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的實際重量和實際重量有多少差
鋼筋來的理論重量和實際重源量的差別:
規范有規定:
對於帶肋鋼筋,公稱直徑6-12nn 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7%。
公稱直徑14-20nn 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5%。
公稱直徑22-50nn 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4%。
② 鋼板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差異大嗎
鋼板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差異還是很大的,通常情況下,鋼材的理論重量會比較大。
根據國標GB/T709-2006
《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的相關規定,鋼板厚度允差分為N類、A類、B類、C類。我們用6mm厚、寬度為1500mm的鋼板舉例:
N類:厚度偏差+0.50mm、-0.50mm;
A類:厚度偏差+0.65mm
、-0.35mm;
B類:厚度偏差+0.70mm、-0.30mm;
C類:厚度偏差+1.00mm、-0mm;
看上述標准要求,鋼板可能會出現厚度厚的情況,但實際中絕不會出現,除非有特別要求。
買鋼板,不提任何要求的話,買是厚度薄的,而且是N類的(或者比N類還薄的),按照N類厚度薄0.5mm計算,每噸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相差83kg,如果再差一點,薄0.6mm,那就差了100kg啊,而且還是國標合格品。就是說,買6mm板,實際買回的是5.4mm-5.5mm的板。
基於上述原因,大部分采購人員在購買鋼板時會說明和強調鋼板厚度偏差,然後按公斤為單位進行價格確認,鋼板到貨後,稱重量,以實際到貨重量結算。
(2)鋼材理論跟實際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鋼板牌號的首部用數字標明碳含量。規定結構鋼以萬分之一為單位的數字(兩位數)、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數字(一位數)來表示碳含量,而工具鋼的碳含量超過1%時,碳含量不標出。
在表明碳含量數字之後,用元素的化學符號表明鋼中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由其後面的數字標明,平均含量少於1.5%時不標數,
平均含量為1.5%~2.49%、2.5%~3.49%……時,相應地標以2、3……
16Mn是我國低合金高強鋼中用量最廣泛最多、產量最大的鋼種。使用狀態的組織為細晶粒的鐵素體—珠光體,強度比普通碳素結構鋼Q235高約20%~30%,耐大氣腐蝕性能高20%~38%。
15MnVN
中等級別強度鋼中使用最多的鋼種。強度較高,且韌性、焊接性及低溫韌性也較好,被廣泛用於製造橋梁、鍋爐、船舶等大型結構。薄板的寬度為500~1500毫米;厚的寬度為600~3000毫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板
③ 鋼筋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最大差多少
螺紋鋼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相差百分比
6~12的是正負7
14~20是正負5
22~50是正負4
螺紋鋼是熱軋帶肋鋼筋的俗稱。 普通熱軋鋼筋其牌號由HRB和牌號的屈服點最小值構成。H、R、B分別為熱軋(Hotrolled)、帶肋(Ribbed)、鋼筋(Bars)三個詞的英文首位字母。熱軋帶肋鋼筋分二級HRB335(老牌號為20MnSi)、三級HRB400(老牌號為20MnSiV、20MnSiNb、20Mnti)、四級HRB500三個牌號。
螺紋鋼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是以幾何形狀分類,根據橫肋的截面形狀及肋的間距不同進行分類或分型,如英國標准(BS4449)中,將螺紋鋼分為 Ⅰ型、Ⅱ 型。這種分類方式主要反應螺紋鋼的握緊性能。二是以性能分類(級),例如我國現行執行標准,螺紋鋼為(G B1499.2-2007)線材為1499.1-2008)中,按強度級別(屈服點/抗拉強度)將螺紋鋼分為3個等級;日本工業標准(JI SG3112) 中,按綜合性能將螺紋鋼分為5個種類;英國標准(BS4461)中,也規定了螺紋鋼性能試驗的若乾等級。此外還可按用途對螺紋鋼進行分類,如分為鋼筋混凝土用普通鋼筋及予應力鋼筋 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等。
螺紋鋼廣泛用於房屋、橋梁、道路等土建工程建設。大到高速公路、鐵路、橋梁、涵洞、隧道、防洪、水壩等公用設施,小到房屋建築的基礎、梁、柱、牆、板,螺紋鋼都是不可或缺的結構材料。隨著我國城鎮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的蓬勃發展對螺紋鋼的需求強烈。
④ 鋼筋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差多少
各廠的負差控制不盡相同,有的廠鋼筋的實際尺寸靠近尺寸下限,有的廠是在中線。
所以無法確定鋼筋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差多少。
大致經驗:
好點的廠一般實際重量低於理論重量,大概低0.5%以內;
差一點的就不好說了,可能波動比較大。
⑤ 鋼筋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多少差距
規范有規定:
對於帶肋鋼筋,公稱直徑6-12nn 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7%。公稱直徑14-20nn 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5%。公稱直徑22-50nn 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4%。
⑥ 國標鋼筋理論重量誤差值規定是多少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中規定:
6~12mm,實際重量與理內論重量的容偏差為正負7%;
14~20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5%;
22~50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4%。
(6)鋼材理論跟實際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直徑≥18的鋼筋優先採用機械接長,套筒擠壓連接技術,其餘鋼筋接長,水平筋採用對焊與電弧焊,豎向筋優先採用電渣壓力焊。大於Φ25豎向鋼筋採用套筒擠壓連接。
⑦ 國標鋼筋理論重量誤差值規定是多少
鋼筋抄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中規定:
6~12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7%;
14~20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5%;
22~50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4%。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中規定
⑧ h型鋼理論重量和實際過磅重量誤差有多少
型鋼理論重量和實際過磅重量誤差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規范,
比如焊接H型鋼應當符合GB/T 33814-2017,
也就是+/-6%或+/-4%,
詳細參見這個標準的第5.3條。
⑨ 如何計算鋼材理重與實際重量的偏差百分比
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²
圓鋼、線材、鋼絲W=0.00617×直徑²
鋼管W=0.02466×壁厚(外徑--內徑)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9)鋼材理論跟實際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普通鋼材多以板帶、型材和線材形式供應。普通鋼材是工業上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廣泛地用於建築結構、橋梁構件、船體結構、交通運輸、機械製造、農業、輕紡、國防工業、金屬製品、食品工業、家用電器等國民經濟各個部門。
這類鋼材塑性好,金屬的變形抗力低,生產中能量消耗少,質量易於控制,工藝簡單(基本工序只有加熱、軋制和冷卻三個階段),一般不經熱處理直接使用,最早實現了生產的大型化、連續化、自動化、高速化,生產成本低廉。
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
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
如今,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築業、製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
⑩ 請問一下鋼材理論重量與實際過磅差異會有多少%
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差異,也就是檢斤誤差,靜態地中衡誤差允許千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