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腳手架二步三跨是什麼意思,拉結件怎樣放置求圖
1. "腳手架二步三跨"指的是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中連牆件的布置規律。
2. "二步"指的是兩個步距的高度,而"三跨"指的是橫向桿件跨越的三個跨距。
3. 在建築物的上下方向,每一步距的高度對應於連牆件的設置;在左右方向,每一跨距對應於橫向桿件的布局。
4. 連牆件的布局點標記為A到D,確保腳手架的穩定性,防止傾斜或坍塌。
5. 連牆件,也稱為拉結件,是用於將腳手架架體與建築主體牆面結構連接的構件,對於提高穩定承載能力和防止傾倒或坍塌至關重要。
6. 拉結件的放置需遵循特定的規律,即"兩步三跨"原則,確保腳手架結構的安全性。
7. 為了滿足腳手架的基本參數要求,需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Q235普通鋼管,並進行防銹處理和塗裝。
8. 鋼管腳手架扣件應符合國家標准,並通過抽樣復試確保其技術性能。
9. 木腳手板或鋼筋網片式腳手架的構造也需符合規定,確保整個腳手架系統的安全可靠。
⑵ 建築圖紙中的「跨」指什麼
有兩根鋼筋直徑是18的:@指的是一級鋼筋:後面一般括弧裡面的數字指的是梁的跨度,廣聯達里都是這樣標記的。
⑶ 框架梁鋼筋標注圖,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框架梁鋼筋標注圖,分別代表什麼意思。詳解如下:
1.拿到一張圖紙首先要明白每一條梁所對應的集中標注,不可以張冠李戴,如果這都搞錯了了,那麼久不能從中讀取正確的信息。
注意事項:千萬注意,在看圖紙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原位標注,一定要結合原位標注,一定要結合原位標注,重要的事說三遍。
(3)鋼筋圖中幾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梁鋼筋總的來說分成兩大類:沿梁長軸方向布置的「縱筋」和沿梁截面方向布置的「箍筋」兩大類。
梁縱筋包括:上部縱筋、下部縱筋、側面縱向構造或抗扭鋼筋三大類。具體細分如下。
1.上部通長筋,廣聯達軟體中的名稱也是「上部通長筋」,在計算這類鋼筋時,是按梁全長計算的,名符其實。
2.架立筋,歸屬於上部縱筋——即上部通長筋,如果出現在集中標注里,必須用小括弧「()」括起來。廣聯達軟體稱其為「跨中鋼筋」
3.支座上部縱筋,廣聯達軟體稱為左或右支座筋,梁平法規則中,除基礎梁內該筋歸屬為下部縱筋外,在其它梁內都歸屬為上部縱筋;
4.下部縱筋,廣聯達軟體集中標注里將其稱之態大為「下部通長筋」,原位標注里則將其稱為「下部鋼筋」。廣聯達軟體在計算這類鋼筋時,默認的計算方法是遇支座打斷,即在每一梁跨內該類鋼筋都是都是按兩端錨入支座來計算的。
當然,如果碰到標注里出現小括弧里的負數,如(-2) ——兩根,則這負數的絕對數所代表的鋼筋根數,也就是有這么幾根下部縱筋將不錨入支座,計算時這幾根鋼筋的長度取值按梁平法規則計算,不會有錨固)。
所以說,廣聯達軟體稱下部縱筋為「下部通長筋」,其意思僅僅是說,所有梁跨內的下部鋼筋都是按此標准布置,除非原位標注另有不同。
⑷ 施工圖中,鋼筋圖裡面的符號分別代表什麼
KL2:表示梁的代號;
(1A):表示一跨,一端懸挑;
240*650:表示尺寸為240mm寬,650mm高;
Φ8@100/200(2):表示箍筋直徑為8mm,加密區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間距為200mm,包含2支箍筋;
2Φ22:表示上排主筋為2根直徑22mm的鋼筋;
3Φ16:表示下排主筋為3根直徑16mm的鋼筋;
G4Φ12:表示梁中的縱向構造筋,直徑為12mm;
WKL1(1)240×300:表示1號屋面框架梁的尺寸為寬240mm、高300mm;
Φ8@100/150(2):表示箍筋為直徑8mm的圓鋼,雙梁升肢箍,加密區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間距為150mm;
2Φ16;3Φ16:表示1號屋面框架梁頂面配置2根直徑16mm的鋼筋,底部配置3根直徑16mm的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