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徽派建築的結構特點,文化內涵
徽派建築的特點 1、在布局特徵方面,徽州建築布局一般順應自然山水形勢,包括建築的起承 轉合和層高的起伏。這使徽州建築群的秩序依附於自然山水的脈絡。而徽州建築 中天井的靈活性及單體形態的簡練性,使得建築與自然更加協調。 2、從形象特徵來看,徽州建築除祠堂、牌坊和景觀建築外,民居等大多數建 築的形象,都通過國粉牆黛瓦的馬頭牆組合起來,而失去單體的個性。這使得徽州 建築形象上群體組合的韻律更突出。 3、就其精湛的磚、木、石雕工藝而言,從入口門罩和八字牆上的磚雕,到登 堂入室後,梁架隔扇欄桿上的木雕、彩繪,以及台階、柱礎的石雕,無不精美絕倫。 大凡見過徽州建築中的三雕,再看中國其他地區民居的類似雕刻,總不免有粗疏 之感。 4、 徽州 「其風最為近古」 徽州文化的精神特徵更多地體現儒家倫理的有序、 。 敦厚、沉穩、靜謐。如果說,蘇州建築園林特質如湯顯祖所概括的那種不拘法度 的「風流」,徽州建築則表現為一種「理趣」 。 5、街巷景觀量豐富,幾乎達到「步移景異」的程度。街巷空間目標模糊,曲 折通幽,層次豐富。 6、徽派建築注重人本觀念,如:用於村民交往的公共亭閣、廊橋,增加了 私密性的影壁,以及小巷的門樓或拱門,無不體現對人的關懷之心。 四、徽派建築的文化意蘊 在徽州建築的物質文化中隱含著深層的精神文化。它們雖然是無形的,卻在 時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從而為建築物質文化的產生 與發展提供了感性的有利條件。 徽派建築作為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成熟的一大建築流派,集中反應了徽州的山 地特徵、風水意願和地域美學傾向,房屋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軸線 對稱分列,面闊三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室,廳堂前方稱「天井」,代表徽州人一種 特殊的精神寄託,亦有「四水歸堂」的吉祥寓意。作為一個傳統建築流派,徽派建 築融古雅、簡潔、富麗為一體,至今仍保持著獨有的文化特色和藝術風格。 徽派建築文化受到了古典生態觀中風水理論的深刻影響,外表具有宗教的神 秘色彩, 實質上體現了古代人們樸素的自然觀和生態觀, 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觀念, 也體現了對自然的順從和適應。它們以最直接的方式與自然接觸,採用自然採光 和通風的形式,定居地靠近水源及物質材料的獲取場所,建造材料與營造方式都 是當地所能獲取的。 此外,儒家思想的宗法禮制文化、程朱理學的封建倫理、道家老莊哲學、 「賈 而好儒」 的徽商文化無一不在這些精美的建築中體現出來。 它們既是物質的財富, 又是精神的寶藏;既是技術產物,又是藝術的創作,其精神內涵的作用遠遠超出 了建築本身的功能。 結語人類的一切文化都是從造物開始的。一座稱得上建築的房子,總是物化了一 個時期的思想和技術,物化了一個時期的文化,物化了人們的人生觀。建築是一 種豐富的信息載體與文化形態,它是那個時代、那個民族、那個國家、那個地域 的社會觀念、經濟基礎的綜合。既有人們對材料、結構、加工工藝的理解,即自 然科學的信息凝聚,也有人們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的反饋,即社會科學信息的記 錄。這些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歷史悠久的徽派建築,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 人類文化遺產,其獨特的建築造型與豐富多彩的設計思想,不僅為我們後人建造 了一個精彩的物質世界,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豐富而充實的精神文化世界。
Ⅱ 哪裡有古墨徽派建築
徽派建築是漢族傳統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流行於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及嚴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徽州古村落很多,宏村、西遞、盧村、歙縣、牌坊群、呈坎八卦村、唐模、南屏、昌溪。潛口民宅,是將附近村鎮的明清故居前來集中建的一個景點,分成明朝和清朝部分。
看八卦———呈坎
呈坎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現保存著明清建築100餘處,被朱熹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的地方。它是按《易經》中「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論選址布局的,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東漢八卦風水古村落,被譽為「人間天堂、水墨畫就的鄉村」,中國八卦風水第一村。
看古祠堂———南屏
南屏曾名葉村,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自元朝末年葉姓從祁門白馬山遷來後,村莊迅速擴展,明代已形成葉、程、李三大宗族齊聚分治的格局。特別是清代中葉以後,由於三大姓之間的相互攀比,競爭進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時期。全村一千多人口,卻有36眼井,72條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看牌坊———歙縣棠樾牌坊群
在距歙縣縣城十餘里的棠樾村,古老的石牌坊,一連七座拔地而起,聳立在村頭一百多米長的石板甬道上。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拔、恢弘華麗、氣宇軒昂,這七座牌坊,建築風格渾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
看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
西遞村中一條主道貫穿東西,與其兩側各一條與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過很多窄巷。在敬愛堂、履福堂、刺史牌樓等公共建築之前有小廣場。今天,主要旅遊景點包括124幢保護完好的明清建築。大多數民居都對公眾開放。
徽派建築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漢族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為中外建築界所重視和嘆服。
Ⅲ 古建築斗拱模具哪裡有
這種非標模具一般都是定製或自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