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米和15米的電線桿架設的時候需要埋多少米
10米桿普通土埋深1.7m,硬土1.6m,石質1.6m。
15米桿普通土埋深2.3m,硬土2.2m,石質2.2m。
早期的各種電線桿,都是從木桿起步的,甚至包括電壓等級不是太高的高壓線電桿。 後來由於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的發展,和技術上的要求,這兩種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桿,而且適用的木材逐步稀缺。
電桿按其材質可分為木桿、金屬桿和水泥桿。
電桿的結構型式 電桿按其在線路中的作用和地位,可分為六種結構型式:
①直線桿(又叫中間桿);
②耐張桿(又叫承力桿);
③轉角桿;
④終端桿;
⑤跨越桿;
⑥分支桿 。
2. 15米鋼管桿挖多少米基礎15米鋼管桿基礎挖多少米
摘要 一般做15米鋼桿基礎分為倆種做法:
3. 管道埋深與埋設深度
(1)非冰凍抄地區的管道埋深襲,主要由外部負荷載,管材強度及管道交叉等因素決定,一般不小於0.7米。
(2)冰凍地區管道的管頂埋深除決定於上述因素外,還要考慮土壤的冰凍深度。埋設深度的確定應通過管道熱力計算,一般應距凍結深度以下0.2米。
(3)為保證非金屬管管體不因動荷載的沖擊破壞而降低強度,其管頂覆土深度不應少於1.0~1.2米。
4. 1根10米的水泥電線桿,埋深應該是多少米
8.0米電桿埋深1.5m;9.0米埋深1.6m;10.0米—1.7m;11.0米—1.8m;12.0米—1.9m;13.0米—2.0m;15.0米—2.3m。電桿需要卡盤固定時,上卡盤的埋深要求是電桿埋深的1/3處。
5. 如何確定電桿的埋設深度
各型電桿應按下列荷載條件進行計算:1最大風速、無冰、未斷線。2覆冰、相應風速、未斷線。3最低氣溫、無冰、無風、未斷線(適用於轉角桿和終端桿)。各桿塔均應按以下3種風向計算桿身、導線的風荷載:1風向與線路方向相垂直(轉角桿應按轉角等分線方向)。2風向與線路方向的夾角成60°或45°。3風向與線路方向相同。風向與線路方向在各種角度情況下,桿塔、導線的風荷載,其垂直線路方向分皿和順線路方向分量,應符合GB 50061的規定。桿塔的風振系數β,當桿塔高度為30m以下時取1.0。風荷載檔距系數α,應按下列規定取值:1風速20m/s以下,α=1.0。2風速(20~29)m/s,α=0.85。3風速(30~34)m/s,α=0.75。4 風速35m/s及以上,α=0.7。配電線路的鋼筋混凝土電桿,應採用定型產品。電桿構造的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配電線路採用的橫擔應按受力情況進行強度計算,選用應規格化。採用鋼材橫擔時,其規格不應小於:∠63mm×∠63mm×6mm。鋼材的橫擔及附件應熱鍍鋅。拉線應根據電桿的受力情況裝設。拉線與電桿的夾角宜採用45°。當受地形限制可適當減小,且不應小於30°。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線,對路邊緣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6m。拉線柱的傾斜角宜採用10°~20°。跨越電車行車線的水平拉線,對路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9m。拉線應採用鍍鋅鋼絞線,其截面應按受力情況計算確定,且不應小於25mm2。空曠地區配電線路連續直線桿超過10基時,宜裝設防風拉線。鋼筋混凝土電桿,當設置拉線絕緣子時,在斷拉線情況下拉線絕緣子距地面處不應小於2.5m,地面范圍的拉線應設置保護套。拉線棒的直徑應根據計算確定,且不應小於16mm。拉線棒應熱鍍鋅。腐蝕地區拉線棒直徑應適當加大2mm~4mm或採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電桿基礎應結合當地的運行經驗、材料來源、地質情況等條件進行設計。電桿埋設深度應計算確定。 多迴路的配電線路驗算電桿基礎底面壓應力、抗拔穩定、傾覆穩定時,應符合GB50061的規定。多迴路的配電線路驗算電桿基礎底面壓應力、抗拔穩定、傾覆穩定時,應符合GB50061的規定。現澆基礎的混凝土強度不宜低於C15級,預制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20級。採用岩石製做的底盤、卡盤、拉線盤應選擇結構完整、質地堅硬的石料(如花崗岩等),且應進行試驗和鑒定。配電線路採用鋼管桿時,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定。
6. 12米電力線桿埋深是多少
標准:2m
計算公式:埋深=桿長(m)×1/10+0.7m
規范:要求不得小於電線桿長度的1/10+0.6
7. 15米桿埋深多少
電線桿的埋深是有標准要求的,15米桿普通土埋深2.3m,硬土2.2m,石質2.2m。
電桿埋深嚴格按照規范執行。桿路建設電桿埋深不夠及鬆土地段,需裝設卡盤;在土質松軟處角深大於5m旦魚桿、終端桿、分線桿、跨越桿、長桿檔桿的桿底均應加墊底盤。
上述電桿在石質土及堅石地帶可不裝卡盤、底盤或固根橫木。河灘及塘邊桿根缺土的電桿,應做護墩保護。在路邊易被車輛碰撞的地方立桿,應加設護桿樁,加高為40-50cm。
(7)怎麼知道鋼管桿埋深多少米擴展閱讀:
電線桿製作工藝
水泥電線桿分為預應力和非預應力電線桿兩種。
工藝流程:
◆ 鋼筋加工和鋼筋籠製作:鋼筋冷拔,切斷,彎曲和綁扎
◆混凝土配料、攪拌系統:混凝土配料與攪拌
◆ 電線桿成型:離心發成型圓形電桿(需要離心機、模具和布料機等設備),或震動成型其它類型電桿(需要布料機、震動台、模具等設備)
◆ 蒸汽養護:新成型電桿帶摸靜停一段時間,進入蒸汽養護室,養護幾小時
◆ 脫模和養護:電桿帶模出養護室,脫模,清模,脫模的電桿繼續保濕或泡水養護一段時間
模具的投資較大,生產效率決定於模具周轉率。
生產水泥電線桿是在一定轉速(產生足夠的離心力,使水泥料形成中間空的電線桿)的鋼模中用蒸汽養護而成。鋼模是兩個半模合成的,以便加料與取出成品。
因此在成形之前需要對電線桿鋼筋骨架(鋼筋籠)的製作與符合比例要求的水泥料漿(水泥+石子+砂+水)的混合攪拌,因此其生產製作原理是簡單的,但需要一定的吊運設備、場地及一定的機械設備。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電線桿
8. 14米、18米方桿的埋深分別是多少怎麼算的
宜為桿長的1/10+0.7米
所以14米、18米埋深分別是2.1米和2.5米
9. 電桿埋深的標準是什麼
(1)電桿高度是根據橫擔安裝位置、電桿埋深、導線弧垂和導線對地面的垂直距回離而定答。
公式如下:
電桿總長(高度)=橫擔至桿頂距離+導線弧垂+導線對地面垂直距離+電桿埋入深度
(2)電桿的埋深應根據電桿的材料、高度、承力和當地的土質情況而定。一般15m以下電桿,埋深可按桿長的1/6計算,但最少不得小於1.5m,設有穩定拉線的跨越電桿和承力桿,埋深可按規定適當減少,但埋設在土質松軟地區的電桿如無固定措施,應酌情增加埋深。一般電桿埋深見表7-6。
表7-6電桿埋設深度表(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