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樁基鋼筋籠保護層墊塊的設置數量及位置
一般要求是每平米四塊,墊塊,位置在於鋼筋的最外層
② 灌注樁鋼筋籠凈保護層是從主筋外邊緣算起還是從箍筋外邊緣算起
如果你的這個問題問的是樁身的鋼筋籠的話那就是從主筋的外邊緣算起的,除特殊標注外,但是如果是樁承台的鋼筋的話就是從最外層的鋼筋開始算的!
在工地上多看看工人是怎麼操作的,定位的內箍或外箍,你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了,而且工人做保護層墊塊的時候都是從主筋處安放的!
③ 什麼叫樁基鋼筋籠保護層
混凝土樁的鋼筋籠最外皮到樁外表的最近距離叫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這個厚度的混凝土是保護鋼筋不直接接觸孔壁而被銹蝕,叫鋼筋籠保護層。
保護層尺寸的規范規定,直接關系結構的耐久性,規范按照結構所處不同環境,分別不同構件和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給予不同的最小厚度要求。樁處於直接接觸土、水的環境,其保護層厚度不得小於50毫米。
④ 保護層到底是什麼
保護層就是你說的鋼筋外面幾厘米厚的混凝土,墊塊的作用是為了保證保護層的厚度,沒穗猜數有墊塊的話澆注混凝土的時候有可能把鋼筋兆猛整個暴露在表面,也就沒有了保護層,(如圖是墊塊和馬鐙筋,目的都是保證在澆注混凝猜首土時鋼筋不位移)
⑤ 鋼筋籠的保護層墊塊放在什麼位置比較合適
成孔灌注樁鋼筋籠的保護層墊塊放置有著明確的標准。根據國標GB51004,每節鋼筋籠至少需要兩組墊塊,每組至少包含三個,而鐵標QCR9603則建議每兩米長度設置一組,每組墊塊數量在4到6個之間。這些墊塊是由預制的混凝土圓柱體製成,中心位置設計有孔洞,用於固定圓鋼,圓鋼再與鋼筋籠的縱向鋼筋焊接,確保墊塊的定位。
然而,採用圓鋼作為支撐方式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它增加了工程所需的鋼材量,增加了施工的工作負擔。其次,由於受鋼筋籠縱向鋼筋間距的影響,精確控制保護層厚度變得困難。這表明,這種方法並非最優,可能影響施工效率和保護層的精準性。
在實際操作中,嘗試在灌注樁鋼筋籠的螺旋箍筋上安裝圓柱形混凝土墊塊遇到了困難。工人安裝墊塊的過程既低效又不易操作,墊塊在存放和周轉期間也容易受損。因此,如何優化墊塊放置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護層的保護性能,是成孔灌注樁施工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