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軍艦上用的那種鋼是什麼鋼,無磁的聽說叫什麼
這么說吧。由於各種潛艇的性能差很遠,所以潛艇用鋼質量的跨度很大,較差的潛艇鋼達不到航母用鋼的要求,但最好的潛艇鋼則比航母用鋼還要強悍。
普通的常規潛艇,屈服強度300多MPA就夠了,最先進的核潛艇用鋼,強度已經接近甚至達到1000MPA。
航母飛行甲板用鋼,取決於艦載機的重量(越重著艦時沖擊力越大)。中型的像法國的戴高樂級航母,甲板用的是550MPA的HY-80鋼。而美國的尼米茲級大型航母,現在甲板用的是690MPA的HY-100鋼。
這兩種鋼潛艇上也用,所以能讓我們很容易地做個比較。HY-80是德國209級常規潛艇上用的,HY-100則是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用的。法國最新的「凱旋」級核潛艇耐壓殼體用980MPA的HLES100鋼,而美國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用的是890MPA的HY-130鋼。
這是因為航母畢竟體積大,畢竟多少可以用厚度和結構來彌補點強度的不足,但潛艇每一噸重量都是珍貴的,全憑鋼的質量來決定潛深。平面的航母甲板也比潛艇大弧度的耐壓殼容易加工。所以潛艇用鋼的技術水平和製造難度還是比航母稍大些。
有人說航母甲板鋼強度非得達到850MPA以上。我覺得這個太絕對了,難道戴高樂號和尼米茲級都是擺設?參考美法的用鋼標准,我們如建造大小介於兩者之間的7萬噸級航母,應該700多MPA就夠用了。
可見,現代常規潛艇耐壓殼用鋼的技術水平跟中型航母甲板用鋼差不多,而普通核潛艇用鋼跟大型航母甲板鋼差不多,但最先進的核潛艇用鋼比航母還要強,所以美國人拿最頂級的HY-130鋼做核潛艇,而略「次一等」的HY-100鋼作航母甲板。
中國現在有這種鋼,即我們現在核潛艇用的785MPA的093鋼。這種鋼作為核潛艇用鋼,顯然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是有差距的,使我們的核潛艇潛深不及人家,但用作航母甲板鋼還是可以的。但我們常規潛艇用的039鋼只有390MPA,這個肯定是不能作航母鋼的。
中國一直沒造航母,主要還是戰略決策方面的考慮,而不是技術問題。即使技術方面,鋼現在已經不是瓶頸,其它系統的麻煩更大些。沒好鋼肯定造不出航母,但無航母並不意味著肯定是鋼不好。日本已經有了1000MPA級的NS110鋼,不也沒造出真正的航母嘛,我們不能反推說,日本的鋼質量差。
很多軍艦定期都會做消磁保養。。。。。。
㈡ 軍艦用鋼板的代號是什麼
國外軍艦用的鋼板代號在下圖中有。
我國軍艦具體用鋼情況披露不詳細,只知道常用的鋼材代號是945鋼、907A鋼(054型)、945鋼、921A鋼、093鋼(潛艇)、B903鋼(053型上層用鋼)、908鋼。
㈢ 造軍艦用多厚的鋼材
船體採用潛艇耐壓板,板厚達22~28 mm;船體板水下部分了防魚雷與潛艇導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3 mm。也有製成雙層或3 層船體的。
建造1 艘大型航空母艦需要鋼板品種規格繁多,一般鋼種分船體板、裝甲板及結構板3 大類。
2.1 船體用鋼板
船體用潛艇耐壓板,屈服強度通常為450 MPa和550 MPa。450 MPa 板經正火交貨,而550 MPa 板需調質交貨,板厚達22~28 mm。採用高強鋼板可以減輕船體重量,且增加抗彈能力。船體板水下部分為了防魚雷與潛艇導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3 mm。也有製成雙層或三層船體,當外層板受到破損時,內層船體功能尚在,不致沉歿而沒有戰鬥力。
2.2 裝甲用鋼板
裝甲板多用於防霧和核心部位,如司令台是全艦的指揮部,用裝甲板保護,也是航空母艦用板最厚部分,最厚達330 mm 的裝甲板,性能類似於坦克板。再如核能或柴油機房受到了破壞後即失去航行能力,因此也需要用裝甲板附加保護,還有炮台和上述掛甲都用防彈裝甲板。
2.3 結構用鋼板
結構板主要用於飛機跑道、隔倉及船體結構等,一般飛機跑道用鋼板厚度為40~50 mm,要求不平度達5 mm/m 以下,不然會影響飛機升降的質量,而且板面越大越好,盡量減少焊縫。結構板要求高強度,減小鋼板厚度,使船體總重量減輕。航母用的鋼材特別是飛行甲板用鋼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於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潛艇。民用船隻一般只需要強度為250 MPa 的材料即可,普通軍用船隻也就是300 MPa 以下,而且近年來,成本控制的進一步要求,一般軍艦採用民用標準的很多,材料要求進一步降低,甚至出現了使用鋁材建造上層,但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卻是各國均沒下降過。
㈣ 航母用鋼標准
合金鋼,合金鋼也叫特種鋼。在碳素鋼里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回結構發生變化,從答而使鋼具有各種不同的特殊性能,如強度、硬度大,可塑性、韌性好,耐磨,耐腐蝕,以及其他許多優良性能。下面是一些特種鋼的性能和用途:
1.鎢鋼、錳鋼:硬度很大,製造金屬加工工具、拖拉機履帶和車軸等。
2.錳硅鋼:韌性特別強,製造彈簧片、彈簧圈等。
3.鉬鋼:抗高溫 製造飛機的曲軸、特別硬的工具等。
4.鎢鉻鋼:硬度大,韌性很強 做機床刀具和模具等。
5.鎳鉻鋼(不銹鋼):抗腐蝕性能強,不易氧化 製造化工生產上的耐酸塔、醫療器械和日常用品等。 中國目前沒有造航母特種鋼的能力,需要進口,我國已從俄羅斯進口100噸ZF100特種鋼,好像是這名,記不清了,特種鋼要求抗風浪達到12級以上,能保證航母的高速逆風行駛。
㈤ 現代驅逐艦的鋼板多厚
在英阿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的空軍曾經幾次用炸彈擊中英國的軍艦,但非常可惜,炸彈都沒有爆炸。如果這幾顆炸彈爆炸,炸沉幾艘英國的驅逐艦,當年那場戰爭的結局可能會有所不同。即便是不影響最終的勝負,多沉幾艘驅逐艦,也足夠英軍肉疼的了。
炸彈為什麼沒爆炸呢?戰後調查,是阿軍炸彈引信設置出了問題。
這裡面最2的就是美國的朱姆沃爾特,它那個導彈是順著船體一圈排列的。不是像其他驅逐艦那樣,在艦體的中部,跟艦體的外圍還有一段距離。朱姆沃爾特,船體鋼板的後面直接就是導彈。不要說反艦導彈了,就是被人才近距離拿機槍掃一下,都可能放煙花。
㈥ 航母用的鋼材是什麼
航母所用的鋼材是高強度大寬厚鋼材。這種鋼板指標是隱形的,而且要拒磁,高韌性,抗低溫(-c38度)鋼板的屈服強度為80——160ksi,高斷裂韌性、耐高溫不變形、抗腐蝕防彈的特性。
以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例,其飛行甲板面積達1.82萬平方米,相當於3個足球場,主要由50毫米厚的HSLA-80鋼板組成。
航母鋼材的要求:
首先,要求飛行甲板能夠承受重達20~30噸的艦載機起飛和降落過程中的強烈沖擊和高摩擦力。其次,還要承受噴氣式飛機高達幾千度的火舌的烘烤。
還有,飛行甲板的厚度不能太厚,一般是40~50毫米,且要求不平度在5毫米/米以下,否則會影響飛機升降的質量。
特別是,拼焊飛行甲板的鋼板板面要越大越好,以盡量減少焊縫增加強度。鋼板厚度要較小,以減輕船體重量,增加航速,降低重心,更加平穩,還要有足夠的防彈能力。
(6)驅逐艦用什麼樣的鋼材擴展閱讀
高強度合金鋼:
高合金中碳Ni-Co(9Ni-4Co-××)型超高強度鋼,是在具有高韌性、低脆性轉變溫度的9%Ni型低溫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9%Ni鋼中添加鈷是為了提高鋼的Ms(馬氏體轉變)溫度,減少鋼中的殘余奧氏體,同時,鈷在鎳鋼中起固溶強化作用。
還通過加鈷來獲得鋼的自回火特性,從而使這類鋼具有優良的焊接性能。碳在這類鋼中起強化作用。鋼中還含有少量鉻和鉬,以便在回火時產生彌散強化效應。主要牌號有HP9-4-25,HP9-4-30,HP9-4-45以及改型的AF1410(0.16%C-10%Ni-14%Co-1%Mo-2%Cr-0.05%V)等。
這類鋼綜合力學性能高。抗應力腐蝕性好,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和焊接性能,廣泛用於航空、航天和潛艇殼體等產品上。
㈦ 軍艦和飛機主要用什麼鋼材也就是用量最大的。
鋼材的細分品種上千種都有,總的來說,包括碳素鋼(普通鋼材),價格最低廉,早期艦艇和民用船就用這種鋼製造。
合金鋼(加入大量其他物質,經特殊工業冶煉出來的),具有特別優良的性能,如白鋼,但是價格昂貴,焊接時為了保護合金鋼不會因為物理化學反應喪失性能,需要獨特的焊接工業(最常見的如氬弧焊),所以成本非常高,一般只是關鍵部位少量採用。
低合金高強度鋼,間於兩者之間,是目前軍艦的主力鋼材。
鋼的重量太大,飛機一般用鋁合金,鈦合金,復合材料製造,在鈦合金的使用和焊接技術發展之前,一些承擔負載大和高溫的部件,會使用合金鋼。
㈧ 現代驅逐艦是用鋼合金還是鋁合金
都會使用。大部分是合金鋼。艦船的航速與重量沒有直接關系,與噸功率(功率除以重量)、流體動力學性能設計等有關,重量輕的不一定航速就快,重量重的不一定就航速慢。
㈨ 航空母艦的鋼材與普通鋼材有什麼不同
航母艦體採用高強度特種合金鋼。鋼材的屈服強度一般在500~800兆帕,比較而言,民用船所用鋼的屈服強度有250兆帕就夠使了,普通軍用船隻在300兆帕以下就行。建造一艘7.5萬噸級的大型航空母艦,需用各種特殊品種厚鋼板4萬多噸。
中國的航母情況不太清楚,美國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鋼的屈服強度一般在850兆帕左右。他們現在已經生產了兩種型號的特種鋼。
一種是HY系列特種鋼材。
HY-80的屈服強度在800兆帕左右,用於航母製造,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而後美國又在HY-80鋼的基礎上,發展了屈服強度不低於686兆帕的HY-100鋼,其也是當前美國海軍航母重要部位的主要材料。
另外一種是HSLA型鋼材。
HSLA-80鋼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的新型高強度、高韌性結構鋼。該型鋼已部分或全部取代HY-80鋼用於建造大型水面艦艇,如驅逐艦、巡洋艦和航空母艦等,其中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某些結構採用此鋼種。HSLA-100鋼是美國為新建的航母殼體和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非耐壓殼體)而研製的鋼,屈服強度約為690兆帕,其性能已達到HY-100鋼的水平,板厚可達100毫米。HSLA-100鋼的第一批訂貨是用於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CVN-74)。
這種型號鋼板由於採用了尖端低合金技術,其硬度超強,重量非常小,因此建造構件非常輕便,並且成本還很低。用HSLA-100這種特殊用鋼建造的福特級航母,其整體重量減輕了很多,建造成本也節省許多。如果在航母艦體外殼上使用這種特種鋼,它能夠在提供相同或者更長的使用壽命情況下,比採用傳統高強度鋼建造的艦體外殼更薄,重量更輕。
美海軍原打算採用HSLA-100鋼作為航母CVN-78的飛行甲板用鋼,為了減輕重量,經過攻關,又研製出了HSLA-115鋼。它的屈服強度達到了800兆帕,不僅可以降低航母的重心,還可顯著減小飛行甲板厚度,從而減輕航母重量。此外,美國海軍的建造冶金專家與日本的船舶專家在合作開發一項高強度合金鋼焊接新技術,這門技術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採用高強度鋼建造航母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可以想像,採用這些新技術手段打造的美國航母將會更加堅硬和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