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米長兩個厚的60方管和圓管的 抗彎強度差多少
方管的慣性矩是86.67cm4,圓管的慣性矩是51.05cm4,抗彎強度差35.62cm4。
抵抗矩=慣性矩/截面高度,這兩個截面高度相同,就直接比較慣性矩,帶入長寬60,厚度10可以得到,所以方管的抗彎強度比圓管還是要好不少,大概是1.7倍。
從受力面的角度來說,大致方管的受力面只有四面中的一面,也就是四分之一,可圓管的受力面只有兩面,也就是二分之一,由此可見,方管的抗彎強度只是圓管一半。
(1)方管的截面抵抗矩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方管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方管不宜與水泥、水泥沙漿、混凝土直接接觸,應採用覆塑薄壁焊管或在管外壁纏繞防腐膠帶。
2、埋地宜選用塑覆薄壁方管(316型),能避免對尖硬雜物或管外壁的酸鹼腐蝕對管道的損傷;也可以用另外包紮材料做防腐措施,如包紮兩層瀝青漆(或環氧樹脂)、玻璃纖維塑膠布防腐,外纏兩層聚乙烯帶或兩層氯乙烯帶。
3、採用水泥砂漿填補在暗敷的管道中時,應利用保溫材料確保水泥砂漿與管子間留有空隙,以便暗敷的管子可自由的伸縮。
4、管道應合理配置伸縮補償裝置與支架(固定支架和活動支架),以控制管道的伸縮方向或補償,明敷或非埋設隱敷的熱水薄壁方管的直線段長度超過10-15m時,宜採取管道軸向的補償措施,當公稱直徑大於50mm時,宜設置方管波形膨脹節或方管線性溫度補償器。
5、方管與絲口閥門、水咀、水表等附件連接時,不得在方管上套絲,而應通過轉換接頭等絲接配件過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方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彎強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慣性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抵抗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截面有效高度
Ⅱ 鋼管方管工字鋼H型鋼截面慣性矩怎麼計算公式
公式I(zc)=BH(3)-bh(3)/12.I(yc)=B(3)(H-h)+(B-b)(3)h/12,其中H(3)代表H的三次方。H為工字高度,為底寬, h為工字內高,b為1/2底寬。一個橫截面一個豎截面。
其規格以高×腿厚×腰厚表示,也可用號數 表示規格的主要尺寸。如18號工字鋼,表示高為18 cm的工字鋼。若高度相同 的工字鋼,則可在號數後面加註角碼a或b或c予以表示。
如36a、36b、 36c等。它分為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和寬翼緣工字鋼。按翼緣與腹板高度 比又分為寬幅、中幅、窄幅寬翼緣工字鋼。前二者生產的規格為10—60號,即 相應的高度為10 cm—60 cm。
(2)方管的截面抵抗矩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應用特點
工字型鋼不論是普通型還是輕型的,由於截面尺寸均相對較高、較窄,故對截面兩個主軸的慣性矩相差較大,故僅能直接用於在其腹板平面內受彎的構件或將其組成格構式受力構件。
對軸心受壓構件或在垂直於腹板平面還有彎曲的構件均不宜採用,這就使其在應用范圍上有著很大的局限。工字鋼廣泛地應用於建築或 其他金屬結構。
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由於截面尺寸均相對較高、較窄,故對截面兩個主袖的慣性矩相差較大,這就使其在應用范圍上有著很大的局限。工字鋼的使用應依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選用。
在結構設計中選用工字鋼應依據其力學性能,化學性能,可焊性能,結構尺寸等選擇合理的工字鋼進行使用。
Ⅲ 直徑146×8的鋼管的截面抵抗距W、慣性矩I、面積距的計算方法
Ⅳ 方鋼管抗彎強度
槽鋼慣性矩Ix=101,Iy=16.6
矩形管和壁厚有關系,最大壁厚4mm(3mm)情況下慣性矩Ix=31(25),Iy=16(13)
因此,版如果槽鋼橫著使權用的抗彎要好的多(腿朝下),立著使用就不如矩形管了(腿朝側面)
建議查閱機械設計手冊
滿意請採納。
Ⅳ 40*40*3的方管的慣性矩為多少,抗彎截面模量為多少怎麼計算
方管作為一種常見的結構材料,在工程應用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計算方管的力學性能時,慣性矩和抗彎截面模量是兩個重要的參數。方管的慣性矩計算公式為:I=bh³/12,其中,b為與彎矩垂直方向的長度,h為方管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公式適用於矩形截面的方管。
此外,矩形截面抵抗矩的計算公式為:W=bh²/6。其中,b依然代表與彎矩垂直方向的長度,h則代表方管的高度。矩形截面抵抗矩是衡量矩形截面抵抗彎曲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具體到一個40*40*3的方管,若要計算其慣性矩,根據公式I=bh³/12,可以得出I=(40*3³)/12=300。若要計算其抗彎截面模量,則根據公式W=bh²/6,可以得出W=(40*3²)/6=120。
在進行方管的設計和選型時,掌握這些參數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准確計算慣性矩和抗彎截面模量,可以更好地評估方管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從而確保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計算公式適用於理想的矩形截面。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方管可能會因為製造誤差、材料不均勻等原因,導致實際截面與理論截面有所偏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更為詳細的力學分析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