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鑽孔樁鋼筋籠的箍筋與主筋的連接有什麼技術要求。
鑽來孔樁鋼筋籠的箍筋與源主筋的連接要求:
鋼筋籠主筋與箍筋之間採用焊接連接方式 ,必須焊牢,主筋與箍筋交叉點應點焊,電焊主筋與箍筋交叉點採用人工電焊。
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築施工時,根據要求可能要求基礎進行打樁,方法是用利用機器沖孔和水磨鑽孔,並且孔深達到設計要求,然後向樁孔下放鋼筋籠,再插入導管進行混凝土澆注。
另外,當混凝土結構物為柱狀或者條狀構件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構件接觸空氣的面底下配置鋼筋。如果這個構件是獨立的,我們把這個構件周邊設置的鋼筋預先製作好,這個就是鋼筋籠。通常我們把鑽孔灌注樁、挖孔樁、立柱等預先製作的鋼筋結構叫鋼筋籠。
② 圖紙中,懸挑樑上層鋼筋5根,下層鋼筋4根,4肢箍,請問箍筋的做法。謝謝了
就是一個大箍,中間一個小箍就可以了,上面5條鋼筋中的一條不管,就在箍筋中間。
③ 鋼筋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
為了充分發揮混凝土抗壓強度高的優點,當柱承重較大時,通常採用較高的混凝土標號。縱向受力鋼筋的數量,根據強度計算決定。為了保證施工時鋼筋骨架的剛度及使用時柱的剛度,縱向受力筋應採用較大直徑,如果同時用幾種直徑的縱向受力鋼筋,應將大直徑的鋼筋設在骨架的四角上。橫向箍筋與縱向鋼筋連接牢固,有助於增加鋼筋骨架的剛性。焊接骨架更能提高骨架剛性和便於整個骨架吊裝。
箍筋的作用是:連接縱向鋼筋形成鋼筋骨架;作為縱筋的支點,減少縱向鋼筋的縱向彎曲變形;
承受柱的剪力;
使柱截面核心內的混凝土受到橫向約束而提高承載能力,因此箍筋的間距不宜過大。
在應力復雜和應力集中的部位(如柱和其他構件連接處)及配筋構造上的薄弱處(如縱向鋼筋接頭處),箍筋還需要加密。尤其是在抗震結構中,柱節點附近箍筋加密,是提高結構後期抗變形能力的一種有效辦法。對於抗震柱還需特別注意保證縱向鋼筋和箍筋的錨固構造要求。對於截面較大、縱向鋼筋根數較多的柱,還應採用不同形式的多環式箍筋,以保證鋼筋骨架的剛性和縱向鋼筋作用的有效性。
螺旋形鋼箍能起到有效地圍箍核芯混凝土的作用,因此,螺旋形鋼箍的面積和間距需根據計算確定,並沿柱高連續配設或採用密排的單獨閉合環。
在軸心受壓柱中縱向鋼筋數量有計算確定,且不少於4根並沿構件截面四周均勻設置。 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柱,當配置普通箍筋時,柱的正截面強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N為設計縱向力;嗘為鋼筋混凝土柱的縱向彎曲系數,隨柱的長細比而定;fcc為混凝土軸心受壓設計強度;A為構件截面面積;f╒為縱向鋼筋抗壓設計強度;A為縱向鋼筋截面積。
當採用螺旋形箍筋時,軸心受壓的正截面強度計算,按設計規范規定的公式進行。
偏心受壓柱的正截面強度,按兩種破壞形態考慮:
①大偏心。當受壓區高度不大於一定數值時,破壞從截面受拉區開始,表現為受拉鋼筋先屈服。
②小偏心。受壓區高度大於一定數值時,破壞從截面內混凝土受壓較大的應力邊緣開始,表現為混凝土壓碎。
當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強度、鋼筋的強度和面積為已知時,可以算出達到強度極限時偏心受壓構件的軸力N和彎矩M的抵抗值,並繪成「軸力-彎矩相關圖」(N-M圖)。N-M圖概括地描述了偏心受壓構件的強度性能。cb段屬於小偏心受壓,ab段屬於大偏心受壓,a點相當於受彎,c點相當於中心受壓。位於曲線內側的d點表示構件的N和M值未達到強度極限,構件安全;位於外側的e點表示算出的構件的N和M值大於強度極限時的N和M值,構件不安全。
④ 鋼筋綁扎反十字扣,繞扣,如何綁扎 最好有示意圖
主要有五種,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樓梯鋼筋內綁扎、柱箍筋綁扎。容
1、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梁鋼筋綁扎: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4)鋼筋箍筋怎麼吊裝上樓圖片擴展閱讀:
(1)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
(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
(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
(4)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如箍筋採用90°搭接,搭接處應焊接,焊縫長度單面焊縫不小於5d。
⑤ 鋼筋梁6枝箍筋怎麼擺
六肢箍要根據梁寬、上下縱筋數量,按構造要求布置大箍套小箍的復合方式。見12G901-1第2-4頁、2-5頁。
⑥ 6支箍鋼筋箍筋怎樣布置
六肢箍筋做法詳見06G901-1圖集的2-4頁。
⑦ 建築樑上下各13根筋用8肢箍怎麼分布箍筋
建築樑上13根鋼筋8肢箍:
鋼筋可以這樣排布,一個外圍大箍,3個小箍,一個小箍裡面三根鋼筋,每相鄰小箍之間各一根鋼筋。
關於梁筋及梁箍筋的排布構造,請參閱18G901-1圖集第2-4、2-5、2-6頁。
⑧ 框架柱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流程有哪些
框架柱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流程包括以下幾個:
1、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柱筋支撐架採用腳手架鋼管搭設,操作面四周鋪跳板,並掛安全網。
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後綁扎定位鋼筋,立柱子鋼筋。
3、連接並綁扎豎向受力筋(機械連接):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後,機械連接接頭、套筒尺寸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4、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5、柱箍筋綁扎: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鋼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牢,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6、下層豎向露筋出樓面用柱箍將其固定。
7、截面變化:下層柱筋露出部分,在綁紮上層梁前先行收縮准確。
8、主筋封頭處理。
9、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採用柱定位筋。
(8)鋼筋箍筋怎麼吊裝上樓圖片擴展閱讀:
框架柱鋼筋綁扎施工的內容:
按圖樣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柱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後連接框柱鋼筋,主筋接頭位置依據設計、圖集要求錯開,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用粉筆畫出箍筋間距,然後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採用纏扣綁扎。
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柱上下兩端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箍筋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護層塑料墊塊卡在外豎筋上,間距500mm。
參考資料
網路-綁扎
網路-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⑨ 什麼是加勁箍
加勁箍即加勁箍筋,指的是樁基礎中增強鋼筋籠吊裝剛度的箍筋,一般每隔2m設置一道。
《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4.1.1條規定:當樁基鋼筋籠長度超過4m時,應每隔2m設置一道直徑不小於12mm的焊接加勁箍筋。
《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6.2.5條規定:加勁箍宜設置在主筋外側,當因施工工藝有特殊要求時也可設置在內側。
(9)鋼筋箍筋怎麼吊裝上樓圖片擴展閱讀
《大直徑擴底灌注樁技術規程》JGJ225T-2010第5.1.2條規定:當大直擴底灌注樁的鋼筋籠長度大於4m時,每隔2m設置一道直徑為18mm~25mm的加勁箍筋;每隔4m在加勁箍筋內設置一道井字加強支撐、箍筋與主筋之間宜採用焊接。
《旋挖成孔灌注樁工程技術規程 》DBJ50-156-2012第8.1.4條規定:加勁箍筋的內支撐筋宜採用井字形或三角形,直徑同加勁箍筋直徑。樁徑小於800mm時,鋼筋籠加勁箍筋宜設在主筋外側。
⑩ 懸挑梁鋼筋是上面的鋼筋受力還是底筋受力怎麼安放
懸挑梁的上部鋼筋受拉,下部鋼筋受壓。
陽台下方懸挑梁受到方向向下的均布荷載,其彎矩圖如圖所示:
(10)鋼筋箍筋怎麼吊裝上樓圖片擴展閱讀
懸挑梁配筋規范條文
1、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於2根
2、梁高不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梁高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8mm。
3、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的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凈間距不用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4、梁的配筋密集區域宜採用並筋的配筋形式。
5、在鋼筋混凝土懸臂梁中,應不少於2根上部鋼筋伸至懸挑梁外端,並向下彎折不小於12d;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而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第9.2.8條的規定向下彎折,並按9.2.7條的規定在梁的下邊錨固。
6、鋼筋彎折彎起角宜取45°或60°;在彎終點外應留有平行於梁軸線方向的錨固長度,且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7、混凝土受拉區中,彎起鋼筋的彎起點可設在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前,但彎起鋼筋與梁中心線的交點應位於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外;同時彎起點與按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h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