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工程交底的内容
关于钢筋工程施工细部技术交底的内容简介 1.认真学习,熟悉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规范、标准、规程。 2.首先对已进场钢筋核查每种钢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3.绑扎前先将模板内各种垃圾、刨花、碎砖、木块等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对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4.钢筋绑扎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准混用,对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焊条、焊剂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焊接接头要做试验,并符合验收规范规定。 5.绑扎好的钢筋不能松动、脱节,更不能缺扣,对有双层配筋的板有悬臂筋、负筋等,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应加铁马凳,对柱子四角主筋应用铁丝拉紧,穿孔固定在模板上或采取其他措施使钢筋位置正确,所有保护层要符合规定将垫块垫好或绑在钢筋上,对绑扎好的钢筋不准随意乱踩,在浇灌前一定要保持原来设计状态。 6.钢筋需要代换,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应及时报告。 7.柱子钢筋绑扎:柱子钢筋与插筋绑扎不少于三扣,柱钢筋连接为防止绑扎接处保护层过厚,在接头处的弯折度要小于16%。当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柱筋露出部份要收缩正确,收缩时宽度比为6/1。箍筋与主筋应垂直,箍筋弯钩叠合时,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有抗震要求的弯勾角度为135度。柱子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弯钩要与模板成45度,中间钢筋的弯钩与模板与90度。 8.梁钢筋绑扎: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架立筋方向错开设置,弓铁位置要正确。主筋接头位置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接头位置必须错开,具体见砼施工规范表3.5.3主筋如有双排钢筋时,应在二层主筋之间垫上短钢筋。主梁的主筋遇有圈梁在同一标高时,必须放圈梁主筋之上,梁主筋两端压在支座上要均匀。 9.楼板钢筋绑扎:楼板上如有电线管,应放在主筋上面。雨蓬、悬臂板等的主筋,必须放在电线管上面,外面两根筋的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其余处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板钢筋相交点须全部绑扎,严禁为避开装置物将钢筋局部扭弯,只能将钢筋向一边平行移动,如间距过大,可在间隙中加一根同直径钢筋。 10.当采用闪光对焊时,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其焊接接头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应按砼结构规范规定。施工中如分不清是受拉或受压区时,则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在同一截面内一要钢筋只能有一个焊接接头。 11.钢筋砼阳台扶手与墙或构造柱相接时,一定要在墙或构造柱甩出拉结筋,且不少于2ф8,钢筋甩上和埋入长度至少50公分,并应锚固。
② 3+97×123简算
身处信息化时代,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与网络、计算机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个人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计算机网络带给我们便利性之外,我们也应该重视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特别是面对现阶段复杂的计算机漏洞和多样的计算机安全问题,我们更应该讲计算机的安全维护放在重要位置。在计算机安全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库的安全。
《》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直接面向中高端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国家级期刊。被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等指定为特别推荐刊物。是目前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唯一一本期刊。
个人信息被泄漏,财产被盗,各种帐号的消失或被盗等等,这些数据上出现的漏洞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所以,数据库的安全探讨是信息化时代下一个重要话题。
一、数据库及数据库安全的基本了解
要对数据库的安全进行研究,就必须从本质上了解何为数据库,它的特征有哪些,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探讨。所谓数据库,简单点说,就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巨大仓库,这个仓库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计算机来对数据进行保存和适当的管理,以便于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数据库的起源并不是很早,信息发展速度之快却证明了它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随着数据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下数据的管理共享的数据管理系统开始出现,即DBMS,其中,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库的安全就是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当然,这其中会应用到许多的保护技术和手段,这样才能防止黑客或其他攻击者对数据的窃取活破坏,这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保密性、一致性,还有抗否认性。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真正做到维护数据库的安全。
二、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库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存储和管理保护,使我们的生产生活变的更加有序和便利。
基于数据库的重要性,其安全性的地位更是可想而知。首先,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对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那些重要的信息,对个人甚至一个群体的生产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数据库的安全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数据库如果存在漏洞,遭到攻击或者破坏,就会对某些程序甚至整个系统都造成重大危害,所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维护,都离不开数据库的安全维护。所以,对数据库的安全问题的发现认识和对这些问题的应对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很必要的。
三、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与问题
(一)拒绝服务攻击。
这个攻击类型下,用户对网络数据库的访问将会被拒绝,这样的攻击引起的后果有很多,但通常是被敲诈勒索,这会对用户的财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二)恶意攻击对数据库的破坏。
许多来自网络的未经授权的恶意攻击往往是针对数据而来,攻击者对用户数据进行窃取,导致数据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另外,攻击者也会对数据进行恶意指导,这就使数据库的真实性遭到了破坏。这些来自攻击者的破坏,也是数据库安全的巨大威胁。
(三)备份数据暴露。
备份数据本来是处于维护数据安全,但由于加密不足或者其他安全漏洞,备份数据也经常遭遇被盗或者被指导,这样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都是极大的危害。
③ 铁路上的钢轨在接头的地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隙,这是为啥
中铁山桥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宝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铁路上没有缝隙是真的。”长度可达数十公里或数百公里,整个导轨没有导轨接缝。”也许有人知道铁路铁轨互相连接街道的地方总是留有空隙。这是专门为钢轨受热膨胀的拉伸而准备的。否则,如果铁轨受热,就会互相挤压、扭曲,变成象牙值,整个铁路就会变形。现在这个缝隙消失了,那条铁轨的热膨胀、冷轴问题怎么解决呢?
悬浮物可能漂浮在接触网的手腕臂上,如果是金属悬浮物(如银箔纸),接触网短路可能会导致跳闸。如果漂浮的物体缠绕在接触网上,高速列车的受电弓(受电弓)运行到漂浮的地方,可能会缠绕受电弓(受电弓),甚至会导致我们区域内的接触网崩溃和网络崩溃的现象,这是严重的事故。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及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锡彬:铁路部门为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定期巡逻人员会发现一些漂浮的东西。另外,在胜利胜利地发现异物或这种悬浮物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卫星图像比较发现异物。
④ 空调室内机安装步骤
空调室内机安装步骤:放置室内将空调室内机放在专业的安装台布上,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撞磕损。
1、选择坚固、不易受到振动、足以承受机组重量的地方;
2、选择排水容易、可进行室外机管路连接的地方;
3、选择不靠近热源、蒸气源、不会对机组的进、出风产生障碍的地方;
4、选择可将冷风或热风送至室内各个角落的地方;
5、应选择靠近空调器电源插座的地方,且机器附近留出足够的空间;
6、应选择室内机下方无电视机、电脑等贵重物品的地方;
7、在卧室内安装,不宜让出风直吹向床。
8、定期更换活性炭,保证过滤网的吸附能力。
9、紫铜管加长时需要焊接,不能有漏气等问题。(国际允许的泄漏量是3%至5%)。
10、在空调器的接水盘中倒入一点水,检查一下是否能排到室外。
11、铜管的安装尽量减少拐弯处,尽可能水平,才有利于空调的流通速度。
⑤ 样板房验收些什么
样板房验收标准及流程
1、梁、柱、板主体:
1) 按图纸设计逐间检查,无变形、弓凸、剥落、开裂、倾斜、移位和非收缩性裂缝。
2) 无钢筋外露。
2、顶棚:
1) 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脱皮。
2) 无裂纹,无霉点,无渗水痕迹,无污渍。
3、墙面:
1) 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面层剥落,无明显裂缝,无污渍。
2) 块料(如磁砖)面层:
a) 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
b) 面层无裂纹、损伤、色泽一致;
c) 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顺直。
4、地(楼)面:
1) 毛地面:平整,无裂纹。
2) 块料(如磁砖)面层:
a) 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
b) 面层无裂纹、损伤、色泽一致,对缝线条顺直;
c) 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顺直。
3)水泥砂浆面层:
抹灰平整,压光均匀,无空鼓,无裂纹,无起泡等缺陷。
4)卫生间、厨房和前后阳台地面:
a) 用小桶或塑料胶管向地面冲倒水,观察水流向准确地漏,不应有积水,倒泛水;
b) 做浸水试验,第二天到楼下检查楼面、管壁无渗漏。
5、门窗:
1)开启自如,手轻摇晃门窗与墙面接触牢固,无晃动和裂缝出现:目视零配件装配齐全,位置准确,无翘曲变形。
2)从室内轻摇晃门锁与门连接牢固,开关灵活。
3)木门油漆均匀,观察门缝线条均匀,不掉角,无变形。
4)单指轻击玻璃安装牢固,无轻微松动现象:玻璃胶缝密实、美观,玻璃面层无裂缝,无损伤和无刮花痕迹。
5)电子对讲门:
a) 开启灵活,通话器完好无损,通话清楚;
b) 不锈钢门无刮花痕迹。
6)防盗铁门无锈迹和刮花痕迹。
7)窗台泛水正常,无向室内倒流缺陷;可选择以下检查方法:
a) 窗外防水胶均匀。先关紧所有的窗户,从天面或顶层房间窗户(属天面均有檐口的房屋,普遍为多屋住宅区)自上而下的均匀浇水,停止浇水后半小时逐间检查每个窗台(墙面)是否有水渗入;
b) 查询天气预报,在验收期间出现下雨的日期前,先将所有窗门关紧,雨后逐间检查墙面和窗台泛水。
6、楼梯、扶手:
1)砼结构的楼梯:无裂缝,面层无剥落,钢筋无外露。
2)钢木结构的楼梯:
a) 用力轻摇无晃动,安装牢固;
b) 钢筋无锈蚀,无弯曲;
c) 木扶手表面无龟裂,油漆无脱落,色泽一致,表面平滑,不扎手。
7、插座
1)电器插座:用手摇动检查盖板安装牢固,无晃动并紧贴墙面;盖板无损坏,符合安全要求,满足”左零右相”规定,每个都检测,用灯泡或仪表检查每个插座电源接通是否正常。接地电阻要求对地电阻1MΩ以上。
2)公用电视天线插座:须直接地线、材料符合标准。单击盖板安装稳固,盖板无损坏。(收视效果由住户入住后检查)。
3)有线电视插座:由省、市有线电视台验收。
4)电话插座:只进行外观验收,单指轻击盖板安装牢固,盖板无损坏。
8、接线盒:
1)单指轻击反安装牢固,目视盖板无损坏。
2)用灯泡或仪表检查每处预留线头的电源接通是否正常,并用电工胶布安全缠包线头。
9、开关:
1)安装牢固,目视盖板无损坏。
2)全检开关灵活,开启接触效果良好。开关操作二次,灵活有效。
10、照明灯具:
1)吊灯无倾斜,安装牢固,有保护接地,接地电阻要求大于1MΩ,与楼面紧贴,零配件齐全,灯罩完好无损。
2)打开所有灯具,检查电源接通是否正常,灯具发光正常。
3)产品合格,使用寿命达到要求,室内及公共照明灯全部接通连续工作3天,统计自然损坏的比例。
11、供水系统:
1)安装牢固不能摇动;打开每栋的供水总阀门(注意关闭室内的水阀)管道完好无损,无渗漏水,无锈迹。
2)管道接头无渗水,接头外观处理良好。
3)水龙头(花洒)和水阀:打开水阀,流水畅通,接头无漏水,安装牢固,无划痕、锈迹,卫生清洁。
12、排污管道(含塑料管):
1)安装牢固,外观完好无损,配件齐全。
2)从楼上的各排水口注水,楼下目视管道接口密实无渗水;楼上排水畅通无堵塞。
3)铸铁管:灌水后无渗漏水,表面无锈迹,无裂纹,面层油漆均匀。
13、地漏:过滤铁篦安放稳固,管缝密实,无渗漏水,无堵塞,排水畅通。
14、卫生洁具:
1)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完好无损,面层无污渍和刮花痕迹。
2)灌水后排水口接口密实,无渗水,接水软管无锈迹。
3)便器:水箱冲水正常,不堵塞,冲水畅通。
15、防盗网(窗):安装牢固,焊接点密实,面漆均匀,无脱皮和漏刷现象,无明显锈迹。
16、室内配电箱:
1)安装牢固,配件齐全,试操作一次空气开关等控制是否正常。
2)开关符合型号规定。
3) 导线与设计相符,布线规范。
4)目视箱盖无损坏,操作一次开关灵活。
17、门铃:
1) 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2) 室外按钮安装牢固,盖板完好,操作灵活,操作一次检查;
18、其它
1)晾衣钩、室内吊扇挂钩:用软绳等套住挂色用车拉时,安装牢固,无摇晃,目视钢筋挂钩表面无裂纹,弯处无断裂。
2)水表、电表和煤气表:安装牢固,无摇晃;打开室内水阀,看表内读数运转是否正常;目视外观完好无损,镜面玻璃无损伤;安装整洁、有条理、美观,布线、布管规范。
⑥ 塑料拱棚可分为哪些类型各自的环境条件怎样
塑料拱棚是我国保护地蔬菜栽培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生产设施,占北方地区韭菜保护地生产总面积的60%以上。按照塑料拱棚的跨度大小,可分为塑料大棚、塑料中棚和塑料小棚,塑料小棚一般叫做小拱棚。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民为了增强塑料拱棚的保温性能,又在塑料上面加盖一层或两层草苫,这部分拱棚可以叫做塑料暖棚或改良拱棚;而不加草苫的,叫做冷棚。冬季生产韭菜的小拱棚一般都加盖草苫,塑料中棚有部分加盖草苫,塑料大棚在过去一般不加草苫,近几年也有加盖的。
(1)塑料大棚
①规格。塑料大棚的跨度一般为6~15米,高度1.8~3.2米,长30~60米,具有2个相等的采光屋面,面积一般在200米2以上,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
②基本结构。可分为2类,即无柱式结构和有柱式结构。钢结构无柱式大棚的骨架是用镀锌钢管或直径12~16毫米圆钢装配和焊接而成。在我国北方,一般跨度为10~14米,中高2.8~3.2米,两边肩高1~1.5米,棚长一般在60米以下,门为推拉式或合页门,拱架间距为1~1.2米。主要包括镀锌管装配式大棚、钢梁结构大棚和多种无机材料复合预制骨架大棚等。这类大棚的骨架一般为专业生产厂家制造,规格质量标准比较统一。有柱式结构大棚的骨架是由竹木或水泥柱构成,我国北方跨度多为10~15米,中高2.5~3米,长度多40~50米,拱间距离0.8~1米。主要有竹木结构和竹木水泥混合结构大棚等。大棚虽有单栋和连栋之分,但主要是以单栋为主。这类大棚的骨架一般都是农户根据自己具体地块条件、经济条件、习惯和经验决定规格尺寸、建棚的材料与方法。
③环境条件。在北京地区,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棚内的平均最低温度在0℃以下。3月中旬平均气温可达到10℃左右,地温在5~8℃。3月中旬到4月下旬,棚内平均温度在15℃以上,最高可达40℃,最低气温在0~3℃。5~8月份,棚内温度可高达50℃左右。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温度逐渐下降,但棚内气温仍可达30℃,夜间10~18℃。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棚内夜温降至3~8℃,11月中下旬逐渐降到0℃。就大棚内温度的周年变化规律而言,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地区,春季大棚栽培可比当地露地条件下早35天左右,秋季覆盖栽培时可比露地后延35天左右。东西向延长的大棚冬季温度条件略好于南北向延长的大棚,但二者在光照上差距较大,春季二者在温度上差别不大。大棚南北向延长时,棚内光照比日光温室明显均匀;但东西向延长的大棚,其光照北部明显不如南部。钢结构无柱式大棚比竹木有柱式结构的光照要高10%左右;塑料薄膜如果结露有水滴或附着尘土,光照强度要下降20%~30%;薄膜老化后,透光率要下降23%~30%。塑料大棚内的湿度一般较高,呈高湿状态,相对湿度一般为70%~100%,夜间明显高于白天,浇水后一段时间棚内会出现较高的空气湿度。
(2)塑料中棚
①规格。塑料中棚的跨度一般为3~6米,高度1.5~1.8米,长20~30米,具有两个相等的采光屋面,面积多为80~150米2。
②基本结构与性能。塑料中棚类似于适度缩小了的塑料大棚,其基本结构与性能也和塑料大棚非常接近,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不加严格区分。只是塑料中棚的承载能力一般比大棚强一些,可以在塑料上面加盖草苫,提高其保温性。
(3)小拱棚
小拱棚是北方地区非常普遍的一种保护地蔬菜生产简易设施,其投资很小,骨架可就地取材,加盖草苫后保温性能较好,完全可以用来进行韭菜冬季生产。此外,还具有架设容易、拆除方便的优点,土地利用率很高。小拱棚最大的缺点是高度矮,人不能在里面站立干活。
①规格。小拱棚的跨度一般为1.5~3米,高度0.8~1.5米,长度不限。太长时,在中间设置塑料接口作为作业出入口兼作放风口。
②基本结构。一般用细竹竿、毛竹片或直径8~10毫米的钢筋、水泥预制拱架作为拱梁,用木柱、竹篙、水泥柱等作中间立柱,用10号铅丝作纵梁,组成小拱棚基本骨架。东西方向延长。架设时,先将中间立柱按1排或2排直线,埋设在栽培畦中,上端用10号铅丝相互连接,拉紧绷直,把竹竿等拱梁材料排放上面,两端按南北方向在栽培畦南北两侧的畦埂上,按照50~60厘米的间距,各插入20厘米,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小拱棚与风障结合使用的效果更好。用在塑料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的小拱棚结构更加简单,只要将细竹竿、细竹片、紫穗槐条或细钢筋弯成弓状,将两端插入畦埂,上面随时覆盖地膜或薄膜即可。
③环境条件。北京地区,1月至3月上旬,小拱棚内的温度通常在10℃以下,最低温度在0℃以下,到3月中旬以后,棚内平均最低温度可以达到8℃以上。晴天时,小拱棚内外的温差可达20℃以上,但地温变化相对较小。白天通风时,小拱棚内的相对湿度在40%~50%,夜间在90%以上。小拱棚塑料薄膜上面加盖两层草苫后,其保温性能大大加强。
⑦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怎样建造的
视死如生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视死如生”,认为人死后会有一个幽冥的世界,如果把死人生前的一切带到地下,他在阴世间的生活会与生前一样。 于是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陶制兵马俑是秦始皇阴间的护卫者,始皇帝并没有采用活人活马的生祭,他的护卫军,是出于能工巧匠的制造。这些秦俑,是秦陵的最后证据么? 考古研究表明,这些兵马俑的制造年代,大约在秦统一全国的公元前221年动工,至公元前209年结束,前后大约历时10年,需要几万工匠共同劳作。 如果说秦始皇帝陵的布局是模拟当年秦王朝的政治中心、首都咸阳的形制而建造的话,那么兵马俑坑则象征着秦陵的地下王国的军队,即一支冥军! 继1974年发现一号兵马俑坑之后,1975年上半年,又先后发现了秦俑二号坑和三号坑。三个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内埋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三个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它们既相互分割,自成单元,又紧密相关,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庞大严密的地下军事营垒。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现了铜车马坑,它与兵马俑坑东西辉映,成为中国考古界又一个重大的发现。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 除了三个坑外,还有一个只挖出土扩,没来得及铺砖棚木,更没来得及放入兵马俑的四号坑。据勘查,四号坑面积4000多平方米。人们虽一般很少提及,但它并非可有可无,因为这四个坑统一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编列体系。三缺一,留下了一个历史缺憾。 埋藏着这支冥军的三个坑各不相同:兵马俑一号坑似为步兵部队;二号坑为一个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驾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 三个坑共有7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秦陵兵马陶俑的发现,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自1975年开始,国家已先后在三个坑上建造展览大厅,对外公开展出,其中二号坑是边发掘边展出。一号坑中的兵马俑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中,排列着挎箭执矛的销甲俑和6辆战车相间的38路面东的纵队,构成军阵主体的主力部队。在主力部队前面,横列着三排横队,每列有70个战袍俑,手执管机弓箭,个个气宇轩昂,组成全阵的前锋。其他三面,各有一列武士俑,分别面向南、北、西,似是侧翼和后卫,以防止敌人从两翼和背后袭击。(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大小皆仿真人、真马制成。武士俑高1.8米,面目各异,神态威严,依服饰、胃甲和排列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土、骁土、伍卒等多种,还有二号坑中独有的跪射俑、鞍马骑兵俑,这些都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出土武器更令人惊奇,这些经铬化处理的青铜兵器,至今仍寒光闪闪,锋利如新。青铜兵器的铬化处理,证明了我国这一工艺比1937年德国作为发明专利而创造的工艺技术提前了2100多年。 此外馆中还展示了陵旁出土的两组铜车马,每组有车一辆,马四匹,车盖华丽,车窗为镂空雕,鞍辔上有金银错纹饰。每辆车各有一名驭手俑,实为秦代艺术珍品。 然而兵马俑的重见天日却为人们又带来了一团迷雾,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泥人泥马来陪葬呢? 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因为秦始皇即位后,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从而并吞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但在具体问题上观点又不一致。 第一种观点认为,秦俑坑出土的这支秦代军队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创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秦俑坑大批兵马俑的军事阵容,正是秦始皇统治下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形象记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 第二种观点认为,秦兵马俑坑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可称之为宿卫军。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一号兵马俑军阵为右军,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二号兵马俑坑为左军,未建成的废弃坑当为四号坑,即拟议中的中军,三号兵马俑坑是统帅右、左、中三军的幕府。俑坑本身象征着屯兵的壁垒。三军拱卫京师,是秦始皇希图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一统江山的反映。 第三种观点认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乃一项未竟工程,全部建成应有50000兵马俑。这个庞大的军阵按前、后、左、右、中配置兵力,实为秦代“乘之”所演习的八种阵法申最基本的阵法方阵。方阵阵法的特点之一是“薄中而厚方”,中军兵精而少,接敌的外围四队兵力较多。秦俑军阵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阵法来配置兵力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兵马俑三坑,不是象征左、中、右三军,而是反映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号坑绝非人们通常说的指挥部,它应该是象征郎中令统领的宫廷侍卫郎卫;一号坑是反映卫尉统辖的宫城卫士,或称之为南军;二号坑是反映中尉统领的京师屯戍兵,可称之为北军。 对于三号坑,有人认为是军伍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是作为在军祭祖的对象的社主和迁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 对于二号坑,有人提出是四兽阵,即弯兵阵为朱鸟阵,战车、步兵、骑兵混合阵为玄武阵,骑兵战车组成的阵为青龙阵,战车阵为白虎阵。 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为《尉缓子》所云的“常阵”;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但从目前对秦代的军制研究成果来看,第二、三种观点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