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怎麼修理

模具怎麼修理

發布時間:2022-03-23 20:44:14

Ⅰ 模具嚴重磨損時該怎麼辦

1、及時更換已經磨損的模具導向組件和沖頭。
2、檢查模具間隙是否不合理(偏小),增加下模間隙。
3、盡量減少磨損,改善潤滑條件,潤滑板材和沖頭。油量和注油次數視加工材料的條件而定。冷軋鋼板、耐蝕鋼板等無銹垢的材料,要給模具注油,注油點為導套、注油口、下模等。油用輕機油。
有銹垢的材料,加工時鐵銹微粉會吸入沖頭和導套之間,產生污垢,使得沖頭不能在導套內自由滑動,這種情況下,如果上油,會使得銹垢更容易沾上,因此沖這種材料時,相反要把油擦乾凈,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沖頭、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組裝前再擦乾凈。這樣就能保證模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
4、刃磨方法不當,造成模具的退火,加劇磨損,應當使用軟磨料砂輪,採用小的吃刀量,足量的冷卻液並經常清理砂輪。

Ⅱ 如何學好模具維修

模具修理:
模具的修理指的是模具在不能滿足預定的使用要求或製件不能滿足質量要求的情況下對模進行的修復工作。此項工作由模具修理工完成。以下就幾種模具常見的故障的修理方法及要求進行說明。
A、刀口崩刃:
模具在使用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崩刃,都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它是模具修理中最常見的修理內容之一,對刀口的崩刃修理步驟如下:
1.根據崩刃的情況,如果崩刃很小時,通常要將崩刃處用砂輪機磨大些,以保證焊接牢固,不易再次崩刃;
2.用相應的焊條進行焊接,目前我們採用的是D332焊條來對刃口進行堆焊。堆焊之前一定要選好修理的基準面,包括間隙面和非間隙面;
3.將刃口的非間隙面修平(參考事先留下的基準);
4.對照過渡件進行劃線,如果沒有過渡件可以用事先留下的基準進行粗磨間隙面;
5.上機台對間隙面進行修配,可藉助粘土等輔助研配。在修配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開動壓力機時盡量慢,必要時用裝模高度調整向下開,以避免刀口啃壞的現象發生;
6.刀口間隙要合理,對於鋼板沖壓模,單邊刀口間隙取板料厚度的1/2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用板料試沖的辦法來檢驗間隙的大小,只要剪切後製件的毛刺達到要求即可,一般情況下,毛刺大小的判定標準是,毛刺高度不大於板料厚度的1/10;
7.檢測刀口的間隙面是否與剪切的方向統一;
8.間隙配好後,用油石將刀口的間隙面推光滑,以減小生產中板料與刀口的磨擦及廢料下落的阻力。
B、毛刺:
製件在修邊、沖孔和落料時易出現毛刺過大的現象,產生毛刺的原因主要為模具刃口間隙大和刃口間隙小兩類:
間隙大時:斷面光亮帶很小或基本上看不見,毛刺的特點為厚而大,不易除去;
間隙小時:斷面出現兩光亮帶,由於間隙小,其毛刺的特點為高而薄。
間隙大時的修理方法:
1.修邊和沖孔工序採用凸模不動而修整凹模的辦法,而落料工序時則以凹模為基準,即凹模尺寸不變,通過修整凸模的辦法。以上的區別是為了保證產品尺寸不在修理前後受影響;
2.對著製件找出模具刃口間隙大的部位;
3.用相應的焊條(D332)對此部位進行補焊,以保證模具刃口的硬度;
4.修配刀口間隙(其方法與刀口崩刃的方法相同)。
間隙小時的修理方法:
1.具體的情況依據模具間隙的大小進行調整,以保證間隙的合理。對於修邊沖孔模而言,採用間隙放在凹模的辦法,而對於落料模而言就應採用放大凸模的辦法,從而保證零件的尺寸在修理前後不變;
2.修理完成後,要測量其間隙面的垂直,並用板件試刀口間隙是否達到合理的要求。
對於沖孔模,其產生毛刺後,如果是凸模或凹模磨損,可以找相應的標准件進行更換,如果沒有標准件,可以採用補焊或測繪進行製造。另外,特別指出一點,對於合金鋼材料等焊接性能較差的材料,要進行特殊處理後再進行焊接,如:預熱等,否則會引起模具的開裂。
C、拉毛:
拉毛主要發生在拉延、成型和翻邊等工序。
解決方法:1.首先對照製件找出模具的相應拉毛的位置;
2.用油石將模具相應的位置推順,注意圓角的大小統一;
3.用細砂紙將模具推順部位進行拋光,砂紙在400號以上。
D、修邊和沖孔帶料:
修邊和沖孔帶料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修邊或沖孔時模具的壓料或卸料裝置出現異常。
解決方法:1.根據製件帶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應部位;
2.檢查模具壓卸料板是否存在異常;
3.對壓料板相應部位進行補焊;
4.結合製件將焊補部位進行修順,具體的型面與工序件配製;
5.試沖;
6.如果檢查並非模具壓卸料板的問題,可以檢查模具的刀塊是否有拉毛現象。
E、廢料切不斷:
針對廢料切不斷現象,首先分析其為什麼切不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及時對廢料進行清理,造成廢料的堆積,最後在上修邊刀塊的壓力下造成廢料刀的崩刃,其修理的方法與修邊崩刃的辦法相似,在此就不作詳細的介紹,只是在修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修邊刀塊的高度。如果修得太高,會造成刀塊與上修邊刀塊干涉,從而造成廢料刀塊的再次損壞;如果修得過低,會形成廢料切不斷現象,故在修理廢料刀時不光要考慮到刀塊的間隙面,同時刀塊的高度也很重要。其修理的難度比單純的刀口崩刃難度要大。但是只要在修理前選定好基準面,修理起來還是可以得心應手的。
F、沖孔廢料堵塞:
沖孔廢料堵塞是在沖孔模中較常見的一類故障,產生的原因大概有:廢料道不光滑、廢料道有倒錐度、廢料沒有及時清理等。下面結合圖片進行分析:
1、下模基座 2、沖孔凹模
如上圖:出現廢料堵塞的原因有:
1.A面或B面不光滑,其面上出現了加工紋等;
2.A面或B面出現倒錐度,造成廢料道上大下小從而廢料堵塞。
修理辦法:只要保證A面和B面都處於光滑和等直徑狀態就可以保證廢料不會被堵塞。
G、翻邊整形製件變形:
在翻邊和整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製件的變形現象,在非表面件中一般不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多大影響,但在表面件中,只要有一點變形就會給外觀帶來很大的質量缺陷,影響整車的質量。
分析產生製件變形的原因:
1.由於製件在成形和翻邊的過程中,板料發生變形、流動,如果壓料不緊就會產生變形;
2.在壓料力夠大的情況下,如果壓料面壓料不均勻,局部有空隙的話,也會出現以上情況。
解決辦法:
1.加大壓料力,如果是彈簧壓料可採用加彈簧的辦法,對上氣墊壓料通常採用加大氣墊力的辦法;
2.如果加大壓力後,在局部還存在變形的話,可用紅丹找出具體問題點,檢查是不是壓料面局部出現凹陷等情況,此時可採用焊補壓料板的辦法;
3.壓料板焊後與模具的下型面進行研配。

Ⅲ 塑料模具維修常見方法。

摘要 判斷故障,分析要點。

Ⅳ 怎樣做好模具售後維修

這是個很大的題目,模具的後期服務包括保養、預防性維修、預見性維修、搶修、改造等多個方面,這的看什麼是客戶自己做的,什麼是指導客戶做的,什麼是幫助客戶做的

Ⅳ 模具維修需要哪些工具

1、必須熟知各種模具的工作原理,以及他們的加工精度要求;一套沖壓模具給你負責,首先你需要要完全弄懂它的結構、還有工作原理,設計思路等,必須熟悉每一個零件的作用、性能,這樣模具出問題了、生產時壞了之後才會很快的想到是哪裡出了問題,具體要修哪裡等。每套模具的結構和設計人員的思路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套模具的修模方法都是不同的,總之大同小異啦。經驗豐富了,任何一套模具到你手裡你都可以信心十足的說「沒問題」,就不怕他會出現什麼問題,因為任何問題你都可以戰勝啦,只是時間和精力問題。
2、熟練操作磨床、銑床、鑽床、氬弧焊,加工出來的零件應該符合模具精度要求,刨床、車床基本用不到,這個不會也沒多大關系。以前是必須要會的,現在科技都發展的這么快,就用不到了。還有磨鑽頭、磨銑刀等,這些也是需要大概掌握的,有時候修模要用到,而你又不會的話,那隻有干著急,或找別人幫忙。
3、還有放電、線割、CNC,你知道他們是干什麼的嗎?各自的加工精度又能達到多少?什麼時候該用哪個,這個要一清二楚。方便修模的時候可以靈活選用,節省時間,提高修模效率。 總之,就這么多了,模具工作原理懂了之後就什麼都不怕了,模具壞了也立馬就能想到可能是哪裡出了問題、該動哪裡等。 設計人員的話,你需要熟練操作繪圖軟體、實體建模等,如CAD,或UG、Pro/E、3DMAX、Mastercam等,具體看人家廠里要求,可以把模具設計出來就OK!CAD可以用來設計比較簡單的模具,一些復雜的模具就需要用到三維方面的,實體造型會比較直觀一點,出的錯也會少點,畢竟靠CAD來空想的話,即使你空間想像能力再強,還是不那麼容易把復雜的模具結構空想的那麼透,不能保證不會出現畫錯、漏畫、結構錯誤的問題,增加模具加工時間,導致模具成交時間增長,浪費時間,消耗人力物力。鉗工人員的話,也需要懂一點繪圖軟體方面的知識,簡單的查查直線的長度,零件的寬度尺寸等。

Ⅵ 模具有毛刺怎麼修

、模具間隙過大或不均勻,重新調整模具間隙。
②、模具材質及熱處理不當,產生凹模倒專錐或刃口不鋒利,應合理選材、屬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質合金,熱處理方式合理。
③、沖壓磨損,研磨沖頭或鑲件。
④、凸模進入凹模太深,調整凸模進入凹模深度。
⑤、導向結構不精密或操作不當,檢修模具內導柱導套及沖床導向精度,規范沖床操作。

Ⅶ 模具如何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指的是在生產中操作人員對模具進行的日常保養,主要內容為清擦、潤滑和檢查。
A、裝模時的保養:
1.裝模前要對模具的上下表面進行清擦,保證模具安裝面和壓機工作檯面不受壓傷及模具在生產中上下安裝面的平行度;
2.模具裝好後將模具打開,將模具各部分清擦乾凈,特別是導向機構,對於表面件模具,其型面要清擦乾凈,以保證製件的質量;
3.對模具各滑動部份進行潤滑,塗潤滑脂;
4.模具各部份的檢查,特別是安全件。如:安全側銷、安全螺釘、側護板、沖孔廢料道等。
B、生產中的保養:
1.生產中定期對模具的相應部分進行塗油。如:拉延模的壓料圈、圓角;修邊模的刀口部位;翻邊刀塊部分等;
2.定期對修邊沖孔模的小孔廢料道進行廢料的清理。
C、生產後的保養:
1.生產結束後要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檢查;
2.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清擦,保證模具的清潔度;
3.將模具內的廢料清理干凈,保證廢料盒中無廢料;
4.將模具的使用狀態和使用後的情況如實地反饋到《模具使用工作傳票》上。
六、模具的二級保養:
模具的二級保養指的是根據模具的技術狀態和復雜程度而制定的對模具進行的定期系統的保養。此項保養工作由模修人員完成,並根據保養情況作好記錄。以下就不同的零件敘述其二保的要求和方法:
A、拉延模凸模、凹模:
拉延模的凸、凹模主要出現的問題是拉毛及型面的壓坑,保養時主要對模具的圓角拉毛部位進行拋光。如果出現壓坑要對模具進行補焊,再進行修順;
B、導向零件(導柱、導套及導板等):
模具在工作中會出現拉痕等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有潤滑油臟及導向間隙偏等。導向零件產生拉痕時,採取用油石推順後拋光的辦法進行消除;
C、修邊刀口:
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刀口部分易出現崩刃和刃口塌陷現象,此時要對模具損壞的部位進行補焊修配;
D、彈簧等彈性零件:
在使用過程中,彈簧是模具最易損壞的零件之一,通常出現斷裂和變形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更換,但是更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彈簧的規格型號通過顏色、外徑和長度三項確定,只有在此三項都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更換;
E、沖頭、沖套:
模具上使用的沖頭、沖套大部分都採用標准件,模具在使用過程中沖頭易出現折斷、彎曲和啃壞現象,沖套一般都是啃壞的。沖頭和沖套的損壞一般都用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沖頭的參數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裝部分尺寸、長度尺寸等;
F、緊固零件:
檢查緊固零件是否松動、損壞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找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
G、壓料及卸料零件:
壓料零件如壓料板、優力膠等,卸料零件如卸料板、氣動頂料裝置等。保養時檢查各部分的裝配關系有無損壞,對損壞的部分進行修復。檢查氣動頂料有無漏氣現象,並對具體的情況採取措施。如氣管損壞進行更換等。

Ⅷ 修理模具的方法

1.首先研究模具的結構、精度要求
2.模具加工的原材料特性、
3.分析模具的成型原理
4.詳細記錄模具個位置所用備件

Ⅸ 模具維修流程

根據加工產品或者操作者的反應的模具存在的問題,把模具拆卸下來,針對內有問題的容零件進行修理或者更換新的零件。然後再把修理好的模具裝上加工產品,根據加工出來的零件的情況,判斷問題是否解決。如果一切正常,模具就算是維修成功,否則,還要把模具拆卸卸下來繼續修理直到問題解決。

閱讀全文

與模具怎麼修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合金怎麼拋亮光和啞光 瀏覽:572
鋼構樓梯兩邊怎麼切角的 瀏覽:876
345e板材需要什麼焊接材料 瀏覽:699
鋼鐵俠復仇者聯盟有什麼關系 瀏覽:803
方管桁架設計 瀏覽:994
焊管會凍裂嗎 瀏覽:706
房頂用多少鋼筋 瀏覽:91
碳鋼軸承為什麼這么沉 瀏覽:100
模具製造如何當老闆 瀏覽:176
離合金窗什麼樣的離好怎麼樣的 瀏覽:292
混凝土地坪鋼筋套什麼定額 瀏覽:295
如何做能印出圖案的模具 瀏覽:294
模具廠電腦繪圖干什麼的 瀏覽:10
dn15鋼管的壁厚是的多少 瀏覽:553
干模具工資多少 瀏覽:854
不銹鋼板多少錢一噸316l 瀏覽:355
什麼鋼材的耐溫200 瀏覽:930
不銹鋼鍋燒干鍋後怎麼處理 瀏覽:145
鈦合金條有哪些牌子 瀏覽:906
分析鋼鐵儀器叫什麼用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