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的密度
鋼的密度為:7.85g/cm3。
ρ(密度,g/cm3)1/1000=W(重量,kg )÷F(斷面積 mm²)÷L(長度,m)。
鋼材理論內重量計算的計量容單位為公斤( kg )。
普通碳素鋼密度為7.85克/立方厘米,鋼種不同略微有些不同,如錳鋼為7.81。
(1)鋼筋面密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溫度范圍
鋼液不是純金屬,而是以Fe為基的含有一定量C、Si、Mn及其他一些元素的多元合金。因此,它的結晶過程不是在某一固定的溫度(熔點)進行,而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完成的。
在平衡結晶條件下,鋼液溫度降至其液相線溫度(tL)時開始出現晶體,而達到固相線溫度(ts)時結晶方告結束。此液相線和固相線間的溫度區間,即tL-ts=Δtc。便稱為該合金的結晶溫度范圍。
某一鋼種的結晶溫度范圍主要取決於所含元素的性質及其含量,並可由鐵與相應元素的二元或三元相圖來確定。各元素對結晶溫度范圍的影響可近似地看成可加和的。即某一具體鋼種的結晶溫度范圍。
『貳』 鋼筋密度表公式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鋼材的理論重量是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密度
『叄』 鋼筋的密度
鋼筋的密度為:7.85g/cm3。建築鋼筋的密度最低標準是7.85克/立方厘米=7.85噸/立方米=7.85公斤(千克)/立方分米。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
普通碳素鋼密度為7.85克/立方厘米,鋼種不同略微有些不同,如錳鋼為7.81。
(3)鋼筋面密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⑴火車軌的標准長度有12.5m和25m兩種。
⑵圓鋼、線材、鋼絲尺寸以直徑 d 的毫米(mm)數標定。
⑶方鋼尺寸以邊長a的毫米(mm)數標定。
⑷六角鋼、八角鋼尺寸以對邊距離s的毫米(mm)數標定。
⑸扁鋼的尺寸以寬度b和厚度d的毫米(mm)數標定。
⑹工字鋼、槽鋼的尺寸以腰高h、腿寬b和腰厚d的毫米(mm)數標定。
『肆』 鋼筋的密度
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經驗計算公式,你自己計算一個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買一本有表格的書,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伍』 鋼筋密度是多少
鋼筋的密度為:7.85g/cm3。
建築鋼筋的密度最低標準是7.85克/立方厘米=7.85噸/立方米=7.85公斤(千克)/立方分米。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 普通碳素鋼密度為7.85克/立方厘米,鋼種不同略微有些不同,如錳鋼為7.81。
鋼筋資料: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
『陸』 一米鋼筋重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一米的重量(Kg)=鋼筋的大小(mm厘米)×鋼筋的大小(mm裡面)×0.00617。計算方式非常簡單,要先了解它的直徑是多少,用直徑的平方乘以密度,就可以計算出最終的重量了。
鋼筋的密度一般是0.00617,公式就是重量=直徑×直徑×0.00617,如果是10號鋼筋,直徑就是10毫米,用10毫米×10毫米×0.00617,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0.617公斤。
鋼筋理論重量表:
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
圓鋼:每米重量=0.00617*直徑*直徑(螺紋鋼和圓鋼相同)
扁鋼:每米重量=0.00785*厚度*邊寬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面積
黃銅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徑-壁厚)
紫銅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徑-壁厚)
『柒』 鋼筋的密度是多少單位是什麼
鋼筋的密度按7.85g/cm3計算,計算鋼筋重量時鋼筋的體積採用公稱截面積×鋼筋長度。專
材料名屬稱 密度(g/cm 3 )
421 鋼材 7.85 g/cm 3
422 碳鋼 7.85 g/cm 3
423 鋼材 7.85 g/cm 3
424 碳鋼 7.85 g/cm 3
425 鋼材 7.85 g/cm 3
426 碳鋼 7.85 g/cm 3
427 工業純鐵 7.87 g/cm 3
428 工業純鐵 7.87 g/cm 3
429 工業純鐵 7.87 g/cm 3
430 合金鋼/鎳鉻鋼 7.9g/cm 3
『捌』 鋼筋密度怎麼算
鋼筋的密度就是鋼材的密度7850kg/m3,按理論說,一級鋼筋和二,三級鋼筋的理論重量是有區別的,螺紋鋼*1.03系數.
『玖』 鋼材的密度是多少鋼筋每米的理論重量是怎樣確定的
鋼的密度為: 7.85g/cm3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 )=F(斷面積 m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拾』 鋼筋重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直徑mm×直徑mm×0.00617×長度m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專徑(半徑)的平方成屬正比。
鋼材的理論重量是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密度(過去稱為比重)計算得出的重量稱之為理論重量。這與鋼材的長度尺寸、截面面積和尺寸允許偏差有直接關系。由於鋼材在製造過程中的允許偏差,因此用公式計算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為估算時的參考。
(10)鋼筋面密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鋼筋骨架外形尺寸不準,綁扎時宜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規定位置及骨架扭曲變形。
2、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應准確,墊塊間距應適宜,否則導致平板懸臂板面出現裂縫,梁底柱側露筋。
3、搬運鋼筋時,要注意前後方向有無碰撞危險或被鉤掛料物,特別是避免碰掛周圍和上下方向的電線。人工抬運鋼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4、起吊或安裝鋼筋時,應和附近高壓線路或電源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在鋼筋林立的場所雷雨時不準操作和應選好位置站穩,系好安全帶。
5、同截面鋼筋接頭數量超過規范規定:骨架未綁扎前要檢查鋼筋對焊接頭數量,如超出規范要求,要作調整後才可綁紮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