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MnR采用埋弧自动焊,在焊接热输入增大的情况下,焊缝的抗拉强度为什么会有所提高
正常一般都考虑来增大热输入量会降自低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韧性。
影响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大的热输入量,线能量增加,焊接效率提高,焊得快,冷却速度也快,才导致焊缝的抗拉强度增加,但这种增加并无益,会降低焊缝韧性并容易产生冷裂纹。
晶粒细化是同时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的唯一途径。在钢中引入微量的合金元素,形成弥散分布的高熔点颗粒。这些颗粒一方面以“钉轧”的形式阻碍奥氏体晶界的迁移,限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同时增加了相变过程中的形核点,从而使钢的组织更加细小。目前研究较多的是Ti元素对高温奥氏体的细化作用,这个和16MnR就比较远了,不谈了。
2. 焊接工艺评定的拉伸值的怎么定
如果你来评定的是碳钢及低合金自钢,就是GB713,如果是其它母材,就看其它的母材标准,什么24511之类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时,断裂后算出来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母材标准规定的母材的最低抗拉强度。
焊缝冲击值跟母材冲击值没有关系,需要满足标准规定的冲击值即可。
3. 钢筋焊接拉伸试验结果判定原则
钢筋焊接拉伸试验的结果判定原则按照国家标准 GB/T228.1-2010 的要求,通常有以下判断标准:
1. 最大拉伸力:与冷拉钢筋相比,焊接钢筋应满足规定的拉伸强度标准,否则判断为不合格。
2. 屈服强度:在拉伸过程中要观察应变—应力曲线,当试验结果的应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曲线开始呈现平行线段,则在这个点处屈服强度值就是该焊接钢筋的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检测值应符合标准规定。
3. 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反映钢筋焊接质量的良好程度,通过拉伸试验获得的断面上预先标出的两个点间的伸长长度变化量与原长度比值,即断裂伸长率。焊接钢筋断裂伸长率应符合标准要求。
4. 断口形态:检查断口形态和裂纹以确定焊接质量。焊接钢筋的断口应呈韧窝状,而不是脆性断口。裂纹的存在也会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5. 金相组织:通过对焊接钢筋的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评估焊接质量。正常情况下,焊接区域应该与母材有基本一致的金相组织。如果焊接区域金相组织出现异常,则判断焊接质量不合格。
综上所述,钢筋焊接拉伸试验的判定原则需要将多个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