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焊手法立焊有幾種手法
電焊手法立焊有正握法和反握法兩種,焊接時一般常用正握法。
在焊接時,應力求使用短弧焊接。因為電弧過長會出現電弧燃燒不穩定、易擺動、電弧熱能分散、飛濺增多等不良現象,造成金屬和電能的浪費。
焊縫厚度小,容易產生咬邊、未焊透、焊縫表面高低不平及焊波不均勻等缺陷。對熔化金屬的保護差,空氣中氧、氮等有害氣體容易侵入,使焊縫產生氣孔的可能性增加,使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降低。
(1)立焊的鋼板用什麼夾持擴展閱讀
優質焊接接頭的獲得依賴於正確焊接參數的選擇,因為它直接影響焊縫的形狀、尺寸、焊接質量和生產率。焊接參數包括焊條直徑、電源種類和極性、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和焊接層數等。適當的電流、合適的焊接速度和電弧長度是保證焊條電弧焊立焊質量的重要參數,其中電流的調節更是重中之重。
焊機的電流調節一般可根據經驗公式I=(35~55)d。式中I為焊接電流,d為焊條直徑,算出一個大概的焊接電流;然後在鋼板上進行試焊調整,直至確定合適的電流。
焊接電流調節適當後,還要有一個合適的焊接速度。焊接速度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焊縫長度。焊接速度應該均勻適當,既要保證焊透又要不燒穿,同時還要使焊縫寬度和高度符合圖樣設計要求。
如果焊接速度過慢,使高溫停留時間增長,熱影響區寬度增加,焊接接頭的晶粒變粗,力學性能降低,同時使變形量增大。當焊接較薄焊件時,則易燒穿。如果焊接速度過快,熔池溫度不夠,易造成未焊透、未熔合、焊縫成形不良等缺陷。
Ⅱ 10毫米厚的鋼板怎麼立焊
加強筋、支架、吊具懸掛,不外乎這幾種吧。
Ⅲ 電焊立焊運條方法
方法:
1、採用較細直徑的焊條和較小的焊接電流,從而減少熔池內金屬的下淌,電壓能把它充分溶解。焊立焊電流電壓在正好的基礎上,在焊接到定位點的時候直接擺動往上燒,然後再把焊條移回來。
2、立焊宜採用比平焊較細直徑的焊條和較小的焊接電流或火焰。
3、正確選用焊條傾斜角度,可以不擺直接挑上去。可採用挑弧運條法。
4、盡量縮短電弧或火焰對工件加熱的時問,操作困難,要是焊角要求太大的話建議多重焊接,兩邊停留時間看個人掌握。立焊時、要是一次太大的話容易厚度不夠也難看。
拓展資料
運條是焊接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焊縫的外表成形和內在質量。電弧引燃後,在正常操作面上焊條有幾個基本運動:朝熔池方向逐漸送進、沿焊接方向逐漸移動、橫向擺動。
1、線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不做橫向擺動,沿焊接方向做直線移動。它常用於Ⅰ形坡口的對接平焊,多層焊的第一層焊或多層多道焊。
2、往復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末端沿焊縫的縱向做來回擺動。它的特點是焊接速度快,焊縫窄,散熱快。它適用於薄板和接頭間隙較大的多層焊的第一層焊。
3、齒形運條法。採用這種運條方法焊接時,焊條末端做鋸齒形連續擺動及向前移動,並在兩邊稍停片刻。擺動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熔化金屬的流動和得到必要的焊縫寬度,以獲得較好的焊縫成形。這種運條方法在生產中應用較廣,多用於厚鋼板的焊接,平焊、仰焊、立焊的對接接頭和立焊的角接接頭。
(參考資料:電焊:網路)
Ⅳ 1個厚的鐵板和5個厚的鐵板搭接,如何立焊(手把焊)
用「倒流焊」吧。你能會吧?就是從上往下焊。
Ⅳ 鐵管貼在鐵板上立焊怎麼焊鐵板上
可以使用轉圈,採用移動的步伐,然後使得焊絲均勻的溶解
Ⅵ 3mm碳鋼鋼板搭接立焊的焊接工藝
立焊分立向上和立向下的焊接方式,這兩種焊接方式不同參數也就不同;內
立向上焊接的容熔深大,焊接成型稍差,但焊接可靠性好;
立向下焊接的熔深淺,焊接成型比較美觀,但鐵水導前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熔合不良;
3mm鋼板的搭接焊,焊縫高度也不宜超過太多,所以焊接電流不能太大,立向上焊接時電流90~110A左右,電壓18~21V;
立向下焊接時,電流電壓可以大一些,焊縫成形也比向上焊時漂亮的多,而且焊接速度要遠遠超過向上焊縫。
Ⅶ 手把電焊橫焊要求,哪位大師有好的手法,8mm的鋼板,全是立焊和橫焊,說說謝謝了。
橫縫最好焊了,壓住電弧焊條走的要均,必須魚鱗紋。
Ⅷ 一般在車床上用什麼夾持工件
車床一般使用三爪卡盤,自動同心,使用非常方便。
Ⅸ 法蘭的氣保焊立焊怎樣燒豎起來的鋼板上貼著一個三寸的法蘭,怎樣用氣保焊燒立焊
焊接電流的大小主要取決於送絲速度。送絲的速度越快,則焊接的電流就越版大。焊接電流對焊權縫的熔深的影響最大。當焊接電流為60~250A,即以短路過渡形式焊接時,焊縫熔深一般為1mm~2mm;只有在300A以上時,熔深才明顯的增大。電弧電壓短路過渡時,則電弧電壓可用下式計算: U=0.04I+16±2(V) 此時,焊接電流一般在200A以下,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的最佳配合值見表2。當電流在200A以上時,則電弧電壓的計算公式如下。 U=0.04I+20±2(V)
Ⅹ 您好,立焊一般採用什麼手法
(1)左焊法(右→左):余高小,寬度大,飛濺小,便於觀察焊縫,焊接過程穩定,氣保回效果好,但溶深答較淺。
(2)右焊法(左→右):余高大,寬度小,飛濺大,便於觀察熔池,熔深深。
(3)運槍方法:鋸齒形擺搶。
(4)平角焊不擺或小幅擺動。
(5)立角向上焊,採用三角形運槍。
(6)焊槍過渡:熔池兩邊停留,在熔池前1/3處過渡。
(7)槍角度:垂直於焊道,沿運槍方向成80—90°角。
(8)試板:間隙2.0—2.5mm,起弧點略小於收弧點。無鈍邊,反變形1°。
(9)預防缺陷:防夾角不熔—燒透夾角。防層間不熔—注意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