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受力鋼筋綁扎接頭的適用范圍
只要搭接位置合理,除抗拔樁、吊柱等軸心受拉構件外,其他以抗彎為主的受力鋼筋均可採用綁扎連接(單項圖中特別要求的是另一碼事)
㈡ 鋼筋綁扎搭接的規范
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規范要求:
不得小餘300mm。
最小搭接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根據搭接率內計算,25%,系容數為1.2。
50%,系數為1.4。
100%,系數為1.6。
不抗震,搭接長度為=L a *系數。
抗震,Lae*系數=搭接長度。
搭接間距為500,35d ,1/6h 取較大值。
距平直部彎鉤端頭距離大於10d。
拓展資料:
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
㈢ 鋼筋三種連接方式的適用范圍
一般情況機械連接實用於柱牆板都可以(鋼筋直徑相對較大的),綁扎搭接實用於柱牆板也可以(但是主要用於鋼筋直徑較小的),焊接連接一般只適用於柱或牆的豎向鋼筋,一般情況在工程施工中優先選用機械連接方式,明白了請採納!
㈣ 鋼筋三種連接方式的適用要求以及優缺點
一、綁扎法:
優點:
1、施工簡單;
2、效率高;
3、不損害鋼筋。
缺點:鋼筋浪費太大;骨架容易變形。
二、電焊法:
優點
1、鋼筋骨架牢固不變形;
2、節省鋼筋。
缺點:
1、傷害鋼筋;
2、耗能。
三、螺旋接頭法:
優點
1、不傷害鋼筋;
2、專業化程度高(規范);也簡單。
缺點:
1、工藝麻煩;
2、安裝不方便;
3、耗能。
(4)鋼筋綁扎搭接適用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㈤ 鋼筋的連接過程中,綁扎搭接適用的條件是什麼
受拉鋼筋直徑大於28mm 和受壓鋼筋大於32mm的時候,是不宜搭接。
一、搭接長度將是個很大的值。
二、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麵筋搭接非接頭區域的1.3Ll的取值也將很大,在較短跨,為滿足鋼筋接頭面積百分比,麵筋搭接往往超過非搭接區范圍。
三、若搭接的話,會影響最小保護層及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距,(凈距不宜小於25mm),若此時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就能很好的避免這一問題。
另外:
1).當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介於25%~50%之間時,表中數值乘以系數1.2取用; 當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大於50%時,表中數值乘以系數1.35取用; 當最小搭接長度兩根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
2. 當帶肋鋼筋直徑Φ>25 mm時,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 對環氧樹脂塗層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25取用; 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易受擾動時(如採用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式施工),其最小搭接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 對末端採用機械錨固措施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7取用; 當帶肋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搭接鋼筋直徑的三倍且配有箍筋時,其最小搭接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8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