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桩基预制桩焊接接头无损探伤抽检比例如何确定
应该和GB202-2002吻合。钢桩应按接头数量的5%进行超声或2%进行X射线拍片检查,对于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
n预制桩焊接接头的质量宜采用探伤检测,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nƒ重要工程应抽取不少于10%的接头进行探伤检测,且不少于3个接头。
早期应用
早在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为了防止猛兽侵犯,曾在湖泊和沼泽地里栽木桩筑平台来修建居住点。这种居住点称为湖上住所。在中国,最早的桩基是浙江省河姆渡的原始社会居住的遗址中发现的。到宋代,桩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在《营造法式》中载有临水筑基一节。到了明、清两代,桩基技术更趋完善。如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一书对桩基的选料、布置和施工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规定。从北宋一直保存在上海市龙华镇龙华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和山西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都是中国现存的采用桩基的古建筑。
㈡ 如何监控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
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监理细则
一、质量标准:
(一)依据标准:
应符合国家标准:
87SG36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3476-9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二)基本要求:
1、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5%,深度不大于10MM,且应修补;
2、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长度不大于3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且应修补;
3、不得出现环向及纵向裂缝,但龟裂及水纹不在此限;
4、桩顶和桩尖处不得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5、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
(三)允许偏差项目:
1、桩身长度 +0.7%L ~ -0.5%L (L为桩长);
2、端部倾斜 ≤0.5%D(D为直径);
3、直径 +5 ~ -4MM;
4、保护层厚度 +10 ~ -5MM;
5、桩身弯曲度 ≤L/100;
6、法兰盘允许偏差 : 内径 ±2MM
外径 0MM ~ -1MM
螺孔中心距 ±0.5MM
高度 +2MM ~ 0MM
7、桩端板允许偏差: 平面度 2MM
外径 0MM
内径 ±2MM
8、厚度正偏不限、负偏差为0MM。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9、打桩完毕后的偏差应符合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具体要求。
二、风险分析:
预应力管桩也是预制桩的一种,它存在其它预制桩发生的断桩和桩顶破碎的通病外,还易发生桩身变形和桩顶压曲破损两个通病。以上通病的原因分析可见《现场预制桩分项工程》及《钢管桩分项工程》。
三、控制点:
1
防止沉桩偏斜
沉桩过程中注意用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
2
保证设计深度
a、控制桩身倾斜度
b、尽可能清除地下障碍物
c、防止桩底端破损
3
防止桩顶打碎
a、预应力管桩制作符合规范要求
b、选用适合的桩锤及冲程
4
防止接桩不平整
法兰盘的制作符合要求
项 目
检 查 要 点
1
施工方案
a、桩位平面图应由施工单位签字认可
b、施工进行计划表
c、施工桩位顺序
2
堆放场地
平整坚实,地基良好,排水畅通
3
桩身质量检查
按质量标准进行
4
堆放方式
按规格、材质分类堆放,堆放高度不宜太高
5
桩架检查
在沉桩流水的初始位置安装就位,检查垂直度和机械设备性能状况
6
桩位复核
检查桩位的平面位置
五、隐蔽工程:
按《钢管桩分项工程》质量标准第五条(打桩完毕预制桩位置允许偏差表)进行验收。
六、旁站检查:
1
桩身垂直度
在桩架的正面与侧面的适当位置处,各设置一台经纬仪,校核桩身的垂直度
2
法兰接桩质量
按质量标准检查接桩质量
3
停打标准
按设计单位提供的停打标准进行检查
4
搭接时间超过24小时
钻进,搅拌顺利
七、提供资料:
1、预应力管桩质保书
2、桩施工组织设计
3、预应力管桩施工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单
5、技术核定单
6、工程量变更签证
7、质量检验评定表
㈢ 桩基础的检测方法与验收
一、施工前的质量验收
钢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验收
二、施工过程中质量验收
(一)沉桩的质量控制及检验
打(沉)桩的质量控制
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作参考。
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等,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参考。
贯入度已达到,桩端标高未达到时,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为准。
振动法沉桩,以最后3次振动(加压),每次10 min或 5 min,测出每分钟的平均贯入度,以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为合格。
(二)打(沉)桩验收要求
桩位偏差表
对桩承载力的检验:桩的静荷载试验根数≥总桩数的1%,且≥3根;只有50根时, ≥2根。
桩身质量检验:高、低应变, ≥桩总数的15%,且每个承台不少于1根。
预制桩的检查,钢筋笼的检查。
施工中桩的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桩顶质量进行检查。
电焊接柱,抽10%作焊缝探伤检查。
(二)灌注桩质量要求及验收
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要求;桩顶标高至少要比实际标高高出0.5m。
沉渣厚度要求:
试块要求:
桩静载试验的根数要求:
桩身质量的检验及数量要求;
对原材料的检验
三、桩的质量检验
(一)检测内容:
桩基础施工完后,应对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与评价
1.桩身完整性 2.桩身缺陷 3.桩的强度(桩的承载力,桩身混凝土强度。
(二)检测方法:
1.破损试验
(1)静载试验 static loading test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2)钻芯法 core drilling method
钻机钻取芯样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性状
(3)管桩接头焊接质量如何检测扩展阅读:
1、钻芯检测法:
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许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确定桩的质量。但这种方法只能反映钻孔范围内的小部分混凝土质量,而且设备庞大、费工费时、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大面积检测方法,而只能用于抽样检查,一般抽检总桩量的3~5%,或作为无损检测结果的校核手段。
2、振动检测法:
它是在桩顶用各种方法施加一个激振力,使桩体及至桩土体系产生振动。或在桩内产生应力波,通过对波动及波动参数的种种分析,以推定桩体混凝土质量及总体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敲击法和锤击法、稳态激振机械阻抗法、瞬态激振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
3、超声脉冲检验法:
该法是在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是在桩的混凝土灌注前沿桩的长度方向平行预埋若干根检测用管道,作为超声检测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检测时探头分别在两个管子中同步移动,沿不同深度逐点测出横断面上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时的各项参数,并按超声测缺原理分析每个断面上混凝土质量。
4、射线法:
该法是以放射性同位素辐射线在混凝土中的衰减、吸收、散射等现象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当射线穿过混凝土时,因混凝土质量不同或因存在缺陷,接收仪所记录的射线强弱发生变化,据此来判断桩的质量
㈣ 预制管桩进场应检测哪些项目
1,管桩结抄构图。
2,原材料袭质量合格证。
3,钢筋试验报告。
4,预应力张拉记录。
5,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
6,桩体外观检查记录。
7,桩体、桩接头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8,蒸汽养护记录。
9,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文件。
(4)管桩接头焊接质量如何检测扩展阅读:
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在我国国内施工过的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而以静压法用得最多。由于柴油锤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为适应市区施工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发了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施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
静力压桩机又可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抱压式是桩机的夹板夹紧桩身,依靠持板的摩擦力大于入土阻力的原理工作,静力压桩机最大压桩力可达5000-6000kN,可将直径500、600的预应力管桩压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从而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和发展。
㈤ 高层预应力管桩甲级基础焊接焊缝需探伤检测吗
应该和GB202-2002吻合。抄n?钢桩应按袭接头数量的5%进行超声或2%进行X射线拍片检查,对于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n?预制桩焊接接头的质量宜采用探伤检测,同一工程探伤 抽样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n?重要工程应抽取不少于10%的接头进行探伤检测,且不少于3个接头。
㈥ 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哪些
小(低)应变,可以测有没有断桩;用高应变,主要测桩坚向应变。
规定:
1 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孔内摄像或将低压灯泡放入管桩内腔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查。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静载试验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 根,当总桩数在50 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 根。
1)场地地质条件为岩溶的桩基工程。
2)非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为淤泥等软弱土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岩。
3)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
4)采用引孔法施工的桩基工程。
3 对本条第2 款规定以外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高应变法同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8%,且不得少于10 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管桩基础工程,抽检桩数应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工程,抽检桩数可减少一个百分点:
1)已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焊接接缝进行了抽检的桩基工程。
2)对于已采用孔内摄像或低压灯泡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查、检查桩数超过工程桩总数的80%且未发现明显质量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3)采用机械接头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4)施工过程中采用打桩自动记录设备进行施工记录的桩基工程。
注:当不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抽检时,检测方法和抽检桩数应符合本条第2 款的规定。
㈦ 预应力管桩沉降前,沉桩过程中,工程桩施工完毕后应做哪些检测
静载试验法
这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试验方法。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基准桩的问题有时会被检测人员所忽视,容易出现基准桩打入深度不足,试验过程产生位移的问题。
静载实验可以分为:堆载实验、锚桩法。
钻芯法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方面应用较广。一次完整、成功的钻芯检测,可以得到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的情况,并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抽芯技术对检测判断的影响很大。某工程先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硬质合金单管钻具,用低压慢速小泵量及干钻相结合的钻进方法,结果采芯率不到70%,芯样完整性极差,大多呈碎块;后来改用SCZ-1型液压钻机,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采芯率达99%,芯样呈较完整的圆柱状。所以,《技术规范》对钻机和钻头作了相应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抽芯验桩的误判。
反射波法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采用反射波法(瞬态时域分析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主要原因是其仪器轻便、现场检测快捷,同时将激励方式、频域分析方法等作为测试、辅助分析手段融合进去。当然,低应变法检测时,不论缺陷的类型如何,其综合表现均为桩的阻抗变小,而对缺陷的性质难以区分,这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高应变法
它的主要功能是判定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高应变法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判定缺陷程度,可作为低应变法的补充验证手段。在某些地区,利用高应变法增加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抽查频率,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声波透射法
合并图册 (3张)
与其他完整性检测方法相比,声波透射法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且基本上无其他限制条件。但由于存在漫射、透射、反射,对检测结果会造成影响。近几年涌现的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使得检测效率成倍的提高。该检测方法是获得一组(剖面)声学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声速和波幅),然后再将每个测点的数据与平均值进行比较,超过一定范围(如波幅下降6dB)即认为该点存在缺陷。该检测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水利坝体的检测。
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该方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但如何获取好的波形,如何较好地分析桩身完整性是检测工作的关键。
测试过程是获取好信号的关键,测试中应注意:①测试点的选择。测试点数依桩径不同、测试信号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要求桩径在120cm以上,测试3~4 点。②锤击点的选择。锤击点宜选择距传感器 20~30 cm 处不必考虑桩径大小。③传感器安装。传感器根据所选测试点位置安装,注意选择好粘贴方式,一般有石蜡、黄油、橡皮泥在保证桩头干燥,没积水的情况下。④尽量多采集信号。一根桩不少于10 锤,在不同点,不同激振情况下,观测波形的一致性,以保证波形真实且不漏测。
超声检测法
非金属超声检测仪,是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和定位、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采用优化跨缝检测方式)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自动读数带拍照超声透射法自动检测、判定桩基完整性(具有一发双收功能)。
㈧ 管桩焊缝探伤检测的规范是什么
有几本规范也许对你有帮助:
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29711-201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焊缝中的显示特征
GB/T 29712-201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
GB/T 19418-2003 钢的弧焊接头 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这些规范网上均有电子版,你可以下载看看。如果找不到你可以回复邮箱号我发给你。
㈨ 钢管桩接桩焊缝检测要求是依据哪个规范呢
钢管桩接桩焊缝检测要求10%探伤检测是GB 50202-2018规范的要求,
详细参见标准中的第5.10.2-2条。
㈩ 采用气泡焊焊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什么要求啊
先张法预来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源桩方法目前大多采用焊接连接。接桩焊缝一般为二级焊缝,国GB50202-2002规定二级焊缝探伤比例为20%,而管桩接头焊缝质量检测比例要求为10%,但无论如何管桩接头焊缝质量必须检测。而现场接桩焊接工艺多为手工焊和CO_2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不稳定,以目前现有的焊接工艺及无损检测方法,尚不能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