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785高强钢冬天焊接注意事项,焊后用保温吗
预热很重要,强度高的材料焊接裂纹的倾向大些,所以对焊前,焊接过程中,专还有焊属后的温度控制得严格点,按照工艺来。焊后保温是有好处的,能降低冷却速度,降低裂纹出现的可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满意请点击采纳~
不完全是这样的。一般高强度钢焊接性会较差,是因为高强度钢一般含碳量较高,且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采用等强的焊材焊后容易产生冷裂纹及淬硬现象,所以焊接前要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线能量,预热,后热或热处理等)。如果焊接接头不要求与母材等强,则可采用低一级强度的焊材焊接,以防止焊道开裂,同时也要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和合适的熔敷比。
③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预热,根据不同的型号来选择温度。
2.焊接材料选择
3.焊接定位
4.焊渣清理
5.检查焊接情况
具体对高强钢的焊接可以到法钢特种钢材www.bmmsteel.com看一下。
④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的钢板焊接时注意什么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的钢板一般都是珠光体耐热钢。
一、珠光体耐热钢焊接的特殊要求
1、典型钢种及成分:
(1)、金元素总含量一般不超过5%~7%,正火后得到珠光体组织,在500℃~600℃ 时具有良好的热强性,冷加工、热加工和焊接性能也良好,价格比较便宜。因此这种钢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蒸汽动力发电设备,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铬钼钢和铬钼钒钢。这类钢的含Cr量—般为0.5%~9%,含Mo量—般为0.5%~1%。随着Cr和Mo含量的增加,这类钢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和抗硫化物腐蚀性能也随之提高。另外,这类钢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V、W、Ti、Nb等,可进一步提高热强性。常用珠光体耐热钢及其化学成分如表
(2)、珠光体耐热钢的主要焊接性问题
与低碳调质高强钢很相似,HAZ硬化、冷裂、软化、再热裂纹、回火脆化现象。
1)、焊接接头产生冷裂纹:
珠光体耐热钢焊接过程中最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就是在热影响区的粗晶区产生冷裂纹,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防止冷裂纹的出现,一般都采用焊前预热、控制层间温度、焊后去氢处理、改善组织状态以及减小和消除应力等处理方法。
2)、焊缝中产生热裂纹:
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珠光体耐热钢,很少在热影响区产生热裂纹,而多数在焊缝中产牛,特别是弧坑处。热裂纹的产生与珠光体耐热钢的凝固温度区间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凝固温度区间越大产生热裂纹的倾向就越大;反之,产生热裂纹的倾向就越小。这种热裂纹的产生部位一般都在柱状晶的交界处。出为柱状晶交界处往往是焊缝液相金属的最后凝固位置.也是杂质和低熔点共晶物的富集部位。研究表明,合金元素S、C、P、Cu和Ni等能促进热裂纹的产今,而Mn和Ca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热裂纹的产生。
3)、热影响区的再热裂纹:
这类钢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Cr、Mo、V、Ti、Nb等,它们都是强烈碳化物形成元素,会增加钢的再热裂纹敏感性。再热裂纹的产生部位一般都在工件较厚的地方。所以,在厚板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当焊缝焊到一定厚度后,先进行—次中间消除应力热处理,有利于防止再热裂纹的产生。
4)、回火脆化现象:
Cr-Mn钢产生回火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回火脆化温度范围内长期加热后,杂质元素P、As、Sn和Sb等在晶界上偏析而引起的晶界脆化现象,此外与促进回火脆化元素Mn和Si也有—定关系。因此,对基休金属来说,严格控制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同时降低Mn和Si含量是解决脆化的有效措施。
二、珠光休耐热钢焊接工艺特点
1、热和层间温度的控制:
预热和层间温度的控制是防止珠光体耐热钢产生冷裂纹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工艺措施。一般情况下,珠光体耐热钢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应控制在150~350℃之间。
2、焊接方法:
焊接生产中最常用的两种焊接方法是钨极氩弧焊封底手工电弧焊盖面和埋弧自动焊。
3、焊后回火处理:
珠光体耐热钢一般情况下是经过热处理后供货使用的,针对这些钢种焊后大多数要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4、焊接材料的选择:
珠光体耐热钢长期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对接头的质量的要求较高,无论是常温机械性能,还是高温性能、抗氧化性及组织稳定性等方面都应满足产品运行的技术要求。因此焊接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焊接材料的选择应力求焊缝金属成分和机械性能与母材相匹配。如果焊缝金属成分与母材成分相差很大时,其接头长期在高温下工作或经焊后热处理,因成分不均勺,有些元素将发生扩散,结果导致接头的持久强度明显降低。但在实际焊接生产中,为了防止焊缝金属热裂纹,焊缝金属的含碳量一般要比母材金属低—些(但一般不低于0.07%),此时的焊缝金属性能有时要低于母材,但若焊接材料选择适当,焊缝金属的性能是完全能与母材相匹配的。另外,在焊补缺陷或者焊后不能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还可以选用奥氏体钢焊条,这样可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但这种接头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会导致焊缝金属的相脆性。
三、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高温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氧化性的钢称为耐热钢,以Cr、Mo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低合金耐热钢,基体组织是珠光体(或珠光体+铁素体)称为珠光体耐热钢,常用钢号有15CrMo、12CrMoV、12Cr2MoWVTiB、14MnMov、18MnMoNb、13MnNiMoNb。
由于珠光体耐热钢中含有一定量的Cr、Mo和其它一些合金元素,所以热影响区会产生硬脆的马氏体组织,低温焊接或焊接刚性较大的结构时,易形成冷裂纹。因此在焊接时应采取以下几项工艺措施:
⑴预热 预热是焊接珠光体耐热钢的重要工艺措施。为了确保焊接质量,不论在定位焊或正式施焊过程中,焊件都应预热并保持为80~150℃用氩弧焊打底和CO2气体保护焊时,可以降低预热温度或不预热。
⑵焊后缓冷 焊后应立即用石棉布覆盖焊缝及热影响区,使其缓慢冷却。
⑶焊后热处理 焊后应立即进行高温回火,防止产生延迟裂纹、消除应力和改善组织。焊后热处理温度应避免在350~500℃温度区间内进行,因珠光体耐热钢在该温度区间内有强烈的加火脆性现象。
四、几种常用珠光体耐热钢的焊后热处理温度见表11。
表11 珠光体耐热钢焊后热处理温度
钢 号 需热处理厚度(mm) 焊后高温回火温度(℃)
15CrMo >6 680~700
12Cr1MoV >10 720~760
20CrMo 任何厚度 720~760
12Cr2MoWVB 任何厚度 760~780
12Cr3MoVSiTiB 任何厚度 740~780
五、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如何正确地选用焊接材料
总的原则是根据化学成分的要求,即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应与母材相当来选用焊接材料。
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材料的选用
钢 号 手 弧 焊 埋 弧 焊 气体保护焊
焊条牌号 焊条型号 焊丝与焊剂匹配 焊丝牌号
15CrMo R307 E5515-B2 H08CrMoA+IIJ350 H08CrMnSiMo
12CrMoV R317 E5515-B2-V H08CrMoV+HJ350 H08CrMnSiMoV
Cr2Mo R40 E6015-B3 H08Cr3MoMnA+hJ350 H08Cr3MoMnSi
12CrMoWV-TiB R347 E5515-B3-V WBH08Cr2MoWVNbB+HJ250 H08Cr2MnWVNbB
14MnMoV J606 E6015-D1 H08Mn2MoA+HJ350 H08Mn2SiMo
18MnMo J606 E6015-D1 H08Mn2MoA+HJ350 H08Mn2SiMo
13MnNiMoNb J607Ni E 6015G H08Mn2NiMo+HJ350 H08Mn2NiMoSi
原则上,各种金属都能进行焊接,但金属本身固有的基本性能,还不能直接表明它在焊接时会出现什么问题以及焊接后接头性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要求,所以,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用焊接性来衡量。
以上是关于珠光体耐热钢的所以资料希望你看完后应该对其有所了解了吧,对于你在今后的焊接中能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⑤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经常会出现冷裂纹、热裂纹问题,有没有什么改善措施呢
钢结构焊接常出现的另一质量问题是产生焊接裂纹。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类。
热裂纹是指高温下所产生的裂纹,又称高温裂纹或结晶裂纹,通常产生在焊缝内部,有时也可能出现在热影响区,表现形式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根部裂纹弧坑裂纹和热影响区裂纹。其产生原因是由于焊接熔池在结晶过程中存在着偏析现象,低熔点共晶和杂质在结晶过程中以液态间层形式存在从而形成偏析,凝固以后强度也较低。当焊接应力足够大时,就会将液态间层或刚凝固不久的固态金属拉开,形成裂纹。此外,如果母材的晶界上也存在有低熔点共晶和杂质,当焊接拉应力足够大时,也会被拉开。总之,热裂纹的产生是冶金因素和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其产生原因,其预防措施如下:
限制母材及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中易偏析元素和有害杂质的含量,特别应控制硫、磷的含量和降低含碳,一般用于焊接的钢材中硫的含量不应大于0.045%,磷的含量不应大于0.055%;另外钢材含碳量越离,焊接性能越差,一般焊缝中碳的含量控制在0.10%以下时,热裂纹敏感性可大大降低。二是调整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改善焊缝组织,细化焊缝品粒,以提高其塑性,减少或分散偏析程度,控制低熔点共品的有害影响。三是采用碱性焊条或焊剂,以降低焊缝中的杂质含摄,改善结晶时的偏析程度。适当提高焊缝的形状系数,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法,避免中心线偏析,也可防止中心线裂纹。另外在操作时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超,整体预热和锤击法,收弧时填满弧坑等工艺措施,也能预防热裂纹的产生。
冷裂纹一般是指焊缝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降到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300~200℃以下)产生的裂纹。可以在焊接后立即出现,也可以在焊接以后的较长时间才发生,故也称为延迟裂纹。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有3个:焊接接头形成淬硬组织;扩散氢的存在和浓集;存在着较大的焊接拉伸应力。
冷裂纹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几方面:
一是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和线能,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状态,如焊前预热、控制层间温度、焊后缓冷或后热等以加快氢分子逸出;
二是采用碱性焊条或焊剂,以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氧含量。
三是焊条和焊剂在使用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烘干(低氢焊条300℃~350℃保温lh;酸性焊条l00℃~l50℃保温lh;焊剂200℃~250°保温2h),认真清理坡口和焊丝,汰除油污、水分和锈斑等脏物,以减少氢的来源。
四是焊后及时进行热处理。一种是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使淬火组织回火,改善其韧性;二是进行消氢处理,使氢从焊接接头中充分逸出。除此之外,选材上提高钢材质量,减少钢材中的层状夹杂物,工艺上采取可降低焊接应力的各种措施,也都是必要的。
⑥ Q460E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裂纹敏感性,其二是焊接
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
众所周知,扩散氢、脆性组织和残余应力是冷裂纹产生的三要素,碳当量公式
(如
IIW
的
CEN
公式)热影响区最大硬度等都被用来评价钢材的冷裂敏感性。
(1)冷裂纹问题
对于现代低合金高强度钢,
由于热机械控制工艺技术和微合金化技术的广泛
应用,碳含量和碳当量都大幅度降低,因此,其冷裂敏感性不明显,除非在极端
情况下(很大的拘束度或扩散氢含量很高)
,一般不会遭遇冷裂纹。
值得注意的是焊缝金属冷裂纹问题。
冷裂纹倾向低合金高强钢随着强度等级的增高,焊接接头冷裂纹倾向增大。冷裂纹又叫氢致裂纹或延迟裂纹,是指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Ms
温度以下)时产生的焊接
裂纹冷裂纹一般产生在热影响区,有时也产生在焊缝金属内。产生冷裂纹的三个
主要因素是:裂缝金属内残留的扩散氢、热影响区或焊缝金属硬组织、焊接残余
应力。
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时,
氢的主要来源是焊条药皮中的水分和破口表面的水
分、油污等杂质。这些物质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氢,溶解在熔池金属内,熔
池冷却凝时氢来不及逸出,残留在焊缝内。另外,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一个重
要特点是热影响区有较大的淬硬倾向,随强度等级的提高、含碳元素或合金元素
含量增多,其淬硬性也增大。当焊接浮大焊件或冷却速度过快时,热影响区或焊
缝金属更容易产生淬硬组织。
焊接时由于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以及构件本身的拘
束作用,在焊缝内仍然会产生很大的残余应力。所以,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时有
较大的冷裂倾向。
为防止冷裂纹的产生,焊前应严标按照说明书的规定烘干焊条,将坡口清理
干净,并采取焊前预热、焊后保温缓冷及热处理等措施。
母材强度的提高和焊接性的改善,
促使冷裂纹发生的位置从热影响区转移到
焊缝。基于焊后随时间变化氢对局部临界开裂应力的影响,国际焊接联合会提出
了判别高强钢冷裂纹位置的基本方法,焊后焊缝中的氢含量随时间单调减少,而热影响区的氢含量先从母材基础值升高到峰值然后下降,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
恰好与残余应力发生的过程同步,通过计算残余应力值-时间的变化、以及热影
响区和焊缝受实时扩散氢含量影响的临界开裂应力,
即可预测冷裂纹发生的位置。
高强度焊缝金属对裂纹敏感性大,当然有利于焊缝冷裂纹
⑦ Q460E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主要注意事项有:
1、焊接前将焊缝附近杂物、药皮等清理彻底后再进行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 在焊缝周围涂抹防飞溅液,不得在焊缝以外的其它任何部位点焊、引弧、试焊等。
2、所有焊缝均为满焊,焊缝高度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最小焊角尺寸不得低于 与相连的较薄板件的厚度。特别注意底法兰及牛腿处焊高。翼板对接焊口,要气刨清根彻底后焊接,焊接前必须加设引收弧板,焊缝不得低于母材,且余高不得大于2mm,余高过高或有焊瘤等要用磨光机打磨清除。焊后将引收弧板刨掉,用磨光机将边部打磨平整。
3、焊缝外观成形光滑美观,不得有任何焊接缺陷,如气孔、咬边、流淌、焊不 到头、包角不完整、未封口等现象。
注:系杆、柱撑、水平撑等其它构件焊接质量要求同上,角钢构件特别注意对接口焊缝质量,所有焊缝均不得出现咬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