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基礎梁的上部鋼筋是拉通的還是斷開的
拉梁的上部鋼筋一般是不斷開的,因為這個梁所承受的力有可能是拉力,也有可能是壓力。
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框架梁下部受拉,上部受壓
⑵ 樓板正筋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拉通
樓板正筋拉通只可能出現在雙層配筋的情況,麵筋接頭區域在凈跨的中回間1/3段內,可以根據材料原答有長度搭配,可拉通就拉通,做到既符合要求,有節約材料就行。
正筋就是正彎矩筋,簡單的說,就是對於受彎構件來說,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鋼筋,對於連續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負筋一般在支座處(上部受拉)。
⑶ 梁下部鋼筋一般都不拉通嗎
梁下部鋼筋基本都是拉通的,分離式配筋已經好多年不用了。
⑷ 梁底筋什麼時候拉通算,什麼時候一跨一次錨固
多跨連續次梁的底筋應該『能通則通』,不能拉通時才安排錨固進主梁。這是101答疑里主張的配筋原則,沒有必要以每跨分段為准。梁的鋼筋是用閃光對焊連接的,只要接頭不放在跨中就行。
⑸ 梁的拉通鋼筋和架立筋有什麼區別
架立筋是指來梁內起架立作用的鋼自筋。架立筋主要功能是當樑上部縱筋的根數少於箍筋上部的轉角數目時,使箍筋的角部設有支撐。所以架立筋就是將箍筋架立起來的縱向構造鋼筋。
梁的拉通鋼筋是平法中所指通長鋼筋(上部角筋)當雙肢箍時,他在梁中也起到了架立作用。
架立筋可通長或非通長筋。非通長筋筋與支座負彎鋼筋連接,位置在兩角筋之間,從理論上講是不受力的,為箍筋而設置的(支座負彎鋼筋與非通長筋連接,實際也拉通了)。
⑹ 梁中的鋼筋都有些什麼鋼筋具體的名字是什麼比如說通長筋。
一般來說,鋼筋混抄凝土梁結構內有:
縱向的面層鋼筋,縱向的底層鋼筋;中間部位的腰筋;橫向構造的箍筋及拉筋;有時,為了改善梁斜截面的抗剪能力,將梁部分底層的縱向筋在進入梁的剪應力分布區後,向上彎起,我們通常稱之為彎起筋。
麵筋,底筋,在梁內,均稱為受力筋;根據梁結構的不同,分別抵抗拉應力或壓應力;
腰筋更多的作用是維系鋼筋骨架的整體穩定,也有抗扭的作用。一般稱之為架立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剪應力,有時也稱之為抗剪箍筋;
通長筋,是說從梁的一端通到另一端,中間無斷開,或搭接的完整的縱向筋。
⑺ 框架梁遇到剪力牆鋼筋需要拉通嗎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8.2.2條規定:
與剪力牆重合的框架梁可保留,
亦可做成寬專度與牆厚相同的暗梁屬,暗梁截面高度可取牆厚的2倍或與該榀框架梁截面等高,暗梁的配筋可按構造配置且應符合一般框架梁相應抗震等級的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是需要拉通的。只是拉通的鋼筋不一樣。方式不同。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本規程主要技術內容是:
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3、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4、荷載和地震作用;
5、結構計算分析;
6、框架結構設計;
7、剪力牆結構設計;
8、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
9、筒體結構設計;
10、復雜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11、混合結構設計;
12、地下室和基礎設計;
13、高層建築結構施工。
本規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原《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同時廢止。最新版本為JGJ3—2010。
⑻ 板上部鋼筋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拉通
板過厚時也需要上部筋拉通,即所謂的雙層雙向。好多東西規范不一定全告訴你,你可以看混凝土設計手冊、混凝土構造手冊等書,或者構造圖集、標准節點等等,都對設計有很大幫助的
⑼ 框架梁怎麼分辨上下部鋼筋拉通
你說的拉通,不知說的是一跨拉通還是多跨拉通。一跨不存在拉通不拉通的問題,只有專多跨梁才存在拉通屬的說法。在03G101-1解釋中講到梁的下部鋼筋在支坐處應該斷開,兩端滿足錨固長度,而梁的上部鋼筋在支坐處應按照能通則通的原則慣通。
你找一本03G101-1仔細的看一下就清楚了。
⑽ 地梁的上部鋼筋是拉通的還是斷開的
地梁的上來部鋼筋源是拉通的還是斷開的是不一定的,一般都是拉通的。因為這個梁所承受的力有可能是拉力,也有可能是壓力。
一般都是屬於架立鋼筋, 一般都是比支座鋼筋小, 支座鋼筋在1/3處斷開, 然後再接兩根或幾根架立鋼筋, 架立鋼筋一般都用 12的, 但有時候跨度比較小, 支座鋼筋就直接貫通過去了, 因為跨度小的時候, 貫通過去比較省, 總之樑上部通長都是有鋼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