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建築施工中如果出現柱子偏位了,怎麼樣處理最合理
柱偏位處理方案
柱是框架結構中最主要的承重構件大多為偏心受壓構件其截面變形能力遠不如以彎曲作用為主的梁。因而要保證柱足夠的承載力和必要的延性具有足夠的抗剪能力在彎曲破壞之前不發生剪切破壞。
一、 柱主筋偏位產生原因
柱軸線放線不準確柱模板搭設支撐不牢柱鋼筋骨架綁扎不牢在節點處樑柱鋼筋交叉梁鋼筋就位時把柱鋼筋擠歪了澆注砼時振動不當把縱筋骨架振松人為踩踏、來回泵管的拖拉等。
二、 柱主筋偏位的安全隱患
柱主筋偏位在工程中常會遇到並容易被忽視認為柱主筋移位對建築物本身沒有多大影響。我們可從兩方面來講它的隱患。
一從施工角度考慮會影響柱子定位和柱模板支設影響局部柱主筋保護層厚度鋼筋易被銹蝕粘結錨固不夠鋼筋不能充分受力。
二從設計要求上講 當樑柱節點柱縱筋順直柱筋能正常工作。當鋼筋折曲時會使柱端受力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框架結構受力狀況不符合設計設想節點上端處柱彎矩值會增大柱承載能力要求會提高從而難以保證結構安全度 留下隱患。
三、柱主筋偏位的預防
1 、嚴格按鋼筋綁扎工藝標准進行施工鋼筋應綁扎牢固。柱箍筋下料製作的控制製作柱箍筋時,一定要保證箍筋里皮尺寸。搭接部位綁3個扣綁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順扣墊塊採用梅花點式分布。
2、柱插筋插入基礎底板要大於40d鋼筋骨架應符合設計的骨架形狀和尺寸並用箍筋與柱子主筋在錨固入構件上表面焊接固定該處標高上500 mm處綁扎固定底部與底板鋼筋焊接 以固定柱子插筋防止澆築混凝土時鋼筋發生位置偏移。
3、在樓面模板上畫上柱截面邊框尺寸線柱主筋用兩個箍筋分別在樓面標高處和樓面上500 mm處固定根據已放好的柱截面邊框線在緊靠柱主筋骨架四邊用木板條牢固地固定住。
4、澆築混凝土前詳細檢查柱筋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固定措施是否牢固可靠。
5、澆築混凝土時防止振動不當把縱筋骨架振松防止來回泵管的拖拉。並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整鋼筋的位置防止柱筋、牆筋偏位。
四、柱主筋偏位的處理方案分析
一、人工調整復位
方法一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定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按不同環境類型分為20mm50mm。如果沒有偏出保護層把鋼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彎再按1 :6的斜度調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徑鋼筋搭接。
方法二
因《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牆、柱、梁軸線位置允許偏差為8mm如果偏位超出保護層不大於8mm可以將該柱軸線向偏位側偏移8mm彈線然後再按1 :6的斜度調整到位。
二、加大截面
方法三
當偏位量過大時若加大柱截面尺寸不影響空間布置則加大柱截面尺寸在上一層柱根處調直回原位。
『貳』 框架結構,柱子鋼筋偏移過大如何處理
一般會用直徑同上層柱的插筋處理,也就是插筋。
插筋是指在澆築基礎前,根據柱子縱向鋼回筋的尺寸、數量將答一段鋼筋事先埋入基礎內,插筋的根數、尺寸應與柱子縱向鋼筋保持一致,其長度應=基礎內彎折長度(一般max{10D,200mm})+(基礎板厚-保護層厚度)+伸出基礎長度。由於插筋需要臨時成形與固定,一般還需要布置箍筋。箍筋布置一般在基礎上表面以下50mm處設置一道,再向上按設計要求設1~2道(如插筋長度太長,可根據需要設置多道)。
除基礎上柱需要設置插筋外,樑上柱也需要設置插筋,擋土牆有時也要用到插筋,原理同上。
插筋與植筋的區別:插筋是在砼澆築之前將柱的縱筋綁扎在基礎內,植筋是砼已澆築,而鋼筋遺漏,然後鑽孔用結構膠將鋼筋植於孔內。
『叄』 框架柱的柱筋偏位了,是否可以用氣焊燒彎扳回原位,如果不可以為什麼 這個柱有28根鋼筋,有一半的偏位了
呵呵,回答的真好,這樣是淬火?你找個淬火的工藝看以下,什麼叫淬火
不能用氣焊燒,氣焊燒後,就是對鋼筋的退火,由原來的二級鋼,退火後,就達不到二級鋼的抗拉強度,這個在規范中嚴令禁止的,在規范中規定,小於18的鋼筋,嚴禁採用搭接焊,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問題的解決,要看偏移量來決定,如果不是太大,可以將鋼筋採用機械或人力打彎
如果太大(超過50毫米),那隻能在正確的位置,採用植筋,原鋼筋不能切斷來補強
『肆』 柱鋼筋移位按規范是怎樣的處理方法
1、柱鋼筋移位的處理,鋼筋的偏位在工程施工中應該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通病問題。而且多發生在
牆柱鋼筋。
2、柱子偏移產生的原因:
(1)是因為模板
垂直度
沒有控制好。
(2)是砼澆築過程對
鋼筋的擾動太大。
(3)是柱子變截面時,鋼筋收時,
定位筋
沒有做好。
3、要想減少鋼筋的偏移問題,主要還是要注重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有以
下幾個方面:
(1)首先定位要准確,很多鋼筋移位是定位不準確造成的。
(2)首先在鋼筋施工時,鋼筋固定要牢固,一般用
點焊
與板鋼筋基礎鋼筋焊
牢。保護層常採用的砂漿墊塊必須按要求設置,並綁牢固,確保
鋼筋保護層
厚
度;要求墊塊要有一定的強度,最好採用塑料墊塊。
(3)在支設牆柱模板時要注意盡量不要把保護層墊塊碰掉或碰壞,要注意保
護;牆柱模板支設完後,要檢查上口的鋼筋是否與模板接觸,如果有,要在牆
柱上口增加墊塊,確保牆柱主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4)牆體的水平鋼筋應超出樓板面一到兩道,並要用要用
拉筋
隔三拉一進行
加固,柱子鋼筋的
箍筋
同樣要超出層面2
至三個,並加固。
(5)在澆灌混凝土時,注意不要過振。
(6)注意澆築方向和順序,防止澆築時混凝土擠壓造成鋼筋移位。
(7)做好
成品保護
,防止碰撞造成鋼筋移位。
只要按以上要求施工,基本可以避免鋼筋偏位。如果發生了偏位,要根據
偏移的大小來進行處理。
若
混凝土澆築
完成後發現鋼筋偏位,則要在底板混凝土上向下鑿一些,盡
可能的使偏位鋼筋在底板混凝土下矯正,矯正完成後還要增加附加筋,使上層
的荷載能垂直的傳入基礎。
針對
框架柱
鋼筋移位,位移小的可以用1:6
的方法直接矯正,位移較大且
小直徑鋼筋可以用
植筋
的方法重新生根,但是較大直徑的鋼筋,應該剔
鑿砼至梁主筋,把柱主筋加拐子與梁筋進行焊接,重新生根,這樣才能保證鋼
筋的抗拉強度和質量,而植筋針對較大直徑的鋼筋的抗拉能力和砼的握裹力是
不夠的。
『伍』 基礎柱子鋼筋位置偏了700怎麼處理
請設計校核,一般偏移不大的話,就基礎承台放大,對稱方向補樁等也是種方法,具專體要設計定。屬
1、對於基礎柱鋼筋偏位的問題:因為柱基礎偏位,可以在設計位置結構植筋,再按照101圖集中單邊縮頸變截面鋼筋處理方式將偏移鋼筋復位與植筋綁扎在一起即可。
2、對於基礎梁鋼筋搭接位置的問題:施工單位搭接在柱中,可以按照鋼筋錨固的方式處理,增加的搭接長度屬於施工單位自己的問題,不須調整費用,不用擔心。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
『陸』 柱筋偏位如何整改
可通過植筋的方式進行整改,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內鋼筋位置,標注容出植筋位置。
採用植筋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改造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現場檢測結果確定。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鋼筋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請有關部門驗線,合格後就可鑽孔。
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80%即可。孔內注滿膠後應立即植筋操作。在注膠前梁底模板就已支好,便於植筋後鋼筋定位。鋼筋植入後,在梁底模板上定位,在強力植筋膠完全固化前不能振動鋼筋。強力植筋膠在常溫下就可完成固化,50h後便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6)框架柱子鋼筋偏到邊線外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柱筋的相關要求規定:
1、植筋後,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熱量把混凝土燒炸,用於降溫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
3、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面不能有油漬等雜物。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柒』 柱鋼筋澆築後偏位如何處理!
如果柱鋼筋偏位,應在頂板鋼筋綁扎後適時調整,如果頂板打完灰後,柱鋼筋還偏位,應在放完線後, 按1:6比例調整到位,必要時可將柱根處頂板混凝土向下剔剔。
柱鋼筋偏位尚在柱框范圍線內,可以在與水平結構的端部稍做彎曲調整過來,若比較嚴重,則可以在柱框內相同的延伸線上種植同規格的鋼筋與原偏位鋼筋綁扎搭接
在現場因為梁鋼筋的限制,一般不會偏出柱的范圍,不嚴重的可以機械將其彎至適當位置,嚴重的只有搭接焊了。將柱根處往下鑿,作用不是很大,因為:一、不知道開始彎曲的位置,二、樓板已打再鑿難度較大,三、鑿完混凝土後對鋼筋等的處理比較麻煩。其實在施工過程中就應該進行控制,如打柱時在驗收柱的幾何尺寸時應注意柱頂鋼筋有否偏位,綁扎梁的鋼筋時也不應過分彎曲柱縱筋(如果是因為設計所導致應在圖紙會審時提出),且在梁、板混凝土施工前應將柱筋點焊一下最好梁面加個箍筋(特別是底層)。當然如果施工單位做出來的東西老是嚴重偏筋,建議要他們梁、柱節點內按要求做柱箍筋。
『捌』 在建築施工中框架結構的柱子偏位2到3公分的處理方法
你的問題很復雜,涉及很多建築結構方面的知識。我只是簡單給你介紹下:
1、首先按照常理最高一層柱子的承重應該是最少的,你的說法不錯,但是軟體有時候考慮地震的時候(頂層現澆樓板因為需要考慮承受屋面保溫層荷載,經常比較厚,恆荷載較大),如果採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地震剪力(用這種方法計算的各層每個質點受的地震剪力方向不同,從而頂下一層與頂層的剪力相抵消,反而剪力絕對值可能會更小),相比較而言頂層柱子承受的地震剪力反而比其下層大。
2、你的老師說的:「各層的柱子只承受各自那層樓板的重量」,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可能你記錯了,應該是各層的梁只承受各自那層樓板的重量及本身自重和樓面活荷載。框架柱的軸向力是會向下傳遞的,不然整個樓的荷載怎麼傳遞到基礎和地基?
3、框架結構的柱子每一層都是一樣粗細,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其實它們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可能不同,而鋼筋配置更可能不同。另外即使它們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級、鋼筋配置等完全一樣也不能說明什麼,可能它們完全是按照構造來做的(構造要求不知道你懂不懂,就是關於框架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強度等級、配筋率等方面的最低要求)。
『玖』 框架梁中間支座下部縱筋取最大值超過柱邊線如何處理
解決方法:
柱超筋的原因是偏心距大。
而偏心距=彎矩/軸力。
所以很顯然,柱子受到的軸力越小,偏心距越大。
如果頂層的主梁跨度很大,而剛度又比較小,那麼頂層柱頂會受到很大的彎矩。
彎矩很大,又沒什麼軸力來壓住,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頂層的柱子容易超筋了。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當然是增大柱子截面,但估計建築不讓吧。
可以試著加大與柱子連接的主梁的截面高度,尤其是超筋的方向主梁,增大了梁的剛度,梁的變形小,柱子受到的彎矩也就小了。
還可以減小梁端彎矩調幅系數。
也可以通過設置次梁的方法,例如增加與主梁平行的次梁,從而減小相關主梁的受荷面積,也能有效減小彎矩。
『拾』 施工中柱子偏移。框架結構 求高手解析處理方案。。高分等待
C45的混凝土,結構承載力要求肯定很高。已經倒了7cm,內部柱子主筋肯定偏移了。不可用你的那個方法了。涉及到結構安全,不可馬虎。建議鑿除多餘砼之外,採用角鋼加固另外一側鑿毛後採用角鋼加固。首先,做好加固方案,讓設計院驗算是否滿足上部承載力要求。
最後請加固公司來做。萬一產生結構裂縫,那就不是一點點錢可以擺平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