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情況下樑下部鋼筋不伸入支座
1、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斷點距支座邊緣0.1Ln1(本跨的凈跨)
2、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限於梁的第二排下部縱筋。
3、當梁的正彎矩配筋較多時,例如配置兩排甚至三排正彎矩鋼筋,沒有必要全部錨入支座。
4、當梁的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截斷點距支座邊的距離,在標准構造詳圖中統一取為0.1ln(ln為本跨梁的凈跨值)。
(1)梁下部鋼筋如何伸入支座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 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應符合設計要求。
2、樑上部縱向鋼筋和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
3、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可架空在梁頂上綁扎,然 後再落位。當梁的高度較大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扎, 其兩側模板或一側模板應後安裝。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5、框架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特別注意,主梁頂面的鋼筋間的凈距要有30mm,以利澆築混凝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縱向受力鋼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橋梁支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布筋
B. 梁下部如果是雙排鋼筋 上排和下排鋼筋應該如何錨固 上排鋼筋用伸入支座么
1/那得具體的看圖紙如何標注的,如果上排鋼筋不伸入支座,將梁支座下部縱筋減少的版數量寫在括弧內權。(11G101-1,第29頁)
2/關於錨固長度,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鋼筋截斷點距支座的距離,為0.1Ln,(Ln為本梁跨度)。(11G101-1,第33頁4.5.1)
3/抗震KL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伸至樑上部縱筋彎鉤段內側或柱外側縱筋內側,且大於等於0.4倍鋼筋錨固長度(La)(11G101-1,第79頁)
C. 關於樑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錨固伸入支座問題
下部鋼筋彎錨朝上應該是圖集和規范的標准做法,並沒有在相應規范中做出強制規定;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端頭重力的原因,將下部鋼筋彎錨朝上是一件費工費力的事,因此工人在安裝時常常不作調整。
D. 梁底鋼筋深入端支座嗎
當然要伸入端支座,101圖集上有明確規定:
E. 請問大神,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底部,有什麼要求如果支座在中間,兩邊梁的底部鋼筋搭接有何規定
請1根據具體情況,按1G101-1第79,80、82頁選用:
F. 建築中,抗震梁下部縱筋伸入支座的長度是多少非抗震的長度是多少
1、要達到抗震錨固長度:大於等於Lae,大於等於0.5Hc+5d,取二者中的大值。
2、非抗震的長度錨固長度:大於等於La,大於等於0.5Hc+5d,取二者中的大值。
G. 框架梁的底筋二排怎麼錨固
麵筋同kl,
夠直錨長度能直錨,不夠直錨長度時,伸至支座外側縱筋內側,並向下彎15d彎鉤。
底筋直錨伸入支座12d,直錨不夠時伸至支座外側並彎錨15d
詳見11g101-1第86頁
下二排同底筋。
上二排長度=凈跨的1/4+支座錨固
見下圖
(圖中ln為相鄰兩跨凈跨較大垮的長度)
H. 很想知道梁在什麼情況下,下部縱筋可以伸入支座12d。什麼時候深入一個錨固長度(不夠得話打個15d)
鋼筋錨固的原則:(仔細看看吧)
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1、 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
2、 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5、 上柱直徑大於下柱時應將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移.
6、 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梁板內,長度為梁底以上1.5Lae.也可採用12D(此時屋面樑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避免節點頂部鋼筋擁擠)和1.5Lae+20D(當柱外側配筋率>1.2%)
7、 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於錨固長度時可採取直錨.
8、 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板頂,能通則通,彎錨部分伸入梁或板內Lae
10、 牆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長度取定:當滿足直錨時為LAE,當不能滿足直錨時為伸至端柱對邊加彎折15D,平直段長度須>=0.4LAE
11、剪力牆水平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面彎折.
12、轉角剪力牆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
1、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
2、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此條件,須用較小規格鋼筋代替.
3、框架梁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
5、樓層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1.6Lae.
6、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純懸挑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
8、純懸挑梁、井字梁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梁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梁.
9、連梁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
10、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鋼筋.
11、梁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
12、基礎梁外伸時鋼筋彎折長度為12D,無外伸時為梁高1/2,多出部分鋼筋彎折長度為15D.
13、高低基礎梁低跨鋼筋伸入高跨內Lae.
14、基礎梁底部負彎矩鋼筋自柱中心線向跨內延伸的長度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寬.
15、基礎次梁無外伸時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基礎主梁)內為>=12D且>=支座寬1/2.基礎次梁下部鋼筋>=LA,外伸時上下部鋼筋彎折12D.
16、板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為LA,底筋伸入支座內>=5D且到支座中心線.
17、梁板式筏形基礎底板上部鋼筋和中部鋼筋>=12D且到梁中心線,下部鋼筋伸到梁箍筋內側+彎折15D.
18、筏板外伸時上下鋼筋彎折12D,U型封邊筋長度:筏板厚-2*保護層+2*12D.交錯封邊縱筋彎折長度:板厚1/2-保護層+75.
19、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LAE.
柱樑相互關聯
結構工程所需要計算的鋼筋量
柱鋼筋計算和對量
I. 什麼情況下樑下部鋼筋不伸入支座
抗震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強柱弱梁」的原側,設計中部分梁下部鋼筋不升入支座,主要是讓實際梁的抗彎能力不能太高,假如地震時,梁鋼筋破壞了建築物不會倒塌,柱破壞了就一定會倒塌,所以出圖者結合實際情況讓部分梁下部鋼筋不升入支座,明白了請採納!
J. 有沒有高手,請教下部鋼筋伸入支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