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施工所說的50線,為什麼要定50線
建築工程中的「50線」的意思就是為室內裝飾而彈出標高控制線,每層都是以設計地坪以上50厘米為准彈出的一圈線。做外牆保溫時,都說從50線開始做,應該是正負零以上部位。
建築放線時「50線」就是在牆面上距地面50CM處用墨汁彈上的控制線,是為了控制地面高度、開關插座等標高的控制線。
50線為建築標高,每層現澆板完成、該層牆體砌築好之後,測量員會發50線,該50線為建築標高,即從現澆板結構面量至50線,一般應當大於500mm。
例如設計要求室內樓面建築作法為:結構完成後再澆30mm厚C20細石混凝土(隨搗隨抹),那麼正常說來,從結構面起至50線應當為52.5——53.5mm之間比較好。
操作方法:
1.50線是控制線,控制水平的標高。如,柱的50線是控制梁底的標高。牆的50線是控制地面的厚度。
2.利用水準儀、水準尺、鋼尺逐層傳遞標高。
3.首先確定原始水準點(相對於渤海海平面的某某海拔為建築物的正負0),一般建築物的四周要確定若干個,以便施工時方便選取。
4、基準點確定了,那麼以後的工作就是通過儀器和測量工具來確定其他部位的標高。
⑵ 我想要知道建築上的50線 是怎麼放出來的
基本概念
建築上常說的"50"線(建築結構標高控制線),雖叫"50"線,但實際操作時為結構面向上量55cm,因為要預留出建築地面的高度,施工時大家都知道,
所以不會出錯.需要設備,因為結構樓板向上量(樓板施工時已經控制標高),所以工地上一般拿個尺子就可以放出"50線"了,具體哪個部位施工地面時,需要
用水平尺找平/找坡(如衛生間地面),可以用水平尺.說白了,50線很重要但又簡單.
2.測量方法
五零線就是標高為+0.500的線主體用的正負零 肯定有吧拿尺子往上量五十公分再用水準儀和塔尺引過去不就完了嗎簡單的也有用細水管灌上水,一人拿一頭當水面不動時就是同一個標高了
⑶ 建築中50線是怎麼畫出來的
在毛坯房交房時,業主能看到距離地面很近的地方有一道黑色的細線,這就是50線。解釋為:室內設計地坪標高+0以上500毫米的線,作用是用來控制施工標高。
50線有三種:建築50線,結構50線和牆柱50線。這里所說的「50」指500毫米。
1、在進行結構施工時,一般放結構50線,即從樓層結構面上返50,在混凝土澆築時,以此來控制樓層標高和混凝土澆築厚度。但此高度一般有0-5誤差不等。原因是:此標高通常做在鋼筋上,混凝土澆築時鋼筋被鐃動,產生誤差。
2、建築50線一般用以裝修工程,以便控制建築地面,窗檯標高。也可採用建築1000線,省得彎腰去測量,完全由個人喜好而定。建築50線一般比較精確,由結構50線而產生的誤差,也在地面施工時,通過建築50線來糾正。
3、牆柱50線是指牆柱邊界的500毫米線,用來控制牆體,柱子的位置,表示牆體的位置正確。簡單明了。
⑷ 水準儀放50線的計算和操作過程 謝謝。我是新手。
水準儀放50線的計算:第一步確定50線高度,假定地圈樑標高為-0.15,那麼你的50線高度為0.65,把塔尺底端放在地圈樑上的讀數-0.65=底層50線的讀數;二層時把塔尺底端放在底層50線上的讀數-底層高=二層50線的讀數;用紅漆在塔尺底端的柱鋼筋上劃線,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