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36頁專題梳理保爾成長史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版人回首往事時,不因權虛度年華而悔人最寶貴的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生活,因為即使是一場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終止生命。
⑵ 名著導讀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教學目標:
1.解作家作品,激發學生閱讀全書的興趣。
2.學習做摘抄和筆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八年級上冊,我們曾經學過《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我為什麼而活著》,嚴文井振偉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人類的生命卻是永恆的;而對知識的追求,對愛情的渴望和對人類苦難的同情,是羅素活著的全部意義。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寫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今天讓我們走進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二.了解作家作品
1.作品名字的意義
奧斯特洛夫斯基寫這部小說時已經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這部書是他強忍著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寫成的。當一名英國記者問他為什麼命這個名字時?他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2.作品內容
小叔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保爾小時候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之路,經歷了各種磨難,在傷病無情奪走他健康的時候,他克服種種困難,拿起筆寫下《暴風雨所誕生的》這部小說。保爾身上凝聚了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3.小說的藝術成就
一是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格言警句書信和日記等,二是環境描寫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
三.精彩片段欣賞,學做摘抄和讀書筆記
1.閱讀小說的第一章,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12歲那年,保爾離開了學校,因為補考的時候,他把煙灰撒在了神甫家做的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上,不得已離開了學校。保爾跟著母親到,車站食堂幹活,在這里受盡了老闆娘的壓迫,也看到了生活底層的人們的貧窮艱辛,他因為睡著了,忘關水龍頭遭到了暴打,離開了食堂道,哥哥阿爾焦姆為他在發電廠找了一份工作。
2.做摘抄和讀書筆記
摘抄讀書筆記,可以幫你重溫作品的內容,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閱讀的質量,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閱讀第一章,我們可以摘抄哪些內容呢?比如可以摘抄書中優美的詞語,句子段落等,也可以是一些精彩的細節描寫等。
做筆記主要有寫提要和寫心得兩類。寫提要就是用精煉的語言去概括全書或某一章的基本內容,要點用文字圖表等形式都可以。寫心得就是記錄自己的閱讀體驗,感想,自己對作品的內容,人物情感寫作技巧,行為風格,藝術特色等方面的看法和評價。或者在閱讀中所產生的新的認識和觀點,可以針對作品整體發表感想,也可以對其中的某一個或幾個點進行評論。
摘抄和做筆記常常結合在一起,比如可以摘抄一個精彩語段,接著對這段文字進行鑒賞。
所寫的讀書筆記可以發表在網路平台上,和大家交流分享。
四. 閱讀任務
課下讀整本書,選擇下面的其中一個專題進行探究。
專題一保爾柯察金的成長史
專題二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分析
專題三紅色經典的現實意義
⑶ 苦樂交織的「煉」課之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課備課心得
2022.6.9
關於統編教材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從2022版的新課標的要求可以看出,其教學價值是單篇教學無法替代的,尤其在當今核心素養的時代,更是對提升學生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作用尤為重要。本學期,在工作室趙培麗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確定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內容,三四月份的教研活動中,我們已經觀摩了四位老師的名著整本書閱讀指導優秀課例。我和張瑩老師、馬采霞老師共同承擔了五月份的名著整本書閱讀「同課異構」教學任務,收獲了不一樣的成長。
當我接到趙培麗老師給予我鍛煉的機會時,我本能的想拒絕,想找各種理由:自己已經近兩年沒有登台講課的底氣、縣城的整本書閱讀教學還沒有起步,師生多是不閱讀、不指導的「望天收」狀態;忙於日常教研室的工作;在新網師中學語文構築理想課堂中,跟隨導師劉恩樵老師一起學習;從5月16日開始,忙於兩個長達21天的省培,完成各項作業等。但我最終沒有將這些不想真正成長的借口說出口,接受了這次挑戰:走入學堂,走上講台,走近學生,一起走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經典的書中,用心地備課,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不斷嘗試中,收獲了否定自己、重構自己、成長自己的些許趣味。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有三種課型:導讀課、推進課、分享課,這三種課型是一個有梯度、層進式的課堂模型。
導讀課上,教師的作用是「點燃」,重在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學生依據閱讀任務單進行個性化通讀;推進課上,教師依據任務化精讀,帶領學生在文本和生活中來回出入,重在「點撥」;分享展示課上,應落在實踐應用、專題化共讀上,課堂應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教師只要做精要的「點評」。
一、「煉」課之旅
回望這一個月,在我們縣城的3個學校4個班級試上了5節導讀課的備課之路,真是一場苦樂交織的「煉」課之旅。
為了上好《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課,我先用閱讀與聽讀穿插的方式認真完成整本書閱讀的第一步:實實在在地真讀;然後,通過閱讀教材導讀文字資料,結合教材所給的三個專題中「保爾成長史」,有選擇地重讀了名著中關於保爾成長蛻變的重要章節;接下來,我利用網路資源,從名家的個性解讀、教學設計、課堂實錄、教學反思中,借鑒、豐富、建構自己的教學設想。
所有的教學,都要了解學情,立足學情,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的需求,這是導讀課上的有效的前提。學生對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是怎樣的閱讀狀態呢,從我與學生課前的簡短談話中,了解到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沒有讀過原著的,有一部分是跳讀了一部分精彩章節,閱讀是隨意的,碎片化的。1.初上導讀課作為名著導讀課,我從《精緻語文聽徐傑老師評課》一書中,讀到了徐傑老師對羅浩宇老師執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陌生化導讀」的藝術的品鑒一文,深受感觸,模仿羅老師的教學,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也設計了有變化的四個環節:「觀書名,猜內容」「觀圖片,識人物」「讀選章,明關系」「讀原著,比特色」。其中,第二環節的用給出的句式來給保爾打招呼的活動是借鑒羅老師的,第四環節羅老師設計的是「作對比,讀原著」,選取的是保爾自殺的情節,我選擇的是保爾在烈士墓地悼念逝去戰友時的情節。第一次試上是在實驗中學,借的是戴文秀老師兩個班的在校學生,當時疫情原因,走讀生都在家裡上網課。為了和學生拉近關系,我把自己用毛筆書寫的25張關於讀書名言作為禮物送給了學生。第一個環節是先讓學生關注書名,猜內容,藉助於教材導讀材料,並在教材導讀材料中,引導學生關注名著的核心信息,再補充背景資料,進入第二個猜讀環節;第二個環節是觀保爾不同時期的四張圖片,根據這些暗示,猜一猜保爾的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了哪些事?學生多沒看書,只能根據圖片簡單猜出當時的情境,我及時地評判和補充了前後關聯的情節,緊接著,用給出的句式來給保爾打招呼的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言說的慾望,學生說出了保爾是一個好奇心強、勇敢、堅強的人。這一環節難的是打通「圖」與「文」之間的關聯,且誘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第三個「讀選章,明關系」環節,我之前的設計是從六個選章中,截取了六段反映與保爾有著某種關聯的主要人物的文字,要求學生課堂上跳讀,猜一猜和保爾之間的人物關系。趙老師看過課件後,給我的建議是可以聚焦一個篇章,學生能找多少是多少,學生找到了有成就感,找不到有懸疑感。我聽取趙老師的意見後,把這一任務聚焦到跳讀第六章《被捕與脫險》,學生明顯是有畏難情緒的,原因是沒有真讀,還有我課堂語言不具啟發性,沒能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之火。這一環節難的是處理情節上「顯」與「隱」的辯證關系。第四個環節的設計,我設想觀看過視頻,研讀一段,通過對比,讀出原著的「好」來。可是,因為視頻比較短,學生也沒有猜出保爾思考生命意義的情節,出示原著文字朗讀時,由於我設計的一部分字是綠色,後面大部分學生看不清楚,所以,學生讀了文字後也沒能體會出原著比影視作品更能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課後我心情比較沮喪,向趙老師委婉拒絕上名著導讀課,趙老師真誠鼓勵我,他語重心長地說:好課是「磨」出來「上」出來的,每一次試上就是發現問題和修正優化教學設計的過程。的確!哪一位老師設計的公開課不是一次次經過磨礪慢慢朝向「高富美」(立意高、內容富、形式美)的?我不能就這樣放棄!反思自己這節課上,學生答不出來時,我馬上就說出了答案。我忘記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我缺乏的是一份等待學生的智慧,這「等待」是等待學生自主獨立思考,是等待學生敢於向問題挑戰的勇氣和行動。
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節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段一
一天中午,保爾在鐵路工廠接到一個電話,是麗達打來的。她說今天晚上有空,讓他去繼續學習上次那個專題: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晚上,他走到大學環路那棟房子的門口,抬頭看了看,麗達的窗子里有燈光。他順著樓梯跑上去,用拳頭捶了一下房門,沒有等裡面應聲,就走了進去。
麗達的床上,一般男同志連坐一下的資格都沒有,這時卻躺著一個穿軍裝的男人。他的手槍、行軍背包和綴著紅星的軍帽放在桌子上。麗達坐在他的身旁,緊緊地擁抱著他。他們正興高采烈地談著話……麗達喜氣洋洋,朝保爾轉過臉來。
那個軍人也推開擁抱著他的麗達,站了起來。
「我來介紹一下,」麗達一面跟保爾打招呼,一面說,「這是……」
「達維德·烏斯季諾維奇。」軍人沒有等她介紹,就大大方方地報了姓名,同時緊緊地握住了保爾的手。
「沒想到他會來,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樣。」麗達笑著說。
保爾握手時的態度卻很冷淡。一種莫名的妒意,猶如燧石的火星在他的眼睛裡閃了一下。他看見達維德袖子上戴著四個方形組成的軍銜標志。
麗達正想說什麼,保爾馬上攔住她說:「我是來告訴你一聲,今天我要上碼頭去卸木柴,你別等我了……恰巧你這兒又有客人。好了,我走啦,同志們還在樓下等著呢中考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閱讀答案中考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閱讀答案。」
保爾突然闖進門來,又突然消失在門外。他的腳步聲迅速地在樓梯上響著。下面大門「砰」的一聲關上之後,就沒有什麼響動了。
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專題探究是什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專題探究是保爾:從愣頭青到鋼鐵戰士。
少年時期的保爾是個愣頭青,在革命的熔爐里,經過千錘百煉,最後成長為具有鋼鐵般意志的革命戰士。
保爾·柯察金(Павел Корчагин, 英文:Pavel Korchagin)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他因痛恨神父平時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用來做復活節蛋糕的面團上撒煙灰而被學校開除。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
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可是保爾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對麗達產生的感情,後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最後下定決心斷絕了他們的感情,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海濱療養時,他偶然認識了女民工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
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6個月後,寫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來時丟失了,保爾一度灰心喪氣。後來,他振作了起來,自己口述,請人代錄。
在母親和鄰居家女孩加莉亞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生活的鐵環已被徹底粉碎,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⑹ 觀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課
「師之蘊工作室」基於一線、上課、實操
等視角,把教師的課堂表現稱為「教學素養」,分解為「六大能力」(解讀文本能
力、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操作能力、研討觀評能力、用筆說話能力、觀點分享能
力。
前兩天,在騰訊會議上觀摩了上海金山世外初中語文工作室的一節課例展示,這堂課的主題是「目標貫通的小說閱讀路徑探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課」,授課老師是岳月清老師。
《語文課程標准(2022 版)》新增「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明確「整本書閱讀」, 統編語文教材設置「名著導讀」板塊。為此,「名著導讀課」既成為落實新課標、 新教材的新探索,也成為提升師生核心素養的新實踐活動。
根據授課老師的介紹,《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整本書閱讀一共設計了四個課時——
第一課時:知人論世,概括情節。
本次公開課為第二課時,主要把握人物形象,梳理人物關系。
第三課時:探究矛盾沖突,感受小說魅力。
第四課時:汲取經典力量,探究當代意義。最後水到渠成地解決核心問題:為什麼要讀《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這本書?從而落實單元主題感悟「經典作品的永恆主 題」,得到「思想啟迪和情感陶冶」。
【本課時目標】
[if !supportLists]1. [endif]運用圈點批註摘抄和筆記法,小組圍繞主題合作探究,把握小說人物形象。(教學重點)
[if !supportLists]2. [endif]探究保爾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的斗爭精神的成因。(教學難點)
3.梳理小說的人物關系,感知「保爾」的精神外延,(教學重點)理解小說的 思想內容和現實意義。(教學難點)
【課堂環節】
[if !supportLists]一、[endif]重溫名著情節,表明交流任務和要求。(鋪墊目標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 小說。小說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 1915 到 1930 年 前後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們要求同學們除了在書上圈點、勾畫、批註,還需做一些摘抄和筆記。而根據大家的批註、摘抄和筆記,你們分組進行了整理,現在有請各小組做好准備,派代表分享閱讀成果。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探究個體保爾,理解人物形象(落實目標1)
[if !supportLists]1. [endif]小組圍繞主題,合作探究,完成讀書專題報告。
要求: 小組代表上台展示其閱讀活動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聆聽,為下一步的交流做准備。各小組匯報教師根據小組展示情況,記錄展示的內容要點。
第一小組:從情節發展看保爾性格的變化
第二小組:從環境描寫來看人物性格的發展
第三小組:探究真誠的內心,觸摸保爾的靈魂
(三個小組的匯報主題大意如此,我當時沒來得及用筆寫下來,學生匯報時各個小組都做了PPT展示,這一點也是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技能,另外學生匯報過程中,表達十分流暢,邏輯清晰,觀點明確,可以看出老師平時非常注意訓練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if !supportLists]2. [endif]引導學生在閱讀小說作品,把握人物形象時,閱讀路徑提示:
[if !supportLists](1)[endif]理清人物經歷,讀懂人物的性格發展
[if !supportLists](2)[endif]了解時代背景,讀懂人物的社會生活;
[if !supportLists](3)[endif]關注小說環境,讀懂人物的精神品質;
(4)探究人物內心,讀懂人物的精神世界。
[if !supportLists]3. [endif]小組討論:是什麼原因讓保爾從一個叛逆少年成長為一個鋼鐵戰士的呢?(落實目標2)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適時板書(教師小結):
鋼鐵意志 : 正直勇敢頑強不屈重情重義堅定的革命信仰敢於向命運挑戰 勇為理想而獻身
形成原因 :自強不息的個性黑暗現實的逼迫革命理論的引導良師益友的幫助經典名著的滋養
[if !supportLists]三、[endif]理解群體「保爾」,感知精神內核 (落實目標 3)
有一位作家談自己是怎麼寫小說時說道:「寫小說時,作家的眼裡一時一刻也離不開主角,寫別的人也是為寫主角。」
[if !supportLists]1. [endif]我們現在梳理以保爾為中心的人物關系圖,了解這些人物與保爾的關系。
[if !supportLists]2. [endif]從圖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分別說說一兩個與保爾相關的事件。從他們身上你看到的「保爾精神」具體是什麼。
人物事件1 事件 2 「保爾」精神
學生分組交流,分享。
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指導。教師以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話結束這個環節:「我在書中描寫的不是某一個保爾,而是千千萬萬個保爾,千千萬萬個為爭取自己的幸福而奮不 顧身投入到戰斗的男女青年。」
[if !supportLists]四、[endif]理解精神內涵,探究當代意義(落實目標3)
讀完《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你會把這部作品,推薦給誰讀,為什麼?
要求: 結合文章細節、警句或大概情節說說推薦理由。學生交流分享。教師適當點評。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再溫名言,啟發奮進
1922 年,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烈士墓前對人生價值的思考,今年剛好是 100 周年。我們一起擲地有聲地來齊讀這段文字,為我們的人生注入滿滿的正能量。 同學們,一起齊讀,結束本堂課學習。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 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 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 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if !supportLists]六、[endif]布置作業(二選一):
[if !supportLists]1. [endif]以「保爾抗疫記」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 600 字左右。
寫作小支架:(1)假設人物的職業 (2)選取與人物職業相符的事件 (3)在事件中要有細節描寫來體現人物性格 (4)想像合理,符合防疫背景,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2.請寫一首小詩來評寫保爾的一生
觀課感受:
1、從網路技術互動的有效性來看,岳老師的這堂課雖然是線上授課,但是落實的過程中絲毫不輸線下課堂的目標達成,比如小組討論環節,學生按照小組建了微信群,老師加入了每個小組群,所以老師的電腦端可以實時看到各個小組的發言內容,學生通過快速打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方式比線下的小組討論結果更可觀測,可評估。
2、從學生的主體地位來看,從第一個環節中,學生以小報告的形式匯報探究結果,到第二環節中,學生的小組交流討論,再到第三個環節中,學生填寫表格展示探究結果等等,學生始終處在舞台中央。
3、從目標貫通環節的評價性來看,整堂課的教學目標明晰,所有的教學活動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的語言非常准確、有文采、鼓勵性語言很多,但是也有一定的小瑕疵,就是沒有追問,後面有評課的專家也提到了類似的觀點,教師沒有發現學生展示中的「問題」,這堂展示課上只有「正確答案」嗎?初看,學生解讀整本書當然是沒有錯誤出現在課堂上的,但是我覺得老師可以通過追問,去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老師可能時考慮到時間關系,另外考慮到這只是第二課時,所以沒有追問,沒有去發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