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焊工有哪些操作规程-焊工的操作规程
焊工有哪些操作规程-焊工的操作规程
操作类的都是会有操作规程的,焊工也不例外。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焊工的操作规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般规定
1.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焊接压力容器等特殊工作必须有持相应工作作业证书的焊工进行。
二、焊前的.准备与检查
1.电焊机的外壳应有防护性的接地线,以免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2.电焊机与外电路的一次接线,应由电工进行,二次线由焊工进行连接。
3.推拉刀开关时,一般应戴好干燥的手套,并把头部偏斜一些,以免遭受电弧的烧伤。
4.焊工在工作时要穿戴工作服和其它防护器械。
5.工作前必须检查电源线、电焊钳线绝缘良好,架设整齐。防止电线砸断压坏和烧毁。
6.两台以上焊机同时作业焊机间距不小于0.5米。
7.在潮湿的地方工作时,应穿上胶鞋或用干燥的木板垫脚。
8.在圆筒或其它金属容器内部工作时,脚下应垫好绝缘物,身体应避免与工件接触。
9.在光线很暗的地方或夜间工作,所使用的手提灯其电压不得超过36伏。
10.在有毒、有害气体场合工作,必须先通风后再工作,并在整个工作中保证通风量,以防中毒受害。
11.在易燃、易爆场合下焊接应先检查,如容器、管道、先置换冲洗或强制通风、符全作业条件时才能施焊,整个焊接工作必须执行该项工作的特殊规定。
12.从事气割,气焊时,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A.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准在阳光下暴晒,不准接近高温热源。
B.氧气瓶和乙炔瓶放置位置满足安全要求符合消防规定。
C.无灭火器不准操作,搬运氧气、乙炔瓶时只准用特制小车。
D.氧气、乙炔管不准互换,并不准接近有油脂的物体。
三、焊接
1.在容器内焊接应轮换作业,保持适当的休息。容器内工作时,要在容器外留守1人。
2.气焊时(气割)应先开乙炔阀,再开氧气阀,熄火时顺序反之,即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阀,且开关动作不易过猛,乙炔量不足不能使用。
3.工作完毕电焊要可靠切断电源,整理好焊接电缆线,气割时,关好氧气,乙炔钢瓶阀,收好焊炬和风管。
4.焊接工件应根据工件厚度和受力情况选用焊接材料和焊接方式,电焊应调整好适应的焊接电流,选用合适的焊条直径和型号。
5.在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脚盖和面罩。
6.更换焊条时,身体应避免与工件接触,在特殊场合时,可将焊条放在面罩上更换。
7.在工作地点周围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带,并且把焊接电缆扎在固定架上,切勿背在身上。下部有可燃物体,还应设安全保护棚或专人定时撒水,以防焊接时,由于金属滴落下而引起火灾。
8.撒水灭火,清理加工件和焊接场地周围,确属安全才准离开。
9.其它场合作业,同时要遵守该工作场合的作业要求和安全规定。
;B. 焊接安全措施是什么
1、操作者必须按规定穿干燥清洁的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和绝缘鞋。
2、焊接工作开始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是否有损坏的地方。焊机的外壳接地和烛机的各接线点接触良好。不允许未进行安全检查就开始操作。
3、在狭小空间作业时,操作者脚下必须垫有橡胶板或其他绝缘垫。旁边有一名监 护人员随时注意操作人员的安全情况,一遇有危险情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4、推拉闸刀开关时,脸部不允许直对电闸,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烧伤面部。
5、更换焊条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能赤手操作。
6、身体出汗后衣服潮湿时,切勿在带电的钢板上或工件上,以防触电。
7、工作地点潮湿时,地面应铺有绝缘材料。
8、下列操作必须切断电源才能进行:
① 改变焊机接头时;
② 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
③ 更换保险装置时;
④ 焊机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
⑤ 工作完毕或临时离开工作现场时。
二、 气焊与气割安全控制措施
1、使用乙炔瓶时应注意:
①禁止敲击、碰撞。②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③夏季要防止曝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高空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水平距离)。④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⑤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线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⑥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乙炔瓶要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⑦乙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超过1.5~2.0m3/时•瓶。⑧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⑨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储存间与明火散火地点的距离不小于15m。⑩乙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其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2、使用氧气瓶时应注意:
①氧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严禁曝晒,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并不能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应避免受到震动和冲击,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上滚动,禁止用起重设备的吊索直接拴挂。②使用前应检查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及胶管是否完好。禁止带压拧动瓶阀阀体。③瓶阀手轮反时针方向旋转则瓶阀开启。瓶阀开启时,不得朝人体,且动作要缓慢。减压器与瓶阀连接的螺扣要拧紧,并不少于4~5扣。④氧气瓶要固定防止倾倒滚动,不宜卧放使用,应将瓶阀一端垫高或直立。⑤运输时气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应横向码放,不宜直立。气瓶须装有瓶帽和防震圈,防止碰断瓶阀。不得与易燃物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同车运输。⑥氧气储存处周围10m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动用明火。
3、使用焊炬与割炬应注意:
①焊炬与割炬上装接的可燃气与氧气胶管严禁颠倒位置和混用。②点火前,应先将胶管内和中压乙炔发生器内留存的空气排净,再正式点火使用。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射吸性能和气密性。③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门,点燃后立即开氧气阀门,以防止点火时的回火和鸣爆。停用时应先关乙炔阀门,后关氧气阀门。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关乙炔阀门。④点燃的焊、割炬严禁靠近可燃气瓶、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严禁随意放在地上或工件上。点燃的焊、割炬喷嘴不得与金属物件正面接触,否则易造成回火。停止使用时,严禁将焊、割炬与气源相通放在工具箱和容器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三、焊接的安全管理
1、对焊工进行有关电气安全技术知识、用电的基本知识、触电原因及触电急救知识、有关燃烧和爆炸的知识、焊接发生火灾和爆炸原因及防火防爆知识等方面教育。
2、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3、焊接作业点周围10m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焊工作业面不小于4m2,地面要干燥,保证工作点有良好的照明(照明度
不低于50勒克斯)。
4、操作现场的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不得相互缠绕。焊接工作点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现场的通道要畅通。
5、电焊机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再扑救。氧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
6、进入高处作业时应戴安全帽、安全带和穿胶鞋,安全带应紧固牢靠,安全绳不超过2m。六级以上大风、雨天、大雪、雾等情况禁止登高焊割作业。
C.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如下:
1、电焊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身心不健康的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安全合同交底签字手续。
3、所有交、直流电焊机的金属外壳,都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接地、接零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
7、电焊机二次侧把、地线需接长使用时,应保证搭接面积,接点处用绝缘胶带包裹好,接点不宜超过两处,严禁长距离使用管道、轨道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或其它金属物体串接起来作为导线使用。
8、电焊机的一次、二次接线端应有防护罩,且一次线端须用绝缘带包裹严密;二次线端应使用线卡子压接牢固。
9、加强自身安全防护措施,戴好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穿戴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和绝缘鞋。
D. 电焊工工作步骤
1、 工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劳保鞋。工作服口袋应盖好,并扣好钮扣。工作时用面罩。
2、 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遵守《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定》。
3、 启动焊机前检查电焊机和闸刀开关,外壳接地是否良好。检查焊接导线绝缘是否良好。在潮湿地区工作应穿胶鞋或用干燥木版垫脚。
4、 一般情况下,禁止焊接有液体压力、气体压力和带电设备。对于有残余油脂、可燃液体容器,焊接前应先用蒸气和热碱水冲洗,并打开盖口,确定容器清洗干净方可焊接,密封的容器不准焊接。
5、 在锅炉或容器内工作时,应有监护人员,注意通风,及时把有害烟尘排出,以免中毒。
6、 禁止把储有易燃。易爆的场所或仓库附件进行焊接。在可燃物品附近进行焊接时,必须距离5米外,在露天焊接必须设置挡风装置,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火灾。在风力五级以上,不宜在露天焊接。
7、 在高空焊接时,必须扎好安全带,焊接下方须放遮板,以防火星落下引起火灾或灼伤他人
8、 拆卸或修理电焊设备的一次线,应由电工进行。必须焊工自己修理时,在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
9、 焊接中停电,应立即关电焊机。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关电焊机断开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