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冷处理提高强度后为什么高温焊接会使材料强度降低
你所说的是客观现象,没错。
这与热处理技术有关。我们都知道,钢铁材料淬火后变硬,而回火后硬度就会降低。这与材料的金相组织有关。
❷ 金属材料抗拉强度与焊接影响
没有太大关系,焊接只要焊材正确,焊缝的抗拉强度只会比原材料搞,做拉伸实验的时候一般都是母材断裂。希望对你有用。
❸ 焊接修补对强度影响
材料由于传递负载截面的突然变化而出现局部应力增大,这种现象叫作应力集中,缺陷的形状不同,引起截面变化的程度不同,对负载方向所成的角度不同,都会使缺陷周围的应力集中程度大不一样。以一个椭球状的空洞缺陷为例,空洞为各向同性的无限大弹性体所包围,并作用有应力,当椭球空洞逐渐变为片状裂纹,其结果是应力集中变得十分严重。除了空洞类型的气孔、裂纹和未焊透之外,还有夹渣也是常见的焊接缺陷,当多个缺陷间的距离较小时(如密集的气孔和夹渣等),在缺陷区域内将会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使这些地方出现缺陷间裂纹将孔间连通。在此情况下,最大的应力集中出现在两外孔的边缘处。在焊接接头中,焊缝增高量、错边和角变形等几何不连续,有些虽然为现行规范所允许,但都会产生应力集中。此外,由于接头形式的差别也会出现不同的应力集中,在焊接结构常用的接头形式中,对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程度最小,角接头、T形接头和正面搭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程度相差不多。重要结构中的T形接头,如动载下工作的H形板梁,可以采用板边开坡口的方法使接头中应力集中程度大量降低,但对于搭接接头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侧面搭接焊缝中沿整个焊缝长度上的应力分布很不均匀,而且焊缝越长,不均匀度就越严重,故一般钢结构设计规范都规定侧面搭接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大于60倍焊脚尺寸。因为超过此限值后即使增加侧面搭接焊缝的长度,也不可能降低焊缝两端的应力峰值。2.焊接缺陷对结构静载非脆性破坏的影响焊接缺陷对结构的静载破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材料的破坏形式多属于塑性断裂,这时缺陷所引起的强度降低,大致与它所造成承载截面积的减少成比例。在一般标准中,允许焊缝中有个别的、不成串的或非密集型的气孔,假如气孔截面总量只占工作截面的5%时,气孔对屈服极限和抗拉强度极限的影响不大,当出现成串气孔总截面超过焊缝截面2%时,接头的强度极限急速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焊接时保护气氛的中断,使出现成串气孔的同时焊缝金属本身的机械性能下降。因此限制气孔量还能起到防止焊缝金属性能恶化的作用。焊缝表面或邻近表面的气孔要比深埋气孔更为危险,成串或密集气孔要比单个气孔危
❹ 焊接熔深与焊接强度存在怎样的关系
1、焊接熔深,熔深越深,焊缝初强度就越大。
从热处理角度看,金属在高温的情况下,它的晶格会改变。在冷却的过程中,最先冷却的地方是颗粒最粗的地方,也就是强度最小的地方。
2、焊接熔深与焊缝强度成正比关系。
越向表面晶格越小,密度更大,所以强度就更大。所以焊接熔深与焊缝强度是成正比的。
过调节不同的焊接参数来得到不同的熔深,那么得到的也就是热输入量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在熔焊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4)为什么焊接会导致强度降低扩展阅读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为热影响区。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❺ 45号钢热处理后焊接,会影响焊接强度吗
会。
45号调质的钢材的硬度在HB217-255,回火温度500-530℃。45号不调质的钢材未处理HB217-255,退火处理后HB197。焊接时的工艺和45号不调质的钢材焊接方法没什么两样。
再说45号钢焊接是要预热的但是它淬火的回火温度是500-530℃。而45钢的焊接预热温度也就在100-150℃所以焊接是没问题的。
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5)为什么焊接会导致强度降低扩展阅读:
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
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的机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体组织更优。
它的硬度取决于高温回火温度并与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关,一般在HB200—350之间。
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
❻ 铸铁的焊接性能为什么会差
考虑铸铁以铁为主,并含有一定的杂质元素,而对于钢材,其不同种类的钢材在不同的标准上都有化学成分的严格限制,并含有一定的合金成分如、铬、镍、铜、钼、钛、铌、锰,及一些非
合金元素
等,故铸铁的
结晶温度
要比钢稳定的多,这从
纯铁
的
相图
上就可以反应出来,而对于钢,无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乃至实际使用最多的
多元合金
,其相图非常复杂,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得成分偏析比较严重,这主要由不同元素间的
化学势
、浓度不同引起,同时其不同元素及元素间化合物的
过冷度
亦不一致,即流动性不如铸铁,另外,合金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同样使得材料的
膨胀系数
、
热导率
等优于铸铁,即冷却收缩后较大的变形。
所以不难看出铸铁的铸造型优于钢,但其
焊接性
比钢好则是相对比较片面的理解,具体原因如上所述,若需要比较其焊接性好坏,则应给定条件如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
焊接工艺
、热处理等条件,方可比较其在对应评定标准下的焊接性好坏。
❼ 高强螺栓焊接后有什么影响
高强度螺栓一般是经过热处理后使用的,经过焊接后因为热影响区的存在会导致强度降低,脆性增加,还容易在焊缝处再次断裂.如果要再进行热处理就太不划算了,也很难保证安全.保险起见换新的吧.
❽ 为何有水焊接钢筋会降低抗拉强度
带水焊接时,电孤会将水分解,变成氧气和氢气,而这两种气体会与高温下的钢水反应,生成氧化物等。
另外会使焊缝中存留气体,从而改变了晶体结构,从而降低了抗拉强度。
还有个可能的原因,钢中都有一部分C原子,正是这些C原子的含量才区分出40钢、45钢等型号,如带水焊接,可能会影响其分布比例……
❾ 焊接强度的问题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CO2焊,氩弧焊,埋弧焊,气焊等。
无论哪种焊接版(气焊除外)都权要求焊缝强度大于母材强度。就是要大于100%母材。一般在150%--200%左右。
由于焊缝快速加热,又快速冷却,所以接头处硬度有时较大,需要热处理。热处理后抗疲劳性能不会低于母材。
❿ 焊接应力的危害有哪些呢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件有 6个方面的影响。
①对强度的影响:如果在高残余拉应力区中存在严重的缺陷,而焊件又在低于脆性转变温度下工作,则焊接残余应力将使静载强度降低。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如果在应力集中处存在着残余拉应力,则焊接残余拉应力将使焊件的疲劳强度降低。华云豪克能焊接应力消除设备消除80%以上的焊接应力有效预防焊接变形!
②对刚度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与外载引起的应力相叠加,可能使焊件局部提前屈服产生塑性变形。焊件的刚度会因此而降低。
③对受压焊件稳定性的影响:焊接杆件受压时,焊接残余应力与外载所引起的应力相叠加,可能使杆件局部屈服或使杆件局部失稳,杆件的整体稳定性将因此而降低。残余应力对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内应力分布。残余应力对非封闭截面(如工字形截面)杆件的影响比封闭截面(如箱形截面)的影响大。
④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对焊件的加工精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焊件的刚度越小,加工量越大,对精度的影响也越大
。⑤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随时间发生一定的变化,焊件的尺寸也随之变化。焊件的尺寸稳定性又受到残余应力稳定性的影响。
⑥对耐腐蚀性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和载荷应力一样也能导致应力腐蚀开裂。华云豪克能焊接应力消除设备消除80%以上的焊接应力有效预防焊接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