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如何計算樑上板筋上部鋼筋的長度

如何計算樑上板筋上部鋼筋的長度

發布時間:2021-01-26 18:39:14

① 請問板的上部受力筋長度從梁外皮計算還是從梁中部算起那本圖集有規定

板上部受力筋長度是指雙層雙向中的上層縱向鋼筋還是支座上部非貫通筋?
板支座上部非貫通筋長度從支座中線計算。04G101-4第6也右上

② 梁的附加筋長度如何算

附加筋長度的確定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10章第1節。
第10.1.3條 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採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正彎矩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應覆蓋負彎矩圖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第10.1.4條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h≤150mm時,不宜大於200mm;當板厚h>150mm時,不宜大於1.5h,且不宜大於250mm。

第10.1.5條 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5d,d為下部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第10.1.6條 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梁邊算起每邊不宜小於板計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

第10.1.7條 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築或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現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牆整體澆築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雙向板中不宜小於板短跨方向計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處該鋼筋應沿兩個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狀布置;當柱角或牆的陽角突出到板內且尺寸較大時,亦應沿柱邊或牆陽角邊布置構造鋼筋,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應從柱邊或牆邊算起。上述上部構造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梁內、牆內或柱內;
2嵌固在砌體牆內的現澆混凝土板,其上部與板邊垂直的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牆邊算起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七分之一;在兩邊嵌固於牆內的板角部分,應配置雙向上部構造鋼筋,該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牆邊算起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該方向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可根據經驗適當減少。

第10.1.8條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鋼筋外,尚應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且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50mm,直徑不宜小於6mm;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註: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限制。

第10.1.9條 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③ 樑上的負彎矩筋長度怎麼簡單計算啊

1、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2、為抵抗負彎矩專而設置的鋼筋就叫負屬彎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簡稱為"負筋",一般來說,常碰到的負彎矩筋有兩種,一種是樓板與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樓板"生根"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在樓板受力的影響下,應該是梁面受力,對樓板來說,這就是負彎矩筋,一般長度為跨過梁面1米左右;另一種就是梁的支座處,因為梁支端兩端受向下的剪力,在梁支座處,存在負彎矩,這是一個關鍵部位,常按錨固要求放一定的負筋,在工地施工當中,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嚴格的檢查要點,它一定不能少,因為它太重要了。

④ 框架樑上部出現三層鋼筋第三層鋼筋長度如何計算

非通長鋼筋的截斷點,應位於負彎矩對應的受拉區外。

  1. 當V不太於0.7ƒtbh0時,應延伸至回按正截面受彎承載答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不小於20d處截斷,且從該鋼筋強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長度不應小於1.2La;

  2. 當V太於0.7ƒtbh0時,應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不小於h0且不小於20d處截斷,且從該鋼筋強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長度不應小於1.2La與h0之和;

  3. 若按上述1、2條款確定的截斷點仍位於負彎矩對應的受拉區內,則應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不小於1.3h0且不小於20d處截斷,且從該鋼筋強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長度不應小於1.2La與1.7La之和。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⑤ 附加筋怎樣計算鋼筋長度

附加筋長度的確定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10章第1節。
第10.1.3條 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採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正彎矩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應覆蓋負彎矩圖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第10.1.4條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h≤150mm時,不宜大於200mm;當板厚h>150mm時,不宜大於1.5h,且不宜大於250mm。

第10.1.5條 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5d,d為下部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第10.1.6條 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梁邊算起每邊不宜小於板計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

第10.1.7條 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築或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現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牆整體澆築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雙向板中不宜小於板短跨方向計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處該鋼筋應沿兩個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狀布置;當柱角或牆的陽角突出到板內且尺寸較大時,亦應沿柱邊或牆陽角邊布置構造鋼筋,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應從柱邊或牆邊算起。上述上部構造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梁內、牆內或柱內;
2嵌固在砌體牆內的現澆混凝土板,其上部與板邊垂直的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牆邊算起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七分之一;在兩邊嵌固於牆內的板角部分,應配置雙向上部構造鋼筋,該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牆邊算起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該方向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構造鋼筋,可根據經驗適當減少。

第10.1.8條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鋼筋外,尚應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且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50mm,直徑不宜小於6mm;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註: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限制。

第10.1.9條 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⑥ 樑上部通長筋長度計算,急求在線等

凈長就是兩根柱子之間的凈距(兩根柱子內邊到內邊的距離),不含柱寬的
錨固長度基回本上是能直錨就答直錨,不能直錨的時候彎錨。。。錨固長度就是你從柱子邊錨入柱子的長度,這個你查圖集,根據鋼筋級別和混凝土等級還有抗震等級算長度的
搭接的話也是看圖集規定的長度,比如你兩根1米的鋼筋搭接,端部與端部連接的位置節點兩邊各加長半個搭接長度就是一個搭接長度了
搭接肯定是要加到鋼筋長度裡面啊

⑦ 板上部扣筋長度從梁中算還是梁邊算,要有依據。

一般情況下,圖紙中已經表明從梁邊起算或從梁中起算,若無相關文字,可要求設計單位補充說明。

⑧ 板筋怎麼計算

板筋計算公式:不規則板面積為S 正方形邊長為b,b=根號S 鋼筋間距專為a,鋼筋單向布筋屬根數為n=b/a 鋼筋直徑為d,鋼筋總長度L=b(2n+1)+lm 當鋼筋直徑為ф6-ф10時,板兩端頭鋼筋的增加長度lm按下式計算,簡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

板筋優化

有效的板筋優化不僅可以合理地組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材料潛能,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單機容量增大引發的負面效應。

此外,對比相同容量、同期開發的國內外水電機組可以發現,國內獨立設計的機組較厚重,國外設計的機組(如日立/馬卡古瓦,CE/清江)相對較輕薄。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國外對機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8)如何計算樑上板筋上部鋼筋的長度擴展閱讀

鋼筋的類型:

1、分布筋:一般用於板內,與板內受力鋼筋垂直。

2、構造鋼筋:因構件在構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裝過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鋼筋。

3、彎起鋼筋:主要在構件端部起著抗剪的作用。

4、拉結鋼筋:是構造上為了滿足連接構件間穩定性需要而增設的鋼筋。



⑨ 樑上部鋼筋長度怎麼算

上部鋼筋演算法
梁長-保護層*2+15*d*2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計算樑上板筋上部鋼筋的長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箍彎頭怎麼套定額 瀏覽:45
濰坊鋁合金景觀護欄哪裡有 瀏覽:229
板面鋼筋b和t表示什麼 瀏覽:542
不銹鋼鍋底部的黑色物質是什麼 瀏覽:255
模具的粗糙度應該多少 瀏覽:246
2507不銹鋼怎麼提高硬度 瀏覽:692
焊接眼痛皮膚也痛怎麼辦 瀏覽:154
銼合金有哪些 瀏覽:964
15的一件焊管多少根 瀏覽:289
福建實心磚模具怎麼樣 瀏覽:285
怎麼清潔模具沖頭表面殘膠 瀏覽:340
建築施工用什麼模具 瀏覽:375
鋼材出口墨西哥需要什麼認證 瀏覽:151
小口徑螺旋焊管規格表 瀏覽:763
生產鋼管用什麼原材料 瀏覽:869
什麼叫鋼材買賣貼息 瀏覽:60
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怎麼樣 瀏覽:520
模具里的膠怎麼去掉 瀏覽:807
如何打開鋁合金密碼鎖 瀏覽:199
鋼鐵費是怎麼打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