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冷冷凝器(類似空調上的鋁翅片裡面穿銅管的冷凝器)的換熱面積計算,哪位能給個具體點的公式的
例如:3SS1-1500壓縮機
CT=40 度;CE=25度
壓縮機製冷量=12527W 壓縮機電機功率11050W (12527+11050)/230=103
得理論上風冷凝器配103平方就可以啦
『貳』 設計空調怎樣計算冷凝器大小,幾排管、面積等
1.冷凝器的大小是靠汽車前部的空間來確定的,還有一些安裝位置。
2.排管流道是有一定的要求,要保證內部的壓力的穩定性,不能使壓力變小,剛開始排管數量多,依次的減少。。設計空調不是這么簡單的參數就可以設計出來,還需要整個系統的匹配,一個冷凝器設計出來啦,與其他的配件不匹配也是沒用的,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
、管路
五大系統都是需要進行匹配對比的。。
『叄』 冷凝器換熱面積的計算公式
你現在說的
就像樓上朋友說的一樣
缺少條件
我可以告訴你計算公式你自己算算
s=φ/k∆t
s是冷凝器的換熱面積
單位㎡
∆t是對數平均溫差
單位℃
k是冷凝器的傳熱系數
單位w/(㎡·℃)
φ是冷凝器的負荷
單位w
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蒸發器、冷凝器面積怎麼計算
蒸發器、冷凝器面積計算:片長: l = n * l5
單個翅片外表傳熱面積:s1 = 2 * (l * h - m1 * m3 * 3.1415926 * (d1 * d1 / 4)) + 2 * (l + h) * f
全部翅片外表傳熱面積: s2 = m4 * s1
冷媒管外表傳熱面積:s3 = 3.1415926 * d1 * (m1 * m3) * (a - f * m4)
總外表傳熱面積: f3 = (s2 + s3) * 0.000001
蒸發器是一種間壁式熱交換設備,是製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件,低溫的冷凝「液」體通過蒸發器,與外界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氣」化吸熱,達到製冷的效果。
『伍』 請問各位師傅製冷系統設備中1馬力壓縮機配多少平方蒸發器和冷凝器是如何計算的
1)風冷凝器換熱面積計算方法
製冷量+壓縮機電機功率/200~250=冷凝器換熱面例如:(3SS1-1500壓縮機)CT=40℃:CE=-25℃壓縮機製冷量=12527W+壓縮機電機功率11250W=23777/230=風冷凝器換熱面積103m2
2)水冷凝器換熱面積與風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蒸發器的面積根據壓縮機製冷量(蒸發溫度℃×Δt相對濕度的休正系數查表)。
冷庫蒸發器匹配計算
一、冷藏庫冷風機的匹配:
冷藏庫每立方米負荷按W0=75W/m³計算。
1 若V(冷庫容積)<30m³,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2;
2 若30m³≤V<100m³,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1;
3 若V≥100m³,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0;
4 若為單個冷藏庫時,則乘系數B=1.1 最終冷庫冷風機選配按W=A*B*W0(W為冷風機負荷);
5 冷庫製冷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10ºC蒸發溫度計算。
二、冷凍庫冷風機的匹配:
每立方米負荷按W0=70W/m³計算。
1 若V(冷庫容積)<30m³,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2;
2 若30m³≤V<100m³,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1;
3 若V≥100m³,開門次數較頻繁的冷庫,如鮮肉庫,則乘系數A=1.0;
4 若為單個冷凍庫時,則乘系數B=1.1 最終冷庫冷風機選配按W=A*B*W0(W為冷風機負荷)
5 當冷庫與低溫櫃共用製冷機組時,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35ºC蒸發溫度計算。當冷庫與低溫櫃分開時,冷庫製冷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30ºC蒸發溫度計算。
三、冷庫加工間冷風機的匹配:
每立方米負荷按W0=110W/m³計算。
1 若V(加工間容積)<50m³,則乘系數A=1.1;
2 若V≥50m³,則乘系數A=1.0 最終冷庫冷風機選配按W=A*W0(W為冷風機負荷);
3 當加工間與中溫櫃共用製冷機組時,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10ºC蒸發溫度計算。
當加工間與中溫櫃分開時,冷庫機組及冷風機匹配按0ºC蒸發溫度計算。以上計算為參考值,精確計算按冷庫負荷計算表。
『陸』 水冷冷凝器怎麼計算平方的
這裡面有一個簡單的換算關系,Q = S*△t*λ,也就是傳熱系數乘上換熱面積和換熱溫差,計算得到所需要的換熱器的換熱能力大小。
用戶給出的僅僅是所需要的換熱面積,用戶既然能給出換熱面積大小,一定就能給出其冷凝器應用時候的實際工作換熱溫差。然後再根據所選用的管路的類型確定傳熱系數大小。
『柒』 冷凝器計算方法
冷凝器的確定主要是計算好冷凝器的傳熱面積,選用合適型號的冷凝器,計算冷卻介質的流量跟冷卻介質通過冷凝器時的流動阻力。
冷凝器的選擇有以下5條原則:
1.對於冷卻水水質較差、水溫較高、水量充足的地區宜採用立式殼管式冷凝器;
2.水質較好,水溫較低的地區可採用卧式殼管式冷凝器;
3.小型製冷裝置可選用套管式冷凝器;
4.在水源不足的地區或夏季室外空氣濕球溫度較低的地區可採用蒸發式冷凝器;
5.冷卻水採用循環使用時,應該根據製冷裝置的要求進行合理的選擇。
根據以上幾點選擇原則,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冷凝器幾項數據的計算。
冷凝器傳熱面積的計算公式:
基本方程式:Φ?=KAΔt,其中Φ?是指冷凝器的熱負荷;K是指冷凝器的傳熱系數;A是指冷凝器的傳熱面積;Δt是指冷凝器的傳熱平均溫差。
上述公式中,冷凝器的熱負荷Φ?是指製冷劑在冷凝器中放給冷卻水或者空氣的熱量,如果忽略壓縮機和排氣管表面散失的熱量,那高壓製冷劑蒸汽在冷凝器中放給冷卻塔或者空氣的熱量就等於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
製冷劑在冷凝器中冷卻時是一個變溫的過程,進入冷凝器的製冷劑是通過熱蒸汽,與冷卻介質發生熱量交換,由過熱蒸汽冷卻冷凝為飽和蒸汽,因此在冷凝器內製冷劑的溫度不是定值,分為過熱區、飽和區和過冷區三個區,冷卻水一側而是由進水溫度上升到出水溫度,這樣計算兩者之間的傳熱平均溫差就很復雜,考慮到製冷劑的放熱主要是在中間的冷凝段,而此時的溫度是一定的,為了簡化計算,把製冷劑的溫度認定為冷凝溫度。
『捌』 冷凝器換熱面積怎麼求
換熱器系列標准中選定固定管板式換熱器。初選換熱器的有關參數如下:
殼徑:500mm 管程數:2
公稱壓力:2.5Kpa 公稱面積:56.6
管徑: 管長:4.5m
總管數:164 管子排列方法:正三角形排列
管程流通面積:0.0257
選圓缺型,切去的弓形高度為外殼內徑D的25%擋板為所選換熱器的折流擋板,間距(h)按系列標准取h=300mm.
3.4核算總的傳熱系數
3.4.1管程對流傳熱系數
Rei= (湍流)
3.5.1 計算傳熱面積
3.5.2 核算傳熱面積的裕度
裕度= %=18.4%<25%
計算表明該換熱器能夠滿足傳熱的裕度要求
2、該換熱器封堵兩根冷卻銅管
換熱器系列標准中選定固定管板式換熱器。初選換熱器的有關參數如下:
殼徑:500mm 管程數:2
公稱壓力:2.5Kpa 公稱面積:56.9
管徑: 管長:4.5m
總管數:162 管子排列方法:正三角形排列
管程流通面積:0.0254
3.4.1管程對流傳熱系數
原式:
封堵兩根管後:=5.79/(839.5*0.0254)=0.27m/s (對以下計算沒有影響)
Rei= (湍流)
3.5.3 核算傳熱面積的裕度
原式裕度= %=18.4%<25%
『玖』 請教冷凝器的面積是怎樣計算
如果是管內走水,那就是管子的內圓周長(率)乘以長度就等於它的表面積,也就是管的傳熱面積。表面積:S=Dл
X
h
式中:D為管的直徑
л為圓周率取3.14
h為管長度
把15.88mm的螺紋紫銅管的內圓周長(率)乘以長度(1.02m),再乘以管子的根數(54根)即可。
『拾』 蒸發器、冷凝器面積怎麼計算
壓縮機數量 2
蒸發溫度℃ 6.5
冷凝溫度℃ 50
單機製冷量(kw) 210.3
總製冷量(kw) 420.6
單壓縮機功率(kw) 67.6
壓縮機總功率(kw) 135.2
風量(m3/h) 21000
蒸發器面積(㎡) 是多少?F=單機製冷量/換熱系數*計算溫差
冷凝器面積(㎡) 是多少?F=(單機製冷量+單壓縮機功率)/換熱系數*計算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