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有铝热焊焊接操作方法给一个好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劳动力配置 1
四、机具设备 2
五、铝热焊接工艺流程图和焊接顺序图 2
六、施工作业环境及施工设备和产品使用技术要求 3
七、施工作业步骤 3
八、焊接接头直线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9
九、探伤 10
十、焊接记录 10
十一、安全质量措施 11
十二、铝热焊操作规程 12
十三、铝热焊安全操作规程 12
新建赣韶铁路道岔焊接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1632.3-2005、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
1.2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工程的无缝线路设计图纸;
1.3施工合同以及合同的有效组成文件;
1.4钢轨焊接试验参数;
二、工程概况
新建赣韶(赣州~韶关)铁路地处我国华南地区的江西省和广东省,位于赣南和粤北两地区,连接我国两条南北铁路大干线——京广线和京九线。线路自京九铁路南康站引出,经江西省南康市、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始兴、仁化等市县,接入京广铁路韶关东站。
全线共16个车站,其中新建车站14个,新建线路所1个,改建车站1个即韶关东站,道岔 113 组。
三、劳动力配置
针对道岔焊接施工及数量,全线站场内道岔焊接数量为1000个头。
根据现阶段站场铺设情况以及施工进度计划,本次腊石坝车站道岔铝热焊配置1组共24人专业道岔钢轨铝热焊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其中4人为专业焊接人员,其余为劳动力。
根据以往道岔接触焊1个头需要30分钟完成,这期间需进行钢轨对正、钢轨打磨、焊接道岔、焊头打磨、完成作业。
为此,项目部经过研究决定,道岔焊接采用流水线作业施工,共分3组进行道岔焊接。一组为钢轨对正及打磨、二组为道岔焊接及打磨、三组为安装扣配件及调整线路方向。
四、机具设备
根据腊石坝车站焊接数量及施工进度计划,配制专业机具设备进行钢轨铝热焊施工,主要工具见附表:
五、铝热焊接工艺流程图和焊接顺序图
5.1铝热焊接工艺流程图
根据设计道岔焊接采用“道岔铺设好后进行焊接施工”。道岔内焊接采取铝热焊接方式,采用法国拉伊台克公司的焊接材料及技术。
铝热焊工艺流程图
5.2焊接顺序图
道岔焊接顺序图
按上图所示焊接顺序,顺序为1、2、3、4、5、6、详述如下:
① 辙叉轨排与导轨连接部,先直股,后曲股;
② 导轨与尖轨跟部,先直尖轨,后曲尖轨。
③ 基本轨焊接,先直股,后曲股;
④ 道岔前后钢轨焊接顺序:先岔前,再岔后;先直股,再曲股。
设计提供的道岔钢轨焊接的锁定轨温是32±5℃
六、施工作业环境及施工设备和产品使用技术要求
1、寒冷、刮风及下雨天焊接时,必须搭设帐篷,并对焊接区域做好保温措施。气温低于0℃及大风、大雨天气严禁焊接。当温差变化大时必须使用拉轨器在保证轨缝大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焊接。
2、铝热焊剂应当密封包装,要有干燥的储藏环境,要有包装标记,便于识别产品类型,生产日期。
3、砂模是预制好的,并与待焊钢轨断面吻合;包装上有标记,便于识别产品类型,生产日期;不得受潮、破损、开裂。
4、坩埚使用前不得受潮、破损、开裂。配备限制钢水飞溅的坩埚盖;坩埚底部易熔塞用来控制钢水流下的时间,必须保持完好状态。
5、 冬季使用氧气、丙烷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气体的压力正常。
七、施工作业步骤
7.1 施工准备
7.1.1 检查施工现场,焊接前专人根据焊接物品清单进行清点以防漏带,影响施工。
7.1.2 检查施工机具且试用,保证焊接前设备的完好率100%。用肥皂水检测氧气瓶、燃气瓶及其他系统,如有漏气情况不能使用。
7.1.3 检查轨道的平直度和表面情况。检查钢轨端头有无裂缝、倾斜或其它缺陷,当轨端有低接头时必须锯掉低接头。有大于2mm深的掉角等必须锯除。
7.1.4 检查轨缝大小与位置以及接头相错量情况。焊缝不得落在轨枕上,轨缝位置须距轨枕边100mm以上,保证左右股钢轨拉伸时接头相错量满足小于100mm的要求。
7.1.5 测量轨温。在钢轨背光一侧测量轨温,当轨温低于0℃时不进行焊接。
7.1.6 焊接钢轨两侧50m范围内必须严格按规定上紧扣件,确保焊接时轨缝间隙不得发生移动,影响焊接质量甚至发生钢水泄露。
7.2 轨端干燥
7.2.1 对轨端除锈去污前可用预热枪对钢轨焊缝两侧1米范围内烘烤,充分排除钢轨表面水分及油污。
7.3轨端除锈去污
7.3.1 用带有钢丝刷的角磨机对焊接钢轨端部、两侧、轨头和轨底的锈污进行打磨清洁,范围为100-150mm,特别要重视轨底的清洁,轨端不垂直度≤1mm。
7.4对轨
7.4.1 轨缝调整:在轨头和轨底的两侧进行测量,同等条件下,轨缝须满足25±2mm。焊接过程中保持间隙不变,从对轨开始禁止在焊缝两端各50m范围内松扣件、起拨线路、拉轨撞轨和通行车辆,直至焊接完毕,轨温降至300℃以下为止或浇注30分钟以后。
7.4.2 尖点对正:将1m直尺的中点与焊缝隙中点重合,用钢楔子或者对轨架进行高度调节,使焊缝两侧0.5m处钢轨轨顶面与直尺的间隙为1.6mm左右。
7.4.3 水平对直:用1m直尺分别紧贴钢轨的轨头、轨腰,并用钢板尺紧贴轨脚,一般情况下必须做到三处均密贴方为水平对正。必须保证接头的作用面一侧水平对正,钢轨内侧纵向要求平直,以1m直尺同时测量两轨平顺度,错动不大于0.2mm。
7.4.4対轨先调高低,后调水平,最后调整不等倾斜。
7.5 砂模安装
7.5.1 检查砂模应无受潮、无裂纹、无变形,各组件完整,状态良好。有裂痕或受潮的砂型不能使用;
7.5.2 砂模浇注孔略作休整,防止高温时砂粒脱落;
7.5.3 将砂模与钢轨接触面进行摩擦,使砂模与钢轨结合部位密贴;
7.5.4 如果砂模与钢轨接触面吻合不好,则会发生漏钢水的严重后果;
7.5.5 底模一定要对中,并且与钢轨紧贴。
7.5.6 砂模浇注孔要与左右轨角对称,以确保两侧轨底受热均衡;
7.5.7 砂型中央与轨缝中央一致,砂型与钢轨垂直,两片砂型要对齐。
7.5.8 在扭紧夹具时,应由一人完成,均匀夹紧。
7.5.9 要试放分流塞,使分流塞在砂型中高低松紧合适。
7.6 封箱
封箱过程是比较关键的步骤之一,在操作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如果封箱不严密,会发生漏钢水的问题,封箱完成后,焊接负责人应该检查封箱是否达到要求,以确保焊接质量。
7.6.1 在封箱时要盖上一块干净的纸板,防止砂粒落入砂型中形成夹渣;
7.6.2 封箱先从轨底开始,从下往上按顺序进行,分两遍抹成
7.7预热过程的控制
7.7.1 工作压力控制
氧气压力为0.49MPa,丙烷压力为0.07MPa。针对60kg/m的钢轨预热时间为5分钟左右,轨头颜色变为红色。
在调压过程中,将预热枪上的氧气和丙烷开关全部打开,顺时针调节调压表,调节氧气和丙烷的压力。
7.7.2 预热火焰的调节
先稍开丙烷阀门,然后点火逐渐交替打开两个阀门,直至丙烷阀门完全打开为止,再通过调节氧气阀门来调节火焰大小,使火焰的长度保持在15-20mm,火焰为中性焰,预热枪头应距轨头50mm;
7.7.3 密切关注整个预热过程
在预热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轨头受热颜色变化过程,预热时间为5分钟左右,其颜色为鲜红色;
7.7.4 预热枪头须调至轨缝中央,以保证预热效果。
7.7.5预热完后,先关氧气开关,枪头朝上,注意安全。
7.8坩埚的使用
7.8.1 使用坩埚前须检查坩埚,受损,受潮的坩埚不能使用。
7.8.2 须清除坩埚内的杂物,易熔塞表面须干净。
7.8.3 从焊剂包装中取出焊剂,混合均匀后(反复倾倒三次),将焊剂旋转倒入坩埚中,并使其顶部形成锥形,插入高温火柴,盖上坩埚盖,预热完成后,立即放入分流塞并将坩埚安置在砂模侧模板顶部定位槽内。
7.9 焊剂高温反应
焊剂反应时间:8-15秒;镇静时间:8-18秒(若大于30s,燃烧不均匀)。
注意:焊剂反应及浇注过程中,操作者应该距离坩埚3米以上的距离,确保人身安全。反应完成后,如果钢水不能漏下来,应该让钢水在坩埚中冷却了20分钟后才能移动坩埚。
7.10 拆模
浇铸完成后1分钟,移去坩埚,并将其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后移去灰渣盘,并将灰渣倒入坩埚中,保持环境干净。浇铸完成5分钟后,先拆除侧模板和夹紧装置,再拆除底模板。
注意 a、在拆摸过程中要小心,不要将砂型一起脱下,造成钢水流出。
b、拆摸后,及时将轨面清理干净,防止推瘤时残渣拉伤轨面。
7.11 推瘤
浇铸完成6.5分钟以后开始推瘤。浇铸棒在推瘤完成20分钟后打掉。
注意 a、推瘤过早会因为焊头硬度不够而拉伤轨面。
b、推瘤过迟会给推瘤带来困难。
C、打掉浇铸棒时,要注意敲击方向,不能由内向外敲击。
7.12 热打磨
7.12.1 推瘤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粗打磨。焊后接头温度降低到300度以下才能放车通行。
7.12.2 打磨焊头使其轮廓与两侧钢轨相同。
7.12.3 打磨后,焊头处的凸出量不小于0.5mm。
7.13冷却打磨
7.13.1 当轨温降至常温时进行冷打磨,打磨位置包括轨顶及内侧工作面、轨底上表面、轨底。
7.13.2 使钢轨表面整体平齐。
7.13.3 焊缝两侧100m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的压痕、碰痕、划伤等缺陷。
7.13.4 焊头须打磨至0—— +0.3毫米,不能低凹。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打磨要求为0—— +0.2毫米。
7.14 外观及探伤检查
焊头冷却到50℃以下对钢轨焊头进行探伤。焊缝探伤分为目测和仪器检测。焊缝表面的缺陷主要有划伤、碰伤等,可以通过目测判断;焊缝内部的缺陷主要有气孔、夹杂、未焊透等,可通过仪器进行探伤。
焊接接头的轨头工作面经过外形精整后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
7.15 经打磨后的焊接接头轨头部位满足
7.15.1 不应出现裂纹;
7.15.2 可出现1个最大尺寸为1mm的气孔;
7.15.3 在轨头下鄂与焊筋边缘交界处半径为2mm的区域内,可出现1个最大尺寸为1mm的气孔、夹渣或夹砂;
7.16 焊接接头焊筋表面应满足:
7.16.1 最多可出现3个最大尺寸不超过2mm的气孔;
7.16.2 焊筋表面夹渣或夹砂等缺陷的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这些缺陷不应侵入钢轨的横断面内;
焊筋表面夹渣或夹砂等缺陷的最大尺寸
缺陷面积mm2 缺陷深度mm
≤10 ≤3
≤15 ≤2
≤20 ≤1
7.17 收尾工作
7.17.1 检查焊好的接头,做好原始记录并编写焊接序号。
7.17.2 清理道床,按标准方枕。
7.17.3 加强捣固焊接接头两侧的两根轨枕。
7.17.4 将轨道恢复正常,并进一步清理焊接现场。
7.17.5 把灰渣、废钢料、砂模等清理干净,装入坩埚中,在离开的时候带到指定的场所处理。禁止将其乱丢在铁路沿线,造成对铁路沿线的污染。
八、焊接接头直线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8.1 平直度要求
轨头工作面1m长度平直度允许的最大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平直度允许的最大偏差
线路设计速度km/h 轨顶面垂直方向最大偏差mm 轨头侧面工作边水平方向最大偏差mm
160 +0.3 +0.3
注:①轨头侧面“+”表示凹进,使轨距扩大;
②轨顶面“+”表示高出钢轨母材基准面。
8.2表面质量要求
8.2.1 焊接接头的轨头工作面经外形精整后的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2mm。
8.2.2 焊接接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划伤、碰伤、电极灼伤、打磨灼伤等伤损。
九、探伤
9.1 探伤人员资质要求
探伤人员应持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II级或以上级别的技术资格证书,并经过钢轨焊缝探伤技术培训方能独立上岗作业。
9.2焊接接头探伤要求
9.2.1 钢轨焊接后均应对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填写探伤记录。记录应包括仪器、探头、焊接接头编号、测试数据、探伤结果及处理意见。
9.2.2 探伤时焊接接头的温度不应高于40℃时。
9.2.3 探伤前应对探测系统校准。
9.2.4 扫查前检查探测面表面粗糙度,应无锈蚀和焊渣,打磨面应平顺、光滑,打磨范围应能满足探伤扫查的需要。
9.2.5 使用双探头或单探头对轨头、轨腰、轨底分别进行探测。
9.2.6 发现内、外缺陷要及时向施工人员反映,采取补救措施。
十、焊接记录
焊接操作人员应记录焊接过程,记录内容 “钢轨铝热焊接操作记录表”,记录应保留3年。
十一、安全质量措施
11.1 各工序工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1.2 液化气、氧气瓶、乙炔瓶等应布置在焊接和切割火焰的上风和侧风向,禁止在火焰的下风,必须站立放置,禁止倒放,氧气瓶和燃气瓶应相距5m。
11.3 加热器发生回火、放炮时,应先立即关闭氧气,后关燃气、熄灭火焰,防止出现严重事故。
11.4 焊接过程对所有气管严禁压、踩,保证气体畅通。
11.5 搬运及作业时,各工序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止发生人身伤害。
11.6 焊轨作业时,应配置好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服、眼镜、长皮手套等)。配备干粉灭火器。
11.7 施工点附近不应有挥发性气体,易燃易爆物。如果存在,在设法转换或争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11.8 气管不要靠近已燃加热器太近,以防爆炸。
11.9 加热过后钢轨,严禁身体各部位碰及,以防烫伤。
11.10 打磨前应检查端磨机是否漏电,运转是否良好,如有异常应立即联系维修电工进行维修,严禁私拉乱接,避免发生人身事故。
11.11 打磨后的钢轨端面严禁再次污染,如有污染要重新打磨。
11.12 点火焊接前所需工具摆放齐整,位置合适,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内。
11.13 焊接前卸下的道岔零部件要原位恢复;
11.14 存放铝热焊材料的房间应配制干燥剂及干湿温度计,保证其环境相对温度不大于70%。
十二、铝热焊操作规程
12.1施工准备前所有施工机具及材料、人员到位。
12.2每次开工前加热工具需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漏气现象。
12.3角磨机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砂轮出螺丝是否拧紧。
12.4调整轨缝及轨端对正,撬棍不可插得过深,两人叫号一起翻动,迅速抽出,以防撬棍打人。
12.5砂模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12.6钢轨预热前工人必须带护目镜,防止伤眼睛。现场工班长检查氧气管线及燃气管线是否漏气。严禁氧气瓶、液化瓶靠近加热器5m以内。
12.7坩埚安装必须按照说明书进行。
12.8点火浇铸前人员必须佩戴防火手套、护目镜、防护衣,防止烫伤。
12.8拆模前周围人员必须远离焊接处,防止铁水烫伤人员。铁水要统一处理,不能随便丢弃。推瘤前要检查机子是否与运转正常。
12.9打磨时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防护衣、面具安全帽、隔热手套。
十三、铝热焊安全操作规程
13.1从事道岔焊接工种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接安全技术,经过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13.2焊接工作前需进行人员、材料等报验,经监理部批准后方可进行道岔焊接工作。
13.3在焊接作业区内,必须清除周围易燃物品,如无法清除,应采取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
13.4焊接作业前,要认真检查燃气,氧气瓶是否分开放置各5m开外位置;安装压力表和开气时不准戴有油的手套,检查管线是否接牢和漏气。
13.5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防止未达到时间就停止焊接作业,影响焊轨质量。
13.6焊剂应存放在干燥房间,防止受潮,并设专人看护并检查。
附件:
焊轨机具及焊药
后附试验报告
铝热焊机具及焊剂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油发电机 2KW 台 1
2 角磨机 台 3 除锈用
3 1米钢直尺 1m 把 1
4 液化气瓶(纯丙烷) 个 6
5 氧气压力表 个 1
6 丙烷压力表 个 1
7 氧气防回火塞 个 1
8 丙烷防回火塞 个 1
9 氧气管 m 10
10 丙烷管 m 10
11 铝热焊磨具夹具 套 2
12 铝热焊推瘤机 4冲程液压推瘤机 台 1
13 钢轨仿形打磨机 台 1
14 氧气-丙烷预热枪 付 1
15 轨温计 付 2
16 秒表 个 2
17 米尺 5米 把 2
18 塞尺 把 2
19 仿形打磨机砂轮 片 20
20 角磨机砂轮片 片 50
21 锯轨机砂轮片 直径420mm 片 50
22 钢丝刷 把 20
23 大铁锤 把 1
24 小铁锤 把 1
25 三角形铁块 长18cm,短5cm,,厚2cm 块 12
26 测尖点用楔形塞规 个 1
27 拉轨机 套 1
28 撬棍 把 2
29 活动扳手 最大开口宽度20mmm 把 2
最大开口宽度30mmm 把 2
最大开口宽度45mmm 把 2
30 法国拉伊台克焊接设备、焊药等 套 144 根据轨头而定,其中包括焊药、砂模、封箱泥、坩埚、密封膏等
31 面具安全帽 个 10
32 隔热手套 副 10
33 防护衣 套 10
34 护目镜 个 10
35 轨道小车 个 1
36 焊头保温罩 个 1
㈡ 铝焊的窍门是什么
铝焊极易产生的缺陷就是气孔,气孔易出现在焊缝的上部。由于铝材的导热性能好,首先凝固的是熔池底部,气孔由熔池底部上升,气孔在上升的过程中,来不及溢出,即被熔池里已凝固的金属封住,这就是气孔产生的原因。产生气孔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氢气,大气中的水,氩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均是氢气的来源。而极易产生气孔的焊接位置就是横焊缝。底部首先凝固的金属液体迫使气泡向上升,升到顶部被坡口上边缘顶住无法溢出,所以从底片上反应出来的气孔均在焊缝与母材接触的焊缝上部,为了较好的防止气孔的产生,除了焊工本人的熟练操作技能以外,还得从以下几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1.操作姿势的选择:焊工可以选择最方便的站式平胸位置的焊接,高空操作时,要搭设合适的操作高度的脚手架,脚手架操作平台应距焊缝1.5米高度,操作平台层要求平整,焊工操作行走自如。
2.坡口的选择:根据焊工的操作习惯,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坡口形式,
(1)双面同步氩弧焊,有钝边的单面坡口和无钝边的单面坡口,有钝边的单面坡口如果有6mm的钝边,对口间隙一定要有6mm左右,无钝边的单面坡口对口的间隙也应在3-4mm之间,上坡口为40度左右,下坡口为30度左右。
(2)带不锈钢衬环的单面焊接,坡口为不带钝边的外坡口,对口的间隙应在3-4mm之间,上坡口为40度左右,下坡口为30度左右。
3.焊接方法:
(1)双面同步氩弧焊;筒体内外的2名焊工要同时起弧,向同一方向焊接,配合默契。留有间隙的坡口,里外的焊工可以彼此看到相互的电弧掌握焊接的速度,没有间隙的坡口也可以根据透出焊肉的高低来判断是否速度一致,如果透得多,里面的焊工速度可以快一点,如果少可以慢一点。里面的焊工根据坡口的形式可以选择不送丝,由于外部要熔焊丝,外面焊机的焊接电流一般高出里面焊机焊接电流的10-20A左右,尽量减少焊接的层数,因为焊层越多,越易产生气孔。坡口加工的不平度要求均匀,对口间隙要均匀,可以通过点固焊的方式或者加不锈钢的间隔板的方法来控制对口间隙。
(2)带不锈钢衬环的单面焊接:焊工在外坡口起弧焊接,熔点温度较高的不锈钢衬环迫使内透的焊肉完好成形,保证焊缝内部的表面成形,单面带衬环的焊缝,避免电弧温度过高熔化不锈钢衬环,在打磨时也应避免打磨到不锈钢衬环,造成不锈钢材质污染。
4.点固焊:为了保证对口的间隙均匀,防止在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变形影响对口间隙,在对口的过程中用点固焊的方式来减少焊接变形,点固焊每隔200mm左右点焊长度为10-15mm,点焊时起弧和收弧时要注意焊缝的成形应平滑过度,如果因为起弧和收弧造成陡面,应用刮刀剔成平滑过度,否则容易产生未溶合,点固焊在带有衬环的单面焊接中以正式焊接同等对待,尽量避免打磨切除。
5.组对:在组对前要着重检查上下筒体的周长、椭圆度、坡口不平度,周长允许偏差为±13mm,坡口不平度应≤2mm,筒体的椭圆度应≤25mm。在上下筒体上均匀分成几等份,等分处应有标识,在对口时上下各标识的等份点应对齐,将周长累计偏差平均分摊掉,减少对口的错边时,筒体的错边量应≤3mm。
6.天气:应在好的天气下施焊,风速控制在6.3m/秒,焊接湿度不低于90%,焊接应连续进行,不间断,一条焊缝一气呵成,避免中间停留时间长,表面氧化,焊接时焊接间隔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因为铝焊在熔化状态时,极易与空气中的的氧生成氧化铝,影响焊接的质量。
7.预热:预热采用加热板电加热法或应用氧乙炔火焰加热,预热温度控制在120-150度。如果采用氧乙炔火焰加热时,加热应采用中焰加热,不要正对着坡口,应朝着坡口外,偏成30度左右的角,大面积的加热,不要对着一点猛烤,否则将铝板烤化。判断预热温度的方法可以用测温笔或戴着电焊手套摸筒体,感觉烫手即可。从安全方面考虑加热应在外坡口进行。
8.焊机:焊机应经常检查性能是否完好,施焊时电弧是否稳定,焊机的焊把要短,气管也要短,气管越长,气管中存在水的情况也多,气管在使用前应用纯氩冲一下,在废板上试焊长一点,尽量排尽气管中的污物;气管越长,在断弧时,跑进气管里的空气越多,在再次起弧时,极易造成氩气不纯,影响焊接质量。
9.焊前清理:坡口及焊件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应清除;
a.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表面油污,坡口两侧的清除范围应不小于50mm;
b.对焊丝采用化学法清理表面氧化膜,用约70℃5%~10%NaOH溶液浸泡30~60S后,接着用约15%的HNO3 (常温)浸泡2min左右后用温水洗净,再使其完全干燥;
c.坡口采用机械法清理表面氧化膜,用直径为0.2mm左右的不锈钢丝刷清除至露出金属光泽,两侧的清除范围距坡口边缘应不小于30mm,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不宜用砂轮、砂布打磨以防砂粒形成焊接夹渣等缺陷,可用刮刀清理焊面;用机械法清理坡口表面,剔除表面的氧化铝膜,焊丝用化学试剂的方法清理。
10.氩气纯度要高,在试板上试验的方法确定氩气的纯度是否合格,如果焊接拍片合格,将此瓶气做上标识用于正式焊接上,通过多次试验的方法,储备一定的用于正式焊接的氩气使用量。
11.试板:每道焊缝每位焊工要做1块焊接试板,焊接试板的长度≮1米,在焊接试板透视合格后,才能用于正式焊接。
12.返修:在确定有密集性气孔的位置,用手枪电钻将此处的母材打穿,再用刮刀将其中间锡除,再用内磨机将其打磨成原坡口形式再焊,至到焊接合格为止。
13.无损检测:100%透视的焊口按照JB4730Ⅱ级合格,20%透视的焊口按照JB4730Ⅲ级合格,如果因为结构原因造成无法探伤的可以用着色的方法来检查,要求Ⅰ级合格,确实因为点状气孔的原因造成焊口拍片无法Ⅱ级合格时,针对气孔的缺陷可以让步放行到Ⅲ级或Ⅳ级合格,但线形气孔不可以。判断线形气孔的标准:气孔长度/气孔宽度≥3。
14.其它:复层焊时避免焊接缺陷,打底焊后焊肉与母材之间不一定是圆滑过度,如果不处理好,极容易在此点产生未溶合的缺陷,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处理这种焊接隐患,可以用刮刀将高处部分焊肉剔除,也可以用砂轮机将母材打磨成平滑过度。
㈢ 铝制品焊接都有哪些方法
铝制品不适合用烙铁+焊锡丝,软钎焊焊接的。
可以用气焊,铝焊丝,焊剂焊接,
交流钨极氩弧焊机焊接。
不受力可以先将铝材表面打磨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再用AB胶粘接。
㈣ 无损探伤的标准有哪些
一、通用与综合
GB/T 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 6417-1986 金属溶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
GB/T 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GB/T 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JB 4730-19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无损探伤
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 7406.2-1994 试验机术语 无损检测仪器
JB/T 9095-1999 离心机、分离机锻焊件常规无损探伤技术规范
JB/T 10059-1999 试验机与无损检测仪器 型号编制方法
二、表面方法
GB/T 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T 94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10121-1988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T 12604.3-1990 无损检测术语 渗透检测
GB/T 12604.5-1990 无损检测术语 磁粉检测
GB/T 15147-1994 核燃料组件零部件的渗透检验方法
GB/T 15822-1995 磁粉探伤方法
GB/T 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GB/T 17455-1998 无损检测 表面检查的金相复制件技术
GB/T 18851-2002 无损检测 渗透检验 标准试块
JB/T 5391-1991 铁路机车车辆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JB/T 5442-1991 压缩机重要零件的磁粉探伤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JB/T 6062-1992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
JB/T 6063-1992 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
JB/T 6064-19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JB/T 6065-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B/T 6066-19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块
JB/T 6439-1992 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
JB/T 6719-1993 内燃机进、排气门 磁粉探伤
JB/T 6722-1993 内燃机连杆 磁粉探伤
JB/T 6729-1993 内燃机曲轴、凸轮轴 磁粉探伤
JB/T 6870-1993 旋转磁场探伤仪 技术条件
JB/T 6902-1993 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探伤
JB/T 6912-1993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磁粉探伤
JB/T 7367-199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磁粉探伤方法
JB/T 7411-1994 电磁轭探伤仪 技术条件
JB/T 7523-1994 渗透检验用材料 技术要求
JB/T 8118.3-1999 内燃机 活塞销 磁粉探伤技术条件
JB/T 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JB/T 8466-1996 锻钢件液体渗透检验方法
JB/T 8468-1996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JB/T 8543.2-1997 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JB/T 9213-1999 无损检测 渗透检查 A型对比试块
JB/T 9216-1999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JB/T 9218-1999 渗透探伤方法
JB/T 9628-1999 汽轮机叶片 磁粉探伤方法
JB/T 9630.1-1999 汽轮机铸钢件 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JB/T 9736-1999 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 磁粉探伤方法
JB/T 9743-1999 内燃机 连杆螺栓 磁粉探伤技术条件
JB/T 9744-1999 内燃机零、部件 磁粉探伤方法
JB/T 10338-2002 滚动轴承零件磁粉探伤规程
㈤ 焊接铝怎么焊接
铝合金的焊接可以选用四种方式:
直流氩弧焊反接,直流氩弧焊正接,交流氩弧焊,数字化气保焊机。
其中,直流氩弧焊反接仅用于1~2个厚的板、小电流焊接,如果电流增大,钨针烧损很快,焊缝会夹钨变脆。
直流氩弧焊正接的焊接,必须先用打磨或者酸洗来去除铝合金的氧化膜,酸洗液市面有售,适用于氧化膜很厚的铝型材,可以使用大电流。
交流氩弧焊,应选用专用的交流氩弧焊机,最好是带脉冲的,适用于氧化膜不太厚的铝板,推荐使用镧钨钨针。特点是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
用气保焊焊接铝板是比较高效的方式,但必须使用数字化气保焊机,用氩气做保护气体,使用特氟龙送丝管、铬锆铜导电嘴。效率是普通氩弧焊的6倍以上。国际上主要的数字化焊机品牌是克鲁斯、福尼斯等品牌,价格昂贵;国内数字化焊机性价比较高的是华意隆,价位比较合适。
关于选用的焊丝,原则上是与铝板材质接近的焊丝即可,可以买一段段的氩弧焊丝,也可以从盘装气保焊铝焊丝上剪下一段使用。如果材料特殊,没有合适的铝焊丝,直接从铝板上切割一长条铝条也可以。
㈥ 焊接铝怎么焊接
铝可以用作焊接金属壳采用如下焊接方式和焊接材料焊接:
手工电弧焊,就是通俗说的手把电焊,这个情况是比较适合氩弧焊或者气焊不台好焊接的角度或者焊接材质不好的时候用的焊接方式,需要用直流反接的方式焊接,焊条可以采用适合普通的逆变直流点焊机焊接的WEWELDING555铝电焊条焊接。
如果说铝合金最初是在航空工业中崭露头角的话,那么近几十年来,除航空工业外,在航天、汽车、船舶、桥梁、机械制造、电工、化学工业及低温装置中已大量应用铝及铝合金,以制造各种部件、油箱、耐蚀容器及导线等。
(6)如何无损探伤铝制品焊接扩展阅读:
铝合金的生产和储存环境必须防尘、防水、干燥。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5 ℃以上, 湿度控制在70 %以下。
应尽量保证焊接环境的湿度不能太高,湿度过高会使焊缝中气孔的产生几率明显增加,从而影响焊接质量。空气的剧烈流动会引起气体保护不充分,从而产生焊接气孔,可设置挡风板以避免室内穿堂风的影响。
对焊材的使用应该注意:铝焊丝要与钢焊材分开储存,使用期不超过1a 。焊接完成后,要在焊机中取出焊丝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污染。不同材质的送气软管抵抗湿气进入的能力不同,尤其在送气压力高时,送气软管的影响更明显。送气软管最好使用特富龙软管。
㈦ 如何焊接探伤
焊接探伤方法:1.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应注意控制冷拉率:Ⅰ级钢筋不宜大于4%;Ⅱ~Ⅲ级钢筋及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不宜大于1%。用调直机调直钢筋和用锤击法平直粗钢筋时,表面伤痕不应使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冷拔低碳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应当注意:冷拔低碳钢丝经调直机调直后,其抗拉强度一般要降低10~15%,使用前要加强检查,按调直后的抗拉强度选用。
2.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和损耗。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过程中如发现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切断后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不应小于±10mm。
3.钢筋弯曲时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划线应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无划线台而直接以尺度量划线时,应使用长度适当的木尺,不宜用短尺(木折尺)接量,以防发生差错。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配料表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加工。成型后的钢筋要求形状正确,平面上无凹曲,弯点处无裂缝。其尺寸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起弯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4.(1) 焊接前须清除焊件表面铁锈、熔渣、毛刺残渣及其他杂质。(2) 帮条焊应采用四条焊缝的双面焊,有困难时采用单面焊。帮条总截面面各不应小于被焊钢筋截面积的1.2倍(Ⅰ级钢筋)和1.5倍(Ⅱ、Ⅲ级钢筋)。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钢种直径的钢筋,并使两帮条的轴线与被焊钢筋的中心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和被焊钢筋级别不同时,应按钢筋设计强度进行换算。(3) 搭接焊亦应采用双面焊,操作困难时才采用单面焊。(4) 钢筋坡口加工宜采用氧乙炔焰切割或锯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5) 钢筋坡口焊应采取对称、等速施焊和分层轮流施焊等措施,以减少变形。(6) 焊条应保持干燥,如受潮,应先在100~350℃下烘0.5~1h。(7) 负温条件下进行Ⅱ、Ⅲ级钢筋焊接时,应加大焊接电流(较夏季增大10~15%),减缓焊接速度,使焊件减小温度梯度并延缓冷却。同时从焊件中部起弧,逐步向端部运弧,或在中间先焊一段短缝,以使焊件预热,减少温度梯度。(8) 冬期电弧焊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