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轉換層中支撐梁鋼筋應怎麼翻樣
基礎地梁鋼筋抄碰到支撐梁的立柱樁穿不過怎麼辦答:看題應是基礎圍護中的「支撐梁的立柱」穿不過,還是支撐梁的立柱「樁」穿不過?是後者要問清此「樁」是工程「樁」?還是為基礎圍護支撐梁下立柱而設的「樁」? 我的意見:1、若問中「多」了一個「樁」字。另澆築立柱或設兩根臨時鋼柱取而代之。 2、若是此柱下「樁」是工程「樁」!方法同上處理。 3、若是為基礎圍護支撐梁下立柱而設的「樁」。應預留基礎地梁鋼筋了,待基礎圍護不起作用或不會發生危險時,再安裝基礎地梁鋼筋、澆築混凝土。 4、若上法多行勿通,比如原支撐梁長8米,再增設10米支撐梁下設柱。把原支撐梁長8米下的柱打掉。供參考。周密些,注意安全。
❷ 要在混凝土橫梁(兩頭支撐)中加入鋼筋最適合的位置是哪裡
要在混凝土橫梁中加入鋼筋,最適合的位置是在彎矩最大處。混凝土梁抗壓強度大,抗彎強度不足,加入鋼筋就是為了解決抗彎強度不足,最合適的位置就是彎矩最大的地方,一般是兩頭支撐的中間位置。
❸ 500×1米的鋼筋混凝土梁下如何設置支撐
用墊塊啊,要是力度不夠用墊鐵,弄點下料的鋼筋焊起來
❹ 梁,柱,支撐分別採用哪種截面的鋼筋
樑柱受力一般用熱軋帶肋鋼筋,箍筋等構造鋼筋用光圓鋼筋。
❺ 基礎地梁鋼筋碰到支撐梁的立柱樁穿不過怎麼辦
基礎地梁鋼筋碰到支撐抄梁的立柱樁穿不過怎麼辦
答:看題應是基礎圍護中的「支撐梁的立柱」穿不過,還是支撐梁的立柱「樁」穿不過?是後者要問清此「樁」是工程「樁」?還是為基礎圍護支撐梁下立柱而設的「樁」?
我的意見:1、若問中「多」了一個「樁」字。另澆築立柱或設兩根臨時鋼柱取而代之。
2、若是此柱下「樁」是工程「樁」!方法同上處理。
3、若是為基礎圍護支撐梁下立柱而設的「樁」。應預留基礎地梁鋼筋了,待基礎圍護不起作用或不會發生危險時,再安裝基礎地梁鋼筋、澆築混凝土。
4、若上法多行勿通,比如原支撐梁長8米,再增設10米支撐梁下設柱。把原支撐梁長8米下的柱打掉。供參考。周密些,注意安全。
❻ 梁為什麼不能直接放地上要有支撐物
原因有兩個,一是受力要求,二是防止板撓度過大,影響使用。所有結構構件都必須滿足承載力和正常使用兩個條件。
懸挑梁是不用柱支撐的,其原理近似與杠桿原理相同,保證梁的平衡而不發生傾覆,這是需要驗算的,所以如果理解了這個道理,問題的答案也就找到了。
不是兩端都有支撐的,一端埋在或者澆築在支撐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撐物的梁,可為固定、簡支或自由段。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懸挑梁的構造
(1) 梁頂面的縱向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而且不少於兩根。鋼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且滿足以下要求: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梁截面高h≥800 mm時,可彎起60°;梁截面高較小時,可彎起30°;為了避免彎起鋼筋在彎轉處因其合力將混凝土壓碎,鋼筋在彎轉處應有一定的圓弧形,圓弧半徑一般不小於彎起鋼筋直徑的10倍。
(2) 彎起鋼筋應根據施工對鋼筋骨架的穩定和結構計算確定,當懸臂長度大於1.5 m時,無論計算是否需要,均要設置一排(從根部算起)彎起鋼筋。若懸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時,宜設置多排彎起鋼筋。
(3) 梁底部架立筋應不少於兩根,其直徑不小於12 mm。
❼ 支撐梁的麵筋和底筋的接頭如何設置
面積和低筋的接頭正常都要夠魔骨長度
❽ 支撐梁配筋大樣圖怎麼分辨底筋
如果你能上個相應的圖片,就能幫助到你。
一般來說,圖紙上樑的配筋詳圖,都是依照自然習慣繪制的。
就是一張圖圖簽在右或者右下角,放正後,梁的配筋圖就是實際梁鋼筋的上下關系。
❾ 中間有支柱的混凝土梁鋼筋怎樣用
鋼筋混凝土的梁中配的鋼筋有:受力筋(承受拉力);架立筋(組成梁配筋的骨架);箍筋(承受剪力);腰筋(構造鋼筋或抗扭鋼筋);吊筋(承受梁的某一點的集中荷載)
❿ 支撐梁相交處箍筋如何綁扎
1、圖抄片質量太差,看不清字襲,一根鋼筋分成了兩根!
2、設計人太懶,只畫出形狀,沒有標全尺寸;
3、只好藉助CAD上放出大樣來量取尺寸;
4、操作時應自己編號,以免混亂;
5、不要指望有什麼現成的規范條文,這種百年難遇幾回的事,圖集上都沒有,別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