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鑽孔灌注樁鋼筋籠頂部錨固長度是多少,規范是怎麼規定
錨固長度不小於LaE。
規定:
4.2.4 樁與承台的連接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樁嵌入承台內的長度對內中等直徑樁不宜小於50mm;對容大直徑樁不宜小於100mm。
4.2.5 柱與承台的連接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於一柱一樁基礎,柱與樁直接連接時,柱縱向主筋錨入樁身內長度不應小於35倍縱向主筋直徑。
2 對於多樁承台,柱縱向主筋應錨入承台不小於35倍縱向主筋直徑;當承台高度不滿足錨固要求時,豎向錨固長度不應小於20倍縱向主筋直徑,並向柱軸線方向呈90°彎折。
2. 破樁後樁頭的鋼筋應該留多少
這個貌似沒有什麼規定吧,一般差不多預留1米左右吧,設計圖紙上會有明確說明。
樁頭鋼筋長度不夠說明錨固長度不滿足要求,如果樁基鋼筋直徑小於25mm,可考慮採用搭接焊接的方式加長至夠錨固長度。焊接焊縫長度為:單面焊10d,雙面焊5d,如果焊縫質量不能確保合格,可適當加長。
3. 現澆灌注樁,樁頂預留鋼筋長度怎麼確定。(高樁碼頭的)
你好!
按樁帽長度,一般圖紙上都有標注,它的長度一般都大於搭接長度。所謂樁帽長度就是樁頂上的混凝土保護長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4. 樁鋼筋伸入承台數量有什麼規定,多大直徑的樁配多少根鋼筋有什麼規定嗎
1、樁的縱向鋼筋應全部伸入承台內錨固。2、樁身的配筋應按照「單樁」的承載力(外荷載)進行計算所得,其直徑和根數必須滿足規范規定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5. 樁頭破到設計標高後,鋼筋留的長短有什麼講究是不是越長越好
樁頭破到設計標高後,鋼筋留的長短必須按設計規定,太長了對後序工序不方便,也沒有必要,太短了要焊接上來。總之,有設計規定,也有可能設計採用標准圖集的規定。
6. 樁基礎在截樁頭時要預留防雷接地鋼筋 請問預留的根數 長度 焊接的長度等問題 請看具體的
樁基來礎在截樁頭時,只截去多源余部分(或浮漿)的混凝土,樁的縱向鋼筋必須全部保留,以便錨入承台(或承台梁),長度是≧35d。防雷接地鋼筋≧2φ12不論鋼筋等級,單面焊10d,雙面焊5d都可以,這里d為≧12mm的接地鋼筋連線的直徑。
7. 灌注樁抗拔試驗時樁頂鋼筋怎麼留,要留多長,謝謝
截斷,做完試驗後,鋼筋100%焊接
8. 管樁錨固鋼筋插入樁孔內多少
根據標准圖集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10G409第42頁規定,承壓樁不小於3倍樁直徑,且不小於1.5m;抗拔樁按公式計算,且不小於3m。
當樁徑或截面邊長<800時,樁頂嵌入承台50mm,當樁徑或截面邊長>800時,樁頂嵌入承台100mm。
其次,當承台厚度小於樁縱筋直錨長度時,有兩種錨固分類:
1、頂部彎直鉤。
2、斜錨。且錨固長度大於等於35d且大於等於La。最後,我想說的是你應該注意,樁與筏板基礎之間的防水要用剛性防水,保證樁與剛性防水層、防水層與筏板基礎之間的親和性。具體內容你可以參見09G901-3和04G101-3。
注意:一切以圖集、設計圖紙為准。
l、對於承壓樁,可利用樁的縱向鋼筋或另加插筋錨入承台內。當採用樁的縱向預應力鋼筋直接與承台錨固時,錨固長度不得小於50倍縱向鋼筋直徑且不小於500mm.當採用插筋時,插筋數量應根據樁徑選取,一般可取4、14-6、25;
鋼筋插入管樁頂填芯混凝土長度,不宜少於1.1m,錨入承台內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級鋼)的30倍和鋼筋直徑(、級鋼和、級鋼)35倍;
2、對於抗拔樁,當採用插筋時,且鋼筋沿樁周圍均勻布置,鋼筋伸入管樁內的長度應同填芯混凝土灌注深度,且不宜少於2.9米;錨入承台內長度不應小於40倍鋼筋直徑。當採用樁的縱向預應力鋼筋直接與承台錨固時,錨固長度不得小於150倍縱向鋼筋直徑且不小於1500mm.
9. 樁承台鋼筋錨固長度樁鋼筋要多長
首先,樁應嵌入承台一定尺寸。當樁徑或截面邊長<800時,樁頂嵌入承台50mm,當樁徑或截面邊長>800時,樁頂嵌入承台100mm。
其次,當承台厚度小於樁縱筋直錨長度時,有兩種錨固分類,頂部彎直鉤和斜錨。且錨固長度大於等於35d且大於等於La。
最後,我想說的是你應該注意,樁與筏板基礎之間的防水要用剛性防水,保證樁與剛性防水層、防水層與筏板基礎之間的親和性。
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9)機械灌注樁樁頂錨個鋼筋預留多少根擴展閱讀: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
荷載較大,地基上部土層軟弱,適宜的地基持力層位置較深,採用淺基礎人工地基在技術上、經濟上不合理時;河床沖刷較大,河道不穩定或沖刷深度不易計算正確,位於基礎或結構物下面的土層有可能被侵蝕、沖刷,如採用淺基礎不能保證基礎安全時。
當建築物承受較大水平荷載,需要減少建築物水平位移和傾斜時;當施工水位或地下水水位較高,採用其他深基礎施工不便或經濟上不合理時;地震區,可液化的地基中,採用樁基礎可增加建築物的抗震能力,樁基礎穿越可液化土層並伸入下部密實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