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實際施工中對鋼筋有哪些要求

實際施工中對鋼筋有哪些要求

發布時間:2021-02-20 15:00:58

鋼筋混凝土對鋼筋有那些要求

(1)對鋼筋強度方面的要求
普通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非預應力鋼筋,主要是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等熱軋鋼筋。
(2)強屈比的要求
所以設計中應選擇適當的屈強比,對於抗震結構,鋼筋應力在地震作用下可考慮進入強化段,為了保證結構在強震下「裂而不倒」,對鋼筋的極限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應小於1.25.
(3)延性
在工程設計中,要求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為具有明顯預兆,避免脆性破壞,抗震結構則要求具有足夠的延性,鋼筋的應力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至極限應變點之間的應變值反映了鋼筋延性的大小。
(4)粘結性
粘結性是指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粘結力是鋼筋與混凝土得以共同工作的基礎,其中鋼筋凹凸不平的表面與混凝土間的機械咬合力是粘結力的主要部分,所以變形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最好,設計中宜優先選用變形鋼筋。
(5)耐久性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是指,在外部環境下材料性、構件、結構隨時間的退化,主要包括鋼筋銹蝕、凍融循環、鹼-骨料反應、化學作用等的機理及物理、化學和生化過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降低可引起承載力的降低,影響結構安全。
(6)適宜施工性
在施工時鋼筋要彎轉成型,因而應具有一定的冷彎性能。鋼筋彎鉤、彎折加工時應避免裂縫和折斷。熱軋鋼筋的冷彎性能很好,而性脆的冷加工鋼筋較差。預應力鋼絲、鋼絞線不能彎折,只能以直條形式應用。
同時,要求鋼筋具備良好的焊接性能,在焊接後不應產生裂紋及過大的變形,以保證焊接接頭性能良好。
(7)經濟性
衡量鋼筋經濟性的指標是強度價格比,即每元錢可購得的單位鋼筋的強度,強度價格比高的鋼筋比較經濟。不僅可以減少配筋率,方便了施工,還減少了加工、運輸、施工等一系列附加費用。

㈡ 國家對施工中「鋼筋的粗細」有明確規定嗎100分

《鋼筋混凝來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自光圓鋼筋》GB1499.1-2008中規定的Ⅰ級鋼筋公稱直徑范圍為6mm~22mm,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 6mm、8mm、10mm、12mm、16mm、20mm。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中規定的Ⅱ級及以上鋼筋公稱直徑范圍6mm~50mm,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 6mm、8mm、10mm、12mm、16mm、20mm、25mm、32mm、40mm、50mm。

㈢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鋼筋工程驗收要點有哪些

檢查鋼筋的數量,直徑,間距,型號檢測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規范要求檢查鋼筋的綁扎長度,焊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檢查鋼筋底部模板和鋼筋的距離,是否墊上模塊,滿足澆築混凝土的要求。

㈣ 建築工程鋼筋施工規范有哪些

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

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T 8-97

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02

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 94-94

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 106-2003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 50086-2001

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2001

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5-2004

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 102-2003

金屬與石材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 133-2001

外牆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 144-2004

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GB 50327-2001

機械噴塗抹灰施工規程JG-J/T 105-96

建築塗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T 29-2003

外牆飾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JGJ 126-2000

建築工程大模板技術規程JGJ 74-2003

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GB 50214-2001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

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准JGJ/T 27-2001

鋼筋錐螺紋接頭技術規程JGJ 109-96

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 85-2002

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 81-2002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3

帶肋鋼筋套筒擠壓連接技術規程JGJ 108-96

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程JGJ 82-9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 10-95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准GB 50164-92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J 107-87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 23-2001

混凝土用水標准JGJ 63-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55-2000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 50119-2003

砌築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 98-2000

貫入法檢測砌築砂漿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 136-2001

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准GB/T 50315-2000

建築結構檢測技術標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技術規程JGJ/T 14-2004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准JGJ 52-2006。

(4)實際施工中對鋼筋有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質量標准

鋼筋工程施工應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中有關鋼筋部分規定的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

保證項目

1、鋼筋的材質、規格及焊條類型應符合鋼筋工程的設計施工規范,有材質及產品合格證書和物理性能檢驗,對於進口鋼材需增加化學性能檢定,檢驗合格後方能使用。

2、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位置、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3、焊工必須持相應等級焊工證才允許上崗操作。

4、在焊接前應預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條件及參數,製作二個抗拉試件,其試驗結果大於該類別鋼筋的抗拉強度時,才允許正式施焊,此時不可再從成品抽樣取試件。

基本項目

1、鋼筋、骨架綁扎,缺扣、松扣不超過應綁扎數據的10%,且不應集中。

2、鋼筋彎鉤的朝向正確,綁扎接頭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於規定值。

3、所有焊接接頭必須進行外觀檢驗,其要求是:焊縫表面平順,沒有較明顯的咬邊、凹陷、焊瘤、夾渣及氣孔,嚴禁有裂紋出現。

㈤ 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對鋼筋、模板、混凝土的質量規范要求有什麼

兄弟,這不好說哦
因為太多啦。
自己需要哪方面的,就查哪方面的,不同的工內程類型,有不同的規范和驗收標准容。
作為市政工程:分為橋梁、路基、排水、路面等工程,各種工程有不同的規范和驗收標准。
還有不同行業的規范也不盡相同,如鐵路行業、公路行業、市政行業、房建行業、水利港口行業、民航機場行業,他們的規范都不盡相同
施工過程式控制制要做的是:
一、認真閱讀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
二、找到相應的施工規范和驗收標准,認真閱讀規范和驗收標准中主控項目,領會意圖,進行現場控制
三、嚴格按照施工程序進行施工,方案要申報,審批,現場根據確定的方案組織施工即可。

㈥ 實際工程中計算鋼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要注意錨固搭接和規范要求的細部構造的加筋,主筋的彎折等待~~多熟悉規范就ok了

㈦ 在鋼筋工程施工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這個詳細說的話就很復雜了,你看看,理解一下嘛

鋼筋作為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主要材料,在結構工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鋼筋工程關繫到結構安全,必須按規范、操作規程和設計圖紙施工。鋼筋工質量檢驗不能馬虎從事,要及時糾正施工中差錯,確保工程質量。首先需要查驗鋼材質保書和復驗報告,杜絕使用劣質鋼材。鋼筋焊接接頭,按規定取樣測試合格後方可使用,焊工需有上崗證。然後檢查安裝好的鋼筋,按圖核對鋼筋的直徑、根數、形狀。鋼筋綁扎需牢固,表面要潔凈,模板內無碎磚、木屑、油污等雜物。還須對鋼筋的接頭、錨固、位置等仔細查驗。這些要求較易忽視,成了鋼筋工程質量通病。下面分別說明。

一、鋼筋的錨固

長度應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施工,圖紙不清或未註明地方,及時提出或在施工中徵求設計人員意見。錨固要求也應有基本概念。1、簡支梁或連續梁支端支座,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內錨固長度,月牙紋鋼筋≥12d。光面鋼筋≥15d,螺紋鋼筋≥10d,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內最小錨固長度,當砼C20時,Ⅰ級鋼筋35d,Ⅱ級鋼筋45d。連續梁和框架樑上部縱向受力鋼筋應貫穿其中間支作或中間節點范圍內錨固長度,參見簡支梁端支座。2、框架梁的端節點。上部縱向受力鋼筋應伸過節點中心線,當水平錨固長度不夠,應沿柱節點外邊向下彎折,但變折前水平錨固長度≮0.45la(la為縱向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彎折後的垂直錨固長度≮10d,也不宜>22d。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端節點錨固長度,參見簡支梁端支座。框架頂層角節點,樑上部鋼筋需伸入柱子與柱子鋼筋搭接。施工時要特別注意上部鋼筋彎曲半徑,製作中鋼筋彎曲半徑為5d時往往能保證,面對彎曲半徑為15d時,鋼筋製作容易忽視,這對大偏心柱是很不利的。3、彎起鋼筋在彎點外應留有足夠錨固長度。

二、鋼筋的接頭問題

1、鋼筋連接宜優先採用焊接接頭。

2、鋼筋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採用非焊接搭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任一區段內,和採用焊接接頭時在焊接處的45d且≮550mm的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採用綁扎搭接時不得超過50%。實際鋼筋施工時,因鋼筋統一斷料,不注意相互錯開放置,常造成同一截面或者500mm區段內超過規定的鋼筋搭接和焊接接頭。此外,接頭位置與鋼筋彎曲處相距≮10d,也不宜在最大彎距處。

3、在綁扎骨架中非焊接接頭長度范圍內,當搭接鋼筋為受拉時,其箍筋的間距≤5d,且≯100mm;當搭接鋼筋為受壓時,箍筋間距≤10d,且≯200mm。d為受力鋼筋中最小直徑。

4、鋼筋焊接優先採用雙面焊縫。鋼筋宜先預彎,彎好後在地上先拼接,注意預彎角度是否合適,兩根鋼筋中心線是否在同一軸線,以免偏心受力,檢查合適後再焊,不能採用先焊後彎或者乾脆不彎。

5、鋼筋綁扎接頭是靠砼與鋼筋握裹力來傳遞應力的,應用鐵絲扎緊、扎結部位的搭接部位的中心和兩端,至少三處。

三、鋼筋的位置

1、受力鋼筋在構件中的位置,首先確保砼保護層,不小於力鋼筋的直徑。

2、梁板縱向受力鋼筋,將直徑大的受力鋼筋放在頂排(上部縱向受力鋼筋)或底排(下部縱向受力鋼筋),提高梁板受彎承載力。梁多排鋼筋布置時,上下排鋼筋相互對齊,並注意鋼筋水平向與垂直向凈距。樑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凈距≮30mm。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的凈距≮25mm。最簡單的方法,用d為25mm、30mm的短鋼筋頭置於兩排鋼筋之間扎緊,控制鋼筋凈距。不可隨意擱置;二排鋼筋擠在一處,影響混凝土澆搗密實。

3、板內受內鋼筋距牆或梁邊距離太大,一般要求板內受力鋼筋距牆或梁邊50~100mm開始綁扎,才是正確的。

4、梁中箍筋在支座部位也存在著箍筋離開支座距離較大的現象。靠支座處剪力最大,而箍筋是為抵抗剪力而配製的,箍筋離開支座太大,就會造成支座處受力薄弱。

5、對雙向板受力,鋼筋往往搞不清楚哪個方向鋼筋下面而造成返工。理論上說,這時應把最大彎距方向的受力鋼筋設置在外層,另一方向的鋼筋設置在內層。一般說來,雙向板受力鋼筋,平行於較短邊的鋼筋相對受的彎距較大,應設置在外層。同時要注意將鋼筋的彎鉤朝上,不要倒向一邊,要認識到彎距立起,可以增強錨固能力。

6、綁扎鋼筋骨架位置偏差。箍篩間距容許偏差20mm,受力主筋間距容許偏差10mm,排距5mm,鋼筋彎起點位移容許偏差20mm。

這都是一些規則,規范里也有,只是不在一塊兒。比較繁雜

㈧ 鋼筋工程施工過程中有何要求

1、鋼筋製作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不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㈨ 關於實際施工中鋼筋錨固的問題

中到中為2.5,鋼筋為2.5+0.24=2.74然後減兩個柱的保護層,加兩個柱筋直徑,大約是8~10公分內,然後加兩頭彎15D的彎鉤,這容種情況入柱0.4LAE+15D就行了,35D=42,0.4LAE才17,完全夠錨,加起等不等42,無所謂

㈩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技巧和方法

用EXCEL自製成表格,熟練應用搭接與錨固的倍數,扣除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加上下料加長值,就OK了。

閱讀全文

與實際施工中對鋼筋有哪些要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鏡面模具怎麼包裝保護 瀏覽:530
湖北合金鑄件多少錢 瀏覽:382
5根6平方電線穿多大的管 瀏覽:550
二手273焊管機 瀏覽:914
綿陽異形不銹鋼加工哪裡有 瀏覽:155
如何焊接刀片視頻 瀏覽:213
不銹鋼面篩壞了怎麼修 瀏覽:218
手機硬體如何拆下如何焊接電阻 瀏覽:410
晶鋼板用什麼膠水粘貼的痕跡 瀏覽:924
無縫真絲布壁畫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398
不銹鋼板材內尺是什麼意思 瀏覽:43
天津最大鋼管廠是哪裡 瀏覽:832
焊碳鋼管道用什麼鎢極 瀏覽:114
如何防止模具加熱片燒壞 瀏覽:191
鑄鋼和碳鋼法蘭哪個好 瀏覽:708
不銹鋼鍋的醋印怎麼能去掉 瀏覽:395
不銹鋼上草酸怎麼去除 瀏覽:104
逆變器如何用電焊機焊接 瀏覽:490
錫合金氧化發白怎麼去除 瀏覽:768
鈦鋼鍋用過一段時間在怎麼開鍋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