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裝配式建築疊合板上單層雙向鋼筋是先鋪短向還是長向
板式樓板:整塊板為一厚度相同的平板。根據周邊支承情況及板平面長短邊邊長的比值,又 可把板式樓板分為單向板、雙向板和懸挑板幾種。
單向板(長短邊比值大於或等於 3,四邊支承)僅短邊受力,該方向所布鋼筋為受力筋,另一方向 所配鋼筋(一般在受力筋上方)為分布筋。板的厚度一般為跨度的 1/40~1/35,且不小於 80mm。
Ⅱ 10米長疊合板如何吊裝
10米長疊合板如何吊裝的方法:
1、第1步:測量放線。
根據疊合板平面布置圖在施工層地面上測設疊合板底板支撐架的定位點,然後在牆體上端彈出定位軸線,用捲尺沿定位軸線量尺寸做標記點,再找到標記點彈出疊合板豎向安裝位置線(牆板邊線)和水平位置線,以避免疊合樓板在安裝中出現累計誤差。
2、第2步:支撐架搭設。
搭設疊合板底板支撐架宜採用可調式獨立鋼支撐腳手架體系,該體系由折疊三腳架、撐桿(分為外套管、上下調節內插管)、可調螺紋筒、調節螺母、以及U型頂托組成。搭設支撐架根據標記的定位點布置,每塊疊合板底板採用4個三腳架進行支撐。
第3步:掛鉤。
選擇合適的吊裝工具,用帶鎖扣的掛鉤鉤住疊合板桁架鋼筋,掛鉤位置只允許圖中示意位置,按設計圖紙掛四個點。
第4步:安裝就位。
疊合板起吊至安裝位置上空500mm高時,停止降落,吊裝人員根據圖紙所示疊合板位置以及擱置的箭頭方向拉扯纜風繩,手扶樓板調整方位,將板的邊線與牆上的安裝位置線對准,確認後在緩慢下降安裝樓板。
第5步:調整校核。
根據牆體上彈出的疊合板安裝位置線、標高控制線,以及微調支撐架的高度,使工字鋼梁頂面達到板底位置,確保疊合樓板水平位置及標高滿足設計要求。
第6步:取鉤。
待疊合板穩定後,取下鉤子,手扶鉤子緩慢起吊鉤,防止鉤子鉤掛樓板上的鋼筋。
Ⅲ 什麽叫疊合板,施工的順序和辦法
疊合樓板是預制和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結構形式。預制預應力薄板(厚5~8厘米)與上部現澆混凝土層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薄板的預應力主筋即是疊合樓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現澆層僅配置負彎矩鋼筋和構造鋼筋。
預應力薄板用作現澆混凝土層的底模,不必為現澆層支撐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縫經處理後,頂棚可以不再抹灰。這種疊合樓板具有現澆樓板的整體性、剛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鋼筋消耗、節約模板等優點。由於現澆樓板不需支模,還有大塊預制混凝土隔牆板可在結構施工階段同時吊裝,從而可提前插入裝修工程,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應用范圍及分類 樓板跨度在8米以內,能廣泛用於旅館、辦公樓、學校、住宅、醫院、倉庫、停車場、多層工業廠房等各種房屋建築工程。預應力薄板按疊合面的構造不同,可分為三類:
①疊合面承受的剪應力較小,疊合面不設抗剪鋼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劃毛或留一些結合洞。
②疊合面承受的剪應力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劃毛外,還要增設抗剪鋼筋,鋼筋直徑和間距經計算確定。鋼筋的形狀有波形、螺旋形及點焊網片彎折成三角形斷面的。
③預制薄板上表面設有鋼桁架 ,用以加強薄板施工時的剛度,減少薄板下面架設的支撐。設計疊合樓板要適應施工階段作為模板和疊合成為整體而作為建築物樓板部件的兩種不同受力條件,與全現澆樓板、全預制樓板都不相同。預制預應力薄板與現澆混凝土層,通常採用兩種不同標號的混凝土,灌築時間一先一後,齡期顯然不一;硬化過程中由於收縮產生附加的翹撓,設計時對此應有所考慮。疊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證預制薄板與現澆混凝土層共同工作的關鍵,必須進行驗算,有時還要根據計算結果,增加疊合面的抗剪鋼筋。對於施工階段預制預應力薄板的各種受力狀態要進行驗算。預應力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要滿足防火的要求。
Ⅳ 雙鋼筋疊合板鋼筋施工工藝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多層和高層各種民用建築疊合樓板或屋面板的鋼筋綁扎。對條件適合的工業建築亦可採用。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應無老銹和油污。鋼筋要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及復試報告。
2.1.2 綁扎鐵絲:20~22號火燒絲。
2.1.3 墊塊:用水泥漿製成 50mm×50mm,厚度等於保護層設計厚度。
2.1.4 主要機具:電焊機、鋼筋扳子、鋼筋鉤等。
2.2 作業條件:
2.2.1 疊合板已吊裝完畢,梁鋼筋已綁扎完畢,疊合層模板已安裝完畢,牆體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圖紙要求檢查整修完畢,並將其銹皮及水泥漿等污垢清理干凈。以上諸項已分別辦完隱檢或預檢手續。
2.2.2 加工成型的疊合層鋼筋進場,按設計要求檢查其規格、型狀、尺寸和數量是否正確,並按施工平面圖中指定的位置,按規格、部位和編號分別加設墊木堆放。
3.1 工藝流程:
清理板面及板縫,並整理板甩出的筋 → 綁扎板縫筋 → 綁扎吊環雙向筋 →綁扎支座負彎短筋 → 質量檢驗
3.2 清理疊合板面及板縫的雜物,按圖紙要求整理疊合底板的甩出筋,見圖4-25(略)。
3.3 綁扎拼接板縫 5通長筋。 為用φ5冷拔低碳鋼絲平焊成型的雙鋼筋,綁扎板縫配筋的級別分為Ⅳ級,按圖紙設計執行,綁扎拼板縫的要求見戚裂圖4-25.
3.4 綁扎吊環雙向筋時,沿吊環的兩個方向均用通長的φ8筋雙向連接,伸入鄰跨400mm,端頭加 180°鉤。與吊環直交向穿越吊環,另一向置直交筋下並與之綁扎,如圖4-26(略)(三拼為例)。
3.5 綁扎支座負彎矩筋,其保護層保證不大於20mm,其與架立筋每扣均綁扎,負彎矩筋下加設鋼筋馬凳,以保證負彎矩筋正確的空間位置。
4.1 保證項目:
4.1.1 鋼筋的品種和物肢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
4.1.2 冷拔低碳鋼筋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試驗報告和冷拔記錄。
4.1.3 鋼高螞閉筋的表面必須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後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1.4 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和接頭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4.2 基本項目:
4.2.1 缺扣、松扣的數量不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扳檢查。
4.2.2 鋼筋彎鉤朝向正確,綁扎接頭、搭接長度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2.3 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2.4 點焊焊點無裂紋和多孔性缺陷,焊點處熔化金屬均勻、無燒傷。
檢驗方法;用小錘、放大鏡檢查。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13(略)。
5.1 支座負彎矩筋綁好後,不準踩在其上作業或行走,並派專人看護和修整,保持其正確的空間位置。
5.2 安裝水電管線時,不得任意切斷和位移己綁好的鋼筋。
6.1 支座負彎矩空間位置不準,應加強成品保護和設置鋼筋馬凳,適量加密。負彎矩筋間距不均,端頭不在一條直線上。應加強間距標志劃分和端頭拉線綁扎。
6.2 吊環雙向通長φ8筋,入跨長度不足,或一端長,一端短,配筋要正確,綁扎要排除障礙,認真使入跨長度到位,兩端均勻。
6.3 疊合板甩出筋整形不規范:板縫 5通長筋不順直,綁扎不牢。應認真按規定整形,堅持合理的綁扎順序。
本工藝標准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鋼筋質量合格證或試驗報告單。
7.2 鋼筋(原材、焊接)試驗報告。
7.3 鋼筋隱檢記錄。
7.4 鋼筋分項工程技術交底。
7.5 鋼筋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疊合板施工工藝流程
1、由於疊合板在支座上擱置長度較小,一般情況下牆四周可以採用硬架支模,可以是單排支柱與牆體鎖固,間距60-100cm。牆或梁頂標高下降l~3cm。板拼縫處設硬架支撐,一般是雙排支柱,間距60-100cm。安纖讓裝疊合板前要注意檢查硬架支模的支撐系統,檢查牆或梁標高、軸線,及硬架支模水平的頂面標高,並校正。
2、在牆、梁或硬架橫楞上側面,按照圖紙畫出板縫位置線,標出板號。拼板之間板縫一般在100mm,比如排板需要時,可在80mm-170mm之間變動。但大於100mm拼縫應置於接近板連續邊一側。
3、如果疊合板有預留孔洞,那在吊裝前要查清位置,毀知局明確板的方向。同時檢查鋼筋等就位障礙。吊裝時應按預留吊環位置,採取八個吊環同步起吊方式。另外,疊合板對准所劃定的疊合板位置線,按設計支座擱置慢降到位,穩定落實。
4、用撬棍按要求支座處的擱置長度,進行調整。必要時藉助吊車綳緊鉤繩,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調整擱置長度。圖紙對支座擱置長度無要求時,板擱置在混凝土構件上,一般為+20mm。若排板需要,可在+30mm至-50mm之間變動。如果牆厚≤160mm時,支邊擱置長度應>0。如果必須小於-50mm,應按設計要求,加大甩筋長度。
Ⅵ 疊合板施工工藝流程
疊合板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1、由於疊合板的支座長度較小,所以需要採用硬架支模進行固定。
2、確定好疊合板位置線。
3、對疊合板進行吊裝,吊裝時要預留吊環位置。
4、調整疊合板支座長度。
5、按照設計的方法,進行施工即可。
疊合板的優點
1、鋼筋排列均勻,根據規范圖集不同的跨度、不同的寬度,都有規范的設計,鋼筋間距以及保護層厚度都能滿足要求,平整的樓板底面,對裝修裝飾較為便利,節省資源,減少了大量的灰塵,提高了施工現場環境質量,環境效益非常高。
2、疊合板的預制底板在預制廠生產成品,與施工現場分離,提高了安全性,大幅度減少了現場鋼筋綁扎的工作量、現場澆築混攔祥凝土的量,避免了現場的混亂,同時還減少了模板的使用,保護了環境,縮短了工期,比現澆樓板節省1/3的工期。
3、鋼筋桁架混凝土疊合板是一種新型的樓板結構,它不用支模,不需要支撐;當跨度較大、板較厚時,需設立支撐,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4、整體性好,克服了預制裝配式樓板整體性差、不利於抗震的劣勢、屋面防水效果較更好。混凝土預制底板自然粗糙面與後澆混凝土良好結合,保證疊合結臘皮構的共同工作性能,使疊合板變形小、剛度大。輪衡差共同提高了疊合面的抗剪能力、抗壓能力。
Ⅶ 疊合板樓板穿孔鋼筋是如何施工的
疊合樓板是預制和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結構形式。預制預應力薄板(厚5~8厘米)與上部現澆混凝土層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薄板的預應力主筋即是疊合樓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現澆層僅配置負彎矩鋼筋和構造鋼筋。預應力薄板用作現澆混凝土層的底模,不必為現澆層支撐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縫經處理後,頂棚可以不再抹灰。這種疊合樓板具有現澆樓板的整體性、剛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鋼筋消耗、節約模板等優點。由於現澆樓板不需支模,還有大塊預制混凝土隔牆板可在結構施工階段同時吊裝,從而可提前插入裝修工程,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應用范圍及分類 樓板跨度在8米以內,能廣泛用於旅館、辦公樓、學校、住宅、、倉庫、停車場、多層工業廠房等各種房屋建築工程。預應力薄板按疊合面的構造不同,可分為三類:
①疊合面承受的剪應力較小,疊合面不設抗剪鋼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劃毛或留一些結合洞。
②疊合面承受的剪應力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劃毛外,還要增設抗剪鋼筋,鋼筋直徑和間距經計算確定。鋼筋的形狀有波形、螺旋形及點焊網片彎折成三角形斷面的。
③預制薄板上表面設有鋼桁架 ,用以加強薄板施工時的剛度,減少薄板下面架設的支撐。設計疊合樓板要適應施工階段作為模板和疊合成為整體而作為建築物樓板部件的兩種不同受力條件,與全現澆樓板、全預制樓板都不相同。預制預應力薄板與現澆混凝土層,通常採用兩種不同標號的混凝土,灌築時間一先一後,齡期顯然不一;硬化過程中由於收縮產生附加的翹撓,設計時對此應有所考慮。疊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證預制薄板與現澆混凝土層共同工作的關鍵,必須進行驗算,有時還要根據計算結果,增加疊合面的抗剪鋼筋。對於施工階段預制預應力薄板的各種受力狀態要進行驗算。預應力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要滿足防火的要求。
Ⅷ 疊合板上現澆層鋼筋怎麼布置,有負筋,那有主筋沒有
板現澆層一般布置板上部鋼筋即負筋,負筋也是板的主筋,承受支座處板負彎矩,布置形式參見下圖
Ⅸ 疊合板上布置鋼筋是布置在桁架上方還是下方
板的負筋應該布置在桁架鋼筋的上方。參見15G366-1 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 P81頁。
Ⅹ 疊合板鋼筋網片綁扎驗收規范
梁筋應嚴格按照圖紙和鋼筋網片配料單進行加工,加工時要注意鋼筋網片的彎點、鋼筋網片對焊接點的設計位置,和同一部位鋼筋網片焊接點的錯接。梁鋼筋網片要保證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符合設計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梁筋的綁扎要明確區分主次梁的鋼筋網片位置和下次向,確定綁扎順序。梁的主筋要保證其位置和間距,數量及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大梁的底筋要用Φ25鋼筋網片墊起,防止骨架半成品被踩壓下落。
?柱、梁間節點鋼筋網片的綁扎:應注意梁轉端部鋼筋網片的連接和錨固及連接,丁位元組點鋼筋網片的處理,應注意結合參照98ZG003相關節點的結構處理。同時更應注意梁與梁的交接、連接情況。
根據本設計具體要求,框架梁如與其它梁相交時,須在框架梁中其它梁的兩側各設附加箍筋及吊筋(箍筋及吊筋位置按梁配筋圖)。框架柱中須沿柱高設置2φ6 @ 500,長度不小於牆長的1/5或700(牆長小700時,等於牆垛長度)的水平拉結鋼筋網片,鋼筋網片端部彎直鉤。構造柱的位置不同,各樓層的構造柱上下端錨入樓層框架梁中。屋頂構造柱下端錨入框架柱或連梁中,上端錨入壓頂圈樑中。構造柱中須沿柱高設置2φ6@500,長度不小於牆長1/5或700(牆長小於700時,等於牆垛長度)的水平拉結鋼筋網片,鋼筋網片端部彎直鉤。
?現澆板鋼筋網片:綁扎時要保證受力筋和上層負筋伸入支座的長度、間距、型號和數量,要保證板的下筋伸入梁、柱的長充應符合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為了保證板筋不產生位移,應全部扎牢,保證其位置和間距。板的下筋應做15mm厚墊塊,保證板的保護層厚度,防止漏筋現象發生。板的負筋應增設架立筋,以@250布置,保證負筋的位置,在衛生間的預留洞處設置直徑比洞口大30mm的環形筋進行加固,中斷的底層受力筋和上層負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