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俠》叫什麼名字
《鋼鐵俠》的主角叫做托尼·史塔克。他出生於1970年5月29日,即初代鋼鐵俠(Iron Man),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懸疑故事》第39期(1963年3月),由斯坦·李、賴瑞·理柏、唐·赫克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
托尼·史塔克是斯塔克工業的CEO,因一場陰謀綁架中,胸部遭彈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自己的性命,在同被綁架的物理學家何·銀森(Ho Yinsen)的協助下托尼製造方舟反應爐(Arc Reactor)從而逃過一劫。
人物解讀
鋼鐵俠最初被塑造成一個對抗共產主義的英雄。在隨後的鋼鐵俠漫畫中,科技演進與國家防衛則是常見的題材;不過在晚期的漫畫中斯塔克逐漸演變成一個更復雜也更脆弱的角色,故事包括了斯塔克的酗酒與其他個人問題。
編劇常將鋼鐵俠描繪為人類創造力與人性缺陷的象徵。他常成為好友美國隊長與雷神索爾(Thor)的對比,前者凸顯了干涉主義與合作妥協的差異,後者則凸顯了科學與靈異的差別。
在鋼鐵俠大部分的過去歷史中,他都是超級英雄團體復仇者的成員,並在數個以鋼鐵俠命名的漫畫期刊中出現。
2. 鋼鐵俠叫什麼名字
托尼·斯塔克。
鋼鐵俠是由美國漫威漫畫公司的數位作者聯合創作的,包括編輯兼編劇斯坦·李、編輯賴瑞·理柏、負責繪制早期鋼鐵俠故事的畫家唐·赫克,以及設計第一套鋼鐵俠裝甲並繪制首次亮相的封面底稿的傑克·科比。
鋼鐵俠初期的故事多為13頁,但有時又會變成18頁的冒險故事,《懸疑故事》的其他篇幅則多為短篇的科幻與靈異故事。
首次出現的鋼鐵俠身穿笨重的灰色裝甲,在第二篇故事中(第40期,1963年4月)灰色裝甲被重新設計成外觀類似但顏色為金色的版本,而鋼鐵俠被人熟悉的金色與紅色的流線型裝甲則出現於第48期(1963年12月),由史蒂夫·迪特科所繪制(但究竟是他或是傑克·科比,單獨或合作設計出此版本的鋼鐵俠則仍不詳)。
自第59期(1964年11月)開始,鋼鐵俠與美國隊長分別領銜於改版為一書兩故事形態的《懸疑故事》漫畫。《懸疑故事》最後一期(第99期,1968年3月)出版後,該漫畫改名為《美國隊長》;鋼鐵俠則出現於單篇漫畫《鋼鐵俠與深海人》第一期中,隨即首次出現於專屬於自己的漫畫《所向無敵的鋼鐵俠》第一期。
3. 《鋼鐵俠》鋼鐵俠叫什麼名字
鋼鐵俠叫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
本名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是斯塔克工業(STARK INDUSTRIES)的董事長,因於一場陰謀綁架中,胸部遭彈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在同被綁架的物理學家殷森(Yin Sen)的協助下托尼造出了防止彈片侵入心臟的方舟反應爐,從而逃過一劫。
基本信息
《鋼鐵俠》(Iron Man)是由美國漫威電影工作室出品,喬恩·費儒執導,阿特·馬庫姆、馬特·霍洛維、馬克·弗格斯、霍克·奧斯比編劇,小羅伯特·唐尼、泰倫斯·霍華德、格溫妮斯·帕特洛、傑夫·布里吉斯、萊絲莉·比伯主演的科幻冒險電影。
該片改編自同名系列漫畫,講述了斯塔克軍火公司新任掌門人托尼•斯塔克(小羅伯特·唐尼飾)與公司元老俄巴迪亞•斯坦(傑夫·布里吉斯飾)合作無間,共同將斯塔克公司的業務推向頂峰。
該片於2008年4月14日在悉尼首映,於2008年4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於2008年5月2日在美國上映。
4. 關於鋼鐵俠的資料
托尼·史塔克(Tony Stark)即鋼鐵俠(Iron Man),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懸疑故事》(Tales of Suspense)第39期(1963年3月),由斯坦·李、賴瑞·理柏、唐·赫克以及傑克·科比聯合創造。全名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Anthony Edward 「Tony」 Stark),是斯塔克工業(STARK INDUSTRIES)的董事長,因於一場陰謀綁架中,胸部遭彈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在同被綁架的物理學家殷森(Yin Sen)的協助下托尼造出了防止彈片侵入心臟的方舟反應爐,從而逃過一劫,後又用方舟反應爐作為能量運轉的來源,暗中製造了一套高科技戰衣殺出重圍後逃脫。[1]
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鋼鐵俠由小羅伯特·唐尼飾演。
中文名
托尼·史塔克[1]
外文名
Tony Stark[1]
別名
Iron Man(鋼鐵俠、鐵人)[1]
國籍
美國[1]
民族
美利堅人[1]
身高
6英尺1英寸(186cm)[1]
體重
225磅(102kg)[1]
出生地
美國-紐約長島[1]
職業
斯塔克工業董事長、超級英雄[1]
畢業院校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工程學博士)[1]
經紀公司
STARK INDUSTRIES(斯塔克工業)[1]
代表作品
《鋼鐵俠》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1]
主要成就
參與創立復仇者聯盟、製造裝甲「MARK」系列、參與創立光照會[1]
所屬團隊
復仇者聯盟、神盾局、光照會[1]
主要能力
鋼鐵戰衣、製造各種高科技裝備[1]
5. 求漫威旗下的各種英雄英文
1、Spider-Man(蜘蛛俠)
蜘蛛俠(Spider-Man)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由編劇斯坦·李和畫家史蒂夫·迪特科聯合創造,初次登場於《驚奇幻想》(Amazing Fantasy)第15期(1962年8月)。
因為廣受歡迎,幾個月後,便開始擁有以自己為主角的單行本漫畫。他本名彼得·本傑明·帕克(Peter Benjamin Parker),是住在美國紐約皇後區的一名普通高中生,由於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因此獲得了蜘蛛一樣的超能力,後自製了蛛網發射器,化身蜘蛛俠(Spider-Man)守衛城市。
6. 鋼鐵俠英文怎麼讀
IronMan。
托尼史塔克(別名:鋼鐵俠),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懸疑故事》第39期(1963年3月),由斯坦·李、賴瑞·理柏、唐·赫克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在《鋼鐵俠》1至3部系列電影、《復仇聯盟》1至4部系列電影由演員小羅伯特·唐尼飾演。他是斯塔克工業的董事長,製造了裝甲「MARK」系列,後參與創立復仇者聯盟。鋼鐵俠最初被塑造成一個對抗共產主義的英雄。在隨後的鋼鐵俠漫畫中,科技演進與國家防衛則是常見的題材;不過在晚期的漫畫中史塔克逐漸演變成一個更復雜也更脆弱的角色,故事包括了史塔克的酗酒與其他個人問題。
7. 鋼鐵俠的英文名
鋼鐵俠的英文名為Iron Man。
一、iron
讀法:英['aɪən]美['aɪɚn]
釋義:
n. 熨斗;烙鐵;堅強
vt. 熨;用鐵鑄成
adj. 鐵的;殘酷的;剛強的
vi. 熨衣;燙平
例句:.
這個工具不是鐵制的,而是鋼制的。
二、man
讀法:英 [mæn] 美 [mæn]
釋義:n.成年男子;男人;人類;特定歷史時期的)人;(不論性別的)人
例句:Heisaveryattractiveman
他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男人。
(7)鋼鐵俠在美國叫什麼擴展閱讀
鋼鐵俠的外觀與能力隨著史塔克不斷的改造更新其裝備而持續的變化,尤其是他的動力裝甲。鋼鐵人的裝甲一開始是灰色的,但史塔克發現這樣的外貌會造成大眾恐慌,因此他將裝甲重新烤漆成金色(《懸疑故事》40期)。
操控系統:藉由頭盔中神經機械學界面讀取史塔克的腦波進行運作。史塔克自行設計的具人工智慧操控系統的高科技電腦,利用內部與外部的感應器能提供戰略資訊與機甲的即時狀態報告。史塔克為確保機甲不會自主暴走曾設立了防護系統,但這些系統曾一度被破壞。
武器系統:但鋼鐵人的制式攻擊武器一直都是其經由手套掌心發射出的沖擊光束(Repulsor Ray)。內建在各代裝甲中的武器包括了由胸口發射的單束光炮(Uni-Beam);隨著運行吸收周圍動能的脈沖光,運行距離越遠就越強大;電磁沖波發射器;以及能量護盾。其他的功能包括了發射極凍光線(Ultra-Freon),製造與操控磁場,音波炮,用來製造誘餌的全像製造器。
通訊系統:可以遠端連接外部的通訊,像是全世界的衛星,行動電話與電腦。
8. 鋼鐵俠英文名是什麼
鋼鐵俠英文名是Iron Man。
《鋼鐵俠》(Iron Man)是由美國漫威電影工作室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改編自同名系列漫畫,由喬恩·費儒執導,小羅伯特·唐尼及格溫妮斯·帕特洛、傑夫·布里吉斯等主演。該作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系列的首部電影。該片於2008年5月2日在美國上映,2008年4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評價:
該片栩栩如生地展現了鐵甲穿上人體的每個細節,觀眾幾乎相信這樣的鐵甲完全可能存在,而鋼鐵俠伴著重金屬音樂,轟掉坦克,然後頭也不回地離去的鏡頭,絕對夠酷。
相對於其他漫畫英雄比較鍾愛和對手單挑肉搏,鋼鐵俠的破壞力顯然更勝一籌,遍布全身的武器給他大顯神威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而其他幾位漫畫大俠,也多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現,很少展現激盪人心的威力。從這個方面看,鋼鐵俠無疑是所有英雄里最勇猛的一個。
9. 鋼鐵俠叫什麼
托尼·斯塔克。
《鋼鐵俠》(Iron Man)是由美國漫威電影工作室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改編自同名系列漫畫,由喬恩·費儒執導,小羅伯特·唐尼及格溫妮斯·帕特洛、傑夫·布里吉斯等主演。該作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系列的首部電影。
影片評價:
《鋼鐵俠》的娛樂性和故事性都很高,鋼鐵俠很有魅力,聰明絕頂、風流快活、幽默自信,很有觀眾緣。該片伴以重金屬搖滾,與大大小小的爆炸追逐場面加在一起,觀賞快感不亞於看蜘蛛俠在高樓大廈間盪鞦韆。
小唐尼精彩絕倫的演出、出人意料的幽默和一流特效讓該片順利完成了在場景中的過渡,而且到最後觀眾們終於看到了精彩的超人大戰。場景的製作堪稱完美,但是電腦合成的機器人打鬥場面並非《鋼鐵俠》最值得一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