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07焊条焊的时候怎么控制气孔
焊条烘干并保温,工件焊前预热,除锈,除油污,采用短弧焊,合适的焊接电流。
首先焊条要烘焙,温度300-350度,恒温1-1.5小时后缓降到100度保温,随用谁取。焊接是极性反接,焊接角度70-80度(焊条与工件的角度),焊条3mm电流用120A左右,焊接速度不宜过快。这样基本能控制气孔。
507焊条属于结构钢焊条,正常的焊接是不容易出现焊接气孔的。要注意以下措施:
1、焊条使用前保证烘干温度和时间。
2、焊接过程中注意保护焊接区域没有风的影响。
3、焊接前去除焊件上的油污水分等影响
(1)电阻焊怎么保护焊接区扩展阅读:
507焊条焊了有气孔怎么处理的方法。
1、用角磨机磨去气孔。
2、焊条放入焊条烘干炉 350℃烘干两个小时。
3、再放入焊条保温筒保温一个小时左右,加热次数不得超过三次。焊条随用随取。
4、母材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锈垢漆水分等杂物。
5、焊接电流参照焊条包装盒说明。
6、直流反接极性,短弧焊接。
❷ 焊接金属有哪几种方式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在熔焊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各种压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焊接过程中施加压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数压焊方法如扩散焊、高频焊、冷压焊等都没有熔化过程,因而没有象熔焊那样的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缝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焊接过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卫生条件。同时由于加热温度比熔焊低、加热时间短,因而热影响区小。许多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压焊焊成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质接头。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❸ 防止和消除电阻焊焊接飞溅的措施有哪些
电阻焊分为点焊、缝焊和对焊3种形式。
(1)点焊:将焊件压紧在两个柱状电极之间,通电加热,使焊件在接触处熔化形成熔核,然后断电,并在压力下凝固结晶,形成组织致密的焊点。
点焊适用于焊接4
mm以下的薄板(搭接)和钢筋,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电子、仪表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
(2)缝焊:缝焊与点焊相似,所不同的是用旋转的盘状电极代替柱状电极。叠合的工件在圆盘间受压通电,并随圆盘的转动而送进,形成连续焊缝。
缝焊适宜于焊接厚度在3 mm以下的薄板搭接,主要应用于生产密封性容器和管道等。
(3)对焊:根据焊接工艺过程不同,对焊可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1)电阻对焊 焊接过程是先施加顶锻压力(10~15
MPa),使工件接头紧密接触,通电加热至塑性状态,然后施加顶锻压力(30~50
MPa),同时断电,使焊件接触处在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而焊合。
电阻对焊操作简便,接头外形光滑,但对焊件端面加工和清理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接触面加热不均匀,产生氧化物夹杂、焊不透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因此,电阻对焊一般只用于焊接直径小于20
mm、截面简单和受力不大的工件。
2)闪光对焊
焊接过程是先通电,再使两焊件轻微接触,由于焊件表面不平,使接触点通过的电流密度很大,金属迅速熔化、气化、爆破,飞溅出火花,造成闪光现象。继续移动焊件,产生新的接触点,闪光现象不断发生,待两焊件端面全部熔化时,迅速加压,随即断电并继续加压,使焊件焊合。
闪光对焊的接头质量好,对接头表面的焊前清理要求不高。常用于焊接受力较大的重要工件。闪光对焊不仅能焊接同种金属,也能焊接铝钢、铝铜等异种金属,可以焊接0.01
mm的金属丝,也可以焊接直径500 mm的管子及截面为20 000 mm2的板材。
❹ 焊接的方法有几种,去哪里学能尽快学会
一、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注:焊接材料对钢结构焊接工程的质量有重大影响。其选用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对于进场时经验收合格的焊接材料,产品的生产日期、保存状态、使用烘焙等也直接影响焊接质量。本条即规定了焊条的选用和使用要求,尤其强调了烘焙状态,这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必要手段。
二、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注:在钢结构工程施工焊接中,焊工是特殊工种,焊工的操作技能和资格对工程质量起到保证作用,必须充分予以重视。本条所指的焊工包括手工操作焊工、机械操作焊工。从事钢结构工程焊接施工的焊工,应根据所从事钢结构焊接工程的具体类型,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等技术规程的要求对施焊焊工进行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
三、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注: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节点和焊接接头不可能进行现场实物取样检验,而探伤仅能确定焊缝的几何缺陷,无法确定接头的理化性能。为保证工程焊接质量,必须在构件制作和结构安装施工焊接工艺规范。本条规定了施工企业必须进行工艺评定的条件,施工单位应根据所承担钢结构的类型,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等技术规程中的具体规定进行相应的工艺评定。
四、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点相贯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❺ 焊接方式有
1、焊接的方式
一、熔焊
是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完成焊接的方法。在加热的条件下增强了金属的原子动能,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当被焊金属加热至溶化状态形成液体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因此冷却凝固后,即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可用冰作比喻)。常见的有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焊等都属于熔焊的方法。
二、压焊
是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的焊接方法。这类焊接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被焊金属接触部分加热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以使金属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如锻焊、接触焊、摩擦焊和气压焊等就是这种压焊方法。二是不进行加热,仅在被焊金属的接触面上施加足够的压力,借助于压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以使原子间相互接近而获得牢固的接头,这种方法有冷压焊、爆炸焊等(主要用于复合钢板)。
三、钎焊
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之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联接焊件的方法。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焊、火焰钎焊。
2、焊接方式详解
一、熔焊
1、气焊:
利用氧乙炔或其他气体火焰加热母材和填充金属,达到焊接目的。火焰温度为3000℃左右。适用于较薄工件,小口径管道、有色金属铸铁、钎焊。
2、手工电弧焊:
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熔化焊条与母材形成焊缝的手工操作焊接方法,电弧温度在6000-8000℃左右。适用于黑色金属及某些有色金属焊接,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短焊缝,不规则焊缝。
3、埋弧焊:
(分自动、半制动)电弧在焊剂区下燃烧,利用颗粒状焊剂,作为金属熔池的覆盖层,将空气隔绝使其不得进入熔池。焊丝由送丝机构连续送入电弧区,电弧的焊接方向、移动速度用手工或机械完成。
适用于中厚板材料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等直焊缝及规则焊缝的焊接。
4气电焊:
(气体保护焊)利用保护气体来保护焊接区的电弧焊。保护气体作为金属熔池的保护层把空气隔绝。采用的气体有惰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及合金钢的合金
5、离子弧焊:
利用气体在电弧中电离后,再经过热收缩效应、机械收缩效应、磁收缩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超高温热源进行焊接,温度可达20000℃左右。
二、压焊
1、摩擦焊:
利用焊件间相互摩擦,接触端面旋转产生的热能,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形成焊接接头。适用于铝、铜、钢及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2、电阻焊:
利用电流通过焊件产生的电阻热,加热焊件(或母材)至塑性状态,或局部熔化状态,然后施加压力使焊件连接之一起。适用于可焊接薄板、管材、棒料。
三、钎焊
1、烙铁钎焊:
利用电烙铁或火焰加热烙铁的热量。加热母材局部,并使填充金属熔入间隙,达到连接的目的。适用于熔点300℃的钎料。一般用于导线,线路板及原件的焊接。
2、火焰钎焊:
利用气体火焰为加热源,加热母材,并使填充金属材料熔入间隙,达到连接目的适用于、不锈钢、硬质合金、有色金属等一般尺寸较小的焊件。
3、焊接方法的分类
❻ 焊接时为什么对焊接区保护
保护焊接区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熔池,减少焊缝金属中的氧、氮含量,氧含量专增加,焊缝的强度、硬度属、塑性、韧性下降。氮含量增加,会使焊缝中产生气孔。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保护,在焊接区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气体,隔绝空气,如氩弧焊。2、渣保护,在熔池表面形成一层熔渣,与空气隔绝。如埋弧焊。3、气—渣联合保护,在焊接区周围同时形成保护气体和熔渣。对焊接区进行保护,如焊条电弧焊。
❼ 焊条电弧焊采用的什么保护方法
焊条是采用渣保护的,也就是说药皮里面的物质在熔熔的过程中反应产生有利于保护焊接熔池的物质,在焊接完成后都会以渣皮的形式留存下来。(气保焊丝是采用气保护的,药芯焊丝是采用气、渣联合保护的。)
❽ 常见的电焊焊接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的电焊焊接方法有
1、手工电弧焊:
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熔化焊条与母材形成焊缝的手工操作焊接方法,电弧温度在6000-8000℃左右。适用于黑色金属及某些有色金属焊接,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短焊缝,不规则焊缝。
2、、埋弧焊:
(分自动、半制动)电弧在焊剂区下燃烧,利用颗粒状焊剂,作为金属熔池的覆盖层,将空气隔绝使其不得进入熔池。焊丝由送丝机构连续送入电弧区,电弧的焊接方向、移动速度用手工或机械完成。
适用于中厚板材料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等直焊缝及规则焊缝的焊接。
3、气电焊:
(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利用保护气体来保护焊接区的电弧焊。保护气体作为金属熔池的保护层把空气隔绝。采用的气体有惰性气体、还原性气体、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氧化性气体适用于碳钢及合金钢的合金
4、离子弧焊:
利用气体在电弧中电离后,再经过热收缩效应、机械收缩效应、磁收缩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超高温热源进行焊接,温度可达20000℃左右。
❾ 焊接时为什么要进行保护
进行保护的目的是保护焊接区: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熔池,减少焊缝金属中的氧、氮含量,减少焊缝中产生缺陷。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保护方法:1、气保护,在焊接区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气体与空气隔绝隔绝,如氩弧焊。2、熔的渣保护,在熔池表面形成一层熔渣,与空气隔绝。3、气—渣联合保护,在焊接区周围同时形成保护气体和熔渣。对焊接区进行保护。
❿ 焊条药皮、药芯是如何保护电弧焊的
药皮在焊接过程中起着复杂的冶金反应和物理、化学变化,基本上克服了光焊条在焊接时出现的问题,所以说药皮也是决定焊缝金属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机械保护作用①气保护在焊接时,焊条药皮熔化后产生大量的气体笼罩着电弧区和熔池,基本上把熔化金属与空气隔绝开来。这些气体中绝大部分是还原性气体(CO,H:等),能在电弧区、熔池周围形成一个很好的保护层,防止空气中的氧、氮侵入,起到了保护熔化金属的作用。②渣保护焊接过程中药皮被电弧高温熔化后形成熔渣覆盖着熔滴和熔池金属,这样不仅隔绝空气中的氧、氮,保护焊缝金属,而且还能减缓焊缝的冷却速度,促进焊缝金属中气体的排出,减少生成气孔的可能性,并能改善焊缝的成形和结晶,起到渣保护作用。2)冶金作用通过熔渣与熔化金属冶金反应,除去有害杂质(如氧、氢、硫、磷)和添加有益的合金元素,使焊缝获得合乎要求的机械性能。药皮虽然具有机械保护作用,但液态金属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少量空气侵入并氧化,此外药皮中某些物质受电弧高温作用而分解放出氧,使液态金属中的合金元素烧损,导致焊缝质量降低。因此在药皮中要加入一些还原剂,使氧化物还原,以保证焊缝质量。此外药皮中根据焊条性能的不同还加入一些去氢、去硫物质以提高焊缝金属的抗裂性。由于电弧的高温作用,焊缝金属中所含的某些合金元素被烧损(氧化或氮化),这样会使焊缝的机械性能降低。通过在焊条药皮中加入铁合金或纯合金元素,使之随着药皮的熔化而过渡到焊缝金属中去,以弥补合金元素烧损和提高焊缝金属的机械性能。3)改善焊接工艺性能使电弧稳定燃烧、飞溅少、焊缝成形好、易脱渣和熔敷效率高等。在焊接过程中,要保证电弧能正常、稳定地燃烧,除阴极发射电子外,还必须使电弧空间的气体易电离,气体越易电离,气体导电性越好,电弧燃烧越稳定。为此,在药皮中加入低电离电位的物质,来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焊条药皮的熔点稍低于焊芯的熔点(约低100^-250℃),但因焊芯处于电弧的中心区,温度较高,所以,还是焊芯先熔化,药皮稍晚一点熔化。这样,在焊条端头形成不长的一小段药皮套管。套管使电弧热量更集中,能起稳定电弧燃烧作用,有利于熔滴向熔池过渡,提高了熔敷效率。总之,药皮的作用是保证焊缝金属获得具有合乎要求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并使焊条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