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拉伸模具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拉深是利用模具將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開口空心件的一種冷沖壓工藝。
拉深工藝可製成的製品形狀有:圓筒形、階梯形、球形、錐形、矩形及其它各種不規則的開口空心零件。
拉深工藝與其它沖壓工藝結合,可製造形狀復雜的零件,如落料工藝與拉深工藝組合在一起的落料拉深復合模。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拉深製品有:
旋轉體零件:如搪瓷臉盆,鋁鍋。
方形零件:如飯盒,汽車油箱
復雜零件:如汽車覆蓋件。
圓形拉深的基本原理
拉深的變形過程
用座標網格試驗法分析。
拉深時壓邊圈先把中板毛坯壓緊,凸模下行,強迫位於壓邊圈下的材料(凸緣部分)產生塑性變形而流入凸凹模間隙形成圓筒側壁。
觀察拉深後的網格發現:底部網格基本保持不變,筒壁部分發生較大變化。
1. 原間格相等的同心圓成了長度相等,間距增大的圓周線,越接近筒口,間距增大。
2. 原分度相等的輻射線變成垂直的平行線,而且間距相等。
3. 凸緣材料發生徑向伸長變形和切向壓縮變形。
總結:拉深材料的變形主要發生在凸緣部分,拉深變形的過程實質上是凸緣處的材料在徑向拉應力和切向壓應力的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凸緣不斷收縮而轉化為筒壁的過程,這種變形程度在凸緣的最外緣為最大。
此文章來自網路文庫:
Ⅱ 什麼是拉延模具
拉延模具:
有關金屬冷沖壓書籍上一般寫作「拉深模」,其實也就是有人所說的「拉延模」或「拉伸模」。不可展曲面工件的料片在拉深過程中,局部被拉伸或拉延,所以,拉深模也就被一些人叫做拉伸模或拉延模。拉深模是規范名,拉伸模或拉延模是別名,沒有區別。
拉延模的典型結構
拉延形狀復雜的覆蓋件必須採用雙動壓力機。這是由於:
(1)單動壓力機的壓緊力不夠,一般有汽墊的單動壓力機其壓緊力等於壓力機壓力的20%~25~,而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壓緊力為內滑塊壓力的65%~70%。
(2)單動壓力機的壓緊力只能整個調節,而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壓力可用調節螺母調節外滑塊四角的高低,使外滑塊成傾斜狀,調節模壓料面上各部位的壓料力,控制壓料面上材料的流動。
(3)單動壓力機的拉延深度不夠。
(4)單動拉延模的壓料板不是剛性的,如果壓料面是立體曲面形狀,在開始拉延預彎成壓料面形狀時由於壓料面形狀的不對稱致使壓料板偏斜,嚴重時失掉壓料作用。
覆蓋件拉延模的結構是由雙動壓力機決定的,雖然在確定拉延件工藝方案和繪制拉延件圖時比較復雜,但其結構比較簡單。拉延模的結構,由主要的三大件或四大件組成:即凸模、凹模、壓邊圈或凸模、凹模、壓邊圈和固定座。凸模通過固定座安裝在雙動壓力機的內滑塊上,壓邊圈安裝在雙動壓力機外滑塊上,凹模安裝在雙動壓力機下檯面上,凸模與壓料圈之間、凹模與壓料圈之間都有導板導向。
拉延模主要由五件組成,固定座、壓邊圈、頂出器、凹模和凸模。凸模、凹模、壓料圈是由鉬釩鑄鐵鑄成,經加工後棱線、凹模拉延圓角等處根據需要可以進行表面火焰淬火,淬火硬度50~55HRC。固定座1由灰鑄鐵鑄造。拉延模鑄造後都應經退火處理以消除鑄造應力。頂出器是在拉延完成後頂出拉延件便於讓機械手取件。
圖12-20所示為散熱器罩拉延模。圖12-20a為覆蓋件圖,圖12-20b為拉延件圖。該製件的拉延方向是按汽車位置翻轉90°,其投影關系不改變。考慮到製件兩邊有孔,因此兩邊採取傾斜修邊,前後採取垂直修邊,在第二工序修邊沖孔模中一次行程完成。這樣兩邊的折邊沿製件斜壁展開,前邊按邊緣提高5㎜做30°補充,見放大圖Ⅱ。修邊後該處印痕不明顯,後邊將翻邊90°展開,見放大圖Ⅰ壓料面中部與拉深件底部平行,拉延深度為55㎜,兩端由R與直線組成。壓料面的展開長度比凸模表面展開長度短,凸模對壓料面材料有拉延作用,凸模開始拉延時與壓料面下材料的接觸面積大,將散熱孔翻邊補平構成散熱器罩的拉延件。
圖12-20c所示為拉延模的縱向剖視,d為橫向剖視。拉延模由凸模、凹模和壓料圈組成。頂出器除了頂出拉延件外還起著凸筋成形凹模的作用,頂出器與凹模用導板導向,凸筋的成形靠凸形,因此頂出器除R外可以空開。
Ⅲ 什麼是拉伸模
纏繞膜,又叫拉伸膜(stretch fllm),採用進口線性聚乙烯LLDPE樹脂及增粘劑特種助劑比例配方生產。 國內最早以PVC為基材,DOA為增塑劑兼起自粘作用生產PVC纏繞膜。由於環保問題、成本高(相對PE比重大,單位包裝面積少)、拉伸性差等原因,當1994~1995年國內開始生產PE拉伸膜時逐步被淘汰。PE拉伸膜先是以EVA為自粘材料,但其成本高,又有味道,後發展用PIB、VLDPE為自粘材料,基材現在以LLDPE為方,包括C4、C6、C8及茂金屬PE(MPE)。 早期LLDPE拉伸膜以吹膜為多,從單層發展到二層、三層;現在以流延法生產LLDPE拉伸膜為主,其流程見下圖,這是因為流延線生產具有厚薄均勻、透明度高等優點,可適用於高倍率預拉伸的要求。由於單層流延做不到單面粘,應用領域受到局限。單、雙層流延在材料選擇上沒有三層流延的廣,配方成本也高,所以還是以三層共擠的結構較為理想。優質的拉伸膜應具有透明度高,縱向伸長率高,屈服點高,橫向撕裂強度高,穿刺性能好等特點。
http://ke..com/view/1922637.htm?fr=ala0_1
可到以上網址詳閱~!
Ⅳ 拉伸模具有什麼具體的分類
單一的拉伸模具、落料拉伸模具、變薄拉伸模具、拉伸整形模具、無凸緣拉伸模具、帶凸緣拉伸模具、拉伸翻邊模具等。
Ⅳ 請問拉伸模具與沖壓模具有什麼分別它們的成型方式有什麼不同之處
拉伸模具也是沖壓模具里多種類型里的其中一種,一般的沖壓模具的工作原理就像用刀切東西,不過模具的刀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刀是什麼樣子的,切出來的東西也就是什麼樣子的。拉伸模具的工作方式有點像吹氣球,不過拉伸模工作使用的不是空氣,而是凸模和凹模。將凸模和凹模做成什麼樣的形狀,拉伸出來的零件就是什麼樣子的形狀。拉伸模具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將所需的材料按照人們需要的形狀發生形變。比如將一塊平板拉伸成桶,碗,盆等。
Ⅵ 請問拉伸模具與擠出模具有什麼分別它們的成型方式有不同嗎
拉伸模有點像吹氣球,氣球是靠空氣或氫氣將氣球吹大,吹長。拉伸模是靠凸模,凹模把要拉伸的材料變形。擠出模像是擠牙膏,凹模是什麼形狀,擠出的材料就是什麼形狀。
Ⅶ 五金拉伸模具怎麼做
拉伸(又稱拉延,拉深)因為適用於各行各業,實用性廣泛,所以是沖壓工藝里比較常見的一道工序。從毛坯到拉伸成型,需要多步驟完成,初次拉伸→二次拉伸→……→成型。
一、拉伸概念:
1.拉伸:將板料壓製成空心件(壁厚基本不變)。
2.拉伸過程:是由平面(凸緣)上的材料轉移到筒形(盒形)側壁上,因此平面的外形尺寸發生較大的變化。
3.拉伸系數:拉伸直徑與毛胚直徑之比值「m」(毛胚到工件的變形程度)。
為體現「凸緣不變」原則,讓第一次拉伸形成的凸緣不參與以後各次的拉伸變形,寬凸緣拉伸減首次入凹模的材料(即形成壁與底的材料)應比最後拉伸完成實際所需的材料多3~10%。
注:按面積計算拉伸次數多時取上限,反之取下限。這些多餘的材料將在以後各次拉伸琢步返回到凸緣上,引起凸緣變厚但能避免頭部拉裂,局部變薄的區域可通過整形來修正。因此拉伸時嚴格控制各次的拉伸高度是相當重要的。
模具設計流程:
客戶提供圖紙樣品之後,
圖紙評估
1。確認加工工藝
2。報價
3。繪制模具圖(AUTO CAD/UG/SOLIDWORKS 等繪圖軟體)
4。出圖
5。采購模具材料,模具配件
6。模具加工備料
7。熱處理
8。磨床研磨,線切割加工
9。組裝
10.試模
11.交板
Ⅷ 拉伸模具的製作工序是什麼
由於變形區金屬與凹面的接觸錐面長,錐面上總摩擦阻力大,因此網格畸變雖小,總拉伸力卻增大。 由此可見,凹模錐角的合理確定應同時考慮變形區材料的變形特點以及模具與工件間的摩擦狀況,凹模錐角合理范圍的確定對拉伸工藝有著直接的影響。工藝試驗表明,對於CCB-1A型罐用鋁材3104H19,其凹模錐角合理取值在α=5°-8°為宜。 底部成形工藝分析。底部成形發生在凸模行程的終點,採用的是反向再拉伸工藝。圖4為罐底成形受力狀況示意圖,底部成形力主要取決於摩擦力的性質以及壓邊力的大小。通常,材料的厚度和強度是一對矛盾,材料愈薄,強度愈低,因此輕量化技術要求減少罐底直徑及設計特殊的罐底形狀。工藝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