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擠壓模具用什麼材料做好!擠壓黑色金屬
熱作工具鋼SMV3W
壓鑄模,擠壓模,塑料模;
ADC
3
壓鑄模,擠壓模;
熱作工具鋼8407
金屬壓鑄,擠壓模;
熱作工具鋼LKM
2344
金屬壓鑄,擠壓模;
LKM
2344SUPER
金屬壓鑄,擠壓模;
另外,還可以使用高速鋼來製作擠壓模具。7Cr7Mo3V2Si(LD),LD鋼有良好的韌性及耐磨性,可用於製造冷擠壓、冷鐓模。
YG類的硬質合金適合製作拉伸模具,比如:YG6、YG8等。
『貳』 模具經過怎樣處理能提高硬度 耐磨 而且不變形 請高人指點
你所說的應該是注塑模具吧,為了提高注塑模具的硬度、耐磨性,而且不變形,應根據不同的模具結構、類型,採用不同的熱處理方法。一般來說,對於不怕變形,能淬火的模具,盡量採用淬火的熱處理方法,這樣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與耐磨性。由於氮化處理的溫度比較低,對於一些怕變形的模具,可以採用表面滲氮的方法來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與耐磨性。
『叄』 如何提高硬質合金模具的耐磨性
大澤採用合理的精煉、熱加工和熱處理工藝,以使模具材料的耐磨性、強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的配合
『肆』 拉絲模具應該怎麼保養才耐磨
拉絲模在拉絲時,應選擇合適的拉絲縮徑比,並對模具進行充分的潤滑,這樣可以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伍』 硬度是如何影響模具材料耐磨性的!
一般來說,模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也越好,如用於冷擠壓成形的塑料模具材料,為了提高其耐磨性,往往在冷擠壓成形後一般都進行滲碳和淬火、回火等處理,使其表面硬度可達58~62HRC。
所以,人們常將硬度值來作為衡量模具材料耐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由於模具磨損的現象常因許多原因產生的,如:磨粒磨損、粘著磨損、疲勞磨損、沖刷磨損和腐蝕磨損等等。
模具一般分為動模和定模,當模具用於沖裁、擠壓、冷鐓等加工時,當動模與定模在持續相互滑動過程中,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如硬度不均、強度、表面光滑度、溫度等),會使模具材料軟的基體上的顆粒發生塑性變型並被切斷,從而導致模具表面嚴重磨損。
另外,硬度相同的不同材料其對模具耐磨性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耐磨性最好的材料不一定硬度就高,過硬的材料磨合性也差,反而對模具材料耐磨性產生不利因素。
『陸』 現在的冷擠壓模具老是開裂,請問各路大神,用什麼材料不會開裂
冷擠壓模具老是開裂,從模具鋼角度考慮,是因為模具鋼韌性差。用UNIMAX,LG,8566材料比較好用。
1)UNIMAX模具鋼價格很貴,很多模具都吃不消。
2)LG是高硬度,韌性優異的多用途模具鋼材。熱處理硬度HRC56-58,具有高耐磨性的同時,具有高韌性,模具或沖頭不會開裂。
LG主要用於型腔復雜的冷擠壓模具;要求耐磨和鏡面拋光的塑膠模具(LG模具鋼鏡面拋光可達12000-15000號);型腔復雜的熱擠壓模具;也可用於重裁落料模具,粉末壓制模具,中溫熱鍛模具。韌性比VIKING還好,硬度比VIKING高,耐磨性自然比VIKING好。
3)8566韌性和LG一樣,耐磨性比LG好。8566熱處理硬度HRC58-60,適合型腔復雜,要求耐磨性長壽命的冷鐓模具。
重慶生產20Cr材質的,太陽花冷擠壓模具的陳老闆,以前用LD模具鋼,一副模具,只能生產500-800個產品,然後模具開始爆裂。一天兩個班,要更換6-8副模具。工人們無論怎麼努力,產量只能達到4000個產品。
現在用LG模具鋼做成模具,擠壓相同的產品。一副模具,一天兩個班,生產了6000個產品,模具還是完好如新。客戶預估,這套模具擠壓1萬個產品,都沒有問題。相當於模具壽命,至少提高了10倍。生產效率提高1.5倍。
『柒』 鋁型材擠壓模具應該如何進行維護
在鋁型材生產企業中,模具成本在型材擠壓生產成本中佔到35%左右。模具的好壞以及模具是否能夠合理使用和維護,直接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正常、合格的生產出型材來。擠壓模具在型材擠壓生產中的工作條件是十分惡劣的,既需要在高溫、高壓下承受劇烈的摩擦、磨損作用,並且還需要承受周期性載荷作用。這都需要模具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熱疲勞性、熱耐磨性和足夠的韌性。為滿足以上幾項要求,目前在國內普遍採用優質4Cr5MoSiV1(美國牌號H13)合金鋼,並採用真空熱處理淬火等方式來製作模具,以滿足鋁型材生產中的各項要求。>>擠壓模具設計的30個經驗分享<<
然而,在實際生產中,仍然有部分模具在擠壓時未能達到預定產量,嚴重的甚至擠壓不到20條棒或上機不到2次就提前報廢,致使採用昂貴的模具鋼製作的模具遠遠不能實現其應有的效益。這種現象在國內許多家鋁型材生產企業目前普遍存在。究其成因,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鋁型材截面本身就千變萬化,並且鋁擠壓行業發展到今天,鋁合金具有重量輕,強度好等重要優點,目前已經有許多行業採用鋁型材來代替原有材料。由於部分型材的特殊導致模具由於型材截面特殊,設計和製作難度較大。如果還是使用採用常規的擠壓方法往往難於達到模具額定產量,必須採用特殊工藝,嚴格控制各項生產工藝參數才能正常進行生產。並且有的模具由於本身型材截面的特殊或模具本身的質量問題,而導致模具不能擠壓到額定產量,這就需要銷售人員在接單時與技術部門和模具廠進行充分溝通。同時模具設計製作部門需要不斷優化模具設計技術,提高模具製作精度,提高模具質量。
二、選擇合適的擠壓機型進行生產。進行擠壓生產前,需對型材截面進行充分計算,根據型材截面的復雜程度,壁厚大小以及擠壓系數λ來確定擠壓機噸位大小。一般來講,λ>7-10。當λ>8-45時,模具的使用壽命較長,型材生產過程較為順暢。當λ>70-80後則屬較難擠壓型材,模具普遍壽命較短。產品結構越復雜,越容易導致模具局部剛性不夠,模具腔內的金屬流動難於趨向均勻,並伴隨造成局部應力集中。型材生產時容易塞模和悶車或形成扭曲波浪,模具容易發生彈性變形,嚴重的還會發生塑性變形使模具直接報廢。
三、合理選擇錠坯及加熱溫度。要嚴格控制擠壓錠坯的合金成分。目前一般企業要求鑄錠晶粒度達到一級標准,以增強塑性和減少各項異性。當鑄錠中有氣孔、組織疏鬆或有中心裂紋時,擠壓過程中氣體的突然釋放類似"放炮",使得模具局部工作帶突然減載又載入,形成局部巨大的沖擊載荷,對模具影響很大。有條件的企業可對錠坯進行均勻化處理,在550~570C保溫8小時後強製冷卻,擠壓突破壓力可降低7-10%,擠壓速度可提高15%左右。
四、優化擠壓工藝。要科學延長模具壽命,合理使用模具進行生產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由於擠壓模具的工作條件極為惡劣,在擠壓生產中一定要採取合理的措施來確保模具的組織性能。
(1)採取適宜的擠壓速度。在擠壓過程中,當擠壓速度過快時,會造成金屬流動難於均勻,鋁金屬流和模具腔內壁摩擦加劇致使模具工作帶磨損加速,模具溫度實際較高等現象。如果此時金屬變形產生的余熱不能及時被帶走,模具就可能因局部過熱而失效。如果擠壓速度適宜,就可避免上述不良後果的發生,擠壓速度一般應控制在25mm/s以下。
(2)合理選擇擠壓溫度。擠壓溫度是由模具加熱溫度、盛錠筒溫度和鋁棒溫度來決定的。鋁棒溫度過低容易引起擠壓力升高或產生悶車現象,模具容易出現局部微量的彈性變形,或在應力集中的部位產生裂紋而導致模具早期報廢。鋁棒溫度過高會使金屬組織軟化,而使得黏附於模具工作帶表面甚至堵模(嚴重時模具在高壓下崩塌),未均勻鑄錠合理加熱溫度在460-520°C,經過均勻化的鑄錠合理加熱溫度在430-480°C。
五、擠壓模具使用前期必須對模具進行合理的表面滲氮處理過程。表面滲氮處理能使模具在保持足夠韌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以減少模具使用時的產生熱磨損。需要注意的是表面滲氮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在模具服役期間必須進行3-4次的反復滲氮處理,一般要求滲氮層厚度達到0.15mm左右。比較合適的氮化過程為在模具入廠檢驗後進行第一次氮化。此時由於氮化層組織尚不穩定,應該在擠壓5-10條棒後再次氮化。第二次氮化後,可擠壓40-80條棒。第三次氮化後以不超過100-120條棒為宜。氮化前工作帶一定要拋光,模具腔內要清理干凈,不可殘留鹼渣或異物顆粒。一般情況下模具的氮化次數不超過4-5次,因為此時氮化層如果不是工作帶被拉傷的話經過反復氮化和擠壓生產,氮化層組織已經相對穩定。要注意的是前期氮化時要經過合適的生產過程方能進行氮化,氮化次數不能過於頻繁,否則工作帶易脫層。
六、模具上機前工作帶必須經過研磨拋光,工作帶一般要求拋光至鏡面。對模具工作帶的平面度和垂直度裝配前要進行檢查。氮化質量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工作帶拋光的光潔度。模具腔內必須用高壓氣以及毛刷清理干凈,不得有粉塵或雜質異物,否則極易在金屬流的帶動下拉傷工作帶,使擠壓出來的型材產品出現面粗或劃線等缺陷。
七、擠壓生產時模具保溫時間一般在2-3小時左右,但不能超過8小時,否則模具工作帶氮化層硬度會降低而導致上機時不耐磨引起型材表面粗糙,嚴重的會引起劃線等缺陷。使用模具時要有與模具相配套的模支撐、模套和支承墊,避免因支承墊內孔過大而導致模具出口面與支承墊接觸面太小,使得模具變形或破裂。模具、擠壓筒、擠壓軸三者同心,同心度為±3mm以內,否則易產生偏心載荷以及模具各部位的設計流動速度改變,影響型材成型。
八、採用正確的鹼洗(煮模)方法。模具卸模後,此時模具溫度在500°C以上,如果立即浸入鹼水中,由於鹼水溫度要比模具溫度低得多,如果模具溫度下降迅速,模具極易發生開裂現象。正確方法是等卸模後將模具在空氣中放置到100°-150°C再浸入鹼水中。普通分流組合模在卸模前進行拔模操作,可以大大減少煮模工作量,縮短煮模時間。具體做法是擠壓結束後,擠壓桿先於擠壓筒後退,壓余留在擠壓筒中,然後擠壓筒後退,可同時將模具分流孔中的部分殘鋁隨同壓余拔出,然後再進行鹼煮。有的分流組合模芯頭極小,甚至比鋼筆還細,這類模具擠壓結束後不允許拔模,煮模工開模時一定要事先看清楚模具結構,必須等模具腔中的殘鋁基本都煮掉才能開模。否則稍不留神就會將芯頭碰斷,致使模具報廢。
九、模具使用上採用由低到高再到低的使用強度。模具剛進入服役期時,內部金屬組織性能還處於浮動階段,在此期間應採用低強度的作業方案,以使模具向平穩期過渡。模具使用中期,由於模具的各項性能已基本處於平穩狀態,類似與剛過磨合期的汽車,可適當提高使用強度。到後期,模具的金屬組織已經開始惡化,疲勞強度,穩定性和韌性經過長期的生產服役已經開始走入下降曲線,此時應適當降低模具的使用強度直至模具報廢。
十、加強模具在擠壓生產過程中的使用維護記錄,完善每套模具的跟蹤記錄檔案和管理。擠壓模具從入廠驗收到模具使用結束報廢,這中間時間短則幾個月,長的達一年以上。基本上來講,模具的使用記錄也記載著型材生產的各個過程。擠壓模具數量大、品種多,對每套模具的使用過程進行管理,有利於幫助模具庫管理員、模具使用者和模具設計製造人員了解每套庫存模具的真實情況。模具的跟蹤記錄包括:
(1)模具的製造信息,包括每套模具的設計圖紙,製作記錄、檢驗記錄(精度值,硬度值)等。
(2)模具每次上機擠壓的工藝信息,如加溫時間、鋁棒溫度、模具溫度、擠壓速度、擠壓力、突破壓力、鋁棒長度、合格品支數、型材線密度、成材率等。
(3)每套模具的前三次修模方案、氮化處理時間、出入模具庫時間、報廢或返回模具廠維修的時間和原因等,這些記錄的收集對改進模具管理、核算模具成本、優化模具設計和修模、評判模具質量好壞、提高擠壓生產的穩定性、合理使用模具、確定模具最低庫存等工作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鋁型材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迫使各鋁型材生產企業在擠壓模具的采購、使用、維護與管理投入巨大的精力,這要求企業在改變以前的粗放式生產管理的同時改變自身觀念,從細節抓起,做好模具的統計分析和成本消耗管理,才能適應新的市場形勢,在市場中奪得先機。
此文章來自知乎:鋁型材擠壓模具應該如何進行維護
『捌』 冷擠壓模具材料
冷擠壓模具材料
冷擠壓模具中,受力最大的部分是凸、凹模,因此,凸、凹模材料的選擇對冷擠壓工藝能否奏效 至關重要。
根據宴踐經驗,對凸、凹模材料的選擇大致應滿足以下要求:(1)凸、凹模具在2450~2940MPa 高壓下工作.必須具備很高的強度、硬度,以防止自身的塑性變形、磨損乃至損壞。(2)凸模、凹模是
在沖擊條件下工作的,應當具有良好的沖擊韌性 (3)凸模材料應具有較高的抗彎強度,以防工作時 損壞。(4)模具是在冷、熱交變壓力反復作用情況下工作的,必須能承受交變應力的反復作用而保持
原型。(5)模其的材料必須易加工。
根據實踐經驗,鋼制工件凸模以選用6W6Mo5Cr4V1、W6Mo5Cr4Vg以及W18Cr4V材料為 好,凹模以選用Crl2MoV、CrWMn、GCr 材料為好}鋁件凸模宜選用CrlgMo、9CrSi、Crl2、 wl8c「V.而凹模宜選用Crl2MoV、T10A、W18Cr4V以及YG20。 目前國內市場上W18Cr4V取材較易
採用W18Cr4V製造工件冷擠壓凸摸,壽命可達1~5萬次;用硬質合金YG20製造凹模,鋼制 工件可達2O~ 40萬次.鋁制工件可達400~500萬次。
為了提高玲擠壓模具的耐磨性.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廠家採用氣體軟氮化工藝以提高樓具表面 硬度t這樣模具耐磨壽命可提高2o 以上,GCrl5材料作凹模.採用滲釩工藝.也可使模具壽命從3 萬次提高到24萬次; 金屬工件少、無切削工藝之一的冷擠壓工藝是當前生產中應用較為f 廣泛的一種。它具有節約原材料、勞動生產率高以及成品機械強度高、剛性大、重量輕、表面光潔度及尺寸精度較高等優點。一些形狀較復雜、切削加工較困難的金屬工件,運用冷擠壓工藝很容易加工成型。
『玖』 鋁材擠壓成型過程中模具為什麼會失效磨損
任何的機器只要有生產,就會有相應的磨損,那麼擠壓機中的模具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或失效,一般是由於在使用過程中的磨損,或者模具強度不夠而開裂造成。其中,有些磨損是可以提前預防並解決的,有效辦法就是是在使用過程中,要對積壓件和模具加強潤滑,減小對模具的磨損,加強模具的設計結構強度,以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拾』 關於注塑模具怎樣降低磨損
想要減小模具的磨損,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首先要使用好的模具鋼材,其次要進行淬火、表面氮化,這樣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與耐磨性能,延長模具達到使用的壽命。另外,在使用時,要選用好的脫模劑,也能減小模具的磨損,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