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聯達繪制柱圖元的三種名稱
廣聯達繪制柱圖元的三種名稱?
繪圖步驟
一、准備工作:新建工程、工程信息、樓層信息、搭接設置、軸網
二、主體結構:框架柱、梁、板及板鋼筋、基礎
三、二次結構:砌體牆、門窗洞、過梁、構造柱、圈樑
四、樓梯、節點:樓梯、空調側牆、空調板、挑板
五、裝修:內裝修、外裝修
六、零星構件:台階、散水、平整場地、建築面積、屋面
七、墊層、土方
八、匯總計算
繪圖
1. 鋼筋: 外皮-預算(大),中心線-施工中下料(小)
2. 藍色字體:影響算量,黑色字體:不影響算量,根據工程更改。
3. 檐高、結構類型、設防烈度影響抗震等級→鋼筋量(錨固)。
4. 室外地坪影響裝修、土方
5. 層高:結構層高,從樓地面到下一層板頂高度
6. 女兒牆通常單列一層
7. 基礎層層高定義:無地下室:從基礎底標高到首層結構樓層底標高
有地下室:從基礎底標高到地下室結構樓層底標高
8. 基礎層層高不包含墊層
9. 二次結構保護層厚度大於20就可,不需更改
10. 鋼筋設置→計算設置→搭接設置更改連接形式(省份有點區別)和定尺長度
11. 鋼筋設置→計算設置→比重設置:直徑6的鋼筋比重不更改,圖紙中遇到時在單獨構件下更改。
12. 修建軸線時先上部分,後下部分
13. Shift+左鍵→偏移,雙擊兩次→顯示居中,shift+Z→顯示柱子標注,Fn+F3→批量選擇,Fn+F5→合法性檢查,Fn+F4→轉換插入點,~→顯示/隱藏構件方向
14. 藍色字體→共有屬性→不用選中圖元修改,黑色字體→私有屬性→選中圖元修改
15. 通用操作→復制到其他層→構件和圖元同時復制過去,層間復制→只能復制構件過去。
16. 一根梁中間不能間斷,梁跟梁之間搭接就可以,形成封閉空間方便布置板。
17. 次梁加筋輸入加筋根數,不是所有位置都有吊筋時→梁二次編輯→查改吊筋,一個一個更改,吊筋錨固長度跟圖紙是否相同(鋼筋計算規則裡面更改),吊筋也可以在原位標注時輸入(圖元不顯示)。
板
18. 板鋼筋業務屬性→其他鋼筋→馬凳筋(鋼筋參數更改)。圖紙中沒有馬凳筋,通常設置方式。
19.
板受力筋布置→XY方向中包含溫度筋設置
20. 板負筋→按板邊布置(選中繪制負筋,會顯示負筋布置范圍),畫線布置(負筋布置范圍更准確)。板負筋標注長度、分布筋配置、底筋、麵筋、負筋錨固長度→鋼筋設置→計算規則中更改。
21. 板負筋:查看布筋情況(檢查全部負筋布置范圍,是否范圍布置錯誤)。跨板受力筋遇到樓梯洞口不能全部布置,使用自定義選擇繪制范圍,可以分兩部分繪制。
22. 板內鋼筋:板受力筋→底筋、麵筋、跨板受力筋、溫度筋,板負筋→邊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鋼筋設置→計算規則→分布筋。
23. 板繪制後,在頂層判斷邊角柱→柱二次編輯→判斷邊角柱。
基礎
24. 樁承台配筋:板式配筋、梁式配筋、環式配筋,梁式配筋中側面鋼筋填兩面總數量。階形樁承台→新建兩個樁承台單元。樁承台側面鋼筋有拉筋,圖紙中可能會不顯示拉筋型號(鋼筋型號與箍筋型號一致,間距是箍筋兩倍)
25. 基礎梁承重,柱子直接坐落樑上,基礎聯系梁不承重→梁(中繪制)→基礎聯系梁(兩側面鋼筋量總和),刷新支座尺寸(將基礎梁全部重提梁跨)。
砌體牆
26. 砌體牆內牆分為有坎和無坎,有坎無坎價格不同,繪制時區分,無坎價格更高。外牆直接繪制一圈,牆之間閉合就可。
過梁、構造柱、抱框柱、圈樑
27. 生成過梁,輸入過梁尺寸,門窗洞口自動生成(窗頂離梁距離過小,生成不了)。當過梁只有下部鋼筋時,需要設置拉筋規格型號設置同箍筋。
28.
抱框柱和構造柱不能同時生成,容易亂,構造柱→生成構造柱,抱框柱→智能布置→窗兩側標高需要單獨設置(抱框柱從窗頂到窗底)。
29. 止水坎,智能布置→牆中心線→批量選擇→有坎房間
30. 窗檯梁,窗下部沿牆通長(選擇最低窗)→牆中心線→批量選擇→外牆
31. 腰梁,布置在所有內牆→牆中心線→批量選擇→內牆
32. 女兒牆,沿軸線繪制後→偏移(整體偏移)
33. 壓頂,用圈樑繪制(壓頂繪制時,模板面積偏大)
34. 多對齊,可以多個構件同時對齊
35. 磚基礎中構造柱在基礎牆中布置
樓梯
樓梯計算:樓層平台板(屬於樓板)、梯柱(定額中不屬於樓梯,放在框架柱里)不屬於樓梯。土建:平面投影面積,鋼筋:梯柱(繪制框架柱)、梯梁(手算)、樓梯平台板(表格輸入)、樓梯鋼筋(表格輸入)。
36. 梯柱:各部分分開繪制,梯柱(框架柱)一層一層繪制,繪制時與構造柱部分重疊時,下部梯柱從層底到平台板頂,上部構造柱。梯柱從基礎頂開始上伸。
37. 樓層平台板:樓層平台板不屬於樓梯,屬於樓板,繪制時不包含梯梁,鋼筋布置時有板筋和馬凳筋。
38. 樓梯平台板鋼筋(建在女兒牆層,方便提量):工程量→表格輸入→鋼筋→新建構件(數量)→參數輸入→圖集列表→雙網雙向A-E樓梯(根據平台板鋼筋雙網雙向布置)→A-A平台板(一側有梯梁,另一側砌體牆)/B-B平台板(兩側都有梯梁)→更改鋼筋信息(錨固→在樓層信息中查詢,鋼筋,尺寸)
39. 梯板鋼筋:(建在女兒牆層,方便提量):工程量→表格輸入→鋼筋→新建構件(數量)→參數輸入→圖集列表→根據圖紙選擇樓梯類型→輸入梯板信息。
40. 梯梁鋼筋:手算,輸入鋼筋信息。
41. 樓梯土建:新建參數化樓梯→輸入參數信息(板擱置長度、梁擱置長度都為0,會影響樓梯水平投影面積。
空調板、挑檐
42.
空調板:挑檐繪制→新建線式異性挑檐→繪制空調板截面(土建)→截面編輯(鋼筋繪制,鋼筋伸入梁內,用兩次enter鍵斷開,編輯端頭往外延伸)→直線繪制
43. 挑板:同空調板繪制。
44. 空調側牆:用外牆繪制,牆上也需要有構造柱。
裝修(不用復制圖元)
45. 樓梯間單列,房間隔離:新建虛牆,有水房間設置防水卷邊,未規定就按照250mm.
46. 樓梯間裝修:分成兩部分,樓梯所處位置按照樓梯間計算,只布置牆面裝修(樓梯裝修單獨計算,清單按照水平投影面積,定額按照實鋪面積)。平台板所處位置按照其他房間裝修。
47. 外裝修:牆只畫到柱中心線,圖上顯示裝修未布置到柱外邊,單計算時滿算。
48. 陽台裝修:手算工程量,表格輸入在女兒牆層。
49. 挑板、空調板裝修:一般塗料只塗四周和上表面。
50. 外牆面裝修:軟體繪制時直接從室外地坪算起。
零星構件
51. 散水:有台階的地方沒有散水。
52. 屋面上人孔:洞口加強鋼筋,鋼筋只有底筋沒有麵筋,軟體計算錯誤,編輯鋼筋之後鎖定圖元,再匯總計算。
53. 屋面:屋頂防水,設置防水卷邊,屋面洞無法設置,手算。
墊層、土方
54. 墊層:新建點式墊層、線式墊層(地梁)、面式墊層(獨基、承台)→智能布置(選擇圖元不同)
55. 土方:在墊層界面,自動生成土方(根據土的類型修改工作面和放坡系數)
56. 房心回填:首層進行→用樓地面建築標高扣減室外地面高度扣減裝修面層厚度(0-(-0.3)-裝修層)
57. 習慣時刻檢查Fn+F5
提量、對量(對比計算規則)
58. 土建:工程量→報表→土建報表→繪圖輸入工程量匯總表→清單工程量、設置分類條件(裝修把樓層調出來)→設置批量導出→保存桌面
59. 處理表格→更改表名(只保留構件名稱)→轉換數值(左上角!或數字1,選擇性粘貼運算*)
60. 對於清單計算規則與定額不同,去軟體中查看定額工程量(平整場地),書寫方式:清單量/工程量
61. 柱模板:超高模板面積含在模板面積里,無地下室時,首層模板從室外地平到首層層底算起,江蘇省超3.6m,全部模板按照超高模板價格計算(部分省份超出3.6m模板價格單算,需要超高跟不超高分開,用模板面積扣減超高模板得到正常模板)基礎層模板計算到室外地坪高度,用比例計算。梯柱不屬於樓梯,包含在框架柱中。
62. 有梁板和單梁:軟體會把有梁板中部分梁的工程量算到單梁中。當工程中有單梁時,手算單梁,用軟體中單梁和有梁板的工程量扣減手算單梁工程量得到有梁板。
63. 挑板、空調板、雨棚、陽台板:軟體計算的是實際接觸面積,清單計算規則是水平投影面積,用軟體中導出的面積。
64. 鋼筋:梁墊鐵:直徑一般25(如果施工單位建資料,才會給計算,一般不給,在鋼筋總工程量中扣減掉)砌體拉結筋:在砌體牆中提取,鋼筋總工程量中扣減。支撐鋼筋:在措施筋表格中提取,總鋼筋量扣減。
65. 鋼筋連接:構造柱連接一般是綁扎,不採用機械連接或電渣壓力焊,提量時扣減掉
66. 牆柱樑交接玻纖網:用砌體牆鋼絲網片長度*0.3(外牆內外兩側,內牆內側,左右各貼寬150mm)
67. 防水:直接採用軟體中給的水平防水面積。
68. 屋面排水管:女兒牆底到室外水平地面。
69. 塊料樓梯面積=樓梯水平投影面積+豎向展開面積。S豎=樓梯總高*梯段寬
70. 天棚抹灰:加入樓梯水平投影面積。(裝修:樓梯水平投影面積=(梯段長度+休息平台長度)*樓梯凈寬*1.18*層數)(土建:樓梯水平投影面積=(梯段長度+休息平台長度+梯梁寬)*樓梯凈寬*1.18*層數)
71. 牆面抹灰:牆面抹灰分磚內牆和砌塊內牆(軟體繪圖中房心回填頂標高選擇層頂標高),牆面塗料一定有牆面抹灰,牆面瓷磚不用牆面一般抹灰。內牆面抹灰:S清=S定(不增加門窗洞側壁面積)外牆面抹灰:S清<=S定(清單不增加門窗洞側壁面積,定額增加門窗洞側壁面積,對應軟體中牆面塊料面積),內外牆面塗料:S塗同牆面塊料面積計算。
72. 樓梯扶手欄桿:梯段長度*1.18*梯段個數+彎頭長度(一般0.2)*彎頭個數+踏步寬度
73. 綜合腳手架:建築面積
74. 垂直運輸:根據工期定額查得
B. 砌體構造柱在廣聯達里怎麼繪制
砌體構造柱在廣聯達里繪制:先新建定義構造柱的屬性(截面寬、高、鋼筋信息);根據圖紙要求布置構造柱;點布置或者智能布置。
構造柱定義並進行布置,或用智能布置都是可以的,畫或用智能布置,關鍵是要正確就是了。構造柱與框架柱一樣需要定義再畫。智能布置是畫的一種方法。畫構造柱是根據結構圖和建築圖來畫的。
設置規范:
1、構造柱設置部位應符合下表要求。
2、外廊式和單面走廊式的多層房屋,應根據房屋增加一層的層數,再按下表要求設置構造柱,且單面走廊兩側的縱牆均應按外牆處理。
3、橫牆較少的房屋,應根據房屋增加一層的層數,再按下表要求設置構造柱。當橫牆較少的房屋為外廊式或單面走廊式時,同時要按條2款要求設置構造柱;但6度不超過四層、7度不超過三層和8度不超過二層時,應按增加二層的層數對待。
4、各層橫牆很少的房屋,應按增加二層的層數設置構造柱。
C. 加氣混凝土砌塊構造柱如何設置有窗洞時窗洞多大或者牆垛多大時該如何要設置有具體規范要求嗎在哪
下面來是一般要求:
砌塊用於鋼筋自混凝土結構中的填充牆,宜與柱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 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 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設2φ6拉結筋,當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及以下時,拉結筋伸入牆內的長度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應小於700mm;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沿牆全長貫通。
4 牆長大於5m時,牆頂與梁宜有拉結;牆長超過層高2倍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高超過4m時,牆體半高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牆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關於轉角處:
牆體轉角處和縱橫交接處宜沿牆高每隔500~600mm設拉結筋,其數量為每120mm牆厚不少於1φ6,埋入長度從牆的轉角或交接處算起,每邊不得小於1000mm。
具體看所在的地區,應該有規范。不過大同小異,構造做法不是那麼嚴格。
或者參考國家標准圖《06CG01--蒸壓輕質砂加氣混凝土(AAC)砌塊和板材結構構造》
D. 門洞口兩側鋼筋混凝土抱框配筋做法
一般是採用植筋處理的,下面可以植4根10的鋼筋,上面植4根10的鋼筋,滿足搭接長度與50cm取最大值,搭接部位至少設三道箍筋,兩邊一樣,然後就是支模,澆築砼。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好運!
E. 混凝土抱框做法
門窗洞口設置抱框柱,厚度100mm,配置2Φ12,拉鉤Φ6@200。當門窗洞口寬度<2100mm時,抱框柱鋼筋伸至過梁、圈樑及配筋帶內。
當門窗洞口寬度≥2100mm時抱框柱鋼筋伸至梁內或板內。構造柱其斷面為牆厚*200,構造柱與頂板上連接採用結構施工時預留φ12鋼筋與主筋搭接長度綁扎,構造柱與頂板下樑、板連接,採用結構施工時預留φ16鋼筋與主筋搭接長度綁扎。
構造柱應沿整個建築物高度對正上下貫通,層與層之間構造柱不應相互錯位。突出屋頂的樓梯間、電梯間、構造柱應伸至頂部,並與頂部圈樑、壓帶連接。構造柱混凝土保護層厚宜為20mm,且不應小於15mm。
混凝土砌塊砌體必須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在牆體砌築過程中設置構造柱拉結鋼筋,還必須砌成馬牙槎。從每層柱腳開始,先退後進,形成100mm寬,200mm高的凹凸槎口。柱牆之間採用2Φ6的拉結筋拉結,間距400/600mm。構造柱鋼筋綁完後,應先砌牆,後澆築混凝土。構造柱應有外露面。
模板支設前,必須對其鋼筋骨架進行隱蔽工程檢驗,將接槎處原混凝土表面砂漿軟弱層剔鑿處理,應將柱根處雜物清理干凈,並用壓力水沖洗干凈。構造柱模板支設時,要求構造柱兩側模板必須緊貼牆面,支撐牢固,嚴禁板縫漏漿。澆灌混凝土前,必須先將砌體與木模板澆水濕潤,
然後再澆入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50mm厚水泥砂漿,要求混凝土採用分層澆灌振搗,每層澆灌厚度≤400mm,確保每層凹型槎口的腋部混凝土振搗密實後,再澆注下一層混凝土,直至完成。
(5)抱框柱s型鋼筋如何畫擴展閱讀:
抱框是中國古建築木構件,緊貼木柱或隨枋、闌額等之木作構件,一般厚度與隨枋、闌額、地栿等相同,或略小於地栿,常作抹邊裝飾。
其作用一般為彌補門窗等製作安裝時產生的誤差,根據誤差大小,改變抱框的寬度,可以使門窗安裝緊湊得當;
其二,彌補木柱上下柱徑不同而產生的門洞或窗洞尺寸的不規整,達不到門窗的安裝效果;最後則是其具有較高的裝飾作用。
柱旁安裝窗扇用之立框,亦有抱柱之稱謂,宋式稱樽柱立頰,明清式稱為抱框。
抱框檢查加固、拆除、拆安、制安工程量按其施作長度以米計量。抱框檢查加固、拆除、拆安、制安定額以其施作規格。
(加固、拆除、拆安厚度分檔:10cm以內、10cm以外、14cm以內、16cm以內、20cm以內、24cm以內。
制安厚度分檔:6cm以內、7cm以內、8cm以內、9cm以內、10cm以內、11cm以內、12cm以內、13cm以內、14cm以內、15cm以內、16cm以內、17cm以內、18cm以內、19cm以內、21 cm以內、23cm以內)分別設項,
抱框檢查加固、拆除、拆安、制安按其施作規格及其長度,分別套用(明清)抱框(宋)榑柱立頰檢查加固、拆除、拆安、制安定額相應項目。
F. 11G圖集門窗洞口的抱框柱怎麼加
設計規范要求磚砌體長度超過3300MM必須設置構造柱(就是砌體鋼筋加固),門窗兩側必專須設置構造柱,牆屬中間必須設置構造柱,砌體相交處必須設置構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