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预留预埋防雷接地使用螺纹钢代替圆钢施工,焊接处焊渣没有清理,焊接质量差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呢
一、主要原因:
(1)对施工规范、设计要求没有掌握,对使用材料规格、型号不重 视,使用土建工程的钢筋废料,认为用螺纹钢等其他材料焊接即可。
(2)焊接工人非专业电焊操作人员,没有做到持证上岗。
(3)现场交底不到位、监控不严格。
二、纠正措施:
(1)按规范、设计要求使用圆钢重新进行焊接。
(2)将焊接质量不合格部位重新进行焊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 进行施工,焊接完成后要清理焊渣,不应出现漏焊、夹渣、咬肉等质 量缺陷,保证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三、预防措施:
(1)对焊接施工人员进行证件检查,严格执行持证上岗。
(2)对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进行技术交底,坚持“样板先行”制度。
(3)严格加强现场控制。
❷ 施工必备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在钢结构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质量缺陷,这些缺陷的形成通常与焊接方法、工艺参数、操作技术以及材料质量等因素有关。以下是对这些常见缺陷及其处理方法的详细说明:
1. 裂纹:裂纹是焊接结构中常见的一种缺陷,分为冷裂纹和热裂纹。冷裂纹通常在焊接接头冷却后形成,热裂纹则在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刚完成后形成。
- 处理方法:对冷裂纹,可采用钻止裂孔或铲除裂纹后补焊。对于热裂纹,应铲除缺陷后重新焊接。
- 预防措施:选择适合的焊接材料,控制预热温度和线能量,优化焊接工艺。
2. 未熔合及未焊透:未熔合指焊缝金属未完全连接,未焊透则是焊缝截面未完全熔合。
- 处理方法:铲除未熔合或未焊透部分,然后进行补焊。
- 预防措施:合理选择坡口形式和装配间隙,清除焊接区域杂质,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
3. 气孔:气孔是焊接过程中气体未能逸出而形成的孔洞。
- 处理方法:清除气孔后补焊。
- 预防措施:焊前应烘干焊接材料,优化焊接工艺,保护焊接区域。
4. 固体夹杂:固体夹杂包括夹渣和夹钨,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池内未能完全熔化或清除的杂质。
- 处理方法:清除夹杂后进行焊补。
- 预防措施:清理焊接区域,选用适当的焊接参数,确保熔渣清除。
5. 咬边:咬边是焊缝两侧未完全熔合而形成的缺陷。
- 处理方法:轻微咬边可修锉,严重咬边需焊补。
- 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确保焊接操作正确。
6. 焊瘤:焊瘤是在焊接过程中熔池金属堆积形成的突起。
- 处理方法:机械方法去除焊瘤。
- 预防措施:优化焊接参数,正确操作。
7. 飞溅:飞溅是焊接过程中金属滴落或喷溅形成的缺陷。
- 处理方法:调整焊接回路电感,减少飞溅。
- 预防措施:使用干燥焊条,控制焊接参数,保持焊接设备良好状态。
8. 电弧不稳定:电弧不稳定会导致焊接质量下降。
- 处理方法:调整焊丝与导电嘴配合,更换设备问题部件。
- 预防措施: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适当调整焊接参数。
以上是对钢结构焊接质量缺陷及其处理方法的详细介绍。了解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于保证焊接质量、提升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❸ 钢筋焊接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
1. 施工单位要加抄强内袭部质量管理力度,完善制度。施焊前要对焊工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并留有记录。
2. 焊工要持证上岗,人员更换时要报监理审查批准。
3. 钢筋焊接接头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要先自检,在资料齐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4. 监理要加强巡视检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5. 在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时,监理按抽检频率的30%进行平行送检。
6.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监理报业主给予经济处罚:
① 验收批未经验收合格,施工单位擅自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② 监理通知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没有整改或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整改或整改后没有报监理进行检查验收。
③ 质量意识不强,相同的质量问题多次重复出现,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