液的成本比較高。
普通電鍍又稱暗鎳工藝﹐根據鍍液的性能和用途﹐普通鍍鎳可以分為低濃度的預液﹐普通鍍液﹐瓦特液和滾鍍液等。
預鍍液﹕經預鍍可保證層與銅鐵基體和隨後的鍍銅層結合力良好。
普通液﹕該鍍液的導電性好﹐可在較低溫度下電鍍﹐節省能源﹐使用比較方便。
瓦特液﹕滿足小零件的電鍍﹐但鍍液必須要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覆蓋能力。
Ⅶ 電鍍鋅的厚度一般多少
熱鍍鋅管是使熔融金屬與鐵基體反應而產生合金層,從而使基體和鍍回層二者相結合。熱鍍答鋅是先將鋼管進行酸洗,為了去除鋼管表面的氧化鐵,酸洗後,通過氯化銨 或氯化鋅水溶液或氯化銨和氯化鋅混合水溶液槽中進行清洗,然後送入熱浸鍍槽中。熱鍍鋅具有鍍層均勻,附著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對於冷鍍鋅,也就是電鍍,有多種工藝.總的說來也就是清潔,電鍍,鈍化過程.其中的彩鈍,就是我們看到冷鍍管的彩色,屬於鋅酸鹽鍍鋅,鈍化後零件表面為紅、綠色,略帶黃(Cr+6紅色,Cr+3綠色),不能出現紫色(出現後說明鈍化膜層疏鬆),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手指在零件表面往復磨擦幾次,不能有變(掉)色現象.
形成「鋅保護」層的常用工藝方法另有噴鍍及塗裝無機富鋅塗料或環氧富鋅塗料等。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銀漆一類.
其中,最根本的區別是塗層厚度相差較大,電鍍鋅層的厚度一般僅在20~30μm,噴鍍鋅層的厚度一般僅為100μm左右,浸鍍鋅層的厚度則一般為200μm左右。但是在任一工藝中,鍍層的厚度也不一樣的.嚴格的檢測還是用數字來說話.
Ⅷ 電鍍厚度是多少
一般都是按照標注μm(微米)來標注的。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μm,μ讀作[miu]。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
微:主單位的一百萬分之一:~米|~安|~法拉。
(8)模具零件電鍍厚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電鍍需要一個向電鍍槽供電的低壓大電流電源以及由電鍍液、待鍍零件(陰極)和陽極構成的電解裝置。
其中電鍍液成分視鍍層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屬離子的主鹽,能絡合主鹽中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絡合劑,用於穩定溶液酸鹼度的緩沖劑,陽極活化劑和特殊添加物(如光亮劑、晶粒細化劑、整平劑、潤濕劑、應力消除劑和抑霧劑等)。
電鍍過程是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經電極反應還原成金屬原子,並在陰極上進行金屬沉積的過程。因此,這是一個包括液相傳質、電化學反應和電結晶等步驟的金屬電沉積過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微米
Ⅸ 請教一個基本問題 電鍍的鍍層厚度一般是多少
這個要根據,鍍種的不同厚度也不同.貴金屬一般1-3um.其他3-5um.3-8um.5-12um.8-12um.12-18um.18-25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