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素混凝土墊層澆築,出現開裂,整體開裂嚴重,什麼原因
素混凝土墊層澆築,出現開裂,整體開裂嚴重,原因是混凝土在凝固時,出現了塑性收縮裂縫。
混凝土抗壓強度很高,但是抗拉強度很低,混凝土在凝固過程從,體積會收縮,如果沒有放鋼筋或者鋼筋網片,很容易產生塑性收縮裂縫。
解決方案是:
1、在混凝土裡配製構造鋼筋網片,這樣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拉應力,由鋼筋網片承受,會有效地減少混凝土的整體開裂現象。
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在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
3、增配構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應採用小直徑、小間距。全截面的配筋率應在0.3~0.5%之間。
4、避免結構突變產生應力集中,在易產生應力集中的薄弱環節採取加強措施。
5、在易裂的邊緣部位設置暗粱,提高該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
6、在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時的氣候特徵,合理設置後澆縫,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後澆縫間距20-30m。保留時間一般不小於60天。如不能預測施工時的具體條件,也可臨時根據具體情況作設計變更。
7、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質量和技術標准,選用低水化熱水泥,粗細骨料的含泥量應盡量減少(1~1.5%以下)。
8、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減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摻加塑化劑和減水劑。
9、採用綜合措施,控制混凝土初始溫度、混凝土溫度和溫度變化。引起溫差裂縫澆築時間盡量安排在夜間,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溫度。白天施工時要求在沙、石堆場搭設簡易遮陽裝置,或用濕麻袋覆蓋,必要時向骨料噴冷水。混凝土泵送時,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蓋草袋,並噴冷水。
10、根據工程特點,可以利用混凝土後期強度,這樣可以減少用水量,減少水化熱和收縮。
(1)仰拱鋼筋怎麼放線擴展閱讀:
土木建築工程,以混凝土結構佔主導地位,混凝土結構由於內外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縫,而裂縫是混凝土結構物承載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1、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裂縫多在新澆注的混凝土構件暴露於空氣中的上表面出現,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因失水較快而產生的收縮。塑性收縮裂縫一般在乾熱或大風天氣出現,裂縫多呈中間寬、兩端細且長短不一,互不連貫狀態,較短的裂縫一般長20~30cm,較長的裂縫可達2~3m,寬1~5mm。
塑性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為:混凝土在終凝前幾乎沒有強度或強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造成毛細管中產生較大的負壓而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而此時混凝土的強度又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影響混凝土塑性收縮開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結時間,環境溫度、風速、相對濕度等等。
2、沉降收縮裂縫:
沉陷裂縫的產生是由於結構地基土質不勻、松軟或回填土不實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勻沉降所致,或者因為模板剛度不足,模板支撐間距過大或支撐底部松動等導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後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此類裂縫多為深進或貫穿性裂縫,裂縫呈梭形,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一般沿與地面垂直或呈30~45度角方向發展,較大的沉陷裂縫,往往有一定的錯位,裂縫寬度往往與沉降量成正比關系。裂縫寬度0.3~0.4mm,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地基變形穩定之後,沉陷裂縫也基本趨於穩定。
3、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多發生在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或溫差變化較大地區的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澆築後,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當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將釋放出17500-27500kJ的熱量,從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達70℃左右甚至更高)。由於混凝士的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較大的溫差造成內部與外部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混凝士表面就會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多發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後期。
Ⅱ 隧道施工技術與方法
隧道施工技術方法:
1 總體施工方案
採用新奧法施工,施工原則為「少擾動、早噴錨、勤量測、緊封閉」。Ⅱ類圍岩採用分部開挖法施工;Ⅲ類圍岩採用微台階法開挖,預裂爆破;Ⅳ類圍岩採用全斷面法施工(Ⅳ類圍岩偏下時,採用台階法施工),光面爆破技術;斷層破碎帶採用中隔牆法施工。
出碴採用側卸裝載機裝碴、無軌運輸。
二次襯砌採用軌行式模板台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襯砌完後進行裝飾工程施工。
在斷層破碎帶和富水帶加強超前地質預測,為施工提供依據,以採用有效措施和正確的施工方法。
2 明洞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2.1 施工流程
測量→邊坡、仰坡滾、孤石處理或防護→截排水溝施工→土石方開挖→坡面防護→仰拱及邊牆基礎施工→立明洞內模→綁扎鋼筋→立明洞外模→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養生→脫模→防水層施工→回填及防護工程施工。
2.2 施工方法
1)明洞段和洞門一次開挖完成,開挖採用全寬橫挖法一次成形,開挖前先進行邊、仰坡放線,再做排水溝。
2)土石方用反鏟挖掘機開挖,石方採用中小爆破法,風鑽鑽孔,非電毫秒雷管起爆,裝載機裝碴,自卸汽車運輸,接近邊、仰坡的爆破採用光面爆破,以保證坡面的穩定。開挖自上而下進行,邊開挖邊施工邊坡和仰坡成洞面的防護工程。
3)先進行洞身開挖10~20m後,再進行明洞襯砌。施工時,注意明洞和暗洞的銜接處,應從內向外進行。
4)進洞前,完成所有坡面加固和防護措施。
5)明洞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分兩部分施工,先施工仰拱及牆基礎部分鋼筋混凝土,待該部分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拆模,進行施工縫鑿毛,然後施工上部邊牆及拱部鋼筋混凝土。仰拱和牆基部分採用組合鋼模板,人工立模澆築,邊牆及拱部混凝土施工採用模板台車作內模,外模採用組合鋼模板,外模加斜撐保證穩定,兩側對稱澆築混凝土,鋼筋在加工廠加工成型,現場綁扎。混凝土由自動計量混凝土攪拌站生產,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搗固器搗固密實,拱牆混凝土一次澆築完成。
6)明洞外防水層施工:鋪設防水層,施工前修鑿平整混凝土面上的凸凹不平之處以防損壞防水板。防水板的焊縫質量要符合要求,如有缺陷必須採取糾正措施,直至達到要求。
7)明洞拱背回填:拱頂以上最大回填高度為2m,填土夯實度≮93%,頂層採用粘土層隔水,回填土表面植草皮。
回填土兩側對稱同時進行,牆底部鋪填0.5m~1m厚碎石並夯實,然後向上採用人工分層回填,逐層夯實。回填過程中精心保護防水層不被破壞。
粘土隔水層與邊、仰坡搭接良好,封閉緊密,防止地表水滲漏。
3 洞門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3.1 施工流程
測量放線→邊牆基礎開挖→基底檢查→綁扎邊牆基礎鋼筋→立模→澆築混凝土→脫模養生→洞門內模→綁扎鋼筋→外模→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養生→脫模→防水層施工→回填仰坡→施工防護工程→施工排水溝、電纜槽。
3.2 施工方法
1)洞門基礎開挖後,作好排水工作,不得被水浸泡,基坑廢碴、雜物必須清除干凈,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洞門拱牆與明洞拱牆連成整體。
3)洞門端牆的砌築與牆背回填,應兩側同時進行,對襯砌築防止產生偏壓。
4)洞門建築完成後,洞門以上仰坡坡腳如有損壞,及時修補,並檢查與確保坡頂以上的截水溝和牆頂排水溝與路基排水系統的完好與連通。
5)端牆頂排水溝砌築前,應將填土夯實緊密。
4 斷層影響帶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斷層影響採用中隔牆法進行施工,超前支護採用超前小導管注漿,輔助施工採用格柵支撐,間距75cm。
5 Ⅱ類圍岩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5.1 施工方法
Ⅱ類圍岩採用分部施工法開挖,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半斷面弧形導坑開挖,非電毫秒管起爆,預裂爆破,中、下斷面左右開挖。開挖前進行超前注漿加固。
5.2 技術措施
1)Ⅱ類圍岩輔助施工採用格柵支撐作為初期支護,加強段格柵支撐間距為0.75m、一般段為1.0m。初期支護採用φ25中空錨桿@100×100cm,L=3.5m,然後掛φ6鋼筋網@15×15cm,噴射25#混凝土25cm,二次襯砌為模築25#混凝土40cm厚。
2)鑽眼時先突出開挖斷面輪廓、中線、水平線,標出周邊眼,採用隔孔裝葯,非電起爆,預裂爆破。
3)開挖後,對工作面進行檢查,及時清幫找頂,初噴混凝土。
4)安裝格柵支撐:出碴後,人工安裝,用φ16鋼筋連接,環向間距1.0m,拱腳置於牢固的基礎上,格柵支撐安裝應符合規范要求和設計要求,格柵支撐背後間隙用噴混凝土充填,格柵支撐安裝要快速,定位準確,確保格柵支撐整體受力。
5)在初噴混凝土後及時進行安裝錨桿。
6)錨桿安裝後及時進行掛網作業,先在洞外作成網片,鋪網時注意網片搭接寬度,並固定牢固,網片掛好後進行復噴混凝土到設計厚度。
7)下半斷面開挖後及時進行支護,支護後應及時澆築仰拱混凝土形成閉合結構。
8)初期支護不僅是臨時支護,加強圍岩自承力,形成一個支護體系,也是復合式襯砌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按設計規范作好,並作好量測工作,用量測數據指導施工,必要時採取補強措施。
Ⅲ 明洞結構的防水層應設置在哪裡
為了防止水流危害結構,防水層應鋪設在襯砌外表面(外貼式)
隧道施工技術方法:
1 總體施工方案採用新奧法施工,施工原則為「少擾動、早噴錨、勤量測、緊封閉」。Ⅱ類圍岩採用分部開挖法施工;Ⅲ類圍岩採用微台階法開挖,預裂爆破;Ⅳ類圍岩採用全斷面法施工(Ⅳ類圍岩偏下時,採用台階法施工),光面爆破技術;斷層破碎帶採用中隔牆法施工。出碴採用側卸裝載機裝碴、無軌運輸。二次襯砌採用軌行式模板台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襯砌完後進行裝飾工程施工。在斷層破碎帶和富水帶加強超前地質預測,為施工提供依據,以採用有效措施和正確的施工方法。
2 明洞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2.1 施工流程測量→邊坡、仰坡滾、孤石處理或防護→截排水溝施工→土石方開挖→坡面防護→仰拱及邊牆基礎施工→立明洞內模→綁扎鋼筋→立明洞外模→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養生→脫模→防水層施工→回填及防護工程施工。
2.2 施工方法
1)明洞段和洞門一次開挖完成,開挖採用全寬橫挖法一次成形,開挖前先進行邊、仰坡放線,再做排水溝。
2)土石方用反鏟挖掘機開挖,石方採用中小爆破法,風鑽鑽孔,非電毫秒雷管起爆,裝載機裝碴,自卸汽車運輸,接近邊、仰坡的爆破採用光面爆破,以保證坡面的穩定。開挖自上而下進行,邊開挖邊施工邊坡和仰坡成洞面的防護工程。
3)先進行洞身開挖10~20m後,再進行明洞襯砌。施工時,注意明洞和暗洞的銜接處,應從內向外進行。
4)進洞前,完成所有坡面加固和防護措施。
5)明洞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分兩部分施工,先施工仰拱及牆基礎部分鋼筋混凝土,待該部分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拆模,進行施工縫鑿毛,然後施工上部邊牆及拱部鋼筋混凝土。仰拱和牆基部分採用組合鋼模板,人工立模澆築,邊牆及拱部混凝土施工採用模板台車作內模,外模採用組合鋼模板,外模加斜撐保證穩定,兩側對稱澆築混凝土,鋼筋在加工廠加工成型,現場綁扎。混凝土由自動計量混凝土攪拌站生產,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搗固器搗固密實,拱牆混凝土一次澆築完成。
6)明洞外防水層施工:鋪設防水層,施工前修鑿平整混凝土面上的凸凹不平之處以防損壞防水板。防水板的焊縫質量要符合要求,如有缺陷必須採取糾正措施,直至達到要求。
7)明洞拱背回填:拱頂以上最大回填高度為2m,填土夯實度≮93%,頂層採用粘土層隔水,回填土表面植草皮。回填土兩側對稱同時進行,牆底部鋪填0.5m~1m厚碎石並夯實,然後向上採用人工分層回填,逐層夯實。回填過程中精心保護防水層不被破壞。粘土隔水層與邊、仰坡搭接良好,封閉緊密,防止地表水滲漏。
3 洞門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3.1 施工流程測量放線→邊牆基礎開挖→基底檢查→綁扎邊牆基礎鋼筋→立模→澆築混凝土→脫模養生→洞門內模→綁扎鋼筋→外模→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養生→脫模→防水層施工→回填仰坡→施工防護工程→施工排水溝、電纜槽。
3.2 施工方法
1)洞門基礎開挖後,作好排水工作,不得被水浸泡,基坑廢碴、雜物必須清除干凈,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洞門拱牆與明洞拱牆連成整體。
3)洞門端牆的砌築與牆背回填,應兩側同時進行,對襯砌築防止產生偏壓。
4)洞門建築完成後,洞門以上仰坡坡腳如有損壞,及時修補,並檢查與確保坡頂以上的截水溝和牆頂排水溝與路基排水系統的完好與連通。
5)端牆頂排水溝砌築前,應將填土夯實緊密。
4 斷層影響帶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斷層影響採用中隔牆法進行施工,超前支護採用超前小導管注漿,輔助施工採用格柵支撐,間距75cm。
5 Ⅱ類圍岩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5.1 施工方法Ⅱ類圍岩採用分部施工法開挖,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半斷面弧形導坑開挖,非電毫秒管起爆,預裂爆破,中、下斷面左右開挖。開挖前進行超前注漿加固。
5.2 技術措施
1)Ⅱ類圍岩輔助施工採用格柵支撐作為初期支護,加強段格柵支撐間距為0.75m、一般段為1.0m。初期支護採用φ25中空錨桿@100×100cm,L=3.5m,然後掛φ6鋼筋網@15×15cm,噴射25#混凝土25cm,二次襯砌為模築25#混凝土40cm厚。2)鑽眼時先突出開挖斷面輪廓、中線、水平線,標出周邊眼,採用隔孔裝葯,非電起爆,預裂爆破。
3)開挖後,對工作面進行檢查,及時清幫找頂,初噴混凝土。
4)安裝格柵支撐:出碴後,人工安裝,用φ16鋼筋連接,環向間距1.0m,拱腳置於牢固的基礎上,格柵支撐安裝應符合規范要求和設計要求,格柵支撐背後間隙用噴混凝土充填,格柵支撐安裝要快速,定位準確,確保格柵支撐整體受力。
5)在初噴混凝土後及時進行安裝錨桿。
6)錨桿安裝後及時進行掛網作業,先在洞外作成網片,鋪網時注意網片搭接寬度,並固定牢固,網片掛好後進行復噴混凝土到設計厚度。
7)下半斷面開挖後及時進行支護,支護後應及時澆築仰拱混凝土形成閉合結構。8)初期支護不僅是臨時支護,加強圍岩自承力,形成一個支護體系,也是復合式襯砌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按設計規范作好,並作好量測工作,用量測數據指導施工,必要時採取補強措施。
Ⅳ 襯砌拱的施工方案
¥¥¥隧道襯砌施工總結
一、工程概況
¥¥¥隧道凈空斷面採用三心圓曲牆式襯砌,隧道洞身所穿越圍岩為Ⅴ~Ⅲ級以及斷層帶,襯砌類型為復合式襯砌。除Ⅲ級圍岩段外,其餘Ⅳ、Ⅴ、Sm、斷層帶圍岩段均有仰拱,襯砌砼厚度為45~70cm,二次襯砌採用C30泵送自防水砼結構,抗滲標號達S8。
二、模板選擇
¥¥¥隧道模築襯砌採用液壓式大型鋼模板台車,鋼模台車由台車、模板及液壓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台車行走裝置為輪軌式,設有頂機裝置,由電動機驅動,可自行,同時還設有剎車器和卡軌器,使台車行走和固定時安全穩固。台車的張模和收模通過安裝在襯砌台車上的液壓裝置操作,模板前端設有堵頭板,模板與台車各自為獨立的系統,襯砌砼由模板支撐。
1、襯砌台車主要參數
台車長度 12m 模板半徑 拱部9.15m邊牆5.6m
模板厚度 1cm 最小脫模量度 0.15m
豎向油缸行程 0.3m 水平最大調整量 0.5m(單邊)
2、模板台車工作窗口及附壁式振搗器布置:
工作窗口主要為砼進料、砼振搗及觀察澆築情況而設置的,台車共布置32個0.5×0.4 m的工作窗口,其中邊模布置16個,頂模布置16個。附壁式振搗器每塊頂模交錯布置1台,頂模振搗器功率為2.2kw,附壁式振搗器可聯動,也可單獨操作。
三、施工程序
砼襯砌施工程序:檢查開挖斷面-安裝防水設施-鋪設防水板-安裝襯砌配筋-安裝設備洞室-鋪軌-就位襯砌台車-立擋頭板、安裝止水帶(條)-安裝輸送泵及輸送管-拌制砼-灌築砼-養護與拆模
1、檢查開挖斷面
採用「斷面檢測儀」檢測開挖斷面,在曲線段每10m一個斷面,在直線段每20m一個斷面,對欠挖部分進行二次開挖處理,使其滿足襯砌厚度要求,對超挖部分採用與襯砌同級砼回填。
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在確定襯砌段圍岩穩定後方可進行襯砌。
2、安裝防水設施
鋪設防水板之前安裝縱橫向波紋管盲溝,縱向盲溝為φ116雙壁波紋管盲溝,設置於兩邊邊牆牆腳處,橫向為φ50單壁打孔波紋管盲溝,每10m一環,縱橫向盲溝採用三通管聯結,通過每25m一道φ116雙壁波紋管橫向引水管將襯背滲水排入中央排水溝。
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排水設施為隱蔽工程,襯砌後如排水不暢及堵管很容易造成二襯滲水,積水嚴重處甚至漏水,每次襯砌前嚴格檢查排水管坡度是否一致保持通暢,縱橫向管的連接是否牢靠、縱向排水管的包裹嚴實度確保污泥雜質不會滲入管中造成堵管,環向管的加固避免彎曲影響排水效果及縱橫向排水管有無損壞。
②、¥¥¥隧道局部滲水嚴重,根據實際情況,富水區按涌水、淌水、滲水三種形態間距1.5m、3.0m、5m加密了環向盲管及橫向排水管。
3、鋪設防水板
防水板採用EVA復合型防水板,從拱頂開始向兩側下垂鋪設,邊鋪邊進行熱合機雙焊縫粘接,鋪設時與噴射混凝土凹凸不平處相密貼,並不得拉得太緊,防水板固定時留出搭接餘量,固定時根據基層實際平整情況在適當部位應增設固定點。
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 防水板鋪設前清理初噴面,對露出的錨桿頭進行處理,防止二襯時戳破防水板。
② 焊接時速度與溫度對焊縫質量密切相關,速度快易出現漏焊、假焊,速度慢易烤焦、焊穿防水板,焊接施工時速度控制在0.1~0.15m/min范圍內,溫度以焊縫密實並不燙壞防水板為宜,焊接後檢查,對於焊縫若有漏焊、假焊,及時以補焊;若有烤焦、焊穿處以及外露的固定點,用塑料片焊接覆蓋。
4、安裝襯砌鋼筋
襯砌鋼筋隨不同的襯砌厚度豎向鋼筋分Ф25及Ф22鋼筋兩種,橫向鋼筋分Ф16及Ф12鋼筋兩種,鋼筋保護層為6.4cm。人工在自製鋼筋台車上安裝,鋼筋安裝前先由測量放線,確定架立筋位置,然後安裝圓弧鋼筋,圓弧鋼筋安裝順序先外層,後內層,先下後上。鋼筋焊接採用單面搭接焊,焊縫長度不小於10倍鋼筋直徑。
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外側鋼筋焊接時濺出火花極易燒壞防水板,因此焊接鋼筋時必須焊縫周圍用石棉水泥板進行遮擋,鋼筋安裝過程中避免劃破防水板。
②、由於主筋主要為圓弧型,鋼筋焊接處易產生較大縫隙,使焊縫較寬、不密實,施工時採取了按襯砌半徑提前對主筋進行預彎。
5、安裝設備洞室
設備洞室模板採用木模拼裝,按設計里程及標高安置,加固採用鐵絲與襯砌鋼筋及台車綁扎牢靠。設備洞預埋管及預留槽加固牢靠,防止砼澆築過程中產生偏位,預留管(槽)中為方便線路安裝穿有鐵絲。
6、鋪軌
因襯砌台車為自行式,在鋼軌上行走,鋼軌採用I43軌,鋪鋼軌時首先測量放出隧道中線及軌頂標高,鋪軌時根據鋼軌到中線的距離及軌面標高鋪設,襯砌台車走行軌下鋪一層枕木,枕木尺寸為30×15cm,枕木底標高為填充砼頂面標高,枕木間距為凈距50cm。
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嚴格控制鋼軌中線,避免走行後台車中心與隧道中心偏差過大。
②、鋼軌鋪設過程中,軌與軌之間必須連接牢靠,避免由於台車過重,走行過程中將鋼軌壓斷或台車脫軌。
③、清除枕木下方虛碴,避免襯砌過程中,由於砼及台車的自重產生下沉。
7、就位襯砌台車
台車就位制動後鎖定卡軌器把台車固定在軌道上,然後通過交替啟動豎向油缸和側向油缸,使模板立於設計位置。台車通過測量定位,測量時主要檢測拱頂設計標高及邊牆兩邊到中線的距離,為滿足沉降要求,襯砌台車的拱頂模板外側標高高於該處隧道拱頂凈標高5cm。台車凈空尺寸經測量達到要求後進行加固鎖定,鎖緊豎、橫向千斤頂,安裝加固支撐,保證台車定位穩固。
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①、台車移動就為過程中有專人指揮,避免台車與管線及設備發生碰撞,同時專人掌握剎車器,防止台車溜放和沖闖。
②、台車就位時,考慮到砼澆築過程中產生的自重,台車凈高預留5cm沉降量。
③、台車加固過程中,仔細檢查每一處千斤及油缸,避免因個別千斤未頂牢靠,砼澆築時產生偏壓造成跑模或錯台。
8、立擋頭板、安裝止水帶
襯砌台車就位準確,加固穩固後立擋頭板,擋頭板採用厚為5cm的木板,擋頭板根據現場具體超欠挖情況安裝,擋頭板一端緊頂初期支護,另一端用螺絲鎖緊在襯砌台車上,並採用斜撐頂緊。為檔頭板與止水帶同時安裝,在擋頭板上鑽一Ф10鋼筋孔,將加工成型的Ф8鋼筋卡由待模築砼一側向另一側穿入,內側卡緊一半止水帶,止水帶安裝於襯砌中心位置。
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①、檔頭板受力較大,支立過程中必須加固牢靠,在砼澆築過程中配有專人察看,隨時加固。
止水帶安裝要求
②、止水帶在安裝時以及在混凝土澆搗作業過程中,注意對止水帶的保護,不得被鋼筋,石子和釘子刺破,如發現有被刺破、割裂現象及時修補;
③、在固定止水帶和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應防止止水帶偏移;
④、止水帶的接頭搭接長度不小於10cm,上方止水帶搭接於初期支護側。
9、安裝輸送泵及輸送管
輸送泵的出口布置一段長度不小於10m的水平管路,使砼壓出機體後可獲得必要的動能,以克服輸送過程中的阻力。在安裝砼輸送管時盡量減少彎頭數量。輸送管路的出料端採用軟管,以方便出料操作,擴大澆築面積,而不需要變更鋼管位置。
存在問題與解決辦法
①、二襯砼澆築時間較長,為方便二襯與出碴同時施工,輸送泵安放位置遠離襯砌台車。
②、輸送管在台架上固定牢靠,不得將管路與模板接觸,以免砼壓出時在管口產生強烈震動使模板變形跑模。
10、拌制砼
砼由拌合站集中生產,通過砼罐車運至工地,砼強度等級C30、選用鐵鋒po42.5#水泥、砂石料為當地開采,外加劑為SKD-9防水劑,水泥、砂石料及外加劑均經過試驗室嚴格篩選檢查,配合比如下: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劑=1:2.11:2.8:0.47:0.02,坍落度:14~18cm。
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①、¥¥¥隧道二襯施工時已進入冬季施工,為保證砼入模溫度不低於5°,拌合站防寒採用保溫暖棚及加溫措施,暖棚為10cm彩鋼板棚作為外部結構,內部用生火爐加溫,砼拌制用水為熱水,水溫控制在45-60°之間。
②、砼運輸過程中採取對砼罐車包裹方式保溫,由於運距短,兩台砼罐車輪流運送,即保證了供應又縮短了砼外露時間。
11、灌築砼
灌築砼由下而上進行,灌築時砼堆應成輻射狀,邊牆灌築至拱腳附近時中斷1~2小時(但不超過終凝時間),等邊牆砼下沉基本穩定後再灌築拱頂砼。為了避免灌築時邊牆兩邊砼量不等而產生過大偏壓,兩邊砼灌注對稱進行,砼面高差不大於1.5m。邊牆和拱腳部分的砼振搗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輕插慢拔,隨灌築隨搗固,使砼表面平整、光滑,內部密實。拱頂砼利用輸送泵的輸送壓力,通過封拱器直接壓入,模板頂部設封拱器三個,澆築完成後,附壁式振搗器振搗5分鍾。
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砼灌築前必須用水將基底沖洗干凈,保證襯砌面無碎石碴、污泥雜物等,檢查接縫模板,堵頭板是否安裝牢固,檢查灌築部位的作業窗是否關閉。
②、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達到濕潤和清潔管道的目的,然後生產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泵送,以便潤滑管道;潤滑管道後再開始泵送混凝土。
③、振搗時不得插傷損壞防水板及預埋管件。有預留洞室位置,應注意避免漏振。插入式振搗器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10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在灌注拱頂部時採用附著式振搗器振搗,振搗頻幅控制在范圍之內保證振搗時跑模
④、砼襯砌時易產生台車上浮,邊牆澆築時速度控制10—15m3/h;拱部灌注速度可加快到15—25m3/h,每一個循環混凝土灌注作業時間控制在12~15小時以內。
12、養護與脫模
砼澆築完畢凝固強度達到2.5MPa以上時拆模,拆模時按以下操作順序進行:
①、拆擋頭板,操縱垂直油缸,頂升托架與模板聯結。
②、拆除側向千斤頂和側向油缸機械插銷。
③、拆除模板收攏鉸和翻轉鉸處的對接螺栓,放下其餘腳手板,松開基腳千斤頂。
④、收攏翻轉模板。
⑤、同步下降垂直油缸,使模板收攏到穿行狀態。
脫模後立即灑水養護,灑水養護次數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狀態為佳,養護周期為7d。
四、勞動力及設備
1、勞動力安排
¥¥¥隧道左右幅進口各安排一個襯砌施工隊。襯砌施工隊包括台車定位、混凝土澆築、鋼筋、防水板幫扎及雜工班,台車定位工班負責襯砌台車的脫模、運行、定位、擋頭板安裝等工序,混凝土澆築工班主要負責襯砌砼的灌注,鋼筋、防水板幫扎工班主要負責襯砌預埋鋼筋、防水板、止水帶、及預埋件的安裝工作。根據下表人員安排,完成一板砼襯砌需要5天,其中台車移動就位封模1天,砼澆築半天,養護脫模4天。
勞動力安排見下表:
隧道襯砌隊勞動力安排表(人)
隊伍名稱 工種 防 水 板 鋪 設 鋼 筋 綁 扎 台 車 定位 混 凝 土澆築 雜工 電工
襯砌一班(進口左洞)
8 10 8 8 2 1
襯砌二班(進口右洞)
7 9 9 9 2 1
2、設備安排
進口左右幅施工隊配備充足的施工設備,滿足二襯施工要求,主要機械設備見下表:
隊伍名稱 設備名稱 襯砌 台車 輸送泵 砼罐車 插入式振搗器 附著式振搗器 發電機
襯砌一班(進口左洞)
1 1 2 6 16 1
襯砌二班(進口右洞)
1 1 2 7 16 1
五、襯砌砼冬季施工措施
為保證隧道襯砌混凝土正常施工,不影響襯砌施工進度,¥¥¥隧道襯砌砼冬季施工主要採取洞外防寒及洞內保暖兩種措施;洞外防寒主要是拌合站及骨料堆料區,拌合站防寒採用保暖棚及保暖棚內取暖措施,保暖棚採用10cm厚彩板房作為外圍結構,以利於保暖和防火;在保暖棚內設火爐增溫,對骨料堆放區、料斗區域及混凝土攪拌區域進行加熱升溫。攪拌用水通過高壓鍋爐加熱,與蓄水池循環,保證熱水攪拌砼,水池內設有溫度計,及時掌握水溫,水池內熱水(≤60℃)與拌合站自動上水系統連接,保證混凝土拌合熱水在45℃~60℃之間。洞內保暖措施是在洞口採用按洞門形式特製棉被包裹洞門口,防止洞外冷空氣吹入的方法。二襯砼施工時在台車內側生火爐加溫,每側下部生火爐五個,中部生火爐三個,交替布置,保證模板溫度。洞內保溫後溫度在10°~15°之間,保證了砼入模後不受凍。
六、砼質量檢查
檢查砼組成材料質量,每一工作班二次;檢查砼在拌制地點及澆注地點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不少於二次;當砼配合比由於外界影響而有變動時,及時檢查;混凝土強度檢測是按水工混凝土試驗規范進行試驗,在泵送現場進行取樣制試件,取樣頻率按每一襯砌循環取1次。檢測結果完全滿足設計、規范、施工等要求
七、總結
砼襯砌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重在管理、責任到人;周密的施工方案、得力有效的施工措施;合理的工序安排、科學的施工方法、充足的人員、設備投入及現場試驗質量檢測和現場施工監控等系列措施是隧道襯砌混凝土質量的保證。
Ⅳ 隧道的施工工序
隧道的施工工序:
1.施工前應對設計所提供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進行詳細分析了解,深入細致地作施工調查,制訂相應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備足有關機具及材料,認真編制和實施施工組織設計,使工程達到安全、優質、高效的目的。
2.特殊地質地段隧道施工時,應以「先治水、短開挖、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勤檢查、穩步前進」為指導原則。在選擇和確定施工方案時,應以安全為前提,綜合考慮隧道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斷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機械裝備、工期和經濟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
3.在隧道開挖方式選擇上,無論是採用鑽爆開挖法、機械開挖法,還是採用人工和機械混合開挖法,應視地質、環境、安全等條件來確定。如用鑽爆法施工時,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技術,既能使開挖輪廓線符合設計要求,又能減少對圍岩的擾動破壞。
4.隧道通過自穩時間短的軟弱破碎岩體、淺埋軟岩和嚴重偏壓、岩溶流泥地段、砂層、砂卵(礫)石層、斷層破碎帶以及大面積淋水或涌水地段時,為保證洞體穩定可採用超前錨桿、超前小鋼管、管棚、地表預加固地層和圍岩預注漿等輔助施工措施,對地層進行預加固、超前支護或止水。
5.為了掌握施工中圍岩和支護的力學動態及穩定程度,以及確定施工工序,保證施工安全,應實施現場監控量測,充分利用監控量測指導施工。對軟岩淺埋隧道須進行地表下沉觀測,這對及時預報洞體穩定狀態,修正施工方案都十分重要。
6.穿過未膠結鬆散地層和嚴寒地區的凍脹地層等,施工時應採取相應的措施外,均可採用錨噴支護施工。爆破後如開挖工作面有坍塌可能時,應在清除危石後及時噴射混凝土護面。如圍岩自穩性很差,開挖難以成形,可沿設計開挖輪廓線預打設超前錨桿。錨噴支護後仍不能提供足夠的支護能力時,應及早裝設鋼架支撐加強支護。
7.當採用構件支撐作臨時支護時,支撐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能承受開挖後的圍岩壓力。圍岩出現底部壓力,產生底膨現象或可能產生沉陷時應加設底梁。當圍岩極為松軟破碎時,應採用先護後挖,暴露面應用支撐封閉嚴密。根據現場條件,可結合管棚或超前錨桿等支護,形成聯合支撐。支撐作業應迅速、及時,以充分發揮構件支撐的作用。
8.圍岩壓力過大,支撐受力下沉侵入襯砌設計斷面,必須挑頂(即將隧道頂部提高)時,其處理方法是:拱部擴挖前發現頂部下沉,應先挑頂後擴挖。當擴挖後發現頂部下沉,應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築滿足設計斷面部分的拱圈,俟混凝土達到所需強度並加強拱架支撐後,再行挑頂灌築其餘部分。挑頂作業宜先護後挖。
9.對於極鬆散的未固結圍岩和自穩性極差的圍岩,當採用先護後挖法仍不能開挖成形時,宜採用壓注水泥砂漿或化學漿液的方法,以固結圍岩,提高其自穩性。鬆散地層結構鬆散,膠結性弱,穩定性差,在施工中極易發生坍塌。如極度風化破碎已失岩性的鬆散體;漂卵石地層、砂夾礫石和含有少量粘土的土壤以及無膠結鬆散的干沙等。
10.特殊地質地段隧道襯砌,為防止圍岩鬆弛,地壓力作用在襯砌結構上,致使襯砌出現開裂、下沉等不良現象。因此,採用模築襯砌施工時,除遵守隧道施工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施工外,還應注意:當拱腳、牆基松軟時,灌築混凝土前應採取措施加固基底。
襯砌混凝土應採用高標號或早強水泥,提高混凝土等級,或採用摻速凝劑、早強劑等措施,提高襯砌的早期承載能力。仰拱施工,應在邊牆完成後抓緊進行,或根據需要在初期支護完成後立即施作仰拱,使襯砌結構盡早封閉,構成環形改善受力狀態,以確保襯砌結構的長期穩定堅固。在隧道的施工過程中,應把地質超前預報納入隧道施工的正常工序,使地質超前預報成為促進隧道科學施工的有力手段。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地質問題往往千差萬別,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是諸種不良地質疊加和組合。施工中要區別各種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採取有針對性的處置措施,盡可能把不良地質給施工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不良地質雖然給隧道施工造成了困難,但只要掌握了不良地質的性質、規模和在隧道的出露位置,所採取的治理措施及時、得當,不僅可以避免任何地質條件下出現的地質災害,而且可以用較小的代價彌補不良地質給施工。
隧道分類:
1、按照隧道所處的地質條件:土質隧道和石質隧道。
2、按照隧道的長度:短隧道(鐵路隧道規定:L≤500m;公路隧道規定:L≤500m)、中長隧道(鐵路隧道規定:500<L≤3000m;公路隧道規定:500<L≤1000m)、長隧道(鐵路隧道規定:3000<L≤10000m;公路隧道規定1000<L≤3000m)和特長隧道(鐵路隧道規定:L>10000m;公路隧道規定:L>3000m)(根據JTGT D70-2010 公路隧道設計細則規定)。
3、按照國際隧道協會(ITA)定義的隧道的橫斷面積的大小劃分標准:極小斷面隧道(2~3㎡)、小斷面隧道(3~10㎡)、中等斷面隧道(10~50㎡)、大斷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斷面隧道(大於100㎡)。
4、按照隧道所在的位置:山嶺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5、按照隧道埋置的深度:淺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6、按照隧道的用途: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礦山隧道。
Ⅵ 闅ч亾鏂藉伐宸ュ簭錛
銆銆浠ュ彴闃跺紑鎸栨硶涓轟緥錛岄毀閬撴柦宸ョ殑宸ュ簭涓猴細 鏂藉伐鍑嗗団斺旇秴鍓嶅湴璐ㄩ勬姤鈥斺旀祴閲鏀劇嚎 鈥斺斾笂鍙伴樁閽葷溂鈥斺旇呰嵂鐖嗙牬鈥斺旈氶庢帓鐑熲斺斿垵鍠鋒販鍑濆湡鈥斺旂垎鐮存晥鏋溾斺旇呯⒋榪愯緭 鈥斺斾笂涓嬪彴闃跺垵鏀鎶 鈥斺旂洃鎺ч噺嫻嬧斺斾笅寰鐜寮鎸 銆
銆銆1.鍙伴樁寮鎸栨硶姒傚康銆傚彴闃舵硶鏄鍏堝紑鎸栦笂鍗婃柇闈錛屽緟寮鎸栬嚦涓瀹氶暱搴﹀悗鍚屾椂寮鎸栦笅鍗婃柇闈錛屼笂銆佷笅鍗婃柇闈㈠悓鏃跺苟榪涚殑鏂藉伐鏂規硶錛涙寜鍙伴樁闀跨煭鏈夐暱鍙伴樁銆佺煭鍙伴樁鍜岃秴鐭鍙伴樁涓夌嶃傝繎騫寸敱浜庡ぇ鏂闈㈤毀閬撶殑璁捐★紝鍙堟湁涓夊彴闃朵復鏃朵話鎷辨硶錛岀敋鑷沖氬彴闃舵硶銆
銆銆2.鍙伴樁寮鎸栨硶鏂規硶閫夋嫨銆傝嚦浜庢柦宸ヤ腑絀剁珶搴旈噰鐢ㄤ綍縐嶅彴闃舵硶錛岃佹牴鎹浠ヤ笅涓や釜鏉′歡鏉ュ喅瀹氾細
銆銆2.1鍒濇湡鏀鎶ゅ艦鎴愰棴鍚堟柇闈㈢殑鏃墮棿瑕佹眰錛屽洿宀╄秺宸錛岄棴鍚堟椂闂磋佹眰瓚婄煭錛
銆銆2.2鏂闈㈡柦宸ユ墍鐢ㄧ殑寮鎸栥佹敮鎶ゃ佸嚭紕寸瓑鏈烘拌懼囨柦宸ュ満鍦板ぇ灝忕殑瑕佹眰銆 鍦ㄨ蔣寮卞洿宀╀腑搴斾互鍓嶄竴鏉′負涓伙紝鍏奸【鍚庤咃紝紜淇濇柦宸ュ畨鍏ㄣ傚湪鍥村博鏉′歡杈冨ソ鏃訛紝涓昏佹槸鑰冭檻濡備綍鏇村ソ鐨勫彂鎸鏈烘版晥鐜錛屼繚璇佹柦宸ョ殑緇忔祹鎬э紝鏁呭彧瑕佽冭檻鍚庝竴鏉′歡銆
銆銆3.鍙伴樁寮鎸栨硶浼樼己鐐癸細鍙伴樁寮鎸栨硶鍙浠ユ湁瓚沖熺殑宸ヤ綔絀洪棿鍜岀浉褰撶殑鏂藉伐閫熷害銆備絾涓娿佷笅閮ㄤ綔涓氭湁騫叉壈錛涘彴闃跺紑鎸栬櫧澧炲姞瀵瑰洿宀╃殑鎵板姩嬈℃暟錛屼絾鍙伴樁鏈夊埄浜庡紑鎸栭潰鐨勭ǔ瀹氥傚挨鍏舵槸涓婇儴寮鎸栨敮鎶ゅ悗錛屼笅閮ㄤ綔涓氬氨杈冧負瀹夊叏錛屼絾搴旀敞鎰忎笅閮ㄤ綔涓氭椂瀵逛笂閮ㄧǔ瀹氭х殑褰卞搷銆
銆銆4.鍙伴樁寮鎸栨椂搴旀敞鎰忎簨欏 錛
銆銆4.1瑙e喅濂戒笂銆佷笅鍗婃柇闈浣滀笟鐨勭浉浜掑共鎵伴棶棰樸傚井鍙伴樁鍩烘湰涓婃槸鍚堜負鈥曚釜宸ヤ綔闈㈣繘琛屽悓姝ユ帢榪涳紱闀垮彴闃跺熀鏈涓婃媺寮錛屽共鎵拌緝灝忥紱鑰岀煭鍙伴樁騫叉壈灝辮緝澶э紝瑕佹敞鎰忎綔涓氱粍緇囥傚逛簬闀垮害杈冪煭鐨勯毀閬擄紝鍙灝嗕笂鍗婃柇闈㈣瘡閫氬悗錛屽啀榪涜屼笅鍗婃柇闈㈡柦宸ャ
銆銆4.2涓嬮儴寮鎸栨椂錛屽簲娉ㄦ剰涓婇儴鐨勭ǔ瀹氥傝嫢鍥村博紼沖畾鎬ц緝濂斤紝鍒欏彲浠ュ垎孌甸『搴忓紑鎸栵紱鑻ュ洿宀╃ǔ瀹氭ц緝宸錛屽垯搴旂緝鐭涓嬮儴鎺樿繘寰鐜榪涘昂錛涜嫢紼沖畾鎬ф洿宸錛屽垯鍙浠ュ乏鍙抽敊寮錛屾垨鍏堟媺涓妲藉悗鎸栬竟甯銆
銆銆4.3涓嬮儴杈瑰欏紑鎸栧悗蹇呴』絝嬪嵆鍠峰皠娣峰嚌鍦燂紝騫舵寜瑙勫畾鍋氬垵鏈熸敮鎶ゃ
銆銆4.4閲忔祴宸ヤ綔蹇呴』鍙婃椂錛屼互瑙傚療鎷遍《錛屾嫳鑴氬拰杈瑰欎腑閮ㄤ綅縐誨礆紝褰撳彂鐜伴熺巼澧炲ぇ絝嬪嵆榪涜屼話鎷卞皝闂銆
Ⅶ 地質條件較差的隧道是先施工二村還是先做仰拱
隧道施工工序,初支是臨時性支付,二襯是永久性支護。
1、進洞前的邊、仰坡施工(包括排水、電等准備工作);
2、超前大管棚的施工
3、測量定位放線;
4、鑽孔、放炮;
5、出渣,打錨桿、安型鋼、噴射(包括初噴和補噴)
6、超前錨桿(管棚段過後)
7、測量放線;
然後循環4567.
1、明洞施工及洞門施工
洞口邊、仰坡和明洞開挖與支護應自上而下分層開挖,而且要洞外永、臨防、排水要先行,使地表水通暢,避免地表水沖刷坡面。必要是採取人工修坡,防止超挖,減少對洞口相鄰地段的擾動;開挖暴露的邊坡及時施作設計的防護,降低圍岩暴露而風化,支護要緊跟,轄區內都為高邊、仰坡,如果不及時安全無法保證,況且會浪費很多的人力物力,
明洞襯砌必須檢查、復核明洞邊牆基礎的地質狀態和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後,測量放樣,架立模板支撐,綁扎鋼筋,安裝內外模板,先牆後拱整體澆注襯砌混凝土,集中拌和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搗器配合附著式振搗器搗固密實。
洞門施工對於削竹式洞門,同明洞同時施作,削竹斜面按坡度安裝木模板,用角鋼將斜面端模與邊模固定成整體。
明洞防水層與回填
明洞襯砌完成後強度達到50%方可拆除外模,鋪設防水層,回填要對稱每層不大於30cm,兩側高度差不得大於50cm,回填至拱頂後,再分層滿填至完成,做好表面隔水層。
2、洞口V級圍岩淺埋、破碎段的開挖與支護
進洞方式
洞口段覆蓋層薄、地質條件差,當開挖深度至起拱線時,先施作進洞導向牆及大管棚,待明洞襯砌完成後,接長管棚尾端,搭接於明洞上,使管棚尾端形成一個固定支撐,在大管棚的保護下開口進內側壁,兩內側壁導坑的進尺也要錯開前後(5~10m)。如果是小間距還必須設置預應力對拉錨桿。
V級圍岩破碎帶開挖與支護
上斷面內側壁導坑先進,進尺0.7m,立即對圍岩面初噴,順圍岩安設第一層Φ8的鋼筋網片,並連接成整體,架設主動及臨時支護的型鋼拱架,並用Φ25鋼筋將拱架與上一榀連接成整體,打孔送入Φ25中空錨桿並壓注漿,安設第二層鋼筋網片,分層噴護至設計輪廓線,注意每榀拱架背面的密實情況,進尺約5~10m後,下斷面的導坑開挖支護,同時外側壁導坑也可開挖,當下斷面成環進尺約20~35m後,核心土上部弧形導坑開挖支護接拱,進尺3~5後可開挖中部及支護,最後下部隧底與先前的左右導坑的下斷面完全結合封閉成環,共分七部開挖支護,所有工序必須嚴格遵循開挖支護步序,必須是兩內側壁先行,後續工序跟進循序漸進的工藝。同時必須要有監控量測的數據為基礎,應力的重新分配或轉換,將增加支護與地層的位移、沉降、變形,拆除前後應加強洞身變形及支護受力的監控量測,
另外,爆破後開挖輪廓線必須採用人工配合風鎬開挖,嚴禁補炮,炮眼成孔應採用水鑽,做好洞內的施工臨時排水,必要時採用水泵排出洞外,石英、雲母片岩在水浸泡後會加速喪失自穩能力,而且會加速圍岩節理發育的形成,如果地下水壓力太大會增加對支護的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