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303属于什么类型的钢材焊接与热处理工艺
M303 EXTRA塑胶模具钢是奥地利百禄BÖHLER钢厂出品的一款新型耐腐蚀马氏体不锈铬钢,具有绝佳的韧性、优异的纯净度、耐蚀性和耐磨损性,而且机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获得进一步改善。M303 塑胶模具钢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均匀性得到提高,从而确保了极佳的使用性能,与1.2316模具钢相比,M303 EXTRA可以预防基体中δ-铁素体的存在。
M303 EXTRA塑胶模具钢除基本型号外,还有一款高硬度型M303H EXTRA,高硬度型的耐磨性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料。M303淬火并回火的硬度为290-330HB,而M303HH淬火并回火的硬度则可以达350-390HB。
对于1.2316模具钢而言,坚硬的碳化物镶嵌如柔软的铁素体区,会导致不均匀的抛光,而M303 EXTRA塑胶模具钢具有最均匀的抛光表面。母材中所有区域的韧性更高更均匀,能更好的抵御模具开裂和避免因开裂而引起的停工。
添加的钼元素高铬含量的M303 EXTRA塑胶模具钢,以及电渣重熔工艺精炼而成,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并且具有非凡的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即使是大尺寸的此种钢材,其心部的硬度都不会降低,钢材的截面也能拥有良好的均匀性。特殊的熔炼技术还赋予了其良好的机加工性能。特别适合对于抛光性和疲劳强度要求极高的塑胶模具和机械工程及模具零部件,以及家电模具、挤出模具和生产接头的模具等。
热处理:
由于供货状态为淬火或回火的预硬态(290-330HB和350-390HB),通常情况下,无需热处理,因特殊目的,如为增加强度而进行热处理,则应遵循其指导原则。
预硬状态下加工后的应力消除:最高400℃(750℉)、整体热透后,在中性气氛中保温至少2个小时,以每小时20℃(68℉/h)的冷却速度在炉内冷至200℃(390℉)然后空冷。
退火:700-725℃(1290-1340℉),热透后退火时间至少25小时。在炉内以10-20℃/小时(50-68℉/小时)的速度慢冷至大约500℃(930℉),然后空冷。退火态硬度250HB。
淬火:1000-1020℃(1830-1870℉)/油淬、氮气、盐浴400-450℃(750-840℉)。工件热透后保温15-30分钟,可获硬度51-53HRC
回火:淬火后应立即缓慢加热至回火温度,工件厚度每增加20mm(0.79英寸)炉内保温时间1小时,但至少为两小时,随后缓慢空冷至常温。推荐至少回火2次,第三次回火是有益的,其温度保持回火温下度30-50℃(85-120℉)的范围,以达到消除应力为目的。
焊接:需要同质焊条进行焊接,使用其他方法或焊条需要咨询专业人员后进行。
金素元素:
② 焊接分哪三大类
焊接可分为熔化焊、加压焊、钎焊三大类。
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专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属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促使原子和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方法是加热或加压,或同时加热又加压.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
(2)焊接和热处理属于什么类别扩展阅读: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了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作为热影响区。
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方面的不同。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的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③ 热焊接和热处理的具体不同是什么
第一:焊接时熔池小,冷却速度快。
第二:焊接熔池处于过热状态。
第三:焊接时,属于动态结晶。焊接过程中,前面的母材在熔化,后面的熔池在凝固。
④ 电焊属于什么行业
电焊属于机械工程,常见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等行业。
电焊是利用焊条通过电弧高温融化金属部件需要连接的地方而实现的一种焊接操作。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常用的220V或380V电压,通过电焊机里的变压器降低电压,增强电流,并使电能产生巨大的电弧热量融化焊条和钢铁,而焊条熔融使钢铁之间的融合性更高。
电弧焊是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因电弧焊使用电源,其产生的高温电弧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I性较大。
(4)焊接和热处理属于什么类别扩展阅读:
焊接方法根据焊接时加热和加压情况的不同,通常分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缝处金属加热到熔化状态,一般不加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焊件接缝处的金属和必要时添加的填充金属迅速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的移动而延伸,冷却后形成焊缝。
利用电能的熔焊,根据电加热的方法不同,分为电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几种。熔焊的适用面很广,在各种焊接方法中用得最普遍,尤其是其中的电弧焊。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加热或不加热)使焊件接缝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在压焊过程中一般不加填充金属。压焊根据焊接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电阻焊、高频焊、扩散焊、摩擦焊、超声波焊等。
其中以电阻焊应用最广。多数压焊方法没有熔化过程,没有像熔焊那样有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浸入焊缝的问题。但压焊的施焊条件苛刻,适用面较窄。
钎焊是用熔点比焊件低的材料(钎料)熔化后粘连焊件,冷却后使焊件接缝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⑤ 钢管的四类供货状态焊接、热处理、冷拔(轧)和磨(抛)光怎么理解
指钢管出厂时最终的处理状态。焊接是指为焊接钢管是(即有缝管),热处理是指钢管经过了热处理(一般为高强钢),冷拔是指钢管是冷轧(不是热轧)成形的,磨光是指钢管表面经过了磨抛处理(表面光洁度高)。
⑥ 焊接材料属于哪个行业分类
焊接材料,是焊接时所消耗的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气体、钎料和钎剂等。属于什么行业,应该是热加工
⑦ 焊接等级分类
1.焊接分类:
熔化焊:焊接过程中母材和填充金属都熔化,二者是化学结合。如:手工,CO2,TIG,MIG,埋弧,MAG,等离子,激光,电子束.
压力焊:焊接时不用焊料,被连接金属间是化学或物理结合。焊缝窄,影响区域小。电阻(点、缝)闪光,摩擦,冷压.
钎焊:钎料温度低于母材温度,焊接时钎料熔化母材不熔化,二者之间是物理结合。习惯以450度做为划分硬钎焊和软钎焊的界线。(软、硬)烙铁,感应,炉中(真空)火焰,电阻浸渍,电弧,超声,激光,红外线
2.硬钎焊特点:(历史最长、母材不熔化,温度低,变形小,实现异种材料结合,可拆开。)
钎焊属于固相连接,他与熔化焊方法不同,钎焊时母材不熔化,采用比母材熔化温度低的钎料,加热温度采取低于母材固相线而高于钎料液相线的一种连接方法。当被连接的零件和钎料加热到钎料熔化,利用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铺展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和在母材间隙中润湿、毛细流动、填缝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而实现零件间的连接。
同熔化焊和压力焊方法相比,钎焊具有以下优点:
2.1 钎焊加热温度较低,对母材组织和性励影响较小;
2.2 钎焊接头平整光滑,外形美观;
2.3 焊件变形较小,尤其是采用均匀加热(如炉中钎焊)的钎焊方法,焊件的变形可减小到最低程度,容易保证焊件的尺寸精度;
2.4 某些钎焊方法一次可焊成几十条或成百条钎缝,生产率高:
2.5 可以实现异种金属或合金、金属与非金属的连接。
但是,钎焊也有他本身的缺点,钎焊接头强度比较低,耐热能力比较差,由于母材与钎料成分相差较大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致使耐蚀力较差及装配要求比较高等。
3.被焊材料:
金属:Cu,Fe,Al,Ti,Mg等合金
金属陶瓷
非金属(金刚石,碳纤维)
4.钎料与钎剂:
4.1 钎料
Cu-Zn,CuP,Ag,Al,Cd,Sn,Ni.
钎料 应用范围
硬
钎
料 Cu-Zn基钎料 应用最广泛的是H62,可用来钎焊受力大、需要接头塑性铜、镍、钢制零件。为防止Zn的挥发,可在H62中加入少量Si;加入少量的锡可提高钎料的铺展性。
CuP钎料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空气自钎剂钎料。常用于铜及铜合金的钎焊。当Wp=8.38%时,Cut P形成7140C的共晶。Cu3P脆,故CuP钎料加工性不好。
Ag基钎料 银基钎料能润湿很多金属,并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等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钎焊低碳钢、结构钢、不锈钢、高温合金、铜及铜合金等。
Al基钎料 主要用于钎焊铝及铝合金。铝基钎料主要以铝和其他金属的共晶为基础,常用的有HL400和HL401。
Ni基钎料 用于钎焊高温工作的零件。镍基钎料以镍为基体,并添加B、SI、P等能降低其熔点的金属元素。
软
钎
料 Cd基钎料 主要用于钎焊铜及铜合金,工作温度可达2500C,钎缝可电镀。常用的有HL506和HL503。
Sn基钎料 软钎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锡铅钎料,当WSn=61.9%时,形成熔点为1830C的共晶。锡铅钎料的工作温度不超过1000C,在低温下有冷脆性。
Pb基钎料 一般用于钎焊铜及铜合金,可以在1500C以下工作温度使用。钎焊接头在潮湿环境下耐蚀性较差。
4.2 钎剂
氟化物,氯化物,
钎剂的作用:去膜、助流、保护
5.钎焊方法:
常用钎焊方法 优 点 缺 点
烙铁 操作便利,广泛用于电子行业中 只适用于软钎料、钎焊薄小件
火焰 通用性强,工艺过程较简单。可用于铝基钎料钎焊铝合金或Cu、Ag基钎料钎焊碳钢、铜合金小型焊件。 加热温度难以控制、局部加热产生应力
电阻 加热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加热集中,对周围母材影响小 对钎焊接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严格,因此应用受到局限
感应 热效率高,广泛用于钢、高温合金等具有对称形状的焊件。 难以准确控制钎焊温度,对壁厚不均或非对称的焊件,加热不易均匀。
浸沾 加热迅速均匀、钎焊温度易于控制。生主效率高,分为盐浴钎焊和熔化钎料的浸沾钎焊。 生主成本高,不适于钎焊有深孔、盲孔和封闭型的焊件。
炉焊 加热均匀,焊件不易变形。生产效率高。 空气炉中钎焊焊件氧化严重,真空炉中钎焊成本高,且不能使用含P\Cd\Na\Zn\Mg\Li 等蒸气压高的元素。
扩散 改善钎缝的结晶过程,得到平衡的钎缝组织,提高钎缝的强度、塑性、抗蚀性等。多用于连接活性金属和难熔金属零件。 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6.感应焊:
电磁感应现象,磁转化,电热转换,聚磁,趋肤,尖角,频率,电流偶合量,电压,材料导磁率,匝数
7.焊前焊后处理
7.1 .焊前处理:
零件表面脱脂:有机溶剂清洗、碱液清洗、电化学脱脂、超声波清洗
清除表面氧化物:机械清除、酸洗
预镀覆:工艺镀层、阻挡镀层、钎料镀层
7.2 .焊后处理:
钎焊后热处理:改善接头组织进行扩散热处理、消除钎焊热应力低温退火热处理
清除钎剂:
钎焊中使用的钎剂种类 清除办法
有机软钎剂 汽油、酒精等
ZnCl2 NH4Cl 10%NaOH清洗,后用热水和冷水洗净
硼砂和硼酸钎剂 机械划擦或沸水中长时间浸煮
氟化钙 机械划擦或沸水中长时间浸煮
铝用氯化物硬钎剂 先在50-600C的水中仔细清洗,后在60-800C的2%铬酐溶液中作表面钝化处理。
8.材料的钎焊性及常用材料钎焊方法的推荐
材料的钎焊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钎焊条件下获得优质接头的难易程度。对某种材料而言,若采用的钎焊工艺越简单,钎焊接头的质量越好,则该种材料的钎焊性越好;反之,如果采用复杂的钎焊工艺也难获得优质接头,那么该种材料的钎焊性就差。
影响材料钎焊性的首要因素就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例如 Cu和 Fe的表面氧化物稳定性低而易去除,因而 Cu和 Fe的钎焊性好; Al的表面氧化物非常致密稳定而难于去除,因而铝的钎焊性差。
材料的钎焊性可从工艺因素(包括采用何种钎料、钎剂和钎焊方法)来考察。例如大多数钎料对Cu和Fe的润湿作用都比较好,而对 W和 Mo的润湿作用差,故 Cu和 Fe的钎焊性好,而 W和 Mo的钎焊性差;又如 Ti及其合金同大多数钎料作用后会在界面区形成脆性化合物,故Ti的钎焊性差;再如低碳钢在炉中钎焊时对保护气氛的要求较低,而含AI、Ti的高温合金只有在真空钎焊时才能获得良好的接头,故低碳钢的钎焊性好,而高温合金的钎焊性差。 总而言之,材料的钎焊性不但决定于材料本身,而且与钎料、钎剂和钎焊方法有关,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焊接方法
材料 硬钎焊
软钎焊
火焰
钎焊 炉中
钎焊 感应加热钎焊 电阻加热钎焊 浸渍
钎焊 红外线钎 焊 扩散
钎焊
碳钢 △ △ △ △ △ △ △ △
低合金钢 △ △ △ △ △ △ △ △
不 锈 钢 △ △ △ △ △ △ △ △
铸 铁 △ △ △ △ △
镍和合金 △ △ △ △ △ △ △ △
铝和合金 △ △ △ △ △ △ △ △
钛和合金 △ △ △ △
铜和合金 △ △ △ △ △ △
镁和合金 △ △ △
难熔合金 △ △ △ △ △ △
注:有△表示被推荐
⑧ 管道焊后热处理用于什么类型
焊后热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焊接应力。所以,可以只考虑焊接结构。而对于焊接件,厚度对结构的影响最大。对结构疲劳验算中承受拉应力的对接接头或焊缝密集的节点、构件,宜采用感应加热局部退火和加热炉整体退火的方法进行应力消除处理,若仅为稳定结构尺寸,可采用振动法消除应力。用锤击法消除中间焊接应力时,应使用圆头手锤或小型振动工具进行,不应对焊部焊缝、盖面焊缝或焊缝坡口边缘的母材进行锤击。
⑨ 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属于什么采矿,化学,土木,机械,电机学科
属于机械制造
⑩ 什么叫热处理试说明热处理的目的及基本类型。
热处理就是设备管道焊接完成后升温处理,目的是消除焊接产生的应力。
主要的类型包括:焊后热处理、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和焊后消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