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瓜配上什么吃最好
南瓜和绿豆一起搭配煮成粥,其清热解毒的效果,常喝不但能降血压,血糖,利尿排毒,还能补益肝肾。南瓜和山药一起搭配,可炒菜,也可煮成粥,具有补气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人夏季保健的最佳选择。南瓜和猪肉搭配,炒菜或煮汤,具有健脾胃,预防糖尿病的功效。南瓜和莲子能清热解毒,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病和各种心血管疾病多有很好疗效。
⑵ 南瓜在什么时候授粉好呢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开花当天给南瓜花粉,这样花粉活性更高,结果会更多。因为雌花和雄花只活跃一天,开花后需要及时授粉。如果雌花已经开花了,最好选择即将开花的雄花帮助授粉,成功率更高。如果雄花还没开,就把雄花剪了,放在有塑料袋的冰箱里,等雌花开了再授粉。南瓜可以生吃。它富含营养物质,包括胡萝卜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生吃可以减少这些营养物质的流失,更好的保存和发挥南瓜丰富的营养价值。如果你想生吃,你可以做冷南瓜。首先将嫩南瓜切片,用水清洗,然后根据你的口味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然后就可以吃了。
⑶ 栽培秋南瓜效益好,栽培秋南瓜要注意什么
南瓜在农村可以说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在我们小时候,家里经常烀南瓜或者做南瓜粥来当饭吃,又可以炖土豆或者是炒南瓜当菜吃。以至于到了现在对南瓜也是情有独钟的,所以每年都会种几棵南瓜,南瓜,我们本地又也叫饭瓜,过去没有吃的,吃南瓜可以扛饿,所以我们当地就习惯叫做饭瓜,这是我爷爷曾经告诉我的,他那一辈才能体会到饭瓜的用处。
进入夏季后,南瓜藤正处于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抽藤发蔓速度快。正因为这种快速生长,使得南瓜更倾向于长藤,导致南瓜容易落花化瓜,因此结的南瓜自然就少了。这时可以消除顶端优势,给主茎打头促进侧芽开花结果,等侧芽上的雌花授粉后,在雌花往后第4、5个叶子出再次摘除南瓜蔓头。这时不要错过一道美味哦,炒南瓜蔓头,味道非常不错的。
⑷ 南瓜在什么时候种最好
南瓜原产于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而且至今栽培历史已经高达几千年, 目前我国南瓜的主产区主要在河南、甘肃、新疆、山东、辽宁、陕西、山西、云南、河北、北京等地。
南瓜生长周期
南瓜生长周期为一百一十天到一百二十天之间,根据气候决定,气候冷可能时间会长些,一般都是三个月左右,浇水不需太勤,雨季还要及时排水,避免出现水涝情况,会影响开花结果。
⑸ 保花保果产量才能好,南瓜有什么方法能保花保果
南瓜是同株异花植物,花朵生在叶腋,如果在花期赶上下雨天气,没有昆虫帮助授粉,就会导致授粉不成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人工进行授粉,帮助其顺利坐果。南瓜在结瓜期对光照要求很高,如果遇到弱光高温的情况,易产生化瓜的情况其次就是速效性氮肥施用过多使南瓜茎叶生长旺盛,根系吸收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供应给茎叶生长,坐好的果实因为得不到营养物质的保障,造成落果或是土壤水分太多,根系不能正常吸收营养物质造成落花落果。
对花期不遇的,可以采集外来雄花,对雌花进行人工授粉;对雌花过多的,应当摘除一部分雌花。
⑹ 南瓜怎么烧比较好吃呢
1.糖醋南瓜丸 南瓜、面粉各500克,精盐、白糖醋、淀粉、植物油各适量。将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块,笼蒸熟后,取出,控水,加面粉、白糖、食盐等,揉成面团状;锅内放油,烧至七成热,把南瓜挤成小圆球状丸子,入油中炸至金黄色时捞出;锅内放入底油,倒入清水100毫升,加白糖和少许精盐勾芡,淋人少许香醋,倒入丸子调匀即可。此菜肴具有补中益气,温中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泄泻,体倦等病症。 紫菜南瓜汤
2.紫菜南瓜汤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虾皮20克,鸡蛋1枚,酱油、猪油、黄酒、醋、味精、香油各适量。先将紫菜水泡,洗净,鸡蛋打入碗内搅匀,虾皮用黄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块;再将锅放火上,倒人猪油,烧热后,放人酱油炝锅,加适量的清水,投入虾皮、南瓜块,煮约30分钟,再把紫菜投入,10分钟后,将搅好的蛋液倒入锅中,加入作料调匀即成。此汤具有护肝补肾强体之功效,适宜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食用。 3.南瓜汤 南瓜250克。将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小块,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煮至瓜熟,加入调料即可。饮汤食瓜,早、晚各服食1次。本汤具有降糖止渴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可常服食。 4.南瓜 猪肝汤南瓜、猪肝各250克,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先将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块;猪肝洗净切片;以上二物同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至瓜烂肉熟,加入佐料调匀即成。此汤具有健脾养肝明目的功效,长期食之,对夜盲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⑺ 什么南瓜品种好食用
(1)早生赤栗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培育出的杂交一代种。早熟,外形整齐美观,品质超群。全生育期80天,生长势强,喜冷凉,耐白粉病,连续坐果性好,果皮金红色,艳丽夺目,果肉橘黄,肉厚质粉,甘甜可口,栗味清香浓郁,单果重1.5千克左右,每株可结瓜2~3个,平均每公顷产量30000千克,市场畅销。适宜南北方露地及保护地多季栽培,露地春作3月播种,每公顷定植9000株,1~2蔓整枝,人工辅助授粉坐果率高。
(2)北京甜栗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培育出的杂交一代种。早熟,外形整齐美观,品质超群。全生育期80天,生长势强,喜冷凉,耐白粉病,连续坐果性好,果皮绿色,肉厚质粉,甘甜可口,板栗香味,单果重1.5千克左右,每株可结瓜2~3个,平均每公顷产量30000千克,极耐贮运,市场畅销。适宜南北方露地及保护地多季栽培,露地春作3月播种,每公顷定植9000株,1~2蔓整枝,人工辅助授粉坐果率高。
(3)绿星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植株蔓生,早熟,生长势强。播种至采收85天左右。单果平均重1.2~1.5千克,果形厚扁圆有肩,深绿色带浅绿色散斑,外观漂亮,果肉厚,深黄色,口感甘甜、细面,品质极佳。本品种较抗病毒病,单株可坐果2~3个,产量高。
(4)红星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植株蔓生,早熟。播种至采收85天左右。叶色浓绿,坐果能力强,单株可坐果2~3个,单果平均重1.2~1.5千克,瓜形厚扁圆,亮丽的橙红色皮带好看的浅黄色条纹,外观漂亮,瓜肉厚,呈橘红黄色,口感甜面,粉质度高,品质极好。
(5)银星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植株蔓生,早熟。播种至采收85天左右,主侧蔓均可结果,单果平均重1.2~1.5千克,果实扁圆有肩,淡灰绿底带本色斑纹,果形整齐美观,果肉深黄色,肉厚2.8厘米,肉质糯、粉、香甜,味佳,耐贮藏。
(6)罗田 法国CLAUSE种子公司培育出的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低温下坐果好,果皮深绿色具浅绿斑点,果实扁圆匀整,商品果率高,果肉浓黄色,果肉厚,香甜味美,可食部位多。适宜于保护地早熟密植栽培,也可用于露地地膜栽培。
(7)丹红1号栗味南瓜 生长势强,早熟,第1雌花8~10节,主侧蔓结瓜。瓜形偏圆,外形美观,皮色橙红有光泽,单果重1~1.5千克,肉厚3厘米,肉质粉甜,具板栗风味,耐贮运,抗病性强。
(8)矮生洪桐南瓜 早熟种。植株簇生,蔓短缩,约20厘米长,第5节开始坐果,果期集中,果面甜可口,品质较好。露地直播50~60天开始结果,比一般品种早熟20~30天,适宜密植,每公顷定植22500株,单株产量约4千克,每公顷产量75000千克以上。
(9)如意板栗南瓜 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坐果性好,每株结果2~4个。果实扁圆,单果重1~1.5千克,皮色墨绿有光泽,条斑相间,肉色金黄,粉、甜,具板栗风味,品质好。早熟,从播种至初收春季90天,秋季80天。适应性广,较耐涝,耐寒耐热性强,适合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大棚设施栽培。
(10)大磨盘 北京地方品种。蔓长3米左右,叶片掌形、五角形或七角形,裂刻浅。深绿色,叶脉交叉处有白色斑点,主蔓第12~15节开始结果。果扁圆形,似磨盘,高13~15厘米,横径26~30厘米,单果重3.5~5千克。果皮深绿或墨绿色,老熟时转为红棕色,有浅色斑纹,表面附有蜡粉。肉橙黄色,厚4~5厘米,瓤小,水分少,味甜,质面。耐热不耐涝。抗病性弱,每公顷产量37500~45000千克。
(11)吉祥1号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一代杂交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主侧蔓均可结果。瓜形扁圆,果皮墨绿色,带有浅绿色条纹及少量浅绿色斑点,单果重1~2千克,品质好,口感甜面,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可作特菜供应。
(12)东升南瓜 台湾省农友种苗公司育成一代杂交种。叶色深绿,蔓性,节间短,主、侧蔓均可结果,雌花早,7~8节出现雌花。幼果黄色,膨大后变橙黄色,成熟时黄色,单果重1~1.3千克,皮薄、果肉厚、纤维少、质细糯、味甘甜、品质好。每公顷产量15000千克以上。
(13)栗子南瓜 日本协和种苗公司培育的一代杂交种。中早熟、生长势强,蔓长3米左右,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1.5千克,果皮深绿色,有多条灰纵带,果肉厚,橙黄色,质地硬,蒸煮后变面而甜,干物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品质特佳。耐贮存,每公顷产量30000千克左右。
(14)锦荣南瓜 日本武藏野种苗公司培育的一代杂交种。中熟,果实扁球形,果皮青黑色,稍带有灰绿斑纹,属大型丰产型品种,单果重1.8千克,大小整齐一致,果肉厚,肉色深黄,味道极佳,口感甜面。坐果容易,膨大速度快,适应性广,低温、高温期均可栽培,每公顷产量37500千克以上。
(15)日本营养南瓜 是日本南瓜中高营养含量品种。水分少,干面可口,煎、炒、蒸、煮均可,是近年欧洲和美、韩、日等国“南瓜热”的主食品种,有明显的食疗保健功能。中熟种,播种后90天可采收,蔓长2~4米,10~15节位坐果,节位低,长势中等。果实扁圆形,皮色深绿,有灰色纵条带。果肉橙黄,香甜,细腻,耐运输、耐贮藏。单果重可达1.5千克,单株可坐果2个左右。
(16)青星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中熟。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易坐果。果实近圆形,皮色墨绿,果肉橘红色,肉厚且味甜甘面,老果商品性好。抗病强,适应性广。
(17)无蔓1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植株无蔓丛生,株高约70厘米,适宜密植,行株距80厘米×80厘米,每公顷种植15000株。果形扁圆,嫩时果皮深绿色,老熟果呈棕黄色,肉质甘绵,含可溶性固形物13.8%,淀粉1.72%。单株可坐果3个,单果平均重1.3千克,每公顷可产老熟果45000~60000千克。有采食嫩果习惯的地方,瓜长至适当大小及时采摘,产量还可增加。耐贮存,到翌年2月瓜不变色,不变质。
(18)无蔓4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植株无蔓丛生,株高约60厘米,叶着生于茎基部,适宜行株距80厘米×80厘米。结果性能好,瓜扁圆形,嫩果皮色深绿,有淡绿色条斑,老熟果皮色深黄,带有黑绿色花斑,一株3~4个老果, 单果重1.2千克,每公顷可产老熟瓜45000~60000千克。有采食嫩果习惯的地方,果长至适当大小及时采摘,产量还可增加。
(19)短蔓银星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前期为矮生的密植性早熟品种,节间短缩,适合密植。播种至采收90天左右,单果平均重1.2~1.5千克,果形厚扁圆,灰绿底带本色斑纹,外观漂亮,果肉较厚呈深红黄色,口感甘甜,细面,品质好。
(20)红蜜1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F1杂交种。中早熟。定植后90天左右收获,成熟后果实为橙红色,果肉细,口感甘甜、细面,品质极佳,商品性好,耐贮运。单果平均重3~3.5千克。
(21)红英南瓜 澳大利亚爱德万斯公司培育。茎蔓生,蔓长3米左右,叶绿色,果皮为橙红色,果肉橙黄,肉质粉甜,口感佳,商品率高。生育期为80~90天,坐果率高,每株可坐果2~3个,单果重1.5千克左右。
(22)癞可丽 泰国正大集团培育。F1果实扁圆形,单果重3~`4千克,嫩果深绿色,老熟果灰绿色,表面瘤状密布突起。成熟瓜肉黄绿色,粉性好,香甜味美,肉质细腻,品质特佳,特耐贮运。在长江流域一般春夏播栽培,南方地区宜做春夏播及早秋播种栽培。如秋冬播栽培,应辅助人工授粉。一般每公顷定植7500株,单株留果3~4个。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忌偏施氮肥,防止徒长,及时去除无效侧枝。
(23)黄狼南瓜 又称小闸南瓜,上海市地方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多,蔓粗、节间长,叶心脏形,深绿色,第1朵雌花着生于第15~16节。以后雌花间隔1~3节出现。果形为长棒槌形,纵径45厘米,横径15厘米左右。顶端膨大,种子少,果质细致,味甜,品质好。耐贮藏,生长期100~120天。单果重约1.5千克。每公顷产量15000~22500千克,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24)密本南瓜 生长旺盛,主蔓15~16节着生第1雌花。果实棒槌形,纵径35厘米左右,横径14厘米,成熟时皮色橙黄,肉厚,肉色橙红,果肉淀粉细腻,味甜,品质优。单果重约3千克,早中熟定植后85~90天收获。耐贮运,播种期2~3月或7~8月。每公顷产量22500~45000千克。
另外还有许多科研院所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出速度非常快,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相应品种进行种植。
⑻ 专家您好,这是南瓜嫁接的是什么
这是南瓜嫁接的是冬瓜。
南瓜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点播:每穴2至3粒,种子尖部朝下,覆土2至3厘米,浇透水,25至30℃时约1至2周发芽。
直播:可在头年冬天将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将种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长,生长速度快,需在四、五、六月间追施肥料,并注意浇水。南瓜的管理比较粗放,因根系发达,叶节间生根,所以要注意培土,以便吸收养分。一苗南瓜可生许多枝叉,为不使养分过于分散,要打叉,一苗留主蔓2至3根,并根据地力和瓜苗长势,在生有几个瓜后可打去顶芽。南瓜只要土壤肥沃,勤浇水施肥,一般3至5叶溜一瓜,留瓜多则长不大。瓜腋处极易生支芽,要注意摘除,不然与瓜争夺养分,使瓜养分不足而掉落。
定植
有3至5片真叶时可在晴天下午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小苗进行定植,每盆1株,种植深度以子叶平齐土面为宜,并浇透水。若为直播,则需疏去病弱的小苗,每穴留1株苗。
施肥
定植后约10天,喷施1次稀薄有机肥,以氮肥为主。植株开始爬蔓后生长迅速,8至10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打顶,促使多萌发侧蔓,此时可提前搭设支架。侧蔓长50厘米以上时可采集嫩茎尖及叶柄食用,注意保留约5片叶,并用稍大的土块压住留下的茎蔓促使萌发气生根。每次采摘后喷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腐熟有机肥。
支架
当蔓在土面上沿盆绕一圈后,可牵引茎蔓攀爬支架,使叶片均匀分布,枝条不相互遮挡。
管理
到一定阶段后植株进入开花期,初期以雄花为主,可在早晨花朵将开未开时将雄花连花梗一并摘下,可供食用。雌花开始生长时,追施的有机肥以磷钾肥为主,并减少或停止采收嫩茎尖。必要时进行人工授粉,须在早上8点前进行。通常每株有3至5个瓜正常生长即可(大型瓜留1至2个,微型瓜可适当增加,视植株长势而定),过多的幼瓜或雌花要疏去,并对茎蔓进行适当打顶,以免养分供应不足。较大的瓜可用网兜套好挂在牢固处,贴近地面的瓜可用泡沫塑料或木板等垫起与土壤隔离。