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剪力牆垂直分布鋼筋有三排,如何設置
提問: 平平淡淡 地區:寧波 頭銜:工 頭 懸賞分:0 瀏覽數:463 外牆牆厚600,設置垂直三排鋼筋,規內格1B25@容100+1B20@100+1B10@200,在軟體中也這樣設置了,計算出來默認為鋼筋的數量為二排的數量。 問題補充: 是設置為(1)B25@100+(1)B20@200+(1)B10@200,可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不對,第一層是對的,第二層就只是二排的數量了,(1)B20@200+(1)B10@200當成內側的垂直分布筋了收藏舉報
Ⅱ 剪力牆垂直分布鋼筋有三排,如何設置
外牆牆厚600設置垂直來三排鋼源筋規格1b25@100+1b20@100+1b10@200軟體設置計算默認鋼筋數量二排數量
問題補充:
設置(1)b25@100+(1)b20@200+(1)b10@200,計算結第層第二層二排數量(1)b20@200+(1)b10@200內側垂直布筋收藏舉報
Ⅲ 地下室外牆三排鋼筋止水鋼板放在中間一排的外面還是裡面
應該是在裡面吧。地下室外牆施工縫處用的止水帶,不論是止水鋼板,還是橡回膠止水板,答是遇水膨脹止水條或是止水膠,施工時都是留置在底板上300的位置。
具體的見《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5.1.3條,牆體水平施工縫應留設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於300mm的牆體上。
另外在止水鋼板安裝時,在接頭處要求焊縫飽滿,接頭嚴密,不得有漏焊,透孔等缺陷,避免造成漏水。
止水板的具體規格、尺寸要求詳見設計圖紙。
Ⅳ 鋼筋工如何布置鋼筋
1、基礎底板鋼筋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隱蔽驗收;
2、 現澆框架鋼筋工藝流程:
(1) 柱鋼筋綁扎
套柱箍筋→搭接綁扎(焊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 剪力牆鋼筋綁扎
立2~4根豎筋→畫水平筋間距→綁定位橫筋→綁其餘橫豎筋
(3) 梁鋼筋綁扎
1)模內綁扎:
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2)模外綁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綁紮成型後再入模內):
畫箍筋間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在橫桿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4) 板鋼筋綁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5) 樓梯鋼筋綁扎
劃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
3、 剪力牆鋼筋工藝流程:
(1) 剪力牆鋼筋現場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理預留搭接筋→綁縱向筋→綁橫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2) 剪力牆採用預制焊接網片的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整預留搭接筋→臨時固定網片→綁紮根部鋼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Ⅳ 鋼筋排布中,二排筋和三排筋是怎麼規定的
二排筋:在混凝土梁中,位於上部第二排和下部第二排的縱向受力鋼筋。
三排回筋:同理,位答於上部第三排和下部第三排的縱向受力鋼筋。
鋼筋排布,即鋼筋安排布置。指的是鋼筋工程在施工中,詳細具體的鋼筋擺放、排列、定位、分布及綁扎。
事實上,鋼筋排布並不是那麼簡單和輕而易舉,雖然國家已經發布了若干有關鋼筋工程方面的規范與圖集,可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許多疑難問題一直爭論不休,沒能徹底解決,所以國家建築標准設計研究院在2006年出台了《06G901-1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圖集。這本圖集才是鋼筋工程關於鋼筋排布最有說服力的法規文件。
2008年,國家建築標准設計研究院又出台了一本《08G101-11.G101系列圖集施工常見問題答疑解惑》,到此為止,鋼筋排布在框架和剪力牆方面的所有困惑、疑難均已得到圓滿的解答。
Ⅵ 框架結構的梁圖中,很多樑上下都設計有三排縱向鋼筋。我該怎樣布置,特別是上部第三排的負
03G101圖集中有詳細的規定。二排筋長度到凈跨的1/3處;三排筋到凈跨的1/4處。
Ⅶ 剪力牆垂直分布鋼筋有三排,如何設置
外側兩排的水平筋在外側,中間一排任選。
Ⅷ 樑上部鋼筋是三排的問題
三排鋼筋間距跟你兩排的時候是一個道理,滿足鋼筋靜距即可,上部縱筋應該在腰筋上面。至於怎麼綁扎,一般可以橫跨一小段鋼筋夾在第一排和第二排縱筋的中間,也就是與縱筋垂直方向,長度與梁等寬即可。
4根25+2根22
3/3
這種寫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它會產生「多義性」,這是一些搞設計的人隨心所欲,03G101-1中用/將鋼筋分排的表示方法只適用於單一規格鋼筋,對於兩種以上規格的鋼筋的「分排」,則要在/的前後寫清楚具體鋼筋的規格和根數,例如:2根22+1根25/3根25。
這種情況需要同設計溝通來確定到底要怎麼排,如果你非要自己去排的話,也應該把粗鋼筋放在第一排,有利於加強梁截面的承載力,而不是其他同志說的把粗鋼筋放在第二排。要搞清楚對於下部縱筋,下面的是第一排,往上數依次是是第二排,跟上部縱筋剛好相反,叫法要規范。
Ⅸ 樑上部三排鋼筋,4/4/2,是兩肢箍,第二排中間的兩個鋼筋這么放的
第一排與第二排之間用直徑25的短鋼筋隔開(是為了保證兩排鋼筋之間的距離),將第二排的鋼筋用扎絲吊綁扎在第一排鋼筋上。
Ⅹ 廣聯達鋼筋抽樣GGJ2009中,剪力牆有3、4排鋼筋如何處理
軟體中默認的是兩排鋼筋,如(2)B12@200中括弧的2即為排數,如果是三排改為3即可,如果鋼筋直徑或間距不同時可以用加號連接,如(2)B12@200+(1)B10@200,需注意:「+」前是牆外側鋼筋,「+」後是牆內側鋼筋(前提是牆要順時針繪制)。
在11G101-1 P73中,剪力牆邊緣構件豎向鋼筋連接構造,無論是綁扎、機械連接、焊接,邊緣構件露出長度均為500。綁扎搭接長度為llE。適用於約束邊緣構件陰影部分和構造邊緣構件的縱向鋼筋。
在03G101中,邊緣構件豎向鋼筋綁扎連接時,露出長度為1.2LaE,其餘是500。綁扎搭接長度為1.2LaE。與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