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减少钢件的淬火变形防止开裂从淬火方法上应采取哪些
可以在淬火前先进行预热处理,先进行正火或者调质处理,消除材料内部的切削加工应力。这样在淬火时就可以避免开裂与变形。不过,在淬火时,淬火的温度也要控制好。如果淬火的温度过高,加热的时间过长,淬火冷却的速度过快或不均,淬火件也会开裂、变形。另外,淬火件的截面变化急剧,几何形状复杂,而且无过渡区,也容易使得淬火件开裂、变形。还有,淬火件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如碳化物偏析,也容易造成淬火件的开裂与变形。
❷ 为什么工件经淬火后往往会变形,有的甚至开裂减小变形和开裂的方法有哪些
造成变形和开裂的主要原因有2个: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热应力指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表面和心部受热不均匀,膨胀或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
组织应力是指淬火过程中,马氏体转变时体积变化所造成的应力。
材料受到外部应力时,超过弹性极限即产生塑性变形,超过断裂极限产生开裂。所以减少变形开裂的方法就是如何很好地控制应力,比较有效的方法有:设计零件时尽量做到截面均匀、形状对称;加热时控制加热速度,必要时采取多次等温加热;冷却时可以采用冷却速度缓和的冷却介质(当然,应该保证Vc);预冷淬火;淬火后及时回火,消除残余应力等方法。
❸ 对于焊缝裂纹,原则上要怎么做并作怎么处理
原则上方法:
①限制钢材及焊接材料中易偏析元素和有害杂质的含量。特别是减少硫、磷等杂质的含量及降低碳的含量。
②调节焊缝的化学成分,改善焊缝组织,细化焊缝晶粒,以提高其塑性,减少或分散偏析程度,控制低熔点共晶的影响。
③提高焊条的碱度,以降低焊缝中的杂质的含量。
④控制焊接规范,适当提高焊缝系数,用多层多道焊法,避免中心偏析,可防止中心线裂纹。
⑤采取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收弧时填满弧坑。
处理:收缩裂纹一般在收弧的时候产生,所以在收弧的时候有收弧动作(多点焊几次,填满弧坑)就可以避免。
(3)淬火后焊接怎么防止裂缝扩展阅读:
焊接裂纹不仅发生于焊接过程中,有的还有一定潜伏期,有的则产生于焊后的再次加热过程中。焊接裂纹根据其部位、尺寸、形成原因和机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裂纹形成的条件,可分为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和层状撕裂等四类。
按焊缝结合形式不同可分为对接焊缝、角焊缝、塞焊缝、槽焊缝和端接焊缝五种。
1)对接焊缝。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零件的坡口面与另一零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
2)角焊缝。沿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3)端接焊缝。构成端接接头所形成的焊缝。
4)塞焊缝。两零件相叠,其中一块开圆孔,在圆孔中焊接两板所形成的焊缝,只在孔内焊角恒缝者不为塞焊。
5)槽焊缝。两板相叠,其中一块开长孔,在长孔中焊接两板的焊缝,只焊角焊缝者不为槽焊。
❹ 38crmoal焊接后回火开裂怎么办
38crmoal焊接后回火出现裂纹后,不要擅自处理,应需要找到开裂原因后再进行处理。如果是冷裂纹,可以从拘束力,淬硬组织、扩散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热裂纹则从低熔点共晶、拉应力、偏析等方面寻找原因。
焊接完成后用气割切除并修磨平整,不要使用锤头击落。为了确保焊缝质量,焊接前需要先用碳弧气刨刨焊根,然后清理根部的氧化物后再进行焊接。在预防焊接裂缝时,可以从选材和焊接工艺两个方面入手。
回火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钢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内应力和脆性,如不及时回火往往会使钢件发生变形甚至开裂。工件经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为了满足各种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过适当回火的配合来调整硬度,减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韧性,塑性。
稳定工件尺寸。对于退火难以软化的某些合金钢,在淬火(或正火)后常采用高温回火,使钢中碳化物适当聚集,将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❺ 感应加热淬火开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
感应加热淬火开裂产生原因:
1.钢中含碳量、含锰量偏高;
2.钢中夹杂物多、呈网状,成分有偏析,含有害元素多;
3.加热温度过高,温度不均匀,零件上尖角沟槽、圆孔处应力集中;
4.冷却速度过大而且不均匀;
5.淬火介质选择不当;
6.回火不及时,回火不足;
7.材料淬透性偏高;
8.返修件未经退火、正火;
9.零件结构设计不公道,技术要求不当。
感应加热淬火开裂防止方法:
1.零件含碳量和含锰量不应超过上限。试淬时,可调整工艺参数,也可调整淬火介质;
2.高碳钢和高碳合金钢感应加热淬火前需进行球化退火,检查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和分布状况,毛坯须进行反复铸造;
3.调整电参数,降低单位面积电功率,缩短加热时间。淬火前用石棉绳或金属棒料堵塞沟槽、孔洞;尖角倒圆;轴端留非淬硬区;
4.降低水压,减少喷水量,缩短喷水时间;
5.改用冷却能力低的淬火剂。用油、聚乙烯醇水溶液或其它乳化剂作为合金钢淬火剂;
6.淬火后及时回火,淬回火之间的停留,对于碳钢或铸铁不超过4h,合金钢不超过0.5h。回火不足时,适当延长回火时间;
7.材料淬透性高时,可以选用冷却慢的淬火介质;
8.返修件须经过退火、正火后,再感应加热淬火;
9.建议设计部分,修改不公道的结构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要求。
❻ 如何避免淬火裂痕
1、根据材料选取合适的冷却介质,如合金钢选油冷,碳钢选水冷或水溶性淬火剂
2、根据零件结构,提前采取措施,如厚薄相差比较大,先冷却壁厚比较大的部分,减少零件内部应力
❼ 310S做的料框淬火以后,焊接位置容易开裂,怎么处理比较好,是焊接问题还是材质问题
一:牌号310S奥氏体铬镍不锈钢
二:化学成分
C :≤0.08, Si :≤1.500, Mn :≤2.00, P :≤0.035, S :≤0.030, Ni :≤19.00-22.00,
Cr :≤24.00-26.00
三:应用范围应用领域:
冲压模具,夹具,工具,规、裁纸刀、辅助工具等
改善通常碳素工具钢易碎裂的性质,而达到延长工具的寿命。真空脱气精炼钢,质量稳定。淬透性良好,油冷淬硬(淬裂和变形少)韧性和耐磨性良好,工具经久耐用。
四:物理性能
抗拉强度(бb)(Mpa) :≥520 屈服强度(σs)(Mpa) :≥205 面积缩减(ψ)% :≥50
机械性能ób(MPa)≥520,ó0.2(MPa)≥205 ,δ5(%)≥40, Ψ(%)≥50,HB≤187 能耐1150℃以上高温。熔点在1398℃~1454℃
五:概况
0Cr25Ni20不锈钢是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具有很好的310S不锈钢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因为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使得拥有好得多蠕变强度,在高温下能持续作业,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因镍(Ni)、铬(Cr)含量高,具有良好耐氧化、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性能,耐高温钢管专用于制造电热炉管等场合,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增加碳的含量后,由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强度得到提高,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性是以铬、镍为基础添加钼、钨、铌和钛等元素,由于其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有高的强度和蠕变强度。熔点1470℃,800℃开始软化,许用应力持续降低。
❽ 热处理怎么烧焊才不会裂
热处理烧焊不会裂的方法:
烧焊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版温回火处理。对权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热处理的目的:
1、松弛焊接残余应力。
2、稳定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减少畸变。
3、改善母材、焊接接头的性能,包括:
a、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
b、降低热影响区硬度;
c、提高断裂韧性;
d、改善疲劳强度;
e、恢复或提高冷成型中降低的屈服强度。
4、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5、进一步释放焊缝金属中的有害气体,尤其是氢,防止延迟裂纹的发生。
❾ 淬火易开裂如何防止
1、裂纹类型:纵向裂纹
特征:由表及里、深而长。
形成条件:淬透工件易发生,原材料有碳化物带状偏析或非金属夹杂物延伸。
防止措施:控制原材料质量,合理选择预热处理以改善原始组织。
2、裂纹类型:网状裂纹
特征:位于工件表面、深度0.01~2mm。
形成条件:表层脱碳件、化学热处理和表面淬火件易出现。
防止措施:采取加热保护,避免脱碳、延缓淬火冷却,降低淬火温度。
3、裂纹类型:弧形裂纹
特征:常位于工件角落处,隐于表面层下。
形成条件:易发生于未淬透工件或渗碳淬火件。
防止措施:改变工件设计、截面过渡圆角合理化。
4、裂纹类型:剥离开裂
特征:表现为淬硬层剥离。
形成条件:表面淬火件或化学热处理件。
防止措施:合理选择介质,延缓冷却。
5、裂纹类型:显微裂纹
特征:在显微组织缺陷处。
形成条件:淬火件高碳马氏体针附近。
防止措施:避免加热过热和晶粒粗大。
❿ 焊接后钢管出现裂缝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出现裂缝的原因:
1.焊缝收缩应力太大,容易产生缓慢裂纹。
2.焊缝受热不均匀,容易发生脆性专。
3.焊接方法和顺序不合属理。
4.层间温度控制不好。
防止措施:
1.首先要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采用对称焊。
2.多层多道焊,焊完每一道焊缝(别是打底 焊)时要认真处理好焊缝表面的焊渣、氧化皮,以防止赃物在下一层焊缝中形成缺陷。
3.调整冷却速度,冷却越快,变形越大。结晶裂纹倾向也越大。
4.焊后消除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