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轉爐煉鋼的工藝流程
------------保護自己的領地,保護電腦--------
計算機木馬程序已經嚴重影響到各類計算機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當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防範木馬的攻擊。
1.使用防火牆阻止木馬侵入
防火牆是抵擋木馬入侵的
第一道門
,也是最好的方式。絕大多數木馬都是必須採用直接通訊的方式進行連接,防火牆可以阻塞拒絕來源不明的TCP數據包。防火牆的這種阻塞方式還可以阻止UDP,ICMP等其他IP數據包的通訊。防火牆完全可以進行數據包過濾檢查,在適當規則的限制下,如對
通訊埠
進行限制,只允許系統接受限定幾個埠的數據請求,這樣即使木馬植入成功,攻擊者也是無法進入到你的系統,因為防火牆把攻擊者和木馬分隔開來了。
2.避免下載使用免費或盜版軟體
電腦上的木馬程序,主要來源有兩種。第一種是不小心下載運行了包含有木馬的程序。絕大多數計算機使用者都習慣於從網上下載一些免費或者盜版的軟體使用,這些軟體一方面為廣大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節省了資金,另一
方面
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的這種消費心理,在免費、盜版軟體中載入木馬程序,計算機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貿然運行這類軟體,進而受到木馬程序的攻擊。還有一種情況是,「網友」上傳在網頁上的「好玩」的程序。所以,使用者定要小心,要弄清楚了是什麼程序再運行。
3、安全設置瀏覽器
設置安全級別,關掉Cookies。Cookies是在瀏覽
過程
中被有些網站往
硬碟
寫入的一些數據,它們記錄下用戶的特定信息,因而當用戶回到這個頁面
上時
,這些信息就可以被重新利用。但是關注Cookies的原因不是因為可以重新利用這些信息,而是關心這些被重新利用信息的來源:硬碟。所以要格外小心,可以關掉這個功能。
步驟
如下:選擇「工具」菜單下的「Internet選項」,選擇其中的「安全」標簽,就可以為不同區域的Web內容指定安全設置。點擊下面的「自定義級別」,可以看到對Cookies和Java等不安全因素的使用限制。
4.加強防毒能力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只要你上網就有可能受到木馬攻擊,但是並不是說沒有辦法來解決。在計算機上安裝殺毒軟體就是其中一種方法,有了防毒軟體的確會減少受傷的幾率。但在防毒軟體的使用中,要盡量使用正版,因為很多盜版自身就攜帶有木馬或病毒,且不能升級。新的木馬和病毒一出來,唯一能控制它蔓延的就是不斷地更新防毒軟體中的病毒庫。除了防毒軟體的保護,還可以多運行一些其他軟體。如天網,它可以監控網路之間正常的數據流通和不正常的數據流通,並隨時對用戶發出相關提示;如果我們懷疑染了木馬的時候,還可以從網上下載
木馬剋星
來徹底掃描木馬,保護系統的安全。.
② 轉爐是如何煉鋼的
轉爐煉鋼法
這種煉鋼法使用的氧化劑是氧氣。把空氣鼓入熔融的生鐵里,使雜質硅、錳等氧化。在氧化的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量
(含1%的硅可使生鐵的溫度升高200攝氏度),可使爐內達到足夠高的溫度。因此轉爐煉鋼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轉爐煉鋼是在轉爐里進行。轉爐的外形就像個梨,內壁有耐火磚,爐側有許多小孔(風口),壓縮空氣從這些小孔里吹爐內,又叫做側吹轉爐。開始時,轉爐處於水平,向內注入1300攝氏度的液態生鐵,並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然後鼓入空氣並轉動轉爐使它直立起來。這時液態生鐵表面劇烈的反應,使鐵、硅、錳氧化
(feo,sio2
,
mno,)
生成爐渣,利用熔化的鋼鐵和爐渣的對流作用,使反應遍及整個爐內。幾分鍾後,當鋼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與錳時,碳開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放熱)使鋼液劇烈沸騰。爐口由於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燒而出現巨大的火焰。最後,磷也發生氧化並進一步生成磷酸亞鐵。磷酸亞鐵再跟生石灰反應生成穩定的磷酸鈣和硫化鈣,一起成為爐渣。
當磷於硫逐漸減少,火焰退落,爐口出現四氧化三鐵的褐色蒸汽時,表明鋼已煉成。這時應立即停止鼓風,並把轉爐轉到水平位置,把鋼水傾至鋼水包里,再加脫氧劑進行脫氧。整個過程只需15分鍾左右。如果空氣是從爐低吹入,那就是低吹轉爐。
隨著制氧技術的發展,現在已普遍使用氧氣頂吹轉爐
(也有側吹轉爐)。這種轉爐吹如的是高壓工業純氧,反應更為劇烈,能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鋼的質量。
③ 鋼鐵廠煉鋼使用的煉鋼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熔點有多高
1、按冶煉方法分類:
平爐鋼:包括碳素鋼和低合金鋼。按爐襯材料不同又分酸性和鹼性平爐鋼兩種。
轉爐鋼:包括碳素鋼和低合金鋼。按吹氧位置不同又分底吹、側吹和氧氣頂吹轉爐鋼三種。
電爐鋼:主要是合金鋼。按電爐種類不同又分電弧爐鋼、感應電爐鋼、真空感應電爐鋼和電渣爐鋼四種。
沸騰鋼、鎮靜鋼和半鎮靜鋼:按脫氧程度和澆注制度不同區分。
2、按化學成分分類:
碳素鋼:是鐵和碳的合金。據中除鐵和碳之外,含有硅、錳、磷和硫等元素。按含碳量不同可分 為低碳(C<0.25%)、中碳(C:0.25%-0.60%)和高碳(C>0.60%)鋼三類。碳含量小於0.04%的鋼稱工業純鐵。
普通低合金鋼:在低碳普碳鋼的基礎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如硅、鈣、鈦、鈮、硼和稀土元素等,其總量不超過3%)。而獲得較好綜合性能的鋼種。
合金鋼:是含有一種或多種 適量合金元素的鋼種,具有良好和特殊性能。按合金元素總含量不同可分為低合金(總量<5%)、中合金(合金總量在5%-10%)和高合金(總量>10%)鋼三類。
3、按用途分類:
結構鋼:按用途不同分建造用鋼和機械用鋼兩類。建造用鋼用於建造鍋爐、船舶、橋梁、廠房和其他建築物。機械用鋼用於製造機器或機械零件。
工具鋼:用於製造各種工具的高碳鋼和中碳鋼,包括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和高速工具鋼等。
特殊鋼: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的特殊用途鋼類,包括不銹耐酸鋼、耐熱鋼、電熱合金和磁性材料等。
常用冶煉方法
1、轉爐煉鋼:
一種不需外加熱源、主要以液態生鐵為原料的煉鋼方法。其主要特點是靠轉爐內液態生鐵的物理熱和生鐵內各組分,如碳、錳、硅、磷等與送入爐內的氧氣進行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作冶煉熱源來煉鋼。爐料除鐵水外,還有造渣料(石灰、石英、螢石等);為了調整溫度,還可加入廢鋼以及少量的冷生鐵和礦石等。轉爐按爐襯耐火材料性質分為鹼性(用鎂砂或白雲為內襯)和酸性(用硅質材料為內襯);按氣體吹入爐內的部分分為底吹頂吹和側吹;按所採用的氣體分為空氣轉爐和氧氣轉爐。酸性轉爐不能去除生鐵中的硫和磷,須用優質生鐵,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鹼性轉爐適於用高磷生鐵煉鋼,曾在西歐獲得較大發展。空氣吹煉的轉爐鋼,因其含氮量高,且所用的原料有局限性,又不能多配廢鋼,未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1952年氧氣頂吹轉爐問世,現已成為世界上的主要煉鋼方法。在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的基礎上,為吹煉高磷生鐵,又出現了噴吹石灰粉的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隨氧氣底吹的風嘴技術的發展成功,1967年德國和法國分別建成氧氣底吹轉爐。1971年美國引進此項技術後又發展了底吹氧氣噴石灰粉轉爐,用於吹煉含磷生鐵。1975年法國和盧森堡又開發成功頂底復合吹煉的轉爐煉鋼法。
2、氧氣頂吹轉爐煉鋼:
用純氧從轉爐頂部吹煉鐵水成鋼的轉爐煉鋼方法,或稱LD法;在美國通常稱BOF法,也稱BOP法。它是現代煉鋼的主要方法。爐子是一個直立的坩堝狀容器,用直立的水冷氧槍從頂部插入爐內供氧。爐身可傾動。爐料通常為鐵水、廢鋼和造渣材料;也可加入少量冷生鐵和鐵礦石。通過氧槍從熔池上面向下吹入高壓的純氧(含O299.5%以上),氧化去除鐵水中的硅、錳、碳和磷等元素,並通過造渣進行脫磷和脫硫。各種元素氧化所產生的熱量,加熱了熔池的液態金屬,使鋼水達到現定的化學成分和溫度。它主要用於冶煉非合金鋼和低合金鋼;但通過精煉手段,也可用於冶煉不銹鋼等合金鋼。
3、氧氣底吹轉爐煉鋼:
通過轉爐底部的氧氣噴嘴把氧氣吹入爐內熔池,使鐵水冶煉成鋼的轉爐煉鋼方法。其特點是;爐子的高度與直徑比較小;爐底較平並能快速拆卸和更換;用風嘴、分配器系統和爐身上的供氧系統代替氧氣頂吹轉爐的氧槍系統。由於吹煉平穩、噴濺少、煙塵量少、渣中氧化鐵含量低,因此氧氣底吹轉爐的金屬收得率比氧氣頂吹轉爐的高1%~2%;採用粉狀造渣料,由於顆粒細、比表面大,增大了反應界面,因此成渣快,有利於脫硫和脫磷。此法特別適用於吹煉中磷生鐵,因此在西歐用得最廣。
4、連續煉鋼:
不分爐次地將原料(鐵水、廢鋼)從爐子一端不斷地加入,將成品(鋼水)從爐子的另一端不斷地流出的煉鋼方法。連續煉鋼工藝的設想早
④ 什麼叫轉爐煉鋼和高爐煉鐵啊
高爐煉鐵是在高爐中用鐵礦石與焦炭反應生成粗鐵的過程。這個過程產生的鐵含碳量很高,而且韌性不好易碎。轉爐煉鋼就是將高爐煉出的粗鐵熔化,在旋轉的熔爐中鼓入氧氣,多餘的碳會與氧氣反應變成二氧化碳排出,這樣就可以降低鐵中的含碳量,將碳變成鋼了。
⑤ 轉爐煉鋼的介紹
轉爐煉鋼(converter steelmaking)是以鐵水、廢鋼、鐵合金為主要原料,不藉助外加能源,靠鐵液本身的物理熱和鐵液組分間化學反應產生熱量而在轉爐中完成煉鋼過程。轉爐按耐火材料分為酸性和鹼性,按氣體吹入爐內的部位有頂吹、底吹和側吹;按氣體種類為分空氣轉爐和氧氣轉爐。鹼性氧氣頂吹和頂底復吹轉爐由於其生產速度快、產量大,單爐產量高、成本低、投資少,為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煉鋼設備。轉爐主要用於生產碳鋼、合金鋼及銅和鎳的冶煉。
⑥ 轉爐煉鋼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就是這個轉爐是什麼意思,好像其冶煉過程中不需要轉吧
轉爐煉鋼就是給爐子加一個傾動設備,可以控制爐子360度旋轉停止,以便於煉鋼過程中測溫取樣倒渣出鋼。吹煉過程爐子的位置是處在豎直狀態的。
⑦ 轉爐煉鋼 轉爐煉鋼
1、轉爐煉鋼法的分類轉爐是以鐵水為主要原料的現代煉鋼方法。該種煉鋼爐由圓台型爐帽、圓柱型爐身和球缺型爐底組成。爐身設有可繞之旋轉的耳軸,以滿足裝料和出鋼、倒渣操作,故而得名。酸性空氣底吹轉爐——貝塞麥爐(英國1856年) 空氣轉爐{ 鹼性空氣底吹轉爐——托馬斯爐(德國1878年) 鹼性空氣側吹轉爐(中國1952年)轉爐{ 氧氣頂吹轉爐——LD(奧地利1952年) 氧氣轉爐{ 氧氣底吹轉爐——OBM(德國1967年) 頂底復吹轉爐(法國1975年)2、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簡介(1) 誕生的背景及簡稱現代煉鋼生產首先是一個氧化精煉過程,最初的貝氏爐和托馬斯爐之所以採用空氣吹煉正是利用其中的氧。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工業制氧機在美國問世,使利用純氧煉鋼成為可能,但原來的底吹方式爐底及噴槍極易燒壞。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於1947年在實驗室進行氧氣頂吹轉爐的實驗並獲成功,命名為BOF。奧地利聞之即派有關專家前往參觀學習,回來後於1949年在2噸的轉爐上進行半工業性實驗並獲成功,1952年、1953年30噸氧氣頂吹轉爐分別在Linz和Donawitz建成投產,故常簡稱LD。1967年12月德國與加拿大合作發明了氧氣底吹轉爐,使用雙層套管噴嘴並通以氣態碳氫化合物進行冷卻。1975年法國研發了頂底復吹轉爐,綜合了LD和OBM的優點,77年在世界年會上發表。(2) 氧氣頂吹轉爐的特點1)優點氧氣頂吹轉爐一經問世就顯示出了極大的優越性,世界各國竟相發展,目前成為最主要的煉鋼法。其優點主要表現在:(1)熔煉速度快,生產率高(一爐鋼只需20分鍾);(2)熱效率高,冶煉中不需外來熱源,且可配用10%~30%的廢鋼;(3)鋼的品種多,質量好(高低碳鋼都能煉,S、P、H、N、O及夾雜含量低); (4)便於開展綜合利用和實現生產過程計算機控制。2)缺點當然,LD尚存在一些問題,如吹損較高(10%,)、所煉鋼種仍受一定限制(冶煉含大量難熔元素和易氧化元素的高合金鋼有一定的困難)等。3 氧氣轉爐的發展趨勢對於氧氣頂吹轉爐的推廣和普及首推日本迅速,且引導了LD的發展趨勢:(1)容量大型化(相對投資較小);(2)配加爐外精煉以增加品種,提高質量(理論上可煉任何鋼種);(3)引入底吹技術,實施復合吹煉(減少噴濺,降低吹損);(5)實現冶煉過程計算機控制。 1轉爐煉鋼的原材料引言轉爐煉鋼所用原材料可分為金屬料和非金屬料兩大類。原材料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繫到吹煉操作的難易,而且會影響鋼的產量、質量和生產成本。1.1 金屬料轉爐煉鋼的金屬料主要是鐵水、廢鋼和鐵合金。1.1.1鐵水1 作用:轉爐煉鋼的主原料,一般占裝入量的70%以上。2 要求鐵水應符合一定要求,以簡化和穩定操作並獲得良好技術經濟指標。1)溫度≥1250℃而且穩定鐵水溫度的高低,標志著其物理熱的多少。較高的鐵水溫度,不僅能保證轉爐吹煉順利進行,同時還能增加廢鋼的配加量,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希望鐵水的溫度盡量高些,一般應保證入爐時仍在1250℃~1300℃以上。另外,還希望鐵水溫度相對穩定,以利於冶煉操作和生產調度。2)成分合適而且波動小 轉爐煉鋼的適應性較強,可將各種成分的鐵水吹煉成鋼。但是,為了方便轉爐操作及降低生產成本,鐵水的成分應該合適而穩定。(1)鐵水的含磷量≤0.4%:磷會使鋼產生「冷脆」現象,是鋼中的有害元素之一。轉爐單渣法冶煉時的脫磷效果為85%~95%,普碳鋼的含磷量通常要求≤0.04%,因此,國標規定鐵水的含磷量小於0.4%。需要指出的是,高爐內不能去磷,如果鐵水的含磷量超過0.4%,或者吹煉低磷鋼,則需採用雙渣法冶煉或對鐵水進行預脫磷處理。(2)鐵水的含硫量≤0.07%:硫會使鋼產生「熱脆」現象,也是鋼中的有害元素。轉爐的脫硫效果不理想,單渣法冶煉時的脫硫率僅為30%~35%,而通常要求鋼液的含硫量在0.05%以下,因此國標規定鐵水含硫量≤0.07%。如果鐵水含硫量超過0.07%或吹煉低硫鋼,則需採用雙渣法冶煉或對鐵水進行預脫硫處理。(3)鐵水的含硅量:鐵水中的硅是轉爐煉鋼的主要發熱元素之一,含硅量每增加0.1%,廢鋼比可增加1.3%~1.5%。對於大、中型轉爐,鐵水含硅量以0.5%~0.8%為宜。小型轉爐的熱損較大,鐵水的含硅量可以高些。若含硅量低於0.5%,鐵水的化學熱不足,會導致廢鋼比下降,小容量轉爐甚至不能正常吹煉;反之,如果鐵水含硅量高於0.8%,不僅會增加造渣材料的消耗,而且使爐內的渣量偏大,過多的渣量容易引起噴濺,增加金屬損失。另外,鐵水含硅量高時,初期渣子的鹼度低,對爐襯的侵蝕作用加劇;同時,初期渣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這會使渣中的FeO、MnO含量相對降低,容易在石灰塊表面生成一層熔點為2130℃的2CaO•SiO2外殼,阻礙石灰熔化,降低成渣速度,不利於早期的去磷。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鋼廠鐵水的含硅量超過了1.2%,個別的甚至達到了1.5%,對此應進行預脫硅處理,以減輕轉爐的負擔。(4)鐵水的含錳量:鐵水中的錳是一種有益元素,主要體現在錳氧化後生成的氧化錳能促使石灰溶解,有利於提高爐齡和減輕氧槍粘鋼。我國大多數鋼鐵廠所用鐵水的含錳量都不高,多為0.2%~0.4%。提高鐵水含錳量的方法主要是向高爐的原料中配加錳礦石,但這將會使煉鐵生產的焦比升高和高爐的生產率下降。對於鐵水增錳的合理性還需要做詳細的技術經濟對比,因此,目前對鐵水含錳量不提硬性要求。(5)鐵水的含碳量:碳也是轉爐煉鋼的主要發熱元素,≥3.5%的含碳量即可滿足冶煉要求,而通常鐵水含碳4%左右,故一般不做要求。國內一些轉爐煉鋼廠對鐵水成分的控制見表(6)1-1。3)帶渣量≤0.5%高爐渣中含有大量的S、SiO2,因此希望兌入轉爐的鐵水盡量少帶渣,以減輕脫硫任務和減少渣量,通常要求帶渣量不得超過0.5%。3 鐵水的預處理定義:鐵水在兌入轉爐之前進行的脫硫、脫磷或脫硅操作叫做鐵水預處理。目的:減輕高爐、轉爐的負擔,提高生產率。1)鐵水爐外脫硫鐵水脫硫的條件比鋼水優越(鐵水中碳、硅、磷等元素的含量高,硫的活度系數大,同時鐵水中的氧含量低),脫硫效率比鋼水脫硫高4~6倍,經濟上比轉爐雙渣法合算,因此鐵水預脫硫技術已被國內外廣泛採用。基本思路:向鐵水中加入脫硫劑使之化合入渣。(1)脫硫劑及其特點:目前常用的鐵水預脫硫劑主要有以下四種。①電石粉(CaC2)脫硫反應:CaC2(S)+[S]=CaS(S)+2[C]特點:脫硫能力強,但脫硫過程中有少量CO和C2H2逸出,並帶出電石粉,污染環境,因而必須安裝除塵裝置;價格較貴。②石灰粉(CaO)脫硫反應:2CaO(S)+[S]+1/2[Si]=CaS(S)+1/22CaO•SiO2(S)特點:價格便宜,脫硫成本低,但單獨使用時脫硫能力差,而且石灰表面會出現C2S,阻礙脫硫反應繼續進行,降低脫硫速度和效率,為此,常配加適量的鋁或蘇打粉避免C2S的生成:CaO(S)+[S]+2/3[Al]=CaS(S)+1/3Al2O3(S)使脫硫速度和效率明顯提高,如8圖1-1。③蘇打粉(Na2CO3)脫硫反應:Na2CO3(l)+[S]+[Si]=Na2S(l)+SiO2(S)+{CO}特點:脫硫能力很強,且產生的氣體具有攪拌作用,脫硫速度快,但價格貴且污染嚴重,現已很少使用,有時與其它粉劑配成復合脫硫劑。④金屬鎂脫硫反應:金屬鎂的沸點僅為1107℃,鐵水溫度下為氣體,故脫硫反應為:{Mg}+[S]=MgS(S)特點:金屬鎂直接加入鐵水時,會發生爆發式氣化反應,不僅導致鎂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而且還會引起鐵水噴濺而造成事故,因此不能單獨使用,常與其它粉劑組成復合脫硫劑。在相同的鐵水條件下,各脫硫劑的能力強弱順序為:Na2CO3、CaC2、Mg、CaO,見9表1-3。以上脫硫劑有的可單獨使用,但多為幾種配合使用,如電石粉+石灰粉、金屬鎂+電石粉、石灰粉+蘇打粉、金屬鎂+石灰粉等,其脫硫能力有較大差別。(2)脫硫的方法及效果:鐵水預脫硫的基本工藝是向鐵水中加入脫硫劑並使之混合而發生脫硫反應,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機械攪拌法和噴吹法。①機械攪拌法混合方式:將脫硫劑加入鐵水罐中,用耐火材料製成的攪拌器插入鐵水攪拌,使之與脫硫劑充分混合。特點:脫硫效果與攪拌器的轉速及脫硫劑的種類有關,見(10)圖1-3、1-4。此法有多種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KR法(電石粉為主),武鋼二煉79年引進,經消化改造使用以石灰粉為主的脫硫劑。②噴吹法混合方式:它是以空氣或惰性氣體為載體,利用噴槍將粉狀脫硫劑噴射到鐵水中,使鐵水與脫硫劑充分混合。寶鋼80年代由日本引進的叫DTS法,噴吹電石粉。各種脫硫劑在噴射法中的應用效果見圖1-6。實際生產中,各廠應根據要求達到的脫硫程度、鐵水的熱損和鐵損、脫硫設備費用、環境污染等問題,選用最適合的脫硫劑和脫硫方法。2)鐵水預脫硅基本思路:向鐵水中加入氧化性的脫硅劑,使之氧化成SiO2進入爐渣。(1)脫硅劑:常用的脫硅劑是以氧化鐵皮和燒結礦粉為主,配加少量石灰和螢石以降低渣子的黏度。各廠家所用配比也不完全一樣:日本福山 氧化鐵皮70~100%,石灰0~20%,螢石0~10%;日本水島 燒結礦粉75%,石灰25%。脫硅劑用量約為15~30kg/t。(2)脫硅方法:常用的爐外脫硅方法有投入法和頂噴法兩種。投入法是在高爐出鐵時,將脫硅劑投到鐵水溝中,藉助鐵水流入鐵水罐的沖擊攪拌作用使之充分混合、反應。這是最早的一種脫硅方法,效率較低,通常在50%左右。頂噴法是用0.2~0.3MPa壓力的空氣通過噴槍從(鐵溝或流入鐵水灌的鐵水流)鐵水液面以上一定高度將脫硅劑噴入,使之混合、反應。由於該方式使鐵水與脫硅劑兩次混合,所以脫硅效率高達70~80%,鐵水含硅可達0.1~0.15%以下。3)鐵水預脫磷轉爐煉鋼的脫磷效率較高,雙渣法冶煉尤其如此,但會增加造渣材料消耗,並延長冶煉時間,生產成本增大。近年來,鐵水的爐外脫磷研究有了較大的發展,已用於工業生產。基本思路:向鐵水中加入脫磷劑使其中的磷氧化並固定在渣中。(1)脫磷劑:目前廣泛使用的是蘇打系和石灰系兩類。蘇打系脫磷劑:2[P]+5[O]+3Na2CO3(S)=(Na2O•P2O5)+3{CO}石灰系脫磷劑:2[P]+5[O]+4CaO(S)=(4 CaO•P2O5),其中常配有一定的氧化鐵皮或燒結礦粉和螢石粉助熔劑。(2)脫硅處理:由於磷與氧的親和力小於硅與氧的親和力,而且鐵水中總含有一定的硅,因此,欲要脫磷需先進行脫硅處理。使用蘇打系脫磷時要求[Si]<0.1%,使用石灰系處理時要求[Si]<0.15%。(3)鐵水爐外脫磷方法及效果:目前,鐵水脫磷方法主要噴吹法,它是以氣體作載體將脫磷劑噴吹到鐵水包中,使之充分混合,快速脫磷。日本新日鐵以氬氣噴吹45kg/t,時間20min,脫磷率達90%左右。3)鐵水同時脫硫和脫磷從上所述,蘇打和石灰既是脫硫劑也是脫磷劑,因此鐵水同時進行脫硫和脫磷不僅成本低而且生產率高。目前,已在工業上應用的同脫工藝有以下兩種。(1)SARP法:即日本住友的鹼性精煉工藝,它是將鐵水首先進行脫硅處理,當[Si]<0.1%後扒出爐渣,然後噴吹19kg/t蘇打粉,脫硫率可達96%,脫磷率可達95%。該法的特點是,脫硫磷效率高,但處理成本高、耐火材料侵蝕嚴重,同時有氣體(CO)污染。(2)ORP法:也是先進行脫硅處理,當[Si]<0.15%後扒出爐渣,然後噴吹52kg/t石灰基粉料,脫硫率可達80%,脫磷率可達88%。該法的特點是,處理成本低,但渣量大而鐵損多(TFe=20~30%)。 1.1.2廢鋼1 作用:廢鋼是轉爐煉鋼的另一種金屬爐料,其作用是冷卻熔池。氧氣頂吹轉爐煉鋼中,主原料鐵水的物理熱和化學熱足以把熔池的溫度從1250℃~1300℃加熱到1600℃左右的煉鋼溫度,且有富餘熱量,廢鋼就是被用來消耗這些富餘熱量,以調控熔池的溫度。2 要求(1)清潔、少銹,無混雜,不含有色金屬;(2)最大長度不得超過爐口直徑的二分之一,最大截面積要小於爐口面積的五分之一。3 廢鋼的加工和預熱1)廢鋼的加工轉爐煉鋼所用廢鋼多為外購廢鋼。其來源廣泛,大小懸殊,外形各異,且多有混雜,應針對所購廢鋼的特點進行相應的加工處理如切割、打包、火燒、挑揀、水洗等,以滿足轉爐煉鋼對入爐廢鋼的基本要求。2)廢鋼的預熱目的:提高廢鋼比(見17表1-8),降低生產成本。方法及效果:利用鐵水罐余熱和燃料燃燒加熱。(首鋼)將廢鋼裝入鐵水罐中,置於煤氣烘烤器下烘烤30~40min,然後接鐵水一並倒入轉爐,廢鋼比提高10%。1.1.3鐵合金作用:脫氧劑、合金劑。種類:主要是Fe-Si、Fe-Mn、Mn-Si及Al,根據常煉鋼種不同還可能有Fe-Cr、Fe-W、Fe-Mo、Ni等合金。要求:成分准確、塊度合適(5~40mm)、用前烘烤。思考題1簡述氧氣轉爐的發展趨勢。2轉爐煉鋼對鐵水有哪些要求?3常用的脫硫劑有哪些?它們的脫硫能力如何?4鐵水爐外預脫硫方法有哪些?影響機械攪拌法脫硫效果的因素是什麼?5簡述SARP法同時脫硫脫磷工藝過程。6煉鋼用石灰應滿足哪些要求?2.2底吹氣體射流2.2.1底吹氣體的行為森一美等冶金學家,實驗用氮氣從底部吹入水或水銀中,並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其流出情況,發現氣體通過浸沒式噴嘴流出時在熔池中的行為有兩種:(1)鼓泡流速較小時,氣體在噴嘴出口鼓起而形成氣泡並逐漸長大,當氣泡長大一定程度(浮力大於粘滯力)後則脫離孔口上浮,這一現象稱為鼓泡。(2)形成射流流速較大時,氣體在孔口上形成連續的氣流射入液體中,這種現象稱為浸沒式射流。實驗發現,由流量計算的表觀馬赫數Ma/增加到1以上時,從噴嘴流出的氣體由鼓泡轉變成射流,即表觀馬赫數Ma/等於1的速度為臨界流速,如(32)圖2-12。表觀馬赫數Ma/用2-9式計算:Ma/=υ/a=Q/aA式中 υ——氣體出口速度,m/s;a——室溫的音速,m/s;A——噴嘴截面積,m2;Q——氣體流量,m3/s。
⑧ 轉爐煉鋼的基本任務是什麼冶煉用原料有哪些
基本任務就是將高爐運送來的鐵水倒進煉鋼轉爐里,經過一系列氧氣吹煉冶金反應過程把鐵水熔煉成合格的鋼水。
原料包括:轉爐煉鋼的原材料分為金屬料、非金屬料和氣體。金屬料包括鐵水、廢鋼、鐵合金,非金屬料包括造渣料、熔劑、冷卻劑,氣體包括氧氣、氮氣、氬氣等。非金屬料是在轉爐煉鋼過程 中為了去除磷、硫等雜質,控制好過程溫度而加入的材料。主要有造渣料(石灰、白雲石),熔劑(螢石、氧化鐵皮),冷卻劑(鐵礦石、石灰石、廢鋼),增碳劑和燃料(焦炭、石墨籽、煤塊、重油)
⑨ 鋼廠里邊的轉爐是干什麼的
一般用於精煉鋼水,除去雜質,成分調整
⑩ 轉爐煉鋼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就是這個轉爐是什麼意思,好像其冶煉過程中不需要轉吧
轉爐是一個很形象的名詞,轉爐在吹煉過程中是要求直立狀態的,但是在倒爐測溫取樣和出鋼時,是需要轉動的,這樣的設備操作方便,作業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