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工、电焊(气焊)工的岗位危险、注意事项、针对性措施
在作业时务必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专项工程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熟记作业要点及其特性,掌握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技能;进入作业场所后。
要进行重新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要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安全用品,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同时,还要认真贯彻联保互保。同时对以下针对性措施必须经常对照执行:
金属焊接作业人员所用焊钳焊线必须绝缘良好,严禁两台焊机共用一组保险丝。氧气、乙炔钢瓶禁止爆晒、撞击,严禁存放在热源的地方,两瓶间距必须保气瓶持5米的安全距离。气瓶上的截止阀、减压阀、回火装置应完好,使用气焊时必须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操作。
(1)焊接风险辩识怎么写扩展阅读:
电弧焊是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因电弧焊使用电源,其产生的高温电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I性较大。
电焊是材料连接加工中的一种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方法。用电焊几乎可实现任何两种金属材料,以及某些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之间的焊接;
可实现以小拼大,制成大型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可以在结构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电焊件具有气密性好、重量轻的特点;用电焊还可实现超薄、超细材料之间的焊接。
Ⅱ 电焊工的危险源是什么
焊接中焊工常受到的辐射危害有强光、红外线、紫外线等。焊接中的电子束产生的X射线,会影响焊工的身体健康。
由焊接火花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
由焊接火焰或烛件引起的烧伤、烫伤事故。
焊接过程中发生的触电事故及高空坠落事故。
焊工在作业中会引起血液、眼、皮肤、肺部等发生病变。
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使金属的焊接部位、焊条、污垢、油漆等蒸发或燃烧,形成烟雾状蒸气粉尘,引起中毒。
焊接中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会使人头晕疲乏。
焊接作业的危害,并非不可避免 。只要每位焊工在作业中都严格遵守焊割作业安全规程,这些危害都可以得预防初级焊工,经常会得电光性眼炎。
职业前景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焊技术焊接已成为—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核工业、造船、建筑及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中,焊接技术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
电焊工是一个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的工种,在加工和制造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种,目前我国的加工制造业缺少很多这方面的人才,高级蓝领的待遇相比白领还要高。
Ⅲ 二氧化碳焊接有哪些危险源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危险源主要有:触电、爆炸。
二保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简称)触电分为高压触电、低压触电。
高压触电:焊机输入电压最常见的是单相220V交流电,三相380V交流电,输入电压远远大于36V的人体安全电压。逆变式焊机内有滤波电容,关闭焊机也会有电容放电使人触电的可能,且电容放电电压远远高于单相220V,以及三相380V的高压电。操作不当或焊机碰壳极易造成焊接人员触电危险几率。
低压触电:某些大功率焊机空载电压高于70V,最低的小型二保焊焊机空载电压也在45V左右,同样高于人体安全电压36V。引弧瞬间同样存在触电危险性的可能。
爆炸:二氧化碳气瓶充灌压力过高,同时在高温暴晒环境下使用,周围温度越高气瓶内气体压力就会越大,达到一定极限就会气瓶爆炸。
气瓶三年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检测,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也会引起气瓶的爆炸。
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属于一种常见的灭火剂。因此二保焊所用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存在引起火灾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