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玻璃棧道是用什麼材質做的
玻璃棧道採用的是雙層夾膠鋼化玻璃,是做肆一種強度很大,承重力相當大的玻璃。其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的重量,就是說人均在100斤的體重,每平方可以站14—16個人。這種特製鋼化玻璃常常用於險峰之間,所以人們走在上面會顯得特別的膽戰心驚,當然也特別的刺激。
鋼化玻璃,是一種預應力玻璃,為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玻璃承受外力時首先抵消表層應力,從而提高了承載能力,增強玻璃自身抗風壓性,寒暑性,沖擊性等。
而夾膠鋼化玻璃是由兩片或多片鋼化玻璃,之間夾了一層或多層有機聚合物中間膜,經過特殊的高溫預壓(或抽真空)及高溫叢胡備高壓工藝處理後,使玻璃和中間膜永久粘合為一體的復合玻璃產品。
而雙層鋼化夾膠玻璃則是指玻璃鋼化和夾膠玻璃兩者集合,將玻璃鋼化後進行進一步的安全處理滲毀,把兩片玻璃粘合在一起。這樣不止是玻璃的抗壓抗震抗擊打能力都大幅提升,而且就算遇到問題,碎裂也不會像普通玻璃一樣直接碎裂,而是在下層會一大片碎片連在一起繼續起著保護作用。
Ⅱ 國內玻璃景觀超2000個,玻璃景觀的建造成本有多高
玻璃作為一種非金屬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在一些旅遊景區你也能經常看到玻璃棧道,雖然對於有恐高症的我來說走這種路有點害怕。但這些玻璃製品的造價是十分不菲的。根據一個景區負責人介紹,玻璃吊橋、玻璃棧道等景觀建設成本一般在1000萬元左右。施工完成後,需要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安全檢查,也將由當地質檢部門定期檢查。同時要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在玻璃景觀入口處張貼相關安全提示。
鋼化夾膠玻璃的強度非常高,所以不用擔心會從玻璃棧道上掉下來。當這種玻璃在水下使用時,安裝位置,支撐模式和玻璃區域非常重要。如果玻璃通過底面受到的力不均勻,就會出現疲勞效應,降低玻璃的使用壽命。因此,安裝玻璃前應進行計算。玻璃棧道玻璃不會長期受壓,所以不用擔心,遊客也不用擔心從玻璃棧道上空墜落。然而,即使恐高的遊客知道玻璃是安全的,也很難克服他們的心理恐懼。
雖然玻璃棧道,使用的鋼材化夾膠玻璃安全性高,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玻璃不能隨意切割。切割後形成的玻璃會破碎,安全性降低。玻璃的邊緣不能用堅硬的物體撞擊。另外,景區的人要經常檢查玻璃棧道的玻璃,讓玻璃隨時處於高度穩定的狀態,世界上最長的玻璃橋,也會經常檢查。
Ⅲ 玻璃棧道下面沒有防護措施,如果玻璃真的破了怎麼辦
1.玻璃結構設計中的選址至關重要。為了給遊客造就一個?望風景的環境,以便吸引遊客,「玻璃棧道及玻璃平台」大多選在懸崖陡壁的山腰處。如此的玻璃結構,是一種懸臂結構。這種結構,除自身強度要足夠外,還需要各類斜拉、斜撐及懸臂鋼梁,它們都要通過錨桿固定在岩壁上。為此,基岩的強度是否足夠很重要。這就要對選定地方岩層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做出評價。同時,還要關注該處山體邊坡岩體的穩定性,以防滑坡、落石傷人。
2.這些懸臂玻璃結構都要通過錨桿固定在岩體中,故錨桿的施工質量,包括錨桿自身強度、錨固強度、錨固基岩強度的可靠性都要十分關注。這是隱蔽工程,需要施工人員精心施工,監理人員嚴格檢查。施工過程中,對不同岩體中錨桿錨固質量,要通過對錨桿的拉拔試驗確定錨固長度。工程施工完後,請專家驗收故然重要,但這些隱蔽工程的安全性,專家也是難以確定的。
3.這類結構的養護維修也很重要,因它是供遊人行走的。玻璃長年暴露在大氣中,經受人踏、風吹、雨打、曝曬和冷凍,很容易碎成了花。另由於整個結構錨在懸崖的岩體中,岩體受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影響,岩體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降低,這就要求經常檢查結構的空載和荷載(包括風載)自振頻率及撓度是否有變化。
4.我國各種諸如橋梁、隧道、房建、水工等工程結構都有相應的建築標准對其設計、施工、監理、養護維修加以規范,有相應的主管部門作為監管主體。景區的「玻璃棧道、玻璃橋及玻璃平台」這類供遊客行走的結構也應有相應的建設標准及主管單位。而目前這類高空建築項目的安全監管主體不明確,全國無一省制定明確的「玻璃棧道」等建築行業標准,故北京「2017年旅遊安全工作會議上」叫停這類高空建築項目的建設是應該的。旅遊景區或游樂場的遊玩設備很多,有些不容易出現大的安全問題,但有些其安全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大轉輪、過山車及台灣的小火車等。對於後者,既然讓它運營,一定有該項目的安全監管主體。政府相關部門及旅遊委可參考他們的做法。
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玻璃棧道的質量往往都是最好的,沒一個景區希望自己的遊玩設備發生事故,畢竟發生一次事故,整個景區的收入就會直線下降,得不償失的作假行為,一般景區不會做。而且這些玻璃都是特種玻璃,經過了千百次撞擊試驗,安全質量都是沒問題的。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該介紹一下國內有哪些刺激的玻璃棧道了呢?
張家界玻璃天橋
這座天橋總長430米,寬6米
橋面距谷底約300米
將是世界上最高最長的玻璃橋
只要你踏上來了,大峽谷就在腳下
在全透明玻璃的效果下
猶如萬丈深淵一般
重慶雲端廊橋
雲端廊橋建在海拔1010米高的懸崖上。
垂直高度718米的懸崖,
懸挑長達26.68米,全玻璃鋪設
雖然懸挑長,
但安全系數也是世界一流,
主體結構可抗8級地震,14級台風,
能承受100至200人重量。
上海玻璃步道
上海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最新布設了
戶外!無護欄!!玻璃步道!!!
高度達到驚人的340.6米!
比張家界的玻璃橋高出至少40米
高空玻璃棧道發生意外,該如何維權?
專家
山東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明明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牛向峰
專家觀點
目前關於玻璃棧道等高空「玻璃景觀」缺少法律法規層面的安全標准,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高空「玻璃景觀」的法律責任主體,通常包括鋼化玻璃的生產者、提供者、景觀平台的經營者和景區,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游樂設施的遊客也會成為責任主體。對於上述法律責任主體,應視不同的情形承擔不同的責任。
對於景區和經營者而言,應加強日常管理,配足配齊安全保障力量,完善防護措施,定期檢查維護,主動接受職能部門的安全檢查,確保設施符合安全標准。
近年來,國內各大景區興起了一股興建玻璃棧道、玻璃廊橋、玻璃景觀台等高空「玻璃景觀」的熱潮,高空「玻璃景觀」以高空、驚險、刺激著稱,大多建於懸崖峭壁之上,有的甚至因此成為了世界之最。據報道,2017年5月19日,重慶一主題公園的「天空懸廊」項目,成功獲得「最長的懸挑空中玻璃走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該廊橋橋體成「A」形,完全從懸崖上直直伸出,底部沒有任何一點支撐,橋面鋪設全透明玻璃,從內往外由寬漸窄,沿懸崖向外挑出近70米,長度是美國科羅拉多觀景廊橋長度的3倍,橋面離地面200多米高,相當於60多層樓的高度。
高空「玻璃景觀」帶給遊客新奇、驚險刺激體驗的同時,隱藏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據《武漢晚報》報道,2017年4月9日上午,多名遊客在木蘭勝天景區自山頂沿玻璃棧道下滑遊玩的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一死三輕傷的慘劇。
高空「玻璃景觀」安全嗎?國家關於「玻璃景觀」都有哪些法律規定?一旦發生意外,該如何維權?對此,筆者采訪了山東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明明與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牛向峰。
有關「玻璃景觀」的法律規定不明確
牛向峰認為,目前關於玻璃棧道等高空「玻璃景觀」缺少法律法規層面的安全標准,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在安全標准方面,玻璃棧道、玻璃廊橋、玻璃景觀平台等,主要由鋼架支撐結構和特種鋼化玻璃組成,大都懸空或沿懸崖建在景區的山中,距地面一二百米以上,支撐鋼架結構需達到什麼強度才算安全?位於風口中的「玻璃廊橋」上下搖擺在多少度內才算安全???對於「玻璃景觀」的整體安全標准,目前缺少法律規定,也沒有行業標准可供參考。
對作為建造高空「玻璃景觀」主要材質的玻璃,大部分景區使用的是雙層夾膠鋼化玻璃,僅在厚度上有所區別,據稱有的玻璃每平方米承重量可達1000公斤。但鋼化玻璃的安全標准主要出自《建築安全玻璃管理規定》,屬於建築用外牆玻璃標准,能否適用於高空玻璃棧道或景觀平台載體,還得由有關部門作出專門規定。
此外,政府專項監管責任模糊。牛向峰表示,高空「玻璃景觀」,一般都建於高空或懸崖之上,具有較高的危險性。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用於經營目的,其范圍規定為設計最大運行線速度大於或等於2m/s,或運行高度距離地面高於或者等於2米的大型游樂設施屬於特種設備。因高空「玻璃景觀」本身無配套游樂設備,僅是為遊客提供高空通行功能,與其他大型游樂設施的設備運作、運行功能不同,是否符合「運行高度距離地面高於或等於2米」的規定情形尚且存在爭議。實踐中,高空「玻璃景觀」未被列入特種設備的監管范疇,其設計、施工、運行過程中,具有專業安全檢測設備和專業人員的安監等部門均未介入。建成後,也僅是由主管景區的旅遊部門進行旅遊層面的監管,但旅遊部門因受限於監管職能和缺少專業技術安全檢測設備,無法對高空「玻璃景觀」進行技術層面的安全監管,容易出現監管空白。牛向峰介紹,2017年2月,北京市發改委暫時叫停新建玻璃棧橋等項目就是出於此種考慮。
對此,劉明明認為,高空「玻璃景觀」在本質上屬於以營利為目的游樂項目,完全有必要定期開放和關閉,定期檢測與維護鋼化玻璃、鋼架結構安全,控制游覽方式和遊客數量等,保障運行安全。對此,有關部門應盡快出台相關規定,明確將高空「玻璃景觀」列入特種設備目錄,納入安監等部門的監管中,同時,也應盡快制定行業安全標准,確保維護和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安全事故發生後如何劃分法律責任
劉明明認為,高空「玻璃景觀」的法律責任主體,通常包括鋼化玻璃的生產者、提供者、景觀平台的經營者和景區,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游樂設施的遊客也會成為責任主體。對於上述法律責任主體,應視不同的情形承擔不同的責任。
一是經營者的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3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速軌道運輸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擔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經營者的責任。「玻璃景觀」因建在高空,易受自然因素影響,危險性較高,對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要求也較高,屬於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從事高空活動」的情形。經營者必須強化安全管理職能,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果經營活動中造成遊客受到人身損害,經營者需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但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因遊客自身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經營者可不承擔侵權責任。
二是生產者的產品質量責任。產品質量法第41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於鋼材和鋼化玻璃的生產者而言,如果生產的產品存在缺陷或安全性能不符合現行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導致鋼結構解體、垮塌或鋼化玻璃破裂,造成人員傷亡的,生產者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同時該法第42條規定,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是第三人引發的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遊客在遊玩過程中,如果因第三人的過錯導致遊客受傷,第三人應按照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劉明明介紹,在武漢木蘭勝天景區玻璃棧道事故中,一「恐高」遊客聽從導游的建議,從山頂乘坐落差近200米的玻璃棧道,在下滑過程中,因頭暈害怕擅自剎車停在滑道中,導致後面高速滑下的遊客與其相撞,造成一死三輕傷的慘劇。該事件中,遊客擅自在高速滑道中停車的過錯行為,與後車被撞及人員傷亡的損害後果存在直接因果關系,其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當然,如果景區或經營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在其過錯范圍內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於遊客關心的因自身原因發生意外受到損害的問題,該如何維權?牛向峰認為,如果遊客因自身的原因,如恐高、心腦血管疾病等造成遊玩過程中發生身體不適,進而造成嚴重後果引起糾紛的,因「玻璃景觀」等游樂項目屬於高空活動,一旦遊客在遊玩過程中誘發心臟病等疾病,造成嚴重後果的,景區或經營方應該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但是遊客隱瞞自身情況,不遵守規定,景區或經營者履行了告知義務,並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和及時採取救治措施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賠償責任。
「出現糾紛後,遊客可以先同景區或經營者協商,雙方協商不成的,遊客可根據實際情況,憑門票提起違約之訴或侵權之訴。」牛向峰說。
盡快落實對「玻璃景觀」的安全監管
「相關部門要盡快出台國家層面的安全標准和行業標准。」牛向峰表示,作為新生事物的高空「玻璃景觀」,為人們的旅遊增添了不同尋常的體驗,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准,明確規定鋼架結構和鋼化玻璃的安全標准和生產、運輸、使用等各個環節的法律責任,並建立行業層面的安全規范和操作標准等。要明確監管主體,准確界定高空「玻璃景觀」特種大型游樂設施的法律定位,盡快明確具備安全監管條件的相關政府部門的安全監管職責,建立配套的安全監管體系。牛向峰建議,引入行業保險體系。針對高空活動的高危險性,可以強制推行由經營者購買一定金額的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障體系,以減少賠付不能的風險。
「對於景區和經營者而言,要增強安全保障意識。細化風險告知和注意事項,盡到提醒責任,同時,應加強日常管理,配足配齊安全保障力量,完善防護措施,定期檢查維護,主動接受職能部門的安全檢查,確保設施符合安全標准。」劉明明說,要建立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出現意外及時救助,防止損害擴大。
玻璃作為建築材料,因其具有通透性美觀和可破碎的特性,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用於地板、樓梯、觀光棧道等,來滿足人們對建築美學要求和追求個性、體驗刺激的想法。
國內外很多著名景區和建築上應用該類玻璃產品,如世界著名的威利斯大廈觀景台、夏蒙尼觀景台、奧地利達赫施泰因的虛無之梯、美國大峽谷天空步道、多倫多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玻璃走道、日本東京晴空塔玻璃走道等;國內玻璃觀景平台呈現出遍地開花的趨勢,如張家界的天門山、北京平谷天雲山、河北白石山、遼寧鳳凰山玻璃棧道等,目前還有很多在建的項目。
用於上述場所的玻璃,必須考慮其長期使用的安全性,比如抗動、靜載荷的能力,玻璃是脆性材料,超過玻璃的抗彎和抗壓能力,會導致玻璃的破碎甚至斷裂;還有就是抗沖擊能力,即移動物體對玻璃表面沖擊後,玻璃是否破碎或破碎後是否還有結構支撐力,如行人摔倒,玻璃能否經受人體沖擊,如遊客手中的相機、三腳架或山上小塊岩石墜落,對玻璃沖擊後是否會帶來結構性破壞等;玻璃對於環境變化的長期耐久性;另外玻璃的防滑能力,即玻璃表面的摩擦力是否能夠確保行人行走安全,不至摔倒,在玻璃表面存在露水、雨水條件下是否還有一定的防滑性能等,這些都是該類產品需要考慮的。但目前國內外都沒有相關的標准可以供生產、建設、使用者參考,也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驗收手段,這就造成該類產品,特別是遊人較多的景區玻璃棧道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對此,有些旅遊管理部門出於安全原因准備暫停此類玻璃步道和觀光平台的建設,這也是無法監管和安全評價的不得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