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及切割作业应遵守哪些规定
焊接及切割作业应遵守哪些规定?
1. 电焊、气焊工均为特殊作业人员,需通过专业安全技术学习、训练和考试,获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操作。
2. 焊接场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3. 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如在临时工地进行操作,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技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
4.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
5. 对受压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有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进行操作时,必须进行检查,并经过冲洗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施开盖),再进行工作。
6. 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有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叶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7. 电焊机接地零线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台回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8. 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车间、场所或煤气管附近焊接时,必须取得消防部门的同意并与煤气站联系好。工作时应采取严密措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
9. 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采取防护设施并不准将工作回线缠在身上,地面应有人监护。
10. 工作完毕,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才能离开。
手工电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 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 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接线点是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焊条的夹钳绝缘必须良好。
3. 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码销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4. 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检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
5. 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闸刀开关。
6. 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7. 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拦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8. 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他导电物件上。敲渣子时应戴上防护眼睛。
9. 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0. 修理煤气管或在泄漏煤气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煤气站及消防、安技部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源,加强通风,把积余煤气排除干净。
手工气割(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 严格遵守一般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电石、乙炔发生器、水闭锋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
2. 发气量5立方米/时或一次加料10KG以上的乙炔发生装置,应采用固定式乙炔发生器,建立乙炔站(房)。并由专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运行规程。乙炔站、氧气瓶存放间或固定式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间)与厂房或其它建筑物的距离应该符合乙炔站设计规范。
3. 工作前或停工时间较长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4. 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只准用肥皂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5.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 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工启氧气或乙炔气阀轿门。
7. 设备管道冻结时,禁止有火烤或的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钠热水溶液解冻、保温。
8. 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发生器上。
9. 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瓶的安全帽,收抬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放水、取出电石篮。
10. 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应取出电石篮,采取措施,消除余气才能进行。
❷ 储罐接地线为什么不能直接焊在储罐本体上
金属储罐接地可以焊接接地耳,直接接地,要是储罐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用做防雷
2.塑料储罐为防静电要求内壁涂导电漆,其体积电阻率应在10的8次方欧姆米以下,
通过铜箔或者铜编织带进行静电接地,同时塑料储罐也应做避雷带,做防直击雷的保护
❸ 学焊工的十大忌讳
学焊工时,应牢记以下十大忌讳:
未经专业培训与无证上岗:
擅自作业,无动火证:
不了解焊接物件:
未清洗处理盛装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管道:
在有压力的管道或密闭容器上焊接:
焊接场所周围有易燃物品:
在禁火区内未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忽视个人防护措施:
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
缺乏安全意识与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