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廢易拉罐熔煉鋁定的技術
鋁合金熔煉過程如下:裝爐→熔化(加銅、鋅、硅等)→扒渣→加鎂、鈹等→攪拌→取樣→調整成分→攪拌→精煉→扒渣→轉爐→精煉變質及靜置→鑄造。
脫漆爐:廢鋁器皿表面的塗層、油污以及其他污染物,可採用丙酮等有機溶劑清洗,若仍不能清除,就應當採用脫漆爐脫漆。脫漆爐的最高溫度不宜超過 566℃,只要廢物料在爐內停留足夠的時間,一般的油類和塗層均能夠清除干凈。
熔煉靜置爐、精煉凈化爐:再生鋁的主要設備是熔煉爐和精煉凈化爐,一般採用燃油或燃氣的專用靜置爐。我國最大的再生鋁企業是位於上海市郊的上海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該公司有兩組 50t 的熔煉靜置爐,一組 40t 燃油熔煉靜置爐;一台 12t 的燃油回轉爐。小型企業可採用池窯、坩堝窯等冶煉。
近年來,發達國家在生產中不斷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技術創新舉措,如低成本的連續熔煉和處理工藝,可使低品位的廢雜鋁升級,用於製造供鑄造、壓鑄、軋制及作母合金用的再生鋁錠。最大的鑄錠重 13.5t, 其中,重熔的二次合金錠 (RSI) 可用於製造易拉罐專用薄板,薄板的質量已使每支易拉罐的質量下降到只有 14g 左右;某些再生鋁,甚至用於製造計算機軟盤驅動器的框架。
在廢鋁的再生過程中,對於再生鋁的熔煉及熔體的處理是保證再生鋁冶金質量關鍵工序。鋁熔體的變質與精煉凈化,不僅可以改變鋁硅合金中硅的形態,凈化了鋁熔體,而且能夠大大改善鋁合金的性能。鋁熔體的精煉變質與凈化,目前多採用 Nacl 、 NaF 、 KCI 及 Na3AIF6 等氯鹽和氟鹽處理,也有的採用 C12 或 C2C16 。進行處理。
合金爐:先進的廢雜鋁預處理技術的目的是實現廢雜鋁分選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最大限度地去除金屬雜質和非金屬雜質,並使廢雜鋁有效地按合金成分分類分選,最理想的分選方法是按主合金成分把廢鋁分成幾大類,如合金鋁,鋁鎂合金、鋁銅合金、鋁鋅合金、鋁硅合金等。這樣可以減輕熔煉過程中的除雜技術和調整成分的難度,並可綜合利用廢鋁中的合金成分,尤其是含鋅,銅,鎂高的廢鋁,都要單獨存放,可作為熔煉鋁合金調整成分的中間合金原料。
合金爐:鐵是鋁及其合金中的有害物質,對鋁合金的機械性能的影響最大,因此應在預處理工序中最大限度地分選出雜鋁中的廢鋼鐵。通過磁選法分選出的廢鋼鐵還要進一步處理,因有一些廢鋼鐵器件中有機械結合的以鋁為主的有色金屬零部件,很難分開,如廢鋁件上的螺母、電線、鍵、水暖件、小齒輪等,對這部分的分選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分選出的有色金屬可以提高價值並提高廢鋼鐵的檔次,但分選難度較大,一般採用手工拆解和分選,但效率低。為提高生產效率,對於分選出的難拆解的鋁和鋼鐵的結合件,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是在專用的熔化爐中加熱,使鋁熔化後扒出廢鋼鐵。
熔鑄均質爐:以控制鋁錠的合金成分的途徑控制鋁型材的質量。採用先進的比例式加熱溫控系統,溫差小,徹底消除了鋁棒的鑄造適應力及成份偏析,使合金塑性,強度大大提高。
Ⅱ 關於鋁合金熔煉的工藝流程
如果要很准確的工藝流程需要提供你們廠的產品要求成分表,原料錠成分表,是否只用一種原料錠?還有其他原料嗎?熔煉設備噸位,燃料、爐型、硅是加金屬硅?鎂是鎂錠?含鎂量多少?幾個工人操作?只有這些基本信息完備了才能製作出詳細准確的生產工藝。
以目前的信息只能說個大概:
1.將鋁錠投入熔煉爐熔化,需注意不要把爐子投慢,最好先投入少量鋁錠化成水,再投一部分再化成水,再投。直到達到預期重量。熔化過程中需適當攪拌和扒灰。
2.鋁水熔化好後,加硅。需注意,化硅前要將鋁表面清理干凈,碎的硅粉不要加入,化硅過程中要適當攪拌。
3.硅化好後投入一定量的鋁錠作為降溫料,因為化硅後溫度會比較高,降溫料的多少根據你鑄造要求的溫度決定,降溫的最後將鎂加入。
4。然後進行除氣、精煉、變質、靜置等精煉細化工序,根據自己廠的要求和設備操作。
5.最後鑄造用。
順便說一句,樓主不厚道,自己的財富只有87,還說追加100.。。。看著大家都是做鋁的,就告訴你了。還有給你個建議,再提問題一定要把你的實際情況盡量表述清楚,除非你不想得到最好的答案。不過看來你也不是做技術的,呵呵。
Ⅲ 土法熔化鋁塊怎樣最快
小塊回爐料先投在爐底既保護爐體,減輕大塊爐料投料時對爐壁沖擊,又由於回爐料熔點較低易熔化,對於後續熔化熔點較高的原材料時可以提高熔化效率,最後降溫加Mg,降低減少燒損。國內某些車輛配套企業在對鋁合金熔煉時就採用這種方式:先將熔化爐進行預熱,到達預定溫度後開始投料,先加小塊回爐料墊底,然後加入大塊鋁錠,對於易燒損元素加入後直接壓入鋁液中熔化。
熔化是固體升溫變成具有流動性的液體的過程,投料結束後,開始進行熔化。在熔煉過程中,要保證熔化快速均勻,且靠近火焰處的溫度較高,達到1200℃以上,為了避免局部過熱、溫度過高,致使鋁合金氧化嚴重對後期產品精煉帶來不便,在熔化過程應進行攪拌,將未融化爐料扒入鋁液中,使其基本全部浸入攪拌均勻,避免局部過熱。對最後浸入的Mg等元素,火焰不能直接加熱熔化,又因為鋁液浸入了原材料,使得溫度降低,保持Mg等元素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熔化,減少了燒損,同時提高了燃燒效率。鋁合金在600℃左右開始熔化,升溫到660℃全部熔化,控制熔煉溫度不超過760℃。
當熔化溫度超過770℃時,鋁合金的氧化嚴重,熔煉過程的吸氫和夾渣增多,在澆鑄凝固過程出現晶粒粗大,降低機械性能。為了減少鋁合金在熔化過程的氧化,在熔煉過程加入0.4%~0.5%的覆蓋劑,保護鋁合金錶面氧化膜不會被破壞,覆蓋劑的種類與清渣劑化學成分差不多。
熔煉過程溫度控制在720~760℃,待鋁錠熔化部分後,加入熔點較高原材料如Si元素及Ti劑,Ti在合金中形成異質晶核,起到細化組織作用,將其壓入鋁液中熔化,減少燒損。鋁錠基本熔化完全後加入易燒損元素Mg﹑Cu等類合金元素,不能加入太早,減少燒損,也不能太晚,影響擴散產生偏析,關閉爐門繼續熔煉。
熔煉完全後,鋁合金錶面有很多浮渣,主要是Al2O3和其它氧化物夾渣,這些細小的夾渣比鋁液重,但聚集結塊後比重輕,漂浮在表面,需要進行清渣。清渣劑的用量按照0.2%~0.5%加入,均勻灑在鋁液表面,並進行淺度均勻攪拌。把渣扒在爐門,關上爐門靜置,一方面清渣劑有發熱效果,可以熔化粘附在浮渣上面的鋁液;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使渣與鋁液分開,有利於扒出鋁渣,靜置幾分鍾後平穩將爐門口鋁渣扒出。鋁合金熔煉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不同元素由於燒損程度不一致,在扒渣後將鋁液轉入轉澆包之前,需取樣進行理化分析,保證每種元素在合格範圍內才能放水進入轉澆包除氣精煉,反之不合格則需進行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